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婦女不適合運動,不然會導致骨質疏鬆?【破除迷思】 | Women's Health
COPYRIGHT: Getty Images
不少女性朋友一到更年期,就擔心「骨質流失」的問題,甚至有人聽信傳言,以為這時候運動反而會讓骨頭更脆、容易骨折。於是乾脆不敢動,結果越來越少活動,肌肉力量和骨質也逐漸流失。那麼,運動到底會讓更年期骨質疏鬆更嚴重,還是相反呢?
【破除迷思】更年期婦女不適合運動,不然會導致骨質疏鬆,對還錯?
答案是:錯!
原因是......
更年期婦女不僅不是不能運動,反而更需要運動。因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雌性激素分泌下降,確實會加速骨質流失,但適度、正確的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維持骨密度,還能增強肌肉力量與平衡感,降低跌倒與骨折風險。
事實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爬樓梯)可以刺激骨骼生長,延緩骨質流失。而肌力訓練能強化支撐骨骼的肌肉,減少跌倒與骨折風險。另外,柔軟度和平衡訓練(如瑜伽、太極)也能幫助預防跌倒。
COPYRIGHT: Getty Images
更年期是骨質疏鬆的高風險期,但「不動」才是最可怕的。規律、適度的運動,搭配均衡飲食(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與健康生活作息,才是保護骨骼、遠離骨質疏鬆的真正關鍵。
⚡要美力找安妮,WH科普你的健康知識⚡
【50+女生】「更年期幾歲」?告訴你如何發現自己正在更年期、改善方式以及看哪一科
【50+女生】睡不好竟會提高心臟病風險?研究揭更年期女性心臟病的最大警訊,3重點評估睡眠品質!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fancy.yan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超慢跑」減肥教練建議多加「1件事」更速效!「超慢跑」姿勢、裝備、跑多久、2種人不適合
>> 魚油功效懶人包:你需要吃魚油嗎?專家替你解答
>>植物奶比牛奶健康?你可能誤會了,牛奶能抑制食慾和脂肪吸收,專家告訴你牛奶3優點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更年期女性約2成有代謝症候群 慢性病風險大增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7日電)更年期是女性生命歷程的新挑戰,尤其對健康影響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女性,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大增。
中央社 ・ 9 小時前
更年期三重威脅!心血管、骨鬆、泌尿問題 女性健康警訊不可忽視
女性步入更年期,身體不僅經歷生理變化,內分泌的轉折更可能牽動全身健康。隨著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分泌下降,不少婦女會出現潮熱、失眠、情緒起伏等更年期症狀,但其實潛在的健康風險更值得關注——特別是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與泌尿道問題,這三大疾病被醫界視為更年期女性的「隱形殺手」。 中醫師吳宛容指出,更年期因為卵巢功能衰退,導致雌激素缺乏,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及泌尿道問題。 1.心血管疾病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濃度降低,血中膽固醇開始緩慢增加,使血管彈性變差,導致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問題浮現,造成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提高。 根據文獻統計,停經後婦女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死亡率,以每5歲增加一倍的速度上升,顯示三高疾病、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更年期婦女。 2.骨質疏鬆症正常情況下,35歲之後,骨質密度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而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由於缺少雌激素保護,骨質密度流失速度加快,每年骨質流失率高達3~5%,容易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早期骨質疏鬆症通常無明顯症狀,隨著時間及年齡增長,卻會無聲無息的逐漸侵蝕骨骼;
常春月刊 ・ 12 小時前
助更年期女性遠離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Day),2025年主題為「生活習慣醫學」(Lifestyle Medicine),提醒更年期女性可透過日常作息來守護身心。而根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7 小時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7 小時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9 小時前
揭國民主席爭霸焦點!他曝藍營1轉變「迎執政契機」:過去只有綠白才有
國民主席選舉將於10月18日登場,《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這場選舉已經是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之間的三強爭霸;醫師蘇偉碩坦言,幾位候選人之間沒有太多「路線」上的差異,因此可以斷定這次的主席投票,並非路線、派系之爭,而是針對國民要「變」或是「不變」的員公決。蘇偉碩透過臉書發文,將10月18日將登場的主席選舉形容為「歷來最世俗......
