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血管栓塞止痛國際會議 大林慈濟獲最佳案例獎
〔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血管栓塞止痛」國際學術會議(VENTI)日前在日本東京舉行,大林慈濟醫院疼痛治療整合中心團隊,在大會發表結合影像導引注射,以「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TAME)改善病人慢性肩頸痛、膏肓疼痛,提供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全方位治療,獲最佳案例獎。
此場「血管栓塞止痛」國際學術會議,有來自世界各地14國講師、350名專家學者共襄盛舉,台灣也有4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代表大林慈濟與會發表的醫師陳祈池在多國案例競賽中,以卓越的表現奪下最佳案例獎,獲得此術創始者、大會主辦人奧野醫師頒獎,讓台灣血管栓塞止痛術實力,受到國際肯定。
大林慈濟表示,血管栓塞止痛通常就是指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是一種微創介入治療,藉由將栓塞劑注入疼痛部位異常增生的微血管,阻斷異常血流達到止痛效果,可在1週到1個月內大幅緩解疼痛症狀,且止痛效果持久,能改善關節活動及增進復健治療效果;此療法適用多種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包括肩關節炎、網球肘、手指關節炎、肌腱炎、膝關節炎、髖關節炎、足底筋膜炎及阿基里斯腱炎等頑固性疼痛。
面對複雜多變的疼痛問題,大林慈濟疼痛治療整合中心結合醫師陳祈池、王思讚等多科別醫療專長,提供多模式、全方位治療方案,2年內累積近200例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個案病例,並將此技術融入疼痛治療系統,協助長期飽受疼痛困擾的患者重拾生活品質。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愛護心血管 網紅醫3建議:壓力大也危險
健康網》別讓痰卡住呼吸道!醫授4招清肺保健康
空拍畫面曝!宜蘭超狂渡假行館防水閘門助攻 如座落汪洋中的堡壘
健康網》別吃錯!紅薏仁纖維是白薏仁2倍 搭紅豆「這麼煮」更營養
其他人也在看

微創動脈栓塞止痛 局部栓塞減少發炎
一位50歲男性,20年前腳踝骨折,近年來疼痛加劇,影響生活,四處求醫無法改善。大林慈濟醫院疼痛科王思讚醫師,為他進行「微創動脈栓塞手術」,從鼠蹊部導管進入,阻斷異常血管,減少發炎,術後疼痛大幅下降...
大愛電視 ・ 1 天前
陳柏同觀點》健保永續不能只靠一位部長失眠:透過公民會議為健保改革儲備底氣
[Newtalk新聞] 近期,衛福部長石崇良多次公開為全民健保的財務永續提出示警。前有補充保費改革構想,雖遭行政院暫緩;後有明年健保破兆若無足夠預算補貼,健保恐出現上千億缺口「讓我睡不著」的直白憂慮。在台灣政治文化裡,政務官願意直球對決核心問題並不常見,石部長的用心良苦與不怕面對政治風暴的勇氣值得大家的肯定。 但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這個滿意度近九成、全民受惠、被視為台灣最成功公共政策的制度,面臨永續危機時,卻只有部長睡不著? 難道不該是全體國民—真正的利害關係人—共同焦慮、共同承擔? 民主國家民選總統、政務官、民意代表可以替換,但健保制度的未來卻與我們父母、孩子、甚至未來的自己息息相關。若全民依然以旁觀者心態看待,健保改革將不斷延宕,直到制度崩解的臨界點到來。 健保支出上升是必然,不是任何人做錯事 健保財務惡化不單純是浪費或管理不善,而是兩個不可逆的大趨勢:老化速度全球罕見、醫療科技快速進步。(1)人口老化:醫療需求急速膨脹1995 年健保開辦時,根據國發會資料台灣國民年齡中位數是 29.83歲,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僅佔 7.64 %。30 年後的今天,年齡中位數已達 45.66 歲
新頭殼 ・ 1 天前
喝茶抗癌又降血糖!這種茶更有益健康 還能補充維生素C、B群
喝茶好處多!你知道喝茶也能補充維生素C、B群嗎?尤其綠茶好處遠超過紅茶,抗癌喝綠茶就對了。 茶葉含豐富礦物質 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指出,人體中含有86種
健康2.0 ・ 1 天前
真的是「過勞之島」! 台灣去年工時「全球第五高」
台灣被批評是「過勞之島」,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工時太長。勞動部最新統計顯示,在全世界排名第五高!此外發現我國有3.8%的勞工,每個星期工作超過50小時。出門上班已經很累,因為台灣多變的天氣,通勤時常常還得...
華視 ・ 1 天前

