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不知道怎麼吃 屏東醫師開便當店一開15年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屏東在地有40多年臨床經驗的醫師李洮俊,照顧過許多深受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所苦的病人,因有患者反應不知道怎麼吃,他於是在屏東市的診所附近開設便當店,特別聘請營養師進駐,推廣彩虹飲食理念,一經營就是15年,成為許多患者與民眾信賴的餐食選擇。
醫學博士李洮俊為新陳代謝與腎臟專科,他表示,以長年的臨床經驗,多數疾病並非無法預防,而是不知道怎麼吃,之所以不知怎麼吃,可能是因為現代人多仰賴外食,容易攝取到重鹹重油高糖,健康便在無形中受影響,「如果能有一間餐廳,讓人還沒生病前,就能吃得對呢?」,因此即便診所工作忙碌,也決定開辦便當店,讓一般民眾飲食有所參考,也盼能幫助不知如何改善飲食的患者。
餐桌是維持健康的重要起點,店裡所設計的健康餐,不同於刻板印象的清淡養生餐,而是色彩繽紛,意即彩虹飲食的營養均衡概念,不同顏色的食物代表不同的植化素、維生素與礦物質,鼓勵民眾每餐攝取如彩虹般顏色的天然食物。
駐店營養師馮淑燕表示,健康的飲食是要攝取不同比例的醣類、蛋白質、脂肪,並以烤、滷、蒸等方式烹調,並非只能水煮,因此只要用對食材與烹飪方式,也能吃得很豐盛,例如,店裡的滷雞腿便當就賣得特別好;除了便當,還有饅頭、綠拿鐵等,兼顧營養與風味。
便當店已經營15年,以退休長輩居多,客群穩定,還會邊買便當邊諮詢飲食,溫馨信賴的氣氛,讓便當店不只是便當店,也成了鄰里的健康守護者。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台灣加油!台北101國慶煙火「鏟子超人」現身 為花蓮送祝福
慰問金照偷!汰除15年警假冒志工清淤 竟竊取災民13萬救命錢
太愛台灣這1物!日本糖果職人行李打開全是「白粉」 還驚動緝毒犬
斷交國眼紅了?外媒曝台灣助友邦打造晶片之路
其他人也在看

台鐵循環便當 1年半僅賣248個
台鐵便當年銷931萬個,是許多民眾心中不敗的國民便當,台鐵響應廢棄物減量,去年3月起推出台鐵便當循環餐盒,可是購買方式極度不便,不僅得提前3天預訂,還有押金制度,統計至今年9月底,僅銷售248個,台鐵承認銷量低,強調將持續推廣。環團痛批,台鐵當初百般不願推循環容器,上市後未特別宣傳,根本是應付政策,為省成本不想讓大眾知道,建議可與公部門合作,訂購時多選循環餐盒。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狂冒「1種斑」恐胃癌警訊!60歲男半年長滿胸、背 醫:突暴增小心了
皮膚若突然出現大量斑點,可能是健康出問題。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分享案例,一名60歲男子發現,短短半年內,他的胸、背部長出大量老人斑,起初以為只是老化,為了美觀,遂到醫院打算除斑,未料接受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是「早期胃癌」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鐵便當大縮水?乘客控漲價還變少「別人吃排他吃骨」 官方回應了
旅客搭乘台鐵時,幾乎都會順帶點一個排骨便當,60元有1肉3菜,CP值高,更多人習慣吃一個復古味,儘管近年來不敵通膨壓力,調漲至80元,仍是旅客首選。但近日有乘客不滿,痛批漲價就算了,排骨卻大縮水,面對控訴台鐵官方緊急出面解釋。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回家上班薪水照付!佛心老闆助員工救災 協力義煮團送出3萬顆便當
花蓮光復鄉災區有位超佛心老闆朱進郎,因為餐廳員工多是受災最嚴重的Fata'an部落族人,他大器宣布「即日起回家上班、薪水照付」,讓員工回家清理家園還能拿薪水之外,餐廳更直接暫停營業,把空間讓給TJCA青年廚師義煮團隊進入,連日來送出6500個便當,已故藝人安迪的女兒歌手林吟蔚也低調現身義煮志工行列!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比珍奶更致命!醫揭「4款人氣小吃」藏陷阱!滷肉飯也中 恐糖尿病禍首
不是只有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才會得糖尿病,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同樣會導致血糖上升。家醫科醫師范亞萱在YouTube頻道指出,許多台灣人最愛的小吃,如肉圓、羹麵、滷肉飯、滷味等,都是以碳水為主,其中羹麵更是「碳水加碳水」的組合——勾芡使用地瓜粉、樹薯粉,再加上麵體,熱量驚人,多吃不利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逾5千人健走擠爆澄清湖 停車場清晨爆滿、周邊交通癱瘓
高雄市政府今(10)日首度將國慶升旗典禮,移師澄清湖風景區舉辦,高雄市長陳其邁除參加升旗典禮外,也與逾5000民眾一起在園區健走;同時國民所屬地方團體也在此舉辦千人摸彩健走,讓大量人潮湧入澄清湖,不僅園區周邊道路交通癱瘓,健走活動人車分流不佳也險象環生,引發不少抱怨,民代希望市府辦活動應提前協調應對。市府回應,對於交通不便敬請見諒,提醒民眾可優先利用大眾運輸到園區休憩。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高鐵寧靜車廂爆爭議!王婉諭憶小燈泡「搭機哭全程」 吐為人母心聲
