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接連過世!他變孤僻、不出門 醫檢查「不是憂鬱」:腦部萎縮了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老人變孤僻,恐是患失智症。一名80歲老翁平時喜歡種花草,未料近幾個月,突然對任何事都沒興趣,也不愛出門,家人以為他罹患老年憂鬱症,趕緊送醫檢查,診斷竟是失智症。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表示,臨床上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外在表現像憂鬱症,也可能並存,最好是就醫擬妥治療及因應之道。
80歲謝姓老翁近幾個月變得鬱鬱寡歡,原本喜歡種花草的他,看到花草枯萎也不再理會,另外,他以前常到鄰居、社區走動或至宮廟拜拜,也變得不愛出門,最喜歡一個人縮在臥室,不說話、呆呆地坐著,眼神空洞,偶爾說出「人生沒意義」之類的話。
謝姓老翁的兒子指出,他們研判近幾年來,媽媽及爸爸的朋友一個接一個離世,讓爸爸心情越來越沈重,或許因此罹患憂鬱症,他們才帶爸爸就醫,沒想到卻是「失智症」,由於爸爸變得不太講話,看不出失智的端倪,因此他們從未想到可能是失智症。
陳羿行指出,謝姓老翁的腦部出現萎縮,各種鑑定評量也顯示是失智症,外在顯露出憂鬱特性,才會被家人誤解。而這類個案在臨床上很常見,家屬的反應通常是,寧可得到老年憂鬱症,也不要失智症,畢竟失智症幾乎不可能逆轉,情況會越來越糟。
陳羿行解釋,失智症常見症狀包括時空混亂、出現語言及行為障礙等,但失智症種類其實還有很多,症狀與進展方式都不同,包括情緒變化、記憶力衰退、飲食習慣改變、睡眠障礙、日常對話量減少、社交退縮等,而這些症狀也可能是憂鬱症,顯示憂鬱症與失智症有很多相似病徵。
而失智症很少出現症狀急速惡化的情形,因為這是老化現象,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才發病,所以如果是短時間,如1至2週就惡化的病況,比較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陳羿行表示,根據2021年在美國發表的研究發現,重度憂鬱症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51%,說明憂鬱症要積極治療,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但臨床上,確實有很多2種疾病共存的個案。若發現長輩有疑似失智或憂鬱的情形,要儘快就醫,和專業醫師討論,給長輩最妥當的治療方式,將衝擊降到最低。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狂喝水還是渴!口乾恐是「3疾病」徵兆 醫:免疫系統拉警報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10大食物超傷腎!害糖尿病、變胖 醫揭排行:第一名是「國民宵夜」
一人中鏢「全家共享」!得流感吃「4類食物」增防護力、減緩發炎
其他人也在看

AI揭腦部危機!醫師曝「這些症狀」要警覺 失智預防關鍵在生活習慣
台灣AI新技術成功預測認知損傷!透過分析大腦皮質層萎縮區域計算出「腦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可顯示認知問題。專家提醒保持規律生活作息、定期運動、多攝取蔬果,並持續維持平時的生活活動,對預防失智症至關重要。北醫附醫醫師林俊甫強調,若出現計算金錢變得困難、思考時詞不達意、無法記住熟人姓名等2、3個以上症狀,建議及早篩檢。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失智症旅行指南 結合孟婆文化打造沉浸學習 (圖)
台灣首度引進日本「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教材,課程獲授權認證,將失智症結合台灣在地文化,桌遊型卡牌彙整失智症會遇到的44種情境,打造沉浸式學習旅程。
中央社 ・ 1 天前
阿茲海默症有新藥 但是好貴!專家曝初期輕症者最有效 可延緩失智達4年以上
人總會走向老化,但不樂意阿茲海默症上身,認不得自己,也認不得家人。阿茲海默症目前治療都是延緩惡化速度,卻無法治癒,最近有振奮人心的新藥出現,但是好貴!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科主任王嚴鋒指出,近年來,
健康2.0 ・ 2 小時前
退休教師罹失智症三年前即有狀況 直到忘記回家路才被家人驚覺異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74歲游女士是退休老師,三年前開始出現不斷重複問問題的狀況,家人起初並未察覺異狀,並不知道這樣的症狀是阿茲海默症,因此並未帶她就醫。游婦的記憶障礙持續一至兩年,直到游婦忘記回家的路、忘記家人、不敢出門,家人才驚覺求醫,到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劉競雄醫師診間檢查。 接受失智症新藥治療 家人盼重拾快樂生活 今年六月失智症新藥上路,日前家人伴游婦到羅東博愛醫院接受失智新藥治療,成為宜花東首例。她於九月份接受第一次藥物施打,目前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同步進行,同時也調整生活型態,規律飲食、作息與適度運動,穩定情緒。