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生活更安心!人工智慧用胰島素幫浦與連續血糖監測輕鬆控糖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對許多糖尿病患者來說,每天與血糖搏鬥就像一場無止境的馬拉松,尤其是第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完全缺乏,生活中隨時都要注意飲食、運動與胰島素注射的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低血糖或高血糖。不過,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提到,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智慧型胰島素幫浦(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AID)搭配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正逐步改變我們控糖的方式,為患者帶來更穩定、更安心的生活品質。
AID+CGM可自動校正與智慧計算 有助達標與避免低血糖風險
林嘉鴻醫師解釋,AID具備「自動基礎率控制」與「自動修正劑量」功能,就能根據CGM提供的血糖數據,智慧判斷是否需要額外補充胰島素,甚至可達成血糖目標值100 mg/dL的控制目標,大幅減少血糖太高與太低的風險。CGM則是一種能即時偵測皮下組織間液中的血糖值的裝置。
患者只需在身體貼上小小的感測器,系統就會持續每5分鐘提供一次血糖數據,並可即時回傳到手機或幫浦裝置上,讓使用者清楚掌握血糖變化趨勢。
AID+CGM能成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選擇乃因其:(一)自動校正高血糖,不需手動干預;(二)搭配飲食的智慧劑量計算,避免劑量過多導致低血糖;(三)全天候監控,減少夜間低血糖風險。根據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與多國實證研究,使用AID系統的患者在穩定血糖方面表現一致良好。此外,許多患者在開始使用AID+CGM後,對生活掌控感也大大提升,減少了「怕吃錯東西」、「睡覺會低血糖」等心理壓力,重拾正常生活節奏。
AID初期使用有四階段教學 與三項注意事項
雖然AID系統具備高度自動化功能,但初期使用仍需要醫療團隊的協助與教學,包含四個階段:
1.基本教育:學會如何正確配戴感測器與幫浦、輸入餐點資訊、處理設備警示等。
2.個人化設定:由醫師或糖尿病個管師依據個人體質設定血糖目標範圍與胰島素敏感係數。
3.觀察與微調:系統需一段時間學習使用者的血糖變化模式,並適度微調輸注參數。
4.穩定使用:進入穩定期後,患者僅需注意感測器更換、胰島素補充等日常操作即可。
注意事項:
1.建議每次更換時輪流更換部位,以免影響胰島素吸收與血糖監測準確度。
2.定期與醫療團隊回診追蹤,以進一步調整治療策略。
3.定期充電、更換感測器與輸注組,確保設備運作正常。
科技帶來模擬人體自動化功能 糖友可安心控糖、無感生活
AID+CGM系統的結合已讓糖尿病照護邁入全自動化的第一步,未來甚至可能進化為「人工胰臟」,完全模擬人體胰臟的自動化功能,幾乎不需病人干預即可維持穩定血糖,讓糖尿病患者真正「無感生活」。糖尿病雖然是一輩子的挑戰,但透過科技的協助,我們可以讓控糖變得更簡單、更安心。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第四十六卷第九期
【延伸閱讀】
首款「第一型糖尿病」芭比娃娃問世!盼增進包容和同理心 讓更多患者被看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糖尿病元凶不是糖!醫警告「這1食物」比甜點更傷身 風險高3成
說到預防糖尿病,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少吃甜食」。但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除了含糖飲料與甜點之外,日常餐桌上常見的紅肉與加工肉品,也可能是血糖失控的「隱形兇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2歲嬤血糖飆破470險昏迷!中醫示警:早餐「這2物」是元兇
