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揭十大補鈣食物排行!黑芝麻、小魚乾、地瓜葉都是骨本救星
「很多人以為大骨湯是補鈣的好幫手,但一碗湯的鈣含量約是10毫克,若要達到成人鈣質每日建議攝取量,每天至少要喝100碗!」營養師程涵宇笑說,其實補鈣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挑對食物,就能輕鬆補鈣、天天存骨本。
第一名:鮮乳(乳製品)
2005美國飲食指南(DGAC)指出,乳製品攝取量與骨礦物質含カq或骨質密度數據有顯著的正相關性。而鮮乳是眾所皆知的補鈣聖品,一杯約240 ml的鮮乳就含有250~299毫克的鈣,程涵宇建議,每日可飲用2杯鮮乳,早晚各一杯,即可達每日所需鈣質的50%,但須盡量避免含糖的調味乳,以免糖分攝取過多,造成身體額外負擔。此外,若有乳糖不耐症問題的民眾,可以選擇乳糖已被乳酸菌消化一大半的優酪乳或優格,降低腹瀉發生的機率。
第二名:起司(乳製品)
說到起司,大部分的人應該會馬上聯想到它的高熱量,但其實它也含有豐富的鈣質,且起司的乳糖含量較低,乳糖不耐症的朋友也能放心食用。20公克起司約含有150毫克的鈣,可以搭配吐司當早餐,或是加入沙拉、玉米濃湯等料理增添風味。
民眾在採買時,儘量選擇無過度加工的天然起司,但要注意天然起司製品也比較容易發霉,建議購買小包裝,開封後儘速食用,若真的吃不完,也可以裝成小包裝放進冷凍庫保存。
第三名:黑芝麻
一粒小小迷你黑芝麻,鈣含量卻十分驚人,一湯匙15公克即有200~249毫克的鈣,可達每日所需鈣質的20%,可直接灑在飯上,或是打成黑芝麻糊,加在優格或蔬果汁中品嚐,既方便又健康。只是它的油脂含量高、熱量也高,建議可以減少烹調用油,來調整全天的油脂攝取量。
程涵宇特別提醒,幼兒及老年人要注意芝麻體積太小易造成嗆咳,建議打成糊會比較安全。另外,黑芝麻開封後,需放入冰箱冷藏並盡早吃完,若有油耗味則應丟棄。
第四名:小魚乾
在小吃店經常出現蹤跡的小魚乾,很開胃下飯又能補鈣,不僅擁有豐富鈣質及維生素D,其所含的天然魚油及優質魚類蛋白亦可降低血脂肪,預防心血管疾病,是一吃多用的天然補鈣聖品。
10公克的小魚乾約含有200~249 毫克的鈣,可以直接烘烤當零食吃,也能拌炒豆乾、炒山蘇或是加進味噌湯裡增添湯頭風味,是餐桌上常見的補鈣美食。不過,購買時還須注意額外添加的鹽分及糖分等。
第五名:芥蘭
味道略帶苦澀的芥蘭,讓許多人對它敬而遠之,但其實芥蘭除了富含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其鈣質含量也相當豐富,每100公克(約半碗)就含有200~249毫克的鈣。平日有下廚的朋友,如果怕單炒苦味太明顯,不妨在料理時加入少許糖,即可淡化苦澀,不管是簡單汆燙或是加入肉類拌炒,都是一道美味好入口的補鈣料理。
第六名:鯖魚
2018年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手冊指出,維生素D能維持體內鈣及磷的平衡,又能幫助腸道對鈣質的吸收作用,是補鈣飲食中關鍵的營養素。含有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種類並不多,一般仍以日曬做為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對於較少曬太陽的辦公室族群來說,高維生素D含量的鯖魚,可說是補鈣的一大救星!
程涵宇建議,食用鯖魚可以每週一次為原則,若是自己料理的話,番茄鯖魚湯麵或是薄鹽烤鯖魚,都能凸顯鯖魚美味;平常若是有機會吃到日本料理,就考慮點一份比較少吃到的鯖魚吧!
