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揭腦部危機!醫師曝「這些症狀」要警覺 失智預防關鍵在生活習慣
人工智慧(AI)模型已成功開發出預測認知損傷的新技術,透過分析大腦皮質層萎縮區域計算出「腦齡」,協助早期發現輕度認知損傷。此系統不僅分析腦部MRI影像,還綜合考量患者年齡、性別及基因風險因子,甚至能計算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專家指出,早期發現認知退化並及時介入治療或調整生活方式,可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這對於台灣這個高齡化社會尤為重要。
北醫大神經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宜恬表示,系統能夠計算出患者的「腦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她舉例說明,有一位65歲的患者,經計算後的腦齡已達73.4歲,這樣的結果初步顯示該患者可能存在認知方面的問題。北醫大放射系學科教授陳震宇解釋,這套系統有兩個主要功能:首先是比較患者的腦部與同年齡層健康人群的差異,檢視腦齡與身體年齡是否匹配;其次是進行縱向的4D預測,評估患者未來一兩年內腦部萎縮或認知狀態的變化可能,藉此預測未來失智風險。
根據衛福部調查,台灣社區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且人數持續攀升。國衛院整理的台灣第一份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指出,「三高」與失智症息息相關:糖尿病會使失智症風險上升72%;美國觀察性研究發現,40至45歲肥胖者的失智症風險增加74%;中年高血壓者若收縮壓超過130,認知障礙和失智風險將增加超過34%。北醫附醫神經內科醫師林俊甫強調,生活作息對預防失智症至關重要。他建議民眾保持規律生活作息、定期運動、多攝取蔬果,並持續維持平時的生活活動。林俊甫特別提醒,許多人退休後突然空閒下來,認知功能反而退化得特別快。林俊甫進一步解釋,失智症不僅僅是記憶退化,嚴重時會影響生活功能。他提醒大家若發現日常生活作息或做事方式開始與以往不同,如計算金錢變得困難、思考時詞不達意、無法記住熟人姓名等,出現兩三個以上這類症狀時,建議及早進行篩檢。
元智大學電機系教授趙燿庚也開發了一款輕度認知障礙的快篩工具。他表示,這個平台不僅可作為篩檢工具,還能作為腦部復健訓練。透過「看圖說故事」的語音測試,能夠刺激不同於一般對話的腦部反應。這種非侵入式的測試可透過LINE平台遠端進行,提高便利性,目的是提升早期發現率,避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
更多 TVBS 報導
騎腳踏車防失智!48萬人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大降22%
全球失智症患者3秒增1人!專家揭「5年前已變化」 2050年恐飆破億
加工肉類、含糖飲少碰!新研究:失智症等慢性疾病機率大增
腸胃差恐加速失智?便祕「毒素直衝大腦」 營養師曝養身菜單
其他人也在看


八旬翁行動認知突退化懷疑巴金森 一查竟是「大腦動靜脈畸形」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新北一名85歲的李爺爺是菲律賓華僑,身體十分健朗,不僅思緒清楚,還能自主往返台菲兩地。不料在三個多月前,逐漸出現記憶明顯退化、走路緩慢甚至需要坐輪椅的情形。李爺爺除前往骨科檢查,也至神經內科接受巴金森氏症用藥,但因治療效果不彰,輾轉至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劉修勳主任門診。劉修勳主任為李爺爺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及血管攝影檢查,結果發現是「大腦動靜脈畸形」所引起的退化。 社會人口老化 年齡增加伴隨神經功能逐漸退化 李爺爺會診神經影像科後,執行導管式腦血管栓塞術,一個月後步態與認知功能大幅提升,目前定期回診追蹤中。劉修勳主任指出,隨著社會人口老化,長者常見的健康問題包括視力與聽覺減退、憂鬱、失眠、失禁、骨質疏鬆、跌倒及多重用藥等。而年齡的增加也伴隨神經功能逐漸退化,進而引發如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常見疾病,或出現神經血管病變,使大腦在運動控制、認知及情緒調節方面的能力下降,對長者的生活品質造成顯著影響。 腦血管病變與巴金森臨床上表現相似 容易混淆診斷困難 特別是腦血管病變與巴金森氏症在臨床表現上常有相似之處,例如動作遲緩、步態不穩、手部顫抖或僵硬等症狀,因此容易
健康醫療網 ・ 22 小時前花蓮洪災區颱風疏散 視雨量及水位分3階段撤離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6日電)因應颱風風神可能生成,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宣布,今起3天是花蓮堰塞湖災區防颱大作戰,將視雨量、堤防水位監測資料,分三階段進行疏散、收容及垂直避難等強制撤離。
中央社 ・ 1 小時前同居情侶吵架 女方親友到場排解竟反遭鎖陽台
高雄張姓男子與同居女友爭吵後,情緒失控不僅持鐵鎚砸壞物品,還在對方友人趕來「調解」時,趁3人到陽台抽菸的空檔,將落地窗反鎖,把他們困在陽台上。3人無法脫身,只能狂拍玻璃、打電話求援,最終才由其他友人趕來「破門相救」,法官依認定妨害自由罪判張男拘役30日,可易科罰金。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寧靜車廂上路逾3週!勸導成人1.7萬件「講電話最多」 高鐵即起改採柔性宣導
台灣高鐵自9月22日正式實施「寧靜車廂」措施以來,截至10月13日為止,共執行3,736車次,勸導案件達1萬7,146件,平均每車次約勸導4.58位旅客。高鐵指出,近9成旅客支持推動車廂寧靜文化,並強調嬰幼兒及因疾病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不在勸導範圍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小時前
印度同意停購俄羅斯石油 川普曝下個施壓對象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同意,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美國正試圖加強對俄羅斯的金融控制,以結束烏克蘭戰爭。(戚海倫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媒體說,他已經收到印度總理莫
中廣新聞網 ・ 6 小時前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頒獎 鄭玉姍獲戲劇劇本特優 (圖)
教育部15日舉行114年文藝創作獎頒獎典禮,在教師組部分,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鄭玉姍(右3)以劇本「煉金術」榮獲戲劇劇本特優。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林維俊:新壽動土「合法、合規、合契約」並非挑釁 與市府是夥伴關係
輝達入駐北士科案,今日台新新光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表示,新光人壽動土儀式完全「合法、合規、合契約」,依照民俗挑選良辰吉時進行...
