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患者常因服藥順從度低、缺乏社會支持、病識感不足及社會壓力等因素反覆住院,影響生活品質與疾病穩定。台北市立聯合醫...
寒露是一年之中的第 17 個節氣,2025 年的寒露落在 10 月 8 日。這時,氣候進入深秋,氣溫逐漸降低,地面露水更...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10 月 10 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的「世界心理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提醒各國重視心理健康。為營造友善支持的職場環境,行政院推動增訂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經會議審議通過,選在同一天正式施行「公務員身心調適假」,象徵將國際倡議與國內政策接軌。 公務員每年可請3天 免附證明、可小時計算 依規定,自 2025 年起10月10日起,全體公務人員每年可請 3 天「身心調適假」,併入事假計算最多 7 天,可小時計算、免附醫療證明,機關不得拒絕或對請假者做不利處理。鼓勵公務人員自我覺察,並透過身心調適假舒緩壓力、照顧身心,以維持良好心理狀態。 行政院補充,本次修正除呼應「健康台灣」願景,透過增訂身心調適假鼓勵公務人員重視心理健康、強化職場韌性外,亦通盤檢視各項假別規範,期能建構兼顧工作及家庭的友善健康職場環境。 公務員壓力常見3來源 情緒低落超過兩週應視為警訊 精神科醫師蔡佩蓁指出,公務員的壓力來源有其特殊性,往往外界與家人難以理解,常見的壓力源包括: 1. 政策執行壓力:非決策者卻需在一線承擔政策效果與民意批評。 2.
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由三位研究「調節型T細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學者得獎,台寶生醫(6892)受惠主力產品TRK-001正是此領域,且已進入全球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收案,可望因進度領先而「沾光」!執行長楊鈞堯7日表示,將加速TRK-001開發並推動國際合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吃太多垃圾食物有害健康早已眾所皆知,但近期有研究發現,垃圾食物可能還會影響記憶力!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透過小鼠實驗發現,連續4天攝取垃圾食物,海馬迴中的腦細胞就開始出現過度活躍的現象,推測記憶力可能因此被影響,而過度活躍的腦細胞過去也已被證實與失智症有關。 研究:垃圾食物干擾大腦活動 影響記憶中樞 研究團隊透過聲明表示,研究中的垃圾食物指的是富含飽和脂肪的起司漢堡、薯條等。大腦中的海馬迴有負責記憶和學習的功能,研究發現,這些食物會影響海馬迴中一組特殊的腦細胞,也就是「CCK中間神經元」的活躍程度,進而干擾海馬迴處理記憶的過程。 腦細胞變得過度活躍的原因,是由於大腦接收葡萄糖的能力受損,而葡萄糖是人體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帶領研究的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宋娟教授表示,「最讓團隊驚訝的是,這些細胞在面對葡萄糖供應減少時,活性變化的速度比想像中更迅速,而且光是這一變化,就可能造成記憶力受影響。」 間歇性斷食讓腦細胞恢復正常 成未來研究展望 過去研究已證實,超加工食品使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加快 12%,甚至可能導致帕金森氏症
在炎熱的夏季,許多人喜歡透過吃冰涼的水果來消暑,有些水果不只清涼解渴,還能幫助保護骨骼健康,不過也有部分水果若吃太多,反而可能對骨頭產生不利影響。骨科醫師張耀元分享了一些夏季挑選水果的小撇步,幫助大家吃得健康又能強健骨骼。
台中市今天公布7日新增1例本土M痘確診個案,為今年第4例,為30多歲的男性,自述曾有不安全性行為,9月中下旬出現肛門周圍皮疹等症狀就醫,後因症狀未緩解,再度就醫採檢後確診。全國目前累計M痘(猴痘)確診病例共38例,其中32例為本土個案、6例為境外移入,台中市這名新增個案30多歲男性,發病後就醫採檢,
古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抖腳常被認為做事不沉穩、輕浮,不過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提到,抖腳只是中性的行動表現,原因可能出自於身體或心理與人不同。另外,適量抖腳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膝蓋壓力,還能達到提升專注力、轉移壓力的作用。
黑豆漿不僅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還能促進腸道健康並延緩老化。王姿允醫師分享最新研究,指出以黑豆漿替代豬肉作為蛋白質來源,可顯著降低體內糖化終產物(dAGEs),同時改善腸道菌相,減少發炎反應,達到抗老與護腸的雙重效果。
[NOWnews今日新聞]屏東縣百威食品公司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豬腸,遭食藥署重罰,而衛生局也啟動相關稽查。其中黑心豬腸流向台北、桃園、高雄及屏東4縣市。其中,北市一名陳先生,為「利太肉店」,自6月起...