第七名:鮭魚
鮭魚也是補充優質維生素D的來源,比鯖魚來的容易取得,料理起來也有更多變化,無論是午餐來片烤鮭魚,還是晚餐來碗鮭魚味噌湯,都是簡單又美味的選擇。
此外,旗魚和鮪魚雖然也富含維生素D,但根據食藥署最新的飲食指南建議,六歲以下幼童及孕婦應少吃旗魚和鮪魚,以免因魚肉內可能累積的甲基汞,影響幼兒或胎兒的腦部發展,如要攝取每個月不宜超過一份約35公克。
第八名:鰻魚
大家都聽過吃鰻魚能增強男性生殖能力,日本在二戰後,還為此興起吃鰻魚的熱潮呢!鰻魚除了富含鈣質與維生素D,也是 EPA和DHA最高的魚類之一,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降低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血栓,還能為大腦補充必要的營養素。
年長者大多沒有攝取牛奶或乳製品的習慣,如果想要幫助長輩們補鈣的話,不妨考慮在餐桌上端上一碗香噴噴的鰻魚飯, 容易入口還能補充各類營養,每週建議攝取一至兩次即可。
第九名:地瓜葉
價格親民又好取得的地瓜葉是台版的超級食物,除了它的高纖能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症狀外,其內含的維生素K能影響成骨作用、骨密度與骨骼強度,在預防骨質疏鬆上,與鈣質和維生素D並列三大重要營養素。國內本土綠色葉菜類中,包括莧菜、青江菜、菠菜和地瓜葉等,其維生素K1含量都高於300µg/100g,因此可以多多攝取喔!
第十名:雞肉
雞肉中含有的豐富蛋白質是構成骨基質的重要成分之一,適量的蛋白質攝取與維持正常的鈣恆定作用具有高度相關性。35公克的雞肉裡約含有7公克的蛋白質,再加上飽和脂肪較少,是肉類的好選擇。
雞肉是國人餐桌上的常見食材,可以搭配香菇熬成雞湯,也可水煮雞胸肉拌入菜,不管中式或西式都很適合,甚至簡單的微烤即可食用,健康又可以順便減重。程涵宇建議,烹調時先去除雞皮可以減少油分,並盡量避免使用油炸的料理方式,才能吃得輕鬆健康無負擔唷!
(記者夏曉雉、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補鈣卻導致便秘?醫曝「3大關鍵原因」:第2點超多人忽略 這樣做才能改善
·吃起司補鈣!醫推「這1種」含鈣量較多,乳糖不耐症也適合 選擇1標示更無負擔
其他人也在看
中日緊張升溫 府:對印太安全穩定帶來威脅
針對中國近日對日本採取旅遊限制措施,今(15日)起更在周邊區域進行實彈演習,引發各界對區域情勢的高度關注一事,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台灣與日本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經貿上亦共享發展與繁榮,兩國人民緊密友好,有鑒於北京當局連日來相關行為對於區域安全穩定的衝擊,我國正密切關注,並將與日方在內的區域各國密切合作,以確保印太地區的安全穩定與自由開放。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
趙詠華暴瘦8公斤惹人憐 施孝榮操煩到「髮際線不斷提高」
2025「民歌50高峰會 最終加場」首場演出今(15日)於台中惠蓀堂溫馨登場,由施孝榮領軍,集結殷正洋、周治平、王中平、王瑞瑜、李明德、羅吉鎮、鄭怡、金智娟、于台煙、王海玲、許景淳、趙詠華與特別嘉賓李翊君,共14位重量級唱將同台,以跨越半世紀的經典民歌,陪伴觀眾回憶青春。
鏡報 ・ 17 小時前
首屆作家節登場 李遠:翻譯讓世界看見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文學館今(14)舉辦首屆台灣作家節,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翻譯」是本次重要元素,唯有翻譯才可以讓世界看到台灣的作品。他也回到作家身份表示,這些活動讓他感受到被理解可以重新作...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早餐吃好吃飽「有助身體代謝」 燃燒熱量還增2倍
德國最新研究顯示,即使攝取相同熱量的食物,若選擇在早上食用,燃燒的卡路里會比晚上多出兩倍。專家指出,將大部分熱量集中在早餐攝取,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還能預防代謝疾病,顛覆了許多人省略早餐或晚餐大吃的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眼科醫點名「4種眼外傷」恐害白內障!完全沒料到 尤其年輕人常中招
