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好吃飽「有助身體代謝」 燃燒熱量還增2倍
德國最新研究顯示,即使攝取相同熱量的食物,若選擇在早上食用,燃燒的卡路里會比晚上多出兩倍。專家指出,將大部分熱量集中在早餐攝取,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還能預防代謝疾病,顛覆了許多人省略早餐或晚餐大吃的飲食習慣。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姜惠珊表示,現代人因忙碌或早晨食慾不佳,常省略早餐以減少熱量攝取。但她強調,早餐對身體至關重要,「一日之際在於晨」,早餐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尤其經過一整晚未進食後,身體能量普遍偏低,需要透過早餐補充。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鄭翔如認為,早餐攝取與人體生理時鐘運行息息相關。若能讓進食時間與身體晝夜節律保持協調,將有助改善健康狀況。她建議起床後一至兩小時內進食,有助提高身體能量,並使飢餓感與腸道節律保持一致。研究顯示,不規律的用餐時間可能導致腸道微生物與晝夜節律基因作用紊亂,進而引發肥胖和高血糖問題。
彰濱秀傳醫院外科部主任林建華指出,晚上是一天中基礎代謝率較低的時段,人體開始進入休息狀態,此時不宜攝取過多食物。他特別強調飲食內容的重要性,「吃對食物有利身體代謝」,例如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消耗更多能量。林建華認為,正確的進食時間與食物選擇對減重極為重要。
研究發現,大腦中的中央生理時鐘會調控一天中進食反應的變化。相較於其他時段,剛起床時攝取餐食雖然升糖反應較低,但會引發較強的飽足感與生熱反應。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廖誼青表示,早餐攝取較高比例的熱量,特別是碳水化合物,比起將相同餐食安排在晚餐時間,更有助於長期控制肥胖和相關代謝症候群。
姜惠珊進一步指出,充足的早餐能量有助於脂肪消耗,規律攝取早餐的人體脂率通常較低。她建議早餐要「吃得飽吃得好」,以促進身體代謝,達到更佳的體重控制效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部長顏啟華教授也認為,將一整天熱量集中在早餐的人,體重減輕效果較為顯著。他建議減重者應選擇高纖維、低糖、低油的原形食物為早餐主食,並確保蛋白質攝取充足。
研究結論指出,早上熱量消耗效率優於晚上,且早餐後血糖和胰島素濃度升高的幅度比晚餐後低。因此,相較於豐盛的晚餐,選擇豐盛的早餐更有助於預防代謝問題,為健康飲食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延伸閱讀
蔡炫/大陸反獨出手 法律利劍出鞘
美國、瑞士達成協議 關稅從39%降至15%
邱若華:航安制度需全面檢討 確保台灣海洋命脈
其他人也在看

發燒合併肝功能異常病因複雜 腸胃科醫師解析可能原因
日前一名男網友因女友持續發燒且肝功能異常,焦急地在Threads上向網友求助,引起網友關注,惟醫療診斷需要完整的病史、理學檢查與檢驗數據,隔著螢幕的片段資訊無法取代專業判斷,反而可能因錯誤資訊延誤治療。這起「網路求診」事件也提醒大家,當出現發燒合併肝功能異常時,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NOW健康 ・ 1 天前
桃園20年夜市沒了?Google顯示永久歇業 管委會回應了
台灣夜市又少一個?經營20多年的桃園南崁觀光夜市近日傳出將歇業,該地將變成國小預定地,不過南崁觀光夜市管委會卻發文表示,夜市營運狀況穩定良好,沒有任何歇業規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50歲男意識混亂是失智?醫揭缺1維生素!禍首是這習慣
意識混亂、記憶力下降、躁動不安、步態不穩,是失智嗎?南投一名男子被送醫檢查,竟是嚴重缺乏維生素B1引發的腦部病變!醫師提醒,酗酒和營養不良者是高危險群,應及早發現並補充高單位維生素B1,才能讓病情逐漸
健康2.0 ・ 1 天前
