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珍奶更致命!醫揭「4款人氣小吃」藏陷阱!滷肉飯也中 恐糖尿病禍首
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不是只有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才會得糖尿病,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同樣會導致血糖上升。家醫科醫師范亞萱在YouTube頻道指出,許多台灣人最愛的小吃,如肉圓、羹麵、滷肉飯、滷味等,都是以碳水為主,其中羹麵更是「碳水加碳水」的組合——勾芡使用地瓜粉、樹薯粉,再加上麵體,熱量驚人,多吃不利健康。
醬汁藏糖更傷身 滷味、滷肉飯恐讓血糖爆表
范亞萱指出,不少人以滷肉飯、滷味當正餐,但這些看似鹹香的料理,其實醬汁中藏滿滿的糖。長期高糖、高碳水的飲食模式,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生機率,也讓身體代謝系統長期處於過載狀態。
預防糖尿病三關鍵:均衡飲食、運動、減重
醫師強調,預防糖尿病要從生活習慣著手。首先是「均衡飲食」,避免單一攝取碳水化合物或糖類,應多補充蛋白質與蔬菜,幫助穩定血糖。其次是「培養運動習慣」,即使忙碌,也可從餐後散步15分鐘做起,建議每週進行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與2次肌力訓練。最後是「減重、減脂」,特別要減少腹部內臟脂肪,能明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有助降低罹病風險。
醫師呼籲:吃對、動夠、少糖 遠離慢性病威脅
范亞萱提醒,糖尿病不是一夜之間出現的疾病,而是長期飲食不均、缺乏運動累積的結果。她呼籲民眾,別讓愛吃的「國民小吃」成為健康殺手,從今天開始少糖、均衡、動起來,才能守護血糖與身體健康。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獨家/「小指貼1物」一夜好眠?網瘋助眠神招掀熱議 醫揭真相:關鍵是…
震到教室秒崩塌!學生舉椅護頭驚逃 菲7.4強震釀2死 海嘯浪襲30公分
迪士尼首度來台徵才!時薪550元吸破百人搶報 網喊:延畢也要去
糖尿病元凶不是糖!醫警告「這1食物」比甜點更傷身 風險高3成
其他人也在看

50歲後才高血糖,胰臟癌風險高2倍!糖尿病癌症3徵兆 吃6食物控糖
糖尿病不只傷害心血管,還提高癌症風險!家醫科醫師黃彗倫表示,糖尿病不僅會影響眼睛視網膜、全身血管、洗腎人數、糖尿病足等問題,也提高癌症風險,他提醒有3大警訊要注意,建議吃6種食物幫助控糖。 糖尿
健康2.0 ・ 1 天前

遭50歲按摩師非禮!20歲女客驗傷提告 店家急開除自清
高雄20歲女子前往連鎖養生館按摩舒緩腰痠,卻遭50歲男按摩師非禮!女子指出,按摩過程中,男子不但亂摸、企圖親吻,甚至出言調侃,讓她感到羞愧難堪。事後除了網路發文提醒,也前往驗傷報警提告。警方已將嫌犯函送法辦,涉事養生館也開除該名按摩師。女子坦言年僅20歲就遇此事感到十分害怕,只盼提醒大家多加注意,避免再有人受害。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知名男星直播一半出事!現場「突傳女子呻吟聲」 震撼畫面曝光瘋傳
韓國經紀公司FNC娛樂旗下6人男團P1Harmony過去曾來台舉行演唱會,結果去年爆出隊長KEEHO的父母涉嫌詐欺,總金額高達300億韓圜(約台幣7.5億元),引起大眾譁然。如今他近來直播時突然出現女子的呻吟聲,而他露出驚訝神色尷尬笑出來,影片立刻被截下瘋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鹿港肉包大PK】觀光客最愛「老龍師」VS在地人激推「阿煜師」
「老龍師肉包」是我到鹿港必買的小吃美食!記得17年前第一次到鹿港吃到「老龍師肉包」之後,我就一試成主顧了!帶有香菇香氣、多汁又香甜的內餡完全是我的菜,一路從一個18元,吃到現在肉包一個要25元了,還是很愛。而這次同場加映的鹿港肉包,還有鹿港在地人跟我推薦的「阿煜師肉包」,他說在地人都買這間,便宜又好吃,所以就買來吃看看啦。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1 天前
身為接班人卻無權使用「娃哈哈」商標 宗馥莉上任一年多辭董事長
中國飲料龍頭「娃哈哈」接班人宗馥莉上任後大刀闊斧重組業務,短短一年多,卻傳出在國資股東強勢介入下已辭去集團董事長、董事等職務,將專注經營自己的品牌「娃小宗」。中媒報導,娃哈哈集團董事會週五(10/10)已任命新總經理,董事長職務仍暫缺。