很多人以為白內障只會發生在年長者身上,但其實眼睛受到外傷也可能引發白內障!而且這種「外傷性白內障」不分年齡,連年輕人都可能中招。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揭開四種最容易被忽略的眼外傷白內障成因,讓大家了解如何保護眼睛避免意外傷害! 1、鈍挫傷造成的水晶體囊袋破裂:眼球遭受鈍器撞擊時,就像被重拳打中一樣,會產生強大的衝擊波傳遞到眼球內部!這種力量會導致水晶體的前囊或後囊破裂,讓原本密封的水晶體暴露在房水中。常見的原因包括球類運動撞擊、拳頭打鬥、交通事故等。最可怕的是,有些鈍挫傷造成的白內障可能在受傷後數天甚至數週才出現症狀,讓人防不勝防! 2、穿透性外傷的直接破壞:當尖銳物體如鐵絲、玻璃碎片、金屬碎屑穿透眼球時,就像利刃直接切割水晶體一樣!這種直接的機械性損傷會立即造成水晶體囊袋撕裂,讓水晶體纖維散亂分佈,瞬間形成明顯的白內障。工地意外、居家修繕、園藝工作都是高危險情境!。 3、化學性灼傷的蛋白質變性:強酸、強鹼或其他化學物質濺入眼睛時,就像把水晶體放進化學反應爐一樣!這些化學物質會改變眼內環境的酸鹼值,破壞水晶體蛋白質的正常結構,導致蛋白質變性凝固形成白內障。清潔劑、漂白水、工業溶劑都是常見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只看BMI認胖瘦?大谷翔平也變胖子 醫曝「它」才是健康關鍵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衡量自身是胖是瘦,如果只看BMI一項指標,小心不準!國內醫師舉美國職棒球星大谷翔平為例,投手、打者兼具「二刀流」的他,單看身高193公分,體重約95公斤,照BMI(身體質量指數)來算,25.5屬於「過重」範圍,但相信沒有人會說他胖,只會說他非常強壯,因此,真正影響健康的關鍵,不在體重數字或是BMI,而是「體脂肪」。 ...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他視力模糊以為用眼過度,竟是「青光眼」! 醫點名高危習慣 趴睡、領帶太緊都中
46歲的張經理是媒體工作者,長期超時使用3C產品。最近他常覺得眼睛痠澀、視力模糊,原以為只是疲勞,沒想到就醫檢查後竟被診斷為「低眼壓青光眼」。許多人以為青光眼一定伴隨高眼壓,但有些即使眼壓在正常範圍內,視神經仍可能持續受損的「正常眼壓型青光眼」。尤其是在台灣人中,超過一半青光眼患者都是正常眼壓。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等到視野嚴重缺損才被發現,成為現代人視力健康的隱形威脅。正常眼壓青光眼的患者,降眼壓仍是最主要的控制方式,他們需要的目標眼壓,往往比普通青光眼的患者更低。除了傳統的降眼壓藥物治療,現在也有許多新型的微創雷射或迷你植入物,有效治療此類病患。 小心日常習慣 正在慢慢傷眼 童綜合醫院眼科楊啟蘭醫師指出,趴睡姿勢竟然可能是影響眼睛健康的元兇,建議睡眠時將頭部稍微墊高,並避免患眼那側朝下側睡,有助於降低眼壓。此外,瑜伽中的倒立動作如果維持時間過長,眼壓可能瞬間飆升至兩倍;或是演奏像是小號、雙簧管等需要用力吹氣的管樂器,累積的演奏時數與視野異常呈現顯著關聯,甚至連打領帶繫得太緊,也可能造成眼壓升高。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患者的視神經往往比一般人脆弱,而且常伴隨像是容易偏頭痛、手腳冰冷等血管
常春月刊 ・ 20 小時前

中油明報告三接浮編 藍白緊盯
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工程遭爆浮報經費百億元,中油與經濟部明(17)日將到立法院作專案報告,根據中油所提報告,此案在媒體報導後立即調閱採購文件,確認並沒有暴增百億、金額變動4次情況,而253億預算經綜整評估也合理。所謂有錄音檔新事證,目前無法確認真偽,後續配合司法調查。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雨揚老師》12生肖農曆10月運勢:猴寶寶收穫豐盈、狗寶寶貴人相助(下)