44歲與60歲的身體關鍵轉折點:史丹佛最新研究揭示生理衰退模式與影響因素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史丹佛大學最新研究揭示人體老化有兩大關鍵轉折點:44 歲與 60 歲!44 歲起代謝機能與肌肉開始下滑,心血管風險升高;60 歲則進入免疫力與代謝全面衰退期,慢性病風險激增。研究指出,基因、人種、飲食與生活習慣都會影響老化速度。想延緩身體退化,關鍵在於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提前預防。近期,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針對108位年齡介於25至75歲的成人,進行一項跨越數年的縱向追蹤研究,透過高解析度分析體內高達13.5萬個生理特徵,包含血液成分、蛋白質表現、脂肪組織與皮膚細胞等,揭示出身體兩個明顯的生理衰退高峰:44歲與60歲。研究指出,44歲左右人體代謝機能出現首波下滑,酒精、脂肪、咖啡因的代謝能力逐漸下降,心血管風險增加,且肌肉開始出現老化現象。到了60歲,肌肉老化加劇,同時碳水化合物代謝能力與免疫力顯著降低,這些變化帶動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風險激增。人種差異是否會影響生理衰退時程?身體代謝與免疫功能受基因調控,而不同人種基因組成存在差異,可能導致生理老化軌跡有所不同。例如,東亞人與歐洲人在脂質代謝及心血管疾病風險表現上有一定差異;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


《財劃法》再次三讀!陳其邁憂補助壓縮 高雄建設恐斷炊
新版《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立法院昨(14日)再次三讀通過修正案,明定中央對地方的補助款不得低於前一年度核列金額。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遺憾,直指《財劃法》第一次錯誤修法造成嚴重後果,第二次也沒有改善,高雄重大公共建設將受嚴重影響。
鏡新聞 ・ 1 天前
10月連假多刷好刷滿!五大發卡行共刷出3283億元 中信銀續居雙冠王
國內五大發卡行 2025 年 10 月信用卡財務數據出爐,據統計,10 月合計刷卡量 3283.21 億元,月增 13.71%、年增 14.17%;前 10 月累計簽帳金額達 2 兆 9544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8%
鉅亨網 ・ 1 天前乘客拒下車爆衝突!男子攻擊台鐵站務人員 副站長掛彩濺血
25歲鍾姓男子今(15日)搭台鐵區間車抵達終點站後拒絕下車,站務人員勸阻無效,強制將鍾男帶下車時爆發衝突。5名站務人員在壓制鍾男過程中,游姓副站長掛彩,口角流血;鐵路警察局瑞芳派出所鐵警到場後,協助情緒不穩的鍾男送醫救治後,將依違反鐵路法、傷害罪究辦。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早餐吃加工肉品慘罹大腸癌 醫師:危險等級與菸草相同
有民眾早餐常吃加工肉品,最終慘罹大腸癌。事實上,加工肉品早在2015年就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危險等級與菸草及石棉相同。食安專家韋恩也示警,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為名為「亞硝胺」(nitrosamines)的化合物,這是一種能損害DNA的強力致癌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駐捷克代表陳立國查理大學演講 談雙方強化夥伴關係 (圖)
駐捷克代表陳立國13日在捷克最高學府查理大學發表演講,提到捷克是他夢想的派駐地,捷克民眾的價值與台灣相近,雙方可在共同理念下強化夥伴關係。
中央社 ・ 1 天前南迴公路台9戊線壽卡段凌晨坍方 道路封閉
舊南迴公路台9戊線15K+400(壽卡路段)邊坡坍方,於今天凌晨2時20分道路封閉。公路局南區分局請用路人注意車行狀況,減速慢行,並配合現場人員之疏導及管制措施。最新道路通阻詳情,可利用公路局幸福公路APP或上公路局公路防救災資訊系統(https://bobe168.tw/)及利用公路局智慧化省道即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桃園醫療量能拉警報!急診塞爆全台第一 救護員嘆:滿床頻率變多
今年初全台掀起一波「急診壅塞風暴」,在外界關注台北幾家醫學中心塞爆之際,最新統計卻顯示,年初全台最塞的地方,其實是桃園。《太報》採訪第一線消防救護人員、醫療人員,及桃園在地議員、衛生局,皆點出桃園急診壅塞問題的急迫難解,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則回應,今年2月完成桃園醫療區的重新劃分,調整後桃園可望增加病床、增設醫院,並啟動多項措施改善現況,盼能紓解急診壓力。
太報 ・ 1 天前走過200多年 台南鹿陶洋江家聚落半月池落成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5日電)台南市楠西區鹿陶洋江家聚落走過200多年,如今推動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半月池今天落成,秋日市集也同步登場,營造出客家聚落氛圍,也推動文化保存。