心臟病為台灣第2大死因,且年輕化趨勢明顯。營養師薛曉晶提醒,除了壓力與遺傳外,「吃錯食物」也是心臟殺手。高鹽、高糖、高油飲食會讓血壓升高、血脂惡化、心律不整;建議補充鎂、鉀、Omega-3與膳食纖維等護心營養,從日常食材即可維持心血管健康。
1名70歲方姓水電師傅雙耳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短暫佩戴助聽器無明顯改善,經成大醫院團隊評估、建議患者可植入人工耳蝸(即人工電子耳)。因為他已超過65歲,須負擔高額自費手術,方男選擇在右耳植入電子耳,術後3個月能理解簡短日常對話、1年內恢復社交活動與工作信心。
一項揭露肝醣與肺腺癌關聯的重要研究,這是相當具突破性的研究,因為長期以來,肺腺癌主要被視為與吸菸或空污有關的疾病,鮮少與飲食產生直接連結。最新2025年3月《Nature Metabolism》權威期刊的一項研究,揭露「飲食」也可能是促進肺腺癌的幕後推手! 肝醣不是應該在肌肉或肝臟中?竟然會在癌細胞中發現? 食物的力量 呂美寶營養師分享,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癌症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當小鼠長期食用「高糖、高脂」的西方飲食,肺部細胞會出現大量「肝醣(glycogen)」的異常堆積。這些肝醣,成了癌細胞的「私房糧倉」,提供了癌細胞: .被轉化為能量,讓癌細胞獲得穩定的「能量」.提供癌細胞大量複製時所需的「建材」.並且抑制了細胞內的能量警報系統(AMPK),讓癌細胞「忘記自己已經過度生長」 簡單來說,這些肝醣,成了癌細胞的專屬能源,讓癌細胞能源源不絕地生長與擴散。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解釋,糖與精緻碳水(如白麵包、甜食、含糖飲料)會快速提升血糖與胰島素反應,進而促進肝醣儲存與脂肪合成,長期下來可能創造出一個促進癌細胞存活的代謝環境。 維持細胞良好作用 營養均衡很重要 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強調,規律的
林口長庚醫師廖繼鼎提醒,過度追求健康反成「偽健康習慣」,像每天喝果汁、過度運動、吃純素食或睡眠時間太長,都可能增加癌症風險。他建議民眾應注重平衡,別讓錯誤健康觀念反傷身體。
台灣南部人愛吃薑汁番茄,口味特殊成為經典美食。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番茄與薑不是亂配的組合,番茄富含茄紅素,具有抗氧化力,幫助保護心血管、皮膚及攝護腺,而薑則有薑辣素和薑烯酚,能夠降低身體發炎反應,緩解關節不適、肌肉痠痛等。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邀請「台灣最美歐巴桑」陳美鳳擔任「左流右新」衛教大使,提醒50歲以上的慢性病患正是最需要施打疫苗的族群,而流感和新冠絕對不是小感冒,建議長者、慢性病患者等高...
[NOWnews今日新聞]孩子是家中的寶,看到孩子生病不舒服,家長更是心疼不已。一位3歲的孩子出現咳嗽、流鼻水,爸媽帶去看診,開立幼兒藥物;只是半夜孩子咳得厲害,家長使用了成人藥片,後續出現昏昏欲睡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經常日夜顛倒,免疫力下降同時,帶狀疱疹也跟著找上門,一旦確診帶狀疱疹,將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衝擊,但其實可以透過接踵疫苗提前預防、醫師更提醒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風險高,一定要多加留意。台灣每年罹患帶狀疱疹的人數,高達12萬人,且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凸顯帶狀疱疹與糖尿病有極大關聯性。醫師 李淳權:「那糖尿病人免疫力通常會比較低,所以其實就是容易產生帶狀疱疹,而且是一般人的兩倍。」帶狀疱疹症狀。(圖/民視新聞)糖尿病患者一旦罹患帶狀疱疹,出現不良預後可能性大,因為根據美國研究,一旦發病後,容易出現神經疼痛的機率,相較於非糖尿病族群高出50%,如果真的不幸罹患帶狀疱疹,恐對日常生活帶來嚴重衝擊。醫師 李淳權:「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那種痛就是可以形容到,比分娩痛還嚴重的痛,這種痛可以持續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眼睛旁邊的帶狀疱疹,這種嚴重的話,也是會導致一些失明。」糖尿病患者應隨時監測血糖。(圖/民視新聞)更令人憂心的是,如果長在眼睛的話,恐造成失明,醫師指出,若出現頭痛、疲勞、食慾不振,伴隨患部皮膚異常、畏光、皮膚刺痛搔癢,這都可能是帶狀疱疹初期的前兆,一定要多加注意,但該如何預防。醫師 李淳權:「多運動均衡飲食睡眠充足,同時也可以施打疫苗,這個也是一個可以預防的一個選擇。」除了維持良好的作息與生活習慣,最重要的就是完整接種疫苗,才能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原文出處:「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風險高 醫師:接種疫苗可預防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帽送女童挨罵「真相」被揭!阿兵哥「懇請1事」發聲了世界健身-KY公告9月營收年增17.9% 達9.67億元 巴西墨西哥也將拓點Joeman親曝變帥真相!「進廠維修8次」全招了 強調1習慣才是根本原因
流感疫情升溫,有名媽媽抱怨,小孩的班上已有4個同學得了A型流感請假在家,還有2個人發高燒到40度,不僅不請假回家休息,在學校還不戴口罩,中秋連假過後已有12名學生中標。此外,另一名家長也抱怨,發現不只一個家長明知孩子得了流感,依舊送到學校上課,文章曝光後引起大批家長共鳴。
有些天然水源看似乾淨,卻可能暗藏致命危機。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提到,4種台灣常見水源需謹慎處理,包括「山泉水、老舊社區自來水、地下水、溪流河水」,以山泉水為例,可能含阿米巴原蟲或其他寄生蟲,感染後會造成「急性腦膜腦炎」,出現劇烈頭痛、高燒、意識混亂等,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大腦功能恐無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