游女士家人坦言,只希望媽媽重拾外出騎單車的生活樂趣,再多快樂過幾年。 失智症新藥完整療程18個月 可減緩約三成惡化速度 羅東博愛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劉競雄醫師表示,一般失智症退化病程約八至十年,目前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治療用藥,此類單株抗體藥物能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斑塊。臨床數據顯示,用藥18個月可延緩約五至七個月的認知功能退化,約等於減緩病程三成左右的惡化速度,為病人帶來全新希望。 監測神經心理及副作用 作為後續療程個別計畫 治療藥物一般完
健康醫療網 ・ 21 小時前
弘道引進日本教材 第一視角體驗失智症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首度引進日本失智症相關教材以及課程,帶領民眾從失智症患者第一視角的概念來理解失智症成因以及如何預防,也希望能建立正確認知,讓社會對於失智症患者或是家庭有更多同理心。
公視新聞網 ・ 21 小時前
趁醫生媽接電話…12歲女兒闖手術室「替病人開頭骨」!離譜醫療事故曝光
奧地利格拉茲(Graz)曾發生一起離譜的醫療事故,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在為一名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緊急開刀時,竟讓她12歲的女兒進入手術室旁觀,還讓女兒協助操作鑽病患的顱骨。事件經匿名檢舉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不過這名女醫生及參與手術的同事均否認違法行為,全案仍待調查釐清。
鏡報 ・ 21 小時前
當記憶逐漸消逝! 失智症對病人的影響遠比想像更深遠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黃敬棠醫師指出,失智症與一般老化截然不同。正常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通常會趨於穩定,但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持續惡化─從忘記朋友的名字開始,到遺忘重要事項,最後甚至無法辨識摯愛的家人,並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NOW健康 ・ 1 天前
沈玉琳血癌治療進度曝光「還沒出院」 老婆苦勸「撐到過年再復工」
好友潘若迪日前透露他有望於年底復出,對此沈玉琳也證實治療進展順利,「都合乎主治醫師侯信安教授的期待,照這樣的節奏,有機會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復工」。但他也笑說,太太芽芽希望他多休息,「她希望我的復工期可以拉到農曆過年後,這部分我們會再討論。」沈玉琳樂觀面對病...
CTWANT ・ 18 小時前立院明將通過普發1萬 劉世芳示警:一堆詐騙訊息會出來
立法院朝野團日前取得共識,將於明天院會中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包含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的預算。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6)天示警,明天通過後,下周一堆詐騙資訊就會出來;刑事警察局提醒,政府網站決不會要求民眾填寫信用卡資料及隱私資料,若有奇怪網站內容請打165查證。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骨質疏鬆是「無聲殺手」!醫師提醒:50歲後每3人就有1人陷骨折高風險
「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但往往一個小跌倒就造成骨折,尤其是脊椎、髖關節、橈骨與肱骨最常見,嚴重甚至會導致行動不便、長期臥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昱彰提醒,10月2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國際骨質疏鬆日」,希望喚起民眾對這項「沉默卻危險」的疾病重視。 陳昱彰指出,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根據統計,50歲以上族群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屬於高風險群,尤其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加快,更應提高警覺。 如何診斷骨質疏鬆?「我們的骨頭就像存摺,有進有出。」他比喻說,骨頭會不斷經歷「骨質重塑」過程,年紀越大,骨質流失越多。如果平時沒有好好“存骨本”,等到發現骨折時,往往為時已晚。 臨床上可透過脊椎X光攝影、超音波骨密儀(QUS)及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其中DXA是最精準的骨質測量方式。 👉T值小於 -2.5 為「骨質疏鬆」,介於 -1.0 至 -2.5 則屬於「骨質缺乏」。 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高6成陳昱彰提醒,無論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都比一般人高約六成,其中以「髖關節骨折」最常見。這是因為糖尿病會影響骨質生成與骨骼代謝,使骨頭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機車族注意!穿「這種鞋」恐害殘 醫曝最慘下場