中央社 ・ 1 天前
營養師揭十大補鈣食物排行!黑芝麻、小魚乾、地瓜葉都是骨本救星
「很多人以為大骨湯是補鈣的好幫手,但一碗湯的鈣含量約是10毫克,若要達到成人鈣質每日建議攝取量,每天至少要喝100碗!」營養師程涵宇笑說,其實補鈣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挑對食物,就能輕鬆補鈣、天天存骨本。 第一名:鮮乳(乳製品) 2005美國飲食指南(DGAC)指出,乳製品攝取量與骨礦物質含カq或骨質密度數據有顯著的正相關性。而鮮乳是眾所皆知的補鈣聖品,一杯約240 ml的鮮乳就含有250~299毫克的鈣,程涵宇建議,每日可飲用2杯鮮乳,早晚各一杯,即可達每日所需鈣質的50%,但須盡量避免含糖的調味乳,以免糖分攝取過多,造成身體額外負擔。此外,若有乳糖不耐症問題的民眾,可以選擇乳糖已被乳酸菌消化一大半的優酪乳或優格,降低腹瀉發生的機率。 第二名:起司(乳製品) 說到起司,大部分的人應該會馬上聯想到它的高熱量,但其實它也含有豐富的鈣質,且起司的乳糖含量較低,乳糖不耐症的朋友也能放心食用。20公克起司約含有150毫克的鈣,可以搭配吐司當早餐,或是加入沙拉、玉米濃湯等料理增添風味。 民眾在採買時,儘量選擇無過度加工的天然起司,但要注意天然起司製品也比較容易發霉,建議購買小包裝,開封後儘速食用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女兒綁架案竟弄假成真!楊謹華被迫網路公審落淚
「網紅媽媽」楊謹華在親子懸疑劇《看看你有多愛我》精心策劃的「女兒綁架案」竟弄假成真,不僅讓大女兒林思廷落入真正綁匪手中,連小女兒詹子萱也接連身陷險境,危機一發不可收拾,楊謹華只能透過視訊與女兒連線,甚至被迫接受網路公審,在直播鏡頭前哽咽自白「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揪心片段瞬間掀起熱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熊本大師賽》兩局都差一點!王齊麟/邱相榤不敵世界第1組合無緣決賽
「麟榤配」王齊麟/邱相榤今天在超級500系列日本熊本羽球大師賽,以19:21、19:21不敵世界排名第1的南韓組合徐承宰/金元昊,吞下對戰3連敗,無緣躋身男雙決賽。徐承宰/金元昊今年狀態絕佳,一共拿下9冠、2亞的超狂戰績,王齊麟也將這組強敵稱為「大魔王」,並記得先前兩次交鋒都是鏖戰3局吞下敗仗。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板橋男子疑尾隨女騎士遭民眾喝止 惱羞出腳反踹人還揮筆襲擊
據了解,李男看見女子被尾隨,基於保護他人安全的直覺,善意提醒並請黃男離開女子。但黃男不但不接受勸導,反而疑似惱羞成怒,情緒瞬間失控,當場出腳踹向李男。衝突過程中,他甚至拿出一支鉛筆作勢攻擊,揮舞動作激烈,讓在場民眾一度以為他手持的是危險物品,場面相當混亂...
CTWANT ・ 1 天前
甲狀腺亢進症警訊:心悸、手抖、體重下降別輕忽!
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方,形狀如蝴蝶,是調節全身能量代謝與體溫的重要腺體。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吳佳潔表示,當甲狀腺分泌過多賀爾蒙時,身體代謝會過快,可能出現心悸、手抖、怕熱、出汗多、體重下降但食慾旺盛、月經不規則、頸部腫大或突眼等症狀,這就是所謂的「甲狀腺亢進症」。 若不及時治療,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甲狀腺風暴」,出現高燒、心律不整甚至休克,屬於急重症狀況。甲狀腺亢進的原因多樣吳佳潔指出,甲狀腺亢進的原因多樣,其中最常見的是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氏症(Graves’ disease),免疫系統誤將甲狀腺當作外敵持續刺激賀爾蒙分泌。此外,過度活躍的甲狀腺結節或腺瘤、甲狀腺發炎、攝取過多含碘食物或藥物也可能造成病情。治療上,甲狀腺亢進主要目標是控制賀爾蒙分泌,減少對身體的刺激。初期多以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合併心臟用藥以緩解心悸與手抖,並需定期抽血監測甲狀腺及肝功能。若藥物無效或病情反覆,醫師可能建議放射性碘治療,透過破壞過度活躍的細胞來恢復賀爾蒙平衡。部分患者治療後可能轉為甲狀腺功能低下,需補充賀爾蒙藥物;若腺體明顯腫大或懷疑腫瘤,則可能採取手術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狀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