一名62歲的阿嬤近日頻繁出現皮膚乾癢、心悸及視力模糊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更年期或皮膚疾病所致,結果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竟高達474,已經接近危急邊緣。對此,中醫師艾莉絲表示,造成血糖飆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警告若未即時處理,可能隨時陷入昏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30歲男罹患嚴重糖尿病 靠3招逆轉不用吃藥了
許多人以為罹患糖尿病,一旦開始吃西藥就要一直吃下去,對此,腎臟專科醫林軒任解釋,「其實臨床經驗以及許多大型研究發現,糖尿病只要早期介入,並且積極配合醫囑治療,是有可能可以完全不用吃藥的!」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經血暗紅夾血塊 恐為體虛循環差
許多女性受月經不規則困擾,其實經血狀態也能看出端倪!若氣味和顏色異常,可判斷體質血熱或虛寒,進而以不同中藥調理。有些民眾會吃「補品」幫助調經,中醫提醒,經期應避免吃太補、依體質給予適藥,氣血虛者經期初期可補充含鐵食物補血,必要時可依醫師建議,在經期快結束時補充四物等補品。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新聞眼/控我心戰大隊煽動對立 目的是延伸法律戰
去年六月廿一日公布「懲獨廿二條」後,重點之一就是針對國軍政治作戰(心戰部隊與網軍)等人員通緝與懸賞,這次接連針對軍情局與心戰大隊,且時間點選在賴總統國慶文告後,是藉基層小兵來威懾台灣操作台獨的警告。
聯合新聞網 ・ 6 小時前
美聯邦政府停擺!川普嗆「都民主的錯」 衛生、財政部上千人被裁員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聯邦政府關門後,第一批裁員通知已經發出約4千多人,川普還說,因為政府停擺是民主引起的,裁員的單位會以民主偏好的部門為主。美政府關門危機升溫! 第一批裁員逾4000人美國衛生部已經
台視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天天吃冰消暑?無糖剉冰「健康配料」血糖卻爆表 醫驚:身體像泡糖水
炎炎夏日一碗剉冰消暑,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可能是致命陷阱!中醫師艾莉絲近日在臉書粉專分享真實案例,一名長期血糖控制良好的黃姓婦人,因連續多日食用剉冰「降溫」,竟讓血糖飆破400 mg/dL,嚇壞家人。艾莉絲提醒,糖尿病患者若忽略飲食細節,就算沒有加煉乳或砂糖,也可能因冰品配料暗藏糖分而陷入高血糖危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臉部7徵兆恐是糖尿病!醫示警「中3個快就醫」:長痘痘也算
許多人的糖尿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醫師李思賢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中指出,臉部有7個徵兆有可能是血糖失控的警訊,包含眼周眼袋浮腫、頭髮稀疏油亮、滿臉痘痘、黑色棘皮症、嘴唇口腔乾燥、齒痕舌、臉上有斑等。
鏡報 ・ 23 小時前
你的「低碳飲食」吃對了嗎?減重醫建議「4原則」降低糖尿病風險
「低碳飲食」是近年熱門的減重飲食法,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一篇發表在頂尖期刊《Diabetes Care》、追蹤近20萬人長達30年的最新哈佛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用錯方法長期進行低碳飲食,反而會讓糖尿病風險增加40%。但他也建議,不需放棄低碳飲食,只要採取「碳水循環」4原則就能繼續健康進行。
太報 ・ 1 天前
建國花市出現"盜花賊"! 店家1.8萬元海刺柑盆栽遭竊
社會中心/王毓珺 談駿豪 台北報導這是想〝零元購〞嗎?上個月底,在台北市建國花市,有一名喜歡花藝的男子,看到一盆價值1萬8千元的海刺柑盆栽,越看越喜歡,但因為沒工作、沒有錢,竟然就趁著老闆忙碌時,直接偷走,店家發現後報警,不到一天,嫌犯就落網,儘管歸還盆栽,還是被依法送辦。
民視 ・ 30 分鐘前
《暴君的廚師》潤娥同款包神出來了!加碼PEDRO、Studio Doe等平價大容量麂皮包推薦!