機車是台灣人最愛的交通工具,加上台灣氣候潮濕,許多騎士為求方便,常穿拖鞋上路,但骨科醫師朱家宏表示,穿拖鞋騎機車隱藏巨大風險,一旦發生事故,腳部軟組織撕裂後幾乎無法重建,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被控性騷求償吞敗、女助理突發文稱「誤會」 邱臣遠:雙方已正式和解
民眾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2023年遭前立委賴香伶的巫姓女助理指控性騷,遭邱臣遠提告損害賠償60萬元,台北地院今年3月以邱臣遠無法證明言論不實為由,判邱敗訴,全案仍可上訴。不過,巫姓女助理10月1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已與邱達成和解,同意指控內容「實屬誤會」,邱臣遠則在臉書轉發這則貼文表示「面對傷害,我選擇原諒」。
太報 ・ 1 小時前
風神預測路徑「侵台機率增大」 專家:不友善!3地雨不停
【江宜潔/綜合報導】位於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96W)持續整合中,中央氣象署預估其最快週五(17)有機會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並於隔一天(18)發展成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而專家也提醒,目前美國預測直接侵襲台灣機率增大、路徑不友善,屆時北部、東北部、東部恐出現連續降雨。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命理師卜陽驚傳離世 「曾為蔡依林改名」妻子悲痛證實
知名命理師卜陽驚傳離世,他昔日曾為蔡依林、蕭亞軒等人改名,早期也經常上各大綜藝節目,聲名大噪,不過近幾年就鮮少露面。未料家屬證實,卜陽已於14日在睡夢中辭世,告別式已經辦完。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3 小時前
她活到105歲靠「天天喝黑啤酒+不結婚」?醫揭英國阿嬤長壽真正關鍵
105歲英國阿嬤天天喝黑啤、這輩子沒結過婚,卻身體硬朗、活力十足!她笑說這就是自己的長壽祕方,但仔細一看她的生活習慣,才是長壽的最大關鍵。醫師也點出,與其追求保健祕訣,不如學會她這幾個簡單卻最容易被忽
健康2.0 ・ 2 小時前
恐怖爸媽囚禁女兒27年!從健康少女變枯瘦「奶奶」、還有傷口見骨
被囚禁在家27年後才重見天日!日前波蘭傳出一件恐怖囚禁案,一名42歲、化名米雷拉(Mirella)被父母報失蹤27年,直到今年7月才獲救,獲救地點正是她家,原來是她的父母將她關在家27年,阻斷她與外界的接觸。之所以事件曝光,是因為米雷拉家中出現一些騷動,遭民眾報案,警方獲報至現場才發現骨瘦如柴的米雷拉,甚至看到她腿部有嚴重傷口,深可見骨,外貌則像一名老奶奶,狀態非常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白菜擁「超級蔬菜」盛名 5千年前就出現!低熱量、又增免疫力
餐桌上常見的小白菜其實暗藏學問!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指出,小白菜屬於白菜家族中的「不結球白菜」,市售小白菜實際分為4大類型,各有不同口感與用途。小白菜歷史悠久,可追溯至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古人陶罐中曾發現白菜種籽,現今熟悉的大白菜正是由小白菜演化而來。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威廉坦承「棒棒堂六人都沒當兵」 金鐘沒準備得獎感言:上台哭90秒
威廉15日出席台灣優質生命協會公益活動,首度面對媒體談論閃躲兵役一事。棒棒堂好不容易重組回歸,卻又因他的兵役問題暫時停擺,威廉坦言感到抱歉和遺憾,只是,外界討論棒棒堂六位成員似乎都沒有當兵,威廉受訪期間,也證實此事,但具體每個人的原因都不清楚。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優格空腹吃好嗎?醫揭1時間好菌存活率最高!優格上面一層水是好物別倒掉
優格是地中海飲食中的明星食材,富含蛋白質與益生菌,不僅幫助消化、還能當代餐。不過市面上優格產品相當多,該如何挑選?優格何時吃最有效?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對此給出解答,並說明優格飯前、飯後吃各有什麼好
健康2.0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