聯合新聞網 ・ 56 分鐘前
台灣出版人赴德遭扣海關 林佳龍:駐館正釐清並協助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16日電)台灣出版人鄭莛日前遭誤指中國通緝犯,入境德國被扣海關4小時。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表示,駐法蘭克福辦事處正進行釐清;歐洲司長黃鈞耀說,德方說法是護照照片與本人有差異。
中央社 ・ 2 小時前焦點股》鴻海:美系外資喊看400元 帶量大漲
受惠於台積電(2330)今日盤後將舉辦法說會,激勵AI供應鏈士氣大振,其中,鴻海(2317)獲得美系外資大力看好AI伺服器業務的營運前景,將未來12個月目標價調高至400元,激勵買盤進駐力挺,鴻海截止中午12時22分觸及盤中高點225.5元,大漲9.2%,成交量超過12萬張。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毛孩便便藏玄機!排便異常要小心 「這顏色」恐是胃出血
犬貓健康常藏在日常細節中,尤其是排便狀況,異常排便可能反映疾病或壓力,從便便就能看出健康訊號。新北市動保處提醒飼主,寵物犬的腸道健康與飲食、運動及居家環境息息相關,留意排便情況可及早發現腸道或潛在疾病,若發現嚴重腹瀉,應立即諮詢獸醫師,由專業人員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規畫治療計畫,維持毛寶貝健康。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普發現金明拚三讀 財政部長:11月上旬發放、首批直接入帳
「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預計明(17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並待總統賴清德公布後即可上路。財政部長莊翠雲今(16日)表示預估11月上旬就可按次序發放「普發現金」,首批為直接入帳者。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
防「風神」降臨! 中央.村里長達共識採「混合式撤離」
花蓮光復地區的救災還沒有告一段落,現在當地居民還要面對準颱風「風神」可能帶來的影響。今(15)日下午中央偕同地方召開防颱會議,共同研擬因應策略,會後中央的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因為村里長大多想要垂直避難...
華視 ・ 19 小時前香芋銅鑼庄產業文化活動11/8登場
苗栗縣銅鑼鄉公所十一月八日將在中平集會所舉辦二○二五香芋銅鑼庄產業文化活動,除規畫市集攤位、芋頭蛋塔DIY、拔芋頭、創意香芋料理秀,並推出深度小旅行,縣長鍾東錦昨(十五)日在記者會中歡迎全國遊客踴躍參與,到銅鑼鄉一日遊,品嚐、採購芋頭,體驗客庄風情。銅鑼鄉芋頭種植面積約史十公頃,品質優異,口感鬆軟綿密,深受消費者青睞,每年由縣府補助辦理的芋頭產業文化活動更及引了大批民眾參與,是該鄉重要的農產品之一。今年銅鑼鄉芋頭產業文化活動以「香芋銅鑼庄」為主題,結合銅鑼地區的芋頭與在地文化特色,並運用「香芋」諧音「相遇」,邀請民眾相遇銅鑼,共享香芋饗宴。銅鑼鄉公所昨天上午在縣府大廳召開記者會,說明二○二五香芋銅鑼庄產業文化活動內容,並由縣長鍾東錦、縣議員黃芳椿、黎尚安助理、銅鑼鄉公所秘 ...
台灣新生報 ・ 17 小時前
"台灣週"助攻亞洲資產中心 彭金隆.劉揚偉輪番開講
財經中心/葉為襄、嚴凱 台北報導台股今年氣勢如虹,指數屢創新高!台灣也迎來史上首次由官方主辦的國際金融盛會2025台灣週,由金管會攜手證交所、國發會等單位共同主辦,主委彭金隆強調,總統賴清德相當重視這場活動,也希望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讓企業接軌國際。
民視財經網 ・ 21 小時前

【動畫說時事】風神搭冷舌奔台 北部、東部恐成降雨熱區
10月高溫遲遲未退燒,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下週秋意終將正式報到,北方冷空氣形成「冷舌」,預估19日起東北季風報到,北部、東部率先降溫轉涼。
太報 ・ 20 小時前傳M5版蘋果筆電本週亮相 高層社群發文藏彩蛋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5日電)蘋果公司(Apple)傳出本週將發表搭載M5自研晶片的新款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今天蘋果高層在社群平台X(前身為推特)發文搶先預告,「將有強大產品亮相」(something powerful is coming)。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