太報 ・ 5 小時前
國慶大會清唱《國恩家慶》 韓國瑜:三座隱形堰塞湖影響台灣 齊心改造成護國神山
今天是雙十國慶,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在國慶大會表示,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絕對不能讓台海發生戰爭,不能再放任派之間永無休止惡鬥,並希望對美關稅談判順利,否則這三座「隱形堰塞湖」將影響台灣未來,必須快速將這些隱形堰塞湖改造成一座座護國神山。韓國瑜也在現場唱起藝人費玉清的歌曲《國恩家慶》,向每一位出錢出力、出手馳援最近受災嚴重的中南部與花蓮光復鄉的民眾致上最高的敬意。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老師火大了!學生出國一週、流感請假一週 他喊話家長這件事
一名老師在Threads上發文,對廣大的學生家長們喊話,「奉勸家長如果真的在乎小孩學習就不要學期中出國」。老師說,自己有一名學生,在期中請假一個禮拜出國玩,回到台灣後又因為中了流感再請假一個禮拜,「作業補到天荒地老」,而且自己批改作業也很痛苦。這名老師呼籲家長不要在學期中間讓孩子出國,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鏡報 ・ 1 天前
超商店員收500元假鈔秒看破綻!下面印「2字」穿幫 網友驚:也太像了吧
原PO在Threads平台上發文指出,當晚約10點半左右,有顧客遞出一張500元鈔票付款,她起初並未察覺異狀,直到注意到鈔票下方印製廠名稱竟為「魔術印製廠」,才驚覺是假鈔。她與真鈔一比發現,除了色澤略有不同,真鈔上應印有「中央印製廠」的字樣,這項關鍵差異讓她當場攔下這...
CTWANT ・ 10 小時前
紅莧菜煮水可排尿酸、治痛風?營養師說話了
網傳「紅莧菜煮水,一日喝3碗,晚上痛風就好了,莧菜是鹼性可中和尿酸」。這是真的嗎? 食療不能治療痛風 嘉義長庚醫院內科部風濕科主治醫師林靖麒表示,人體70~80%的尿酸是體內代謝產生,無法透過
健康2.0 ・ 12 小時前
你每天都在吃?「這7類食物」是傷腎元兇 豬肝、雞胗、調味乳上榜
腎臟不僅是過濾體內廢物、毒素的中樞,同時也負責調節血壓、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然而,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潛藏不少會對腎臟造成負擔的食物,攝取過量還可能導致腎功能受損,因此了解並選擇合適的飲食,是維護身體健康重要的一環。我們本次便針對「傷腎食物」進行觀測,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食物其實是腎臟殺手吧! 手搖飲易發胖又會加重腎臟負擔! 7大傷腎食物你不可不知 觀察近3個月內網友針對「傷腎食物」相關話題的討論,可以發現「含糖飲料」受到最多網友熱議。常喝含糖飲料除了容易造成肥胖外,也可能間接導致血壓、血糖、血脂肪偏高並影響腎功能,甚至造成腎臟損傷,讓不少網友直言「手搖飲不是癌症和三高、洗腎的推手嗎」、「我現在都不喝手搖飲料,(價錢)漲多少跟我沒關係,喝太多以後準備洗腎加糖尿病」,建議平常多喝白開水,若真的難以抗拒手搖飲的魅力,可以選擇無糖或微糖,減少糖分攝取,並避免添加珍珠、芋圓等高熱量配料。 ▲網議7大傷腎食物1次告訴你。(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炸物」也是容易傷腎的食物之一,許多炸物如雞排、鹹酥雞等,在下鍋油炸前多會先醃製過,起鍋後又會灑上滿滿的調味料,導致鈉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你是否曾經努力節食、一天兩杯拿鐵當正餐,三週瘦了五公斤,卻又在幾個月內胖回來,甚至比原本還重?別再自責了,這不是你沒毅力,而是你的身體「太聰明」! 快速減重 身體會自動啟動生存防衛機制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說明,事實上,當你快速減重時,身體會自動啟動一種生存防衛機制:基礎代謝率下降、能量消耗減少、脂肪保存率提高,這就是傳說中的「代謝適應」。根據《Obesity》在2016年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The Biggest Loser》節目中的參賽者在比賽結束後,儘管體重部分回升,他們的基礎代謝率仍低於預期,導致持續性燃脂困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減重太快,會讓身體以為你「快餓死了」,於是拚命節能、省電,保住脂肪來度過寒冬。 漸進式減重 更有效降低復胖機率 根據《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20年的研究指出,與快速減重相比,漸進式減重能更有效維持肌肉量與能量代謝,降低復胖機率。若一位體重70公斤的成人若在短短三週內減重9公斤,可能會損失寶貴的肌肉質量,導致基礎代謝率大幅下降,每天少消耗超過300大卡。即使後續飲食回歸正常,因為代謝還沒恢復,就會快速累積脂