如果有追 Netflix《暴君的廚師》的朋友肯定對「延志永」潤娥一直苦尋的「麂皮包」印象特別深刻,畢竟裡面可是裝有能讓她回到未來的《望雲錄》!伴隨劇迎來大節局,這款包也成為熱搜大爆款,網上詢問度超高~本篇就替大家神出志永同款包品牌,同時加碼推薦平價大容量麂皮包,每一款都很適合接下來秋冬時節做搭配。
BEAUTY美人圈 ・ 3 小時前
韓國瑜致詞綠跳腳 徐巧芯列6重點力挺:沒一點說錯
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10日)在國慶大會上致詞時,提到光電板破壞山林、美濃大峽谷、大罷免等事件,引發民進強烈不滿。國民立委徐巧芯力挺韓國瑜,並指韓國瑜沒有說錯,怎麼那麼多人突然又崩潰了?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抹黑動作頻頻!昨爆水軍 陸再發國軍懸賞公告「18人身分證全被公開」
昨(10)日是國慶日,中國選擇在這時機公布3名水軍名單,表示他們散布台獨相關言論。今(11)日更進一步發布懸賞通告,指稱掌握我軍方的「心戰大隊」,共18人的姓名、身分證號跟照片全被公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潛艦被拍到在「這裡」集結 外媒:疑似進入高度戰備狀態
[Newtalk新聞] 據外媒近日報導指出,最新衛星影像顯示,中國多艘兩棲登陸艦罕見集結於上海長江口外海,疑似是中國海軍進入「高度戰備狀態」的跡象。而這批艦艇包括可搭載直升機與裝甲車的主力登陸艦,若中國對台動武,這些艦船將成為跨海攻台的核心軍力 據《新聞週刊》報導,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SA)10月6日拍攝的 Sentinel-2 衛星影像,至少三型中國海軍主力兩棲艦艇出現在上海長江入海口一帶。開源防衛分析師安德森(M.T. Anderson)指出,畫面中可見一艘「玉昭級」(071型)登陸艦,排水量約2萬5千噸,能搭載登陸艇、裝甲車及數百名士兵,屬於解放軍兩棲作戰的中堅戰力。 2 艘大型 075 型兩棲攻擊艦和 1 艘 071 型兩棲登陸艦停靠在上海。 圖:翻攝自 X@ MT Anderson 同一地點還停泊著兩艘「玉坤級」(075型)兩棲攻擊艦,這型艦被稱為中國版「小型航母」,可搭載28架直升機、60輛裝甲戰鬥車與約800名海軍陸戰隊員。安德森表示,這些大型艦艇同時現身上海,代表艦隊保持高度運作準備,「這樣的集結規模在和平時期相當罕見」。 其中,中國唯一一艘「玉瀾級」(076型)兩棲突
新頭殼 ・ 1 天前
區桂芝問恢復國統綱領促兩岸統一?郝龍斌狂講1事避談:能迎刃而解
國民主席辯論最終場今(11)日登場,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提問時,先是痛批課綱教出天然獨、陸委會擴大解釋法條威脅百姓,最後更直球發問,維持現狀若沒有共同願景就是「渣男謊言」,是否考慮重啟國統綱領促成統一?對此,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先大讚區桂芝,接著又花一分多鐘回應課綱,最後10秒稱,區桂芝的問題,在課綱能改的前提下,在恢復中華民國史觀前提下,「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並未正面回應國統綱領以及統一的問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糖尿病婦天天吃「無砂糖」剉冰 血糖飆升近500險昏迷
一名糖尿病婦人平日靠運動和飲食控制血糖,但因近期天氣炎熱,每天以一碗剉冰取代正餐,雖然沒有添加煉乳和砂糖,卻導致血糖飆升至474 mg/dL的危險數值,出現多項併發症狀。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媽寶」聽了超刺耳!他年過30一行為被稱啃老族 網直言:最務實的選擇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蔡明惠/綜合報導近年來物價逐年攀升,而薪資漲幅緩慢,北漂族紛紛感嘆存不到錢、承擔不起生活開銷,日前就有網友發文透露,自己年過30...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鈣流失30歲就開始!別只喝牛奶 營養師曝「高鈣排行」 冠軍不是小魚乾
現代人忙碌少運動、又不愛曬太陽,三餐外食成為常態,導致鈣質攝取嚴重不足。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骨質密度在30歲後就會逐年流失,若長期缺鈣,不僅容易導致骨鬆、關節疼痛,甚至會影響免疫、神經與循環功能。她強調:「別以為只有牛奶能補鈣,其實許多蔬菜的含鈣量也超乎想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廁所跑不停 膀胱過動症害的
你是否經常跑廁所?大多數人都會安慰自己是太緊張、精神壓力過大,但醫學上有個疾病跟身體「水龍頭」關不緊有關,它就是「膀胱過動症」。中醫師指出,嚴重的膀胱過動症需透過針藥並用來治療,還要配合生活作息、飲食調整,提醒民眾應避免辛辣及刺激食物,尤其對利尿相關的咖啡因及酒精絕對要暫時避免。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