[Newtalk新聞] ★馬 ◎工作運:小人暗湧 穩定為先 事業運不佳,馬寶寶宜留意人際互動,避免因心直口快得罪人,或因派系角力被迫選邊站、捲入口舌紛爭。建議保持低調、謹言慎行,專注於本職,以實力與成果贏得信任,讓專業替你發聲。更要以穩定為優先、耐心應對變局,自有貴人相助化險為夷,安然度過本月考驗。 ◎感情運:敞開心胸 真誠溝通 感情運平順,單身的馬寶寶雖有不少結識新朋友的機會,卻容易因防備心重或標準過高而與良緣擦肩而過;有伴的馬寶寶可能因小事爭執或陷入冷戰,建議主動示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與關懷。不妨安排散步、旅行,換個環境換個心情,自然能重新找回彼此的理解與溫度。 ◎健康運:及時紓壓 活力湧現 健康運平穩,馬寶寶本月須特別留意情緒起伏,避免因壓力過大或情緒緊繃,造成睡眠不佳、免疫力下降等狀況。建議每天抽空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赤腳走在泥地上,或靜心擁抱大樹等,調頻與大地共振,讓自然的能量安撫身心,內在活力將重新湧現,讓你散發新生光采。 ◎金錢運:節流開源 穩中有進 財運普通,理財宜保守,易有臨時的開銷或人情支出,建議馬寶寶先「節流」、後「開源」,可事先擬定支出計畫,避免被情緒或一
新頭殼 ・ 1 天前
台鐵頻傳暴力攻擊!產工要求增聘保全護員工
台鐵產業工會指出,本周在台中新烏日站、新北瑞芳站接連發生2起站員與民眾衝突事件,過程中不僅有民眾跳下軌道,嚴重影響運輸安全,站員也在衝突中遭到民眾辱罵、推踹等肢體攻擊。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季連成視察災區 要求馬太鞍溪左岸蓋大堤、便道10天內搶通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統籌規劃花蓮光復救災獲得好評,今天(11/15)前往花蓮鳳林鎮、萬榮鄉視察鳳凰颱風期間的受災戶;他表示將納入光復補助方案,馬太鞍溪左岸會興建600公尺的長大堤保護村落,要求涵管便道10天內搶通。
太報 ・ 19 小時前
「南國白袍天使」戴鐵雄醫師92歲辭世!恆春行醫一甲子
出生於屏東東港的戴鐵雄,於5日辭世,享耆壽92歲。他自台大醫學系畢業後,選擇遠赴偏鄉奉獻醫療近60年,其創立的「戴外科」陪伴當地四代居民成長,消息傳出後,引發社群廣大悼念。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鄭任汶專欄:賴清德別輕易放棄台北市長這一戰
台北市長選舉是民進胸口永遠的痛,從1994年陳水扁當選後,民進就再也沒贏過,1998年陳水扁連任失敗時,落選感言中引用那一句「對進步團隊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為民進對首都市長的期待畫下句點。直到2014年民進與柯文哲合作,把柯推上市長寶座,最後柯文哲卻變成民進的恐怖情人,決裂分手後,雙方結下不共戴天之仇。
鏡報 ・ 1 天前懶等60秒送自己進警局!台中男紅燈右轉 通緝身分加毒品全曝光
台中市郭姓男子因毒品案被通緝,前天開車行經西屯區台灣大道上一處大路口時,發現紅燈秒數竟高達60秒不耐久等,竟偷偷摸摸右轉想節省時間,沒想到這一轉剛好被巡邏員警直擊攔下,不但讓通緝身分曝光,隨身背包內的安非他命毒品也被翻出來,搶快反將自己送進警局。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芝南區翻修房產詐騙 全美多人損失慘重
芝加哥多處廢棄與封板的住宅,被包裝成投資「翻修案」出售,導致全美多名投資人遭房地產公司欺詐,受害者皆因投入巨資後血本無歸...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2 小時前
中國限制旅遊又軍演 總統府:與日方各國密切合作確保印太穩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中國近日對日本採取旅遊限制措施,今(15)日起更在周邊區域進行實彈演習,引發各界對區域情勢高度關注。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台灣與日本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經貿上亦共享發展與繁榮,兩國人民緊密友好,有鑒於北京當局連日來相關行為對於區域安全穩定的衝擊,我國正密切關注,並將與日方在內的區域各國密切合作,以確保印太地區的...
匯流新聞網 ・ 20 小時前日本買藥妝 台灣阿姨碎念「選啥幣別」全場齊喊1句
近年大批國人赴日旅遊,各大城市擠滿台灣人,一名女網友表示,日前去九州熊本玩,在藥妝店排隊結帳時,發現一位台灣大姐在自言自語,不知道刷卡應該選哪種幣別,另一側的台籍女店員聽到就說「選日幣」,店裡其他人也跟著大喊「阿姨選日幣啦!」原PO笑翻「台灣到底多少人在熊本?」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