「閃兵二班」起訴12人 修杰楷等5人求刑2年8月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藝人閃兵案如同雪球越滾越大,從王大陸開始,檢警接連展開第二波、第三波搜索行動,知名藝人陳零九、威廉、陳大天等人都被拘提到案。新北檢繼6月第一波起訴28人後,今天(14)再起訴12人,其中包括Energy坤達、修杰楷、陳柏霖等人都在名單內,並求刑2年8月。
民視 ・ 1 天前

伊能靜首談缺席兒子高中畢典 嘆「沒給他外人眼中完整的家」
「哈林」庾澄慶和伊能靜2009年離婚,兩人都各自再度嫁娶並生下小孩,而兩人所生的兒子「小哈利」庾恩利近年出道發展,雙方都相當盡力幫忙,近日小哈利登台開唱,伊能靜也到場。事後,伊能靜發文,回憶兒子高中畢業典禮時自己因工作缺席,反而被兒子安慰,她感謝兒子的體貼,清楚他們沒有給他外人眼中完整的家庭,但對他的愛只會更多、不會減少。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4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 天前
「40歲以下暴增25%」!糖尿病年輕化 營養師曝「4類人」最該警覺
年輕族群小心「糖化」加劇!「世界糖尿病日」剛過,現代人隨著工作繁忙、生活型態改變、外食比例攀升,血糖失衡成為現代人日常中潛藏的健康警訊;營養師表示,有效的血糖控制並非一味節食,而是建立在科學均衡的飲食策略上,若能做好均衡飲食、規律用餐、監測觀察等三雃則,不僅可以穩定血糖波動,更提升個人整體健康,遠離糖尿病威脅。(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旬婦吃1藥爆罕病!全身起紅疹「皮一摸就破」 醫示警:死亡率達3成
台中一名50歲的江姓婦人,在2008年因婦科感染服用抗生素後,身體突然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她的皮膚開始出現大範圍紅腫、起泡,輕碰即破,醫師診斷為罕見的「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此症死亡率可高達三成。病發後,她被緊急送醫治療,約一週順利控制病情,但後續卻誘發乾燥症,使她必須持續接受追蹤照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4 天前
不只太油!「這些食物」也害膽固醇狂飆 上班族很常吃
營養師李婉萍提醒,愛吃甜食、小吃與精緻澱粉的人容易讓壞膽固醇升高、堆積成脂肪。她建議以高纖澱粉取代精緻澱粉、多補膳食纖維、選擇優質蛋白與植物油,並搭配維生素D、E等營養素,有助改善膽固醇、維持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班經濟學】不吃藥快速搞定自律神經!名醫曝:吃一物快速緩解!
不吃藥又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方法是什麼呢?今天邀請到自律神經失調的臨床專家郭育祥來告訴大家,高血壓、睡不好、疲倦、焦慮、失眠、胃痛,但去醫院檢查又沒事,小心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喔!哪些補品吃了會讓自律神經更越補越糟?一次告訴你!不吃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名醫提醒用藥非讓患者長期依賴!近年越來越多人飽受自律神經失調困擾,包括失眠、心悸、頭暈、胸悶、容易緊張等症狀......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