台灣高鐵實施「寧靜車廂」措施,勸導旅客在車廂內,使用手機聽音樂或看影片時請配戴耳機、講電話時需移步玄關及交談輕聲細語,此舉引發爭議。對此,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想起帶著快兩歲小燈泡出國的經歷,當時機上乘客的暖心舉動讓她印象深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香蕉和它一起吃比砒霜還毒?19歲女因此大腸癌去世?博士破解食物相剋迷思
網傳一則駭人文章,宣稱「19歲女生患大腸癌去世,醫生告誡,香蕉和它一起吃比砒霜還毒」,並列出8種不可以和香蕉一起吃的食物及藥物,包括:哈密瓜、西瓜、優酪乳、馬鈴薯、芋頭、紅薯、牛肉、阿斯匹靈。
健康2.0 ・ 4 小時前
腳痛以為抽筋!男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 醫揭「腳部3異常」是警訊
日常生活中一些可能會忽略的症狀,可能在暗示你的身體出問題了!中國一名6旬的老翁長達半年都有胸悶、左腳隱隱作痛的狀況,他以為只是年紀大,沒想到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癌末期,且癌細胞早已轉移到骨頭,醫師就提醒,如果有發現3個症狀,可能就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二寶媽搭高鐵被舉牌!大寶獨留座位上心碎 網轟「寧靜車廂」:最爛政策
高鐵的「寧靜車廂」新制上路,若使用該車廂,手機與電子產品需靜音、要講電話應至車廂玄關處,以維護其他旅客乘車品質、確保車廂內安靜。不過近來卻有網友目擊一名獨自帶著兩個小孩搭車的二寶媽,被要求降低音量,被迫帶著寶寶去車廂間安撫,而大寶只能獨自待在座位上,讓網友怒轟這是「最爛政策」,也建議高鐵該推出「親子友善車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62歲媽媽減肥18kg!3個月神逆襲從大媽→減肥教科書就靠5方法,這招還能加速燃脂太神了
高齡減肥其實不只是外貌問題,更是健康投資!一位小紅書網友分享,自己62歲的媽媽短短3個多月、近100天就狂甩18公斤,不但外型年輕一大截,血糖、血壓也都回到正常值,整個人神采奕奕。靠的不是流行速成法,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她幾十年不保養 夫外遇後急補「9營養素」!逆齡效果驚人
不正確的飲食會加速老化。醫師洪永祥表示,一名護理師年輕時非常漂亮,因崇尚自然不重保養,結婚多年後發現老公外遇20多歲女孩後,她一照鏡子才驚覺自己滿臉皺紋、腹部肥胖,感嘆自己未曾培養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的慘烈後果。「後來她決心改為正確飲食,努力攝取維生素C、E、茄紅素等9種營養素,一年後就明顯逆齡回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搭高鐵注意!「1新制」11/7上路 這站上車小心搭不到車
搭高鐵注意!台灣高鐵宣布,為了提升旅客於尖峰時刻的乘車品質,自11月7日開始,1項新制將上路。提醒未來需要搭乘的乘客多加留意,以免搭不到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鳥為食亡!夜鷺吞大魚被噎死畫面悲苦
嘉義縣布袋鹽田濕地是國內重要的鳥類棲息地,生態豐富,目前由高雄市野鳥學會認養,鳥會專員日前進行水質檢測時,竟發現一隻死亡的夜鷺屍體,只見夜鷺嘴裡吞著一條大魚,一半還在嘴外,研判是因魚太大,卡在喉嚨而被噎死,由於夜鷺是擅長吃魚的鳥類,吞魚死亡的畫面罕見,猶如「鳥為食亡」的寫照。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想燃脂又不想掉肌肉?醫大讚「這1運動」效果最好 每天20分鐘就夠
你可能聽過壺鈴(Kettlebell)這種運動,但還不太確定這是一個怎樣的運動,只是被他奇怪的外型吸引。其實,壺鈴訓練早在蘇聯時代就有,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重量訓練,也不是單純的有氧運動,而是極少數能夠「同時」訓練肌肉與心肺功能的運動方式。這種特性,讓壺鈴在眾多訓練選項中顯得非常獨特,也非常實用。 壺鈴擺盪 同時訓練心肺和肌力 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出,大部分人會把「肌力訓練」和「有氧運動」分開來看,像是去健身房舉重是練肌肉,跑步是練心肺。但壺鈴卻不是這樣分類的,它像是一個混血運動,一個簡單的壺鈴擺盪(swing)動作,就能讓你的心跳在短時間內飆升,同時動用核心、臀腿、肩膀等大肌群持續出力。這不只讓你流汗,更讓你在鍛鍊呼吸節奏的同時提升肌肉量。能同時訓練心肺和肌力這點,對健康來說特別重要。我們在變健康的路上,如果只能選一件事做得更好,那就是維持肌肉。三十歲之後肌肉量逐年衰減,不只影響我們的體態,甚至影響血糖控制、胰島素敏感度與基礎代謝率。根據研究,肌肉量的多寡直接與全因死亡路相關。 壺鈴全身性的訓練 防止「瘦體重」下降 很多人熱衷減脂、控制熱量,卻忘了維持肌肉,以為變瘦就是變健康,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光復鄉阿嬤親筆信協尋志工 我的淚是他們幫忙擦乾的
社會中心/莊立誠、林大帷 花蓮報導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行動持續進行中,住在大華街年近70的瑛莉阿嬤,為了感謝幫忙清水溝淤泥的年輕志工,親筆寫下感謝信,親戚特別把這封信po上網,引發上萬網友熱烈迴響,而阿嬤的小姑,回憶災後這幾天,更是聲淚俱下。
民視 ・ 1 天前
MLB/暴傳葬送球季 費城人右投自責解釋為何不傳一壘
背水一戰的費城人在國聯分區賽第4戰鏖戰至延長11局,最終因24歲右投柯克林(Orion Kerkering)的一記暴傳,以再見失誤敗給道奇,無緣將系列賽逼進第5戰。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