按理說這首爾聖水洞應該寫的是咖啡、甜點⋯⋯而事實上我去了兩次聖水洞也確實考察了十來家⋯⋯但,這第一家第一篇還得是這家在網路上瘋轉,每天排到天昏地暗的「祖傳三代馬鈴薯排骨鍋」。據說會爆紅是因為韓國不少明星吃過⋯⋯
我朋友問我有日本吃過幾家拉麵,答案是我也不太清楚的數字,但3.400百碗總有的。那麼我通常會以什麼標準去找拉麵,其實無非有三個管道,請當地人推薦找老拉麵店、米其林拉麵、tabelog拉麵百名店,而「拉麵 札幌一粒庵」則是三個條件俱全,那就說什麼也要去吃上一吃。
「燒肉」相信是很多人喜歡的日本料理選項之一,也幾乎是所有日本料理中我的最愛。但,早上吃燒肉你可以嗎?在大阪,有不少燒肉,專門經營奇怪的時間,比方從晚餐一路營業到08:00,接著另一家從09:00開始營業,據說是因應難波、心斎橋、道頓崛一帶工作到早上的夜生活族。當中,專門賣山形牛、肉臟的龍之巢燒肉算是享有知名度,最少在大阪人之間。
鳥取的咖啡和咖哩一樣遍佈全縣,甚至有其專有的特性,比方早前介紹過用古代米烘焙的咖啡。今天再來分享這家米子小有名氣,以竹炭直火焙煎的咖啡,珈琲舎en咖啡館本身是百年的藏(倉庫)改進,甜點則是以米製的粉代表麵粉,包含鬆餅和起司蛋糕。
這好吃的故事說來話長,某天把朋友打卡在中央市場紅了好陣子的「碳烤脆皮五花肉」給小夥伴看,她居然說想吃,於是隔天早上05:30就殺到我從沒去過的萬華中央市場,然後小夥伴很專業的找了幾家中央市場的美食,包含早前分享過的50年老店「中央市場魯肉飯」,還有就是這家在市場賣了80年的雙葉福州魚丸燕餃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米其林沒有甜點店?是以2024年我聽到台中米其林一星是全球第一家冰淇淋店時就一直想去嚐嚐。2025年雖然「MINIMAL」因為回歸冰淇淋的初心(以前是以冰淇淋套餐的方式)後而被取消了「星星」,理論也許是它不在是餐廳?也不再特別?不管是什麼原因,MINIMAL都曾在米其林界掀起一陣不可思議。
今天這篇要介紹的富山45年摩登燒老店,可能是目前為止富山必比登(含餐盤)中我最推薦的,並且離富山車站只要走路3分鐘的距離,唯一的問題是要排隊⋯⋯建議避開用餐時間會等比較短一點的時間。
這幾年在日本造訪參加過不少老城、商區的觀光復興,但其實在台灣也有不少這樣商圈的生命力值得關注,比方說我曾在周邊小住一年左右的「台中電子街商圈」。它的存在有一點像台北早前的中華商場、及而後的光華商場,再到目前的三創,它曾帶領了台中人從過1970(80年代)電子商業的繁盛,幸運的是這些商店如今依然存在。
吃貨如我幾乎好所有「牛肉」的料理,但對於很多人偏好的牛排,我反倒沒有特別喜好。但,總有想吃牛排的朋友請我推薦又或一起吃飯的友人想吃牛排,這時喜來登的「安東廳」就會自然浮現我的腦海。原因在於這裡除了牛排好之餘,也有不同的牛排料理方式,另外湯、配菜、甜點的選擇質量都不錯。
大洲曾是四國我最想去的地方,實際上走過一次居然還比我想像來得好,它有著鄉下的純樸,絕也隱隱然能感受到同日的榮光,算是個人去過的城下町中,少數保持較完整的街道風貌,又不至於像京都般到處都是人,也不會太過於無聊。今天這第二篇大洲印象,就來聊聊當天在大洲朋友介紹60年老喫茶店的趣事。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大谷」粉,一定要去朝聖一下。結論:鬆餅非常好吃,咖啡也很好喝,用餐環境更是棒。
如果生醃海鮮聽著很恐怖不敢嚐試,那麼我建議你到韓國試試,沒準會喜歡上,因為我就是。如果有心,剛好又到釜山海雲台,那麼這這家尾浦家미포집的人氣餐點美女生醃醬蟹海鮮套餐,或可以當試金石。結論: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吃最多生醃的一次,螃蟹、章魚、蝦子、魚、鮑魚、螺肉、扇貝,每一樣都幾乎沒有腥味,螃蟹尤其好吃。
