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助遠離更年期代謝症候群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45-55歲正值更年期女性,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為此,國健署提出「F4」生活守則,期藉由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以及朋友支持(Friend),幫助女性在更年期依然健康有活力。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今年主題為「生活習慣醫學」,提醒更年期女性可透過日常作息守護身心。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曾桂琴17日分享「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執行成果。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
曾桂琴指出,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若以上危險因子有3項以上,即是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
「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自2022年推動至今,已有逾3100家診所、5200名醫師參與,協助44萬人進行健康管理。曾桂琴指出,追蹤結果顯示,在45至55歲女性中,近3成5的代謝症候群指標獲得改善,約1成5成功緩解為非代謝症候群。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則分享國健署提出的「F4」生活守則,分別為Food(飲食),少油、少鹽、減糖,多蔬果與蛋白質、鈣質;Fitness(運動),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結合伸展與肌力訓練;Feeling(情緒),培養興趣、紓解壓力、維持良好睡眠;Friendship(人際),建立支持網絡,透過閨密互動與社群活動減壓。
其他人也在看

女明星減肥必吃「地中海飲食法」!營養師揭「台灣版」菜單:炒地瓜葉、燕麥粥都上榜
劉博仁表示,地中海飲食的核心在於「多蔬果、多全穀、多好油脂、多魚類、少紅肉」,這些原則用台灣在地食材也能完全做到。他舉例,像地瓜葉、空心菜、花椰菜都是極佳蔬菜選擇;水果則有番茄、芭樂、奇異果,全都是台灣常見又便宜的營養食材。全穀方面,可以選擇糙米、燕麥或...
styletc ・ 5 小時前
新手爸爸必修課!育兒4招變身神隊友:手忙腳亂打「這支免費電話」
提醒準爸爸善用《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積極參與懷孕與育兒過程。孕產育兒衛教手冊提供產檢陪伴、均衡飲食、控制體重與戒除菸酒等4大建議,協助準爸爸成為準媽媽與新生寶寶的「神隊友」。同時關注準爸爸的心理調適與備孕規劃,透過溫柔陪伴,共創安心育兒旅程。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學生參訪牧場了解乳牛飼養與鮮乳生產歷程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推動「生生喝鮮奶」政策,深化學生對健康飲食與食農教育的理解,特別規劃「學生一日酪農體驗」活動,帶領學童實地走訪酪農牧場,親眼見證鮮乳從乳牛養殖、榨乳、製程到通路...
自立晚報 ・ 1 天前別再以為只是壓力大!「內分泌失調」6大典型症狀易誤認更年期,醫授3招穩定內分泌
莫名感到疲倦、晚上難以入眠、體重突然上升,飲食控制和運動卻毫無成效?許多女性也許會把這些變化當作壓力大、更年期到了,卻忽略背後可能隱藏內分泌失調的問題。內分泌系統就像身體的穩定引擎,負責調控多項生理功能,一旦失衡,可能牽連全身。不論男女,都可能受到影響。若未及早發現與治療,可能使小問題逐漸惡化為慢性......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
更年期女性注意!約2成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教怎麼預防
根據國健署統計,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為協女性健康度遺更年期,國健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朋友支持(Friend),讓更年期享健康。響應每年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風傳媒 ・ 21 小時前
助更年期女性遠離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Day),2025年主題為「生活習慣醫學」(Lifestyle Medicine),提醒更年期女性可透過日常作息來守護身心。而根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3 小時前更年期女性約2成有代謝症候群 慢性病風險大增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7日電)更年期是女性生命歷程的新挑戰,尤其對健康影響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女性,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大增。
中央社 ・ 1 天前
2025臺北白晝之夜11/1、11/2登場!故宮11/1晚間免費參觀、10週年亮點免費活動、地點交通一次看!
2025臺北白晝之夜將於11/1下午14:00至11/2凌晨2:00,以圓山為基地盛大登場。邁入第十週年的台北白晝之夜,以「Hi Story」為主題,主場域涵蓋臺北圓山自然景觀公園、臺北廣播電台、圓山坑道與花博公園圓山園區。台北白晝之夜系列活動全部免費,在10/17(五)中午12:00在官網開放報名,逾百組藝術家與團隊以裝置、影像、舞蹈與行動藝術,將台北幻化為一座藝術不夜城。另外,故宮北部院區也同步響應,於11/1晚間開放免費參觀。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1 天前
腰圍變粗、熱潮紅⋯中年女性成「大媽」?醫教「4招」改善代謝症候群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身體不僅面臨生理變化,內分泌系統的轉變更可能影響整體健康,隨著卵巢功能逐漸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許多女性會出現潮熱、失眠、情緒波動等典型更年期症狀。醫師指出,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荷爾蒙變化成為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4招」,讓更年期更健康。
優活健康網 ・ 22 小時前

50歲後「1部位」骨折死亡率達2成! 醫示警:勿輕忽骨質疏鬆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高醫大附醫骨科部教授陳崇桓表示,骨質疏鬆症可造成多部位骨折,並以脊椎體骨折、髖部骨折最為嚴重,而有研究顯示,髖骨骨折發生率約50%,髖骨骨折發生後,1年內死亡率近20%,3成患者將面臨永久性失能、8成無法獨立生活,且常導致長期臥床、失...
CTWANT ・ 1 天前
不靠昂貴保健品!百歲人瑞公開「長壽祕訣」 健身畫面嚇壞一票人
在美國維吉尼亞海灘,有位阿嬤露絲.勒梅(Ruth Lemay)成為當地熱門話題,因為她年屆100歲,仍堅持每周上健身房3次、踩飛輪、快走,活力驚人。勒梅坦言,她的健康秘訣不是昂貴的保健品,而是...
聯合新聞網 ・ 8 小時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進口菜農藥超標!民眾慶幸沒買 菜販曝:其實天天都在吃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不少消費者看完後慶幸只買台灣青菜,不過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民眾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吃到
台視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6 小時前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一早這樣做!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雞蛋配咖啡
一天的開始,不僅決定了效率與心情,還可能是守護長期大腦健康的重要關鍵。阿茲海默症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雖然基因等許多因素無法控制,但研究顯示,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培養一些小習慣,可能對預防發揮作用。根據eatingwell網站指出,透過留意每天早晨的習慣,我們就能以簡單又可持續的方式,主動支持大腦健康。 1、早餐吃雞蛋營養豐富的早餐,能為整體健康定下基調,而雞蛋是出色的選擇之一。營養師 Maggie Moon表示:「最新資料顯示,雞蛋攝取與降低老年人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研究指出,雞蛋中的膽鹼、DHA(ω-3 脂肪酸)與葉黃素等營養素,能長期支持大腦健康。然而,Moon補充,即使膽鹼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美國人中卻有 90% 攝取不足。吃兩顆雞蛋就能提供 50%到 70% 的每日需求量。將雞蛋融入早餐很容易──不論是炒蛋、水煮蛋,或加入滿滿蔬菜的蛋餅,都是營養選擇。 2、早晨來杯咖啡早晨的咖啡不只幫助醒腦,也可能守護大腦。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飲用 1 至 4 杯咖啡,與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咖啡天然的抗氧化物,加上咖啡因的刺激效果,都能支持大腦健康。特別的是,這是一個非常容易養成的習慣。想像每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