風傳媒 ・ 4 小時前

成人藥減半就是兒童劑量?專家揭「3大錯誤觀念」恐釀嚴重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兒童用藥不是成人用藥的縮小版。很多家長有「成人藥減半就是兒童劑量」的迷思,或見孩子症狀未立即改善便自行加藥,小心愛之適足以害之。鑑於兒童及孕產婦族群在醫療照護過程常面臨多重風險與挑戰,國泰綜合醫院特別舉辦病安系列活動,期望強化院內病安文化,提升民眾醫療識能,共同促進安全照護品質。 兒童用藥不是成人藥縮小版 錯誤觀念恐釀風險 孩子是家中的寶,看到孩子生病不舒服,總是心疼。3歲的小恩咳嗽、流鼻水,爸媽帶去看診,醫師開立適合幼兒的藥物,並叮囑依照藥袋指示服用,但因夜間小恩咳得厲害,媽媽想起家中還剩一盒成人感冒藥,於是把成人藥片切成兩半,再餵給小恩半片。翌日一早,爸爸見小恩咳嗽還沒完全好轉,又從藥櫃拿出兒童感冒糖漿餵食,導致小恩因重複用藥的副作用,出現昏昏欲睡、走路不穩。所幸回診後經醫師建議馬上停掉藥物,並安排心電圖與生命徵象監測,最後平安無事。 常見錯誤兒童用藥:減半成人藥、過度退燒、自行停藥 國泰綜合醫院指出,上述的狀況在兒童門診時有所聞,很多家長常有「成人藥減半就是兒童劑量」的迷思,或見孩子症狀未立即明顯改善,便自行搭配藥物,其他常見錯誤兒童用藥方式還包括過
健康醫療網 ・ 1 小時前
基隆18公尺高「光獸」晚間突爆裂消風 網驚:跟當年黃色小鴨一樣
有網友昨晚在臉書社團「基隆人日常」發文分享,「光獸Mossmo」在當晚7時15分爆掉了,還發出「砰」的一聲,讓他忍不住驚嘆「現場目擊太震撼!」照片曝光後,不少人紛紛在底下留言,「山獸神褪去了外面的皮囊」、「前幾天才去看它」、「我還沒去看,就這樣沒了」、「堪比黃色小...
CTWANT ・ 14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1 天前
全台雨炸一週! 氣象專家:累積總降雨不輸1個輕颱
台灣19日至25日分別受颱風外圍環流、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及東北季風南下、低壓帶接近等影響,環境水氣增多。氣象專家林得恩示警,「累積總降雨,不輸給一個輕度颱風!」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ITF旅展規模創新高 日本館歷年最大 美國館重磅回歸
ITF台北國際旅展將於11月7日至1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今年展覽規模擴大至1,600個攤位,較去年成長100個攤位。
七逗旅遊網 ・ 1 天前
基隆夜市淺規則「不單賣滷肉飯」?店家:有需要會賣
有消費者日前到基隆廟口夜市,向店家表明要買一碗滷肉飯後,業者詢問還有需要其他的嗎?沒想到顧客表示「就這樣」後,業者卻回應「飯沒了」,整個過程讓消費者感覺似乎無法單買滷肉飯,將過程放上網路,引來不少網友...
華視 ・ 1 天前假日急症中心估11月上路! 掛號費標準曝
假日基層醫療院所開診率較低,衛福部預計在11月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試辦計畫,分散大醫院急診壓力。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表示,目前6都總計有14處地點提出申請,健保署也在進行審查程序中,審查完成後會對外公布並進行排班,而掛號費也會由各縣市衛生局協調訂定。
自由時報 ・ 1 天前減肥神針可能讓你老更快!醫揭瘦瘦針5大陷阱:小心代謝崩潰、停藥秒復胖
在政商名流、醫師吹捧下,原用於糖尿病治療的GLP-1類藥物,近年被視為快速減重的神針,席捲社群與診所。不少人更把它當成「大吃特吃的通行證」,卻沒意識到,這一針可能是通往健康危機的起點! 全球掀起「瘦身革命」,GLP-1類(如周纖達 、猛健樂)減重藥物的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美元。從矽谷企業家到好萊塢明星,許多人因公開分享瘦身成效,讓這針一躍成為全球話題焦點。 其中,猛健樂為同時作用於GLP-1與GIP受體的「雙重腸泌素促效劑」,今年6月甫在台上市,隨即掀起熱潮,在各大社群平台上引發廣泛討論與搶打風潮。 然而熱潮之下,也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讓「想變瘦的人」成為新一波受害者。談到市場亂象,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語帶激動地表示,瘦瘦針是處方用藥,不是保健品,有一定的副作用及風險。民眾若私自上網購買或找不具醫師資格的人代打,後果恐怕比想像中嚴重。 誤用恐引健康風險!私自取得與施打2大致命陷阱 林文元解釋,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即使是減重藥,用錯對象或劑量,都可能釀成嚴重後果,「現在卻連淘寶網站都買得到,這真的太誇張了!」他提醒,這類藥需醫師處方與監控的藥物,自行購買或亂打,反而讓健康出問題。 陷
康健雜誌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