一晃眼我停更「跟著舒國治尋小吃」的單元也1年多,不過事實上這幾年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更新,理由是舒國治老師現在也沒固定的專欄和討尋小吃的新書(自我解釋)。「富貴亭飲食店」最早是收錄在「台灣小吃歇腳」一書,初次出現應該是高鐵月刊,我收這家進口袋名單也有5、6年的時間。結論:一家店能存活80年絕非容易的事,鵝肉有其水準,鵝腸、鵝翅更是美味,500碗的當歸鴨肉麵線和當歸湯也算得上美味,米其林必比登當之也無愧。
留萌猜想不是對北海道熟悉的人應該相對陌生,但要是說起這陣子熱門的熊攻擊人新聞,就是留萌的「三毛別棕熊襲擊事件」。蛇の目寿司這家在留萌當地超過八十年老店的壽司那也是聊留萌美食繞不開的名店,店裡除了壽司外,名物北の宝石箱也是許多觀光客慕名而來的美味密碼。同場加映蛇の目寿司隔壁七十年洋菓子千成家招牌起司豆腐。
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每座日本的城市都留下一家老喫茶店的味道,就像我在台灣寫的系列「一座車站、一杯咖啡」;目前日本北海道札幌讓我選一家,「珈琲とサンドイッチの店 さえら」大概是唯一,不管是咖啡、三明治、環境都是我喜歡且無可挑剔的存在。如果可以,我希望每次去北海道札幌都能去回味一下,即便需要排隊,即便我應該再去尋找更多的可能。有關一座城市的老喫茶店。
每年咱們「小虎吃貨團」都會開「道東流冰/世界遺產知床半島/根室半島/釧路丹頂鶴/米其林」的團,除了固定的景點外,餐廳也都會每年更換,去年在知床求助於當地人得到「圓子水產」這家漁獅二代直營的海鮮食堂,結果一試成主顧。海膽丼鮮甜好吃到爆,灸燒厚切鰤魚,更是富山冰見外的第二名滿足、鮭魚向來是知床名物,親子丼那也是完全不囉嗦,每口都飽嘴到不行,石狩味噌鍋則是暖心又暖胃。順便說一下,女店員又正又親切。
我常說萬華和大稻埕是台北小吃質與量最好的兩個地區,之於萬華除了大家比較熟知的西門町、龍山寺(含華西街)一帶,個人覺得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萬大路(莒光路),光是萬大路上五十年小吃比比皆是。今天要分享的這家,即便自認萬華我還算熟,即便我愛老店、小吃,對潤餅也說得上喜歡,卻一樣莫宰羊...。要不是「萬華區美食里」的板主告知,我的萬華美食地圖險險漏吃了這家七十年老攤。
鳥取人每年花在咖哩的消費連續多年冠絕全日本,於是有了「咖哩王國」的稱號,在鳥取到處都有咖哩,一般的餐廳、咖啡店、商場,就連一般的喫茶店都常常有三四種不同的咖哩可選,無怪乎日本第一任鳥取出身的總理「石破茂」會說,鳥取人身上流得都是咖哩。
前陣子我們那40萬人的「大台北美食地圖」FB社團裡的老團員跟我分享一家肉粽,據他說是虎林市場的隱藏版小吃。當時,我心想虎林街我也算是常常進出出,還會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再一看店名、一看地址,我又想這是不是給錯地址?先說結論,肉粽非常扎實不管是米還是肉餡,肉圓的皮居然和基隆的很像,但內餡卻是標準南部,四神湯是我偏好帶濃濃香味的,而且腸子爆多⋯⋯吃來超過癮。
不知不覺基隆老味道系列已然突破60家,整個基隆也分享了超過140家。但有趣的是我想寫的、記憶中的基隆老味道幾乎連一半都不到。這篇是藏在巷弄的隱藏版,但這陣子被不少老饕給挖了出來,據說藝人「李易」也有介紹,看來基隆乾麵就快要沒有「新鮮事」了....。結論:乾麵、餛飩湯、白斬雞、黑白切都有中上的水準,即便每一樣都不是我心中的第一位,算是一家綜合評比都有80分的基隆乾麵店。
先說,我並不是烏龍麵的粉粉,也不那麼愛立食,雖然我吃東西很快....。但前陣子因為入住「OMO5 東京五反田」時,進出幾次JR五反田都發現這家排了不短的人龍,早餐、午餐、晚餐、甚至是宵夜都有人在排,一查居然TABELOG3.75,當然也連續多年入選「烏龍麵百名店」,這下就沒有不吃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