常春月刊 ・ 1 天前
59歲莊人祥親證罹胃癌!樂觀喊「祖上有燒香」恢復得很好…4種食物養出癌細胞「味噌湯」也中
在新冠疫情期間堅守防疫前線、被譽為「防疫五月天」之一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近日驚傳罹患胃癌。媒體報導他已在台北榮總接受治療多時,莊人祥本人也於昨(10/4)深夜在臉書發文親自證實:「我確實在去年(2024)初,疾管署署長任內診斷出胃癌,目前恢復得很好。這也是我說祖上有燒香,讓我身體恢復健康。」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回國就被尿味迎接?他怒酸這機場「台灣味十足」 一票人同感:超臭
疫情解除後,遇到連續假期,許多民眾紛紛選擇出國旅遊放鬆心情。不過,一名網友抱怨,桃園機場尿騷味非常重,並狠酸「這就是台灣感性嗎?」貼文曝光後,掀起網友熱議,有人特別指出,一航廈的檢疫區跟廁所味道特別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30歲男嚴重糖尿病 靠「3招」一年半治好!不用再吃藥
糖尿病是腎病變的一大主因,醫師林軒任表示,所以患者一旦確診糖尿病,醫師均希望病人配合積極服藥,「因為糖尿病只要早期介入,並配合醫囑治療,是有可能日後不用服藥的!」一名30歲出頭的男子糖化血色素一度飆到13.2%,但靠著堅守飲食、運動和用藥原則,一年半後就完全不用吃藥,也瘦得非常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別再給親人、朋友「增益性建議」 研究曝心理健康壓力更大!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十月十日除了是國慶日之外,也是國際心理健康日,董氏基金會提醒,向陌生人、朋友或自己提供建議時,大多數的人都會傾向建議「增加新行動」,但國外最新研究卻發現,增加行動反倒造成另一種壓力,而這種「增益性建議(additive advice)偏誤」普遍存在於人際對話、社群貼文,甚至聊天機器人的推薦中,這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的壓...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鈣流失30歲就開始!別只喝牛奶 營養師曝「高鈣排行」 冠軍不是小魚乾
現代人忙碌少運動、又不愛曬太陽,三餐外食成為常態,導致鈣質攝取嚴重不足。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骨質密度在30歲後就會逐年流失,若長期缺鈣,不僅容易導致骨鬆、關節疼痛,甚至會影響免疫、神經與循環功能。她強調:「別以為只有牛奶能補鈣,其實許多蔬菜的含鈣量也超乎想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8旬嬤肝癌沒開刀!連7個月吃1物「超音波照不出腫瘤」 醫師也驚訝
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千萬別拖,務必盡早就醫,才不會小病變大病。身體有狀況。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就曾分享,有位83歲阿嬤患有C型肝炎、肝癌病史,3年前被檢查出一顆大小約1.9公分的肝臟腫瘤,癌症指數一度飆至4925 ng/ml,也不打算動手術要等身體自行修復。後來聽從醫師建議,連續7個月吃地瓜葉,再次檢查後發現癌症指數降至5.3 ng/ml,腫瘤也消失了。醫師得知結果後,很是驚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性騷、下毒、霸凌全在同一班 監院報告揭「黃金葛下毒案」關鍵人:班導師失職
根據監察院報告,4名國小女學生會向同班男同學下毒的原因,是因為受不了對方長期以言語、行為性騷擾,包含對女同學拍頭、拉頭髮、拍肩膀、故意撞身體、彈內衣、公開討論女同學胸部大小、在游泳課時近距離盯著女同學看並以言語騷擾等行為,甚至會在女同學上廁所時跑到女廁外站...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