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流失30歲就開始!別只喝牛奶 營養師曝「高鈣排行」 冠軍不是小魚乾
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現代人忙碌少運動、又不愛曬太陽,三餐外食成為常態,導致鈣質攝取嚴重不足。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骨質密度在30歲後就會逐年流失,若長期缺鈣,不僅容易導致骨鬆、關節疼痛,甚至會影響免疫、神經與循環功能。她強調:「別以為只有牛奶能補鈣,其實許多蔬菜的含鈣量也超乎想像!」
骨質流失成隱形危機 台灣骨折率居亞洲第一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骨質疏鬆症是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第4名,女性患者比例更是男性的3倍以上。65歲以上婦女因骨鬆導致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高達15%;而台灣每年約有近2萬人因骨折就醫,發生率高居全亞洲第一。
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鈣質,但調查顯示,超過八成民眾鈣攝取不足。加上現代人普遍不愛曬太陽、缺乏維生素D,更會加速骨質流失,使骨鬆風險大幅上升。
蔬菜也能補鈣!營養師公布「高鈣蔬菜排行榜」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鈣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礦物質,不僅與骨骼健康相關,更參與免疫、神經、循環、消化與內分泌等多項系統運作。她提醒,蔬菜中的鈣含量其實一點也不輸乳製品,只要吃對蔬菜,也能幫助強化骨骼。
她依每100公克蔬菜的鈣含量整理出排行榜:
第1名為髮菜1187毫克、第2名紫菜342毫克、第3名芥蘭菜181毫克,其後依序為莧菜146毫克、地瓜葉105毫克、青江菜104毫克、油菜88毫克、菠菜81毫克、空心菜64毫克、高麗菜47毫克;其他還包括茼蒿46毫克、四季豆40毫克、水蓮26毫克、木耳27毫克、白蘿蔔23毫克。
均衡補鈣最關鍵 乳製品與蔬菜都要吃
高敏敏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1000至1200毫克的鈣質,除了乳製品之外,黑芝麻、小魚乾、海帶、豆製品等天然食物也是很好的補鈣來源。她提醒,每天至少要攝取1碗半(約3份)蔬菜,並搭配均衡飲食與適度日曬,才能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流失。
鈣質補充從年輕開始 強健骨本不嫌早
高敏敏強調,「不要等到骨頭痛才想到補鈣!」鈣質攝取應該從年輕時就開始累積。她呼籲民眾養成每天吃足蔬菜與攝取鈣質的習慣,並保持運動與曬太陽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讓骨骼健康成為一輩子的保本投資。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大陸人遊台5天「又熱又暖」!夜市踩雷、卻被捷運阿公暖爆:台灣真神奇
中秋過後月餅滯銷堆成山!竟被「這行業」二次利用 真相曝光網看傻
公廁現「謎樣3字」警告!一看秒懂是過來人 真相曝光網全抖:會痛到哭
只差5塊!弟弟羞愧放回飯糰 路人「1動作」暖哭全網:台灣最暖一幕
其他人也在看

糖尿病元凶不是糖!醫警告「這1食物」比甜點更傷身 風險高3成
說到預防糖尿病,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少吃甜食」。但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除了含糖飲料與甜點之外,日常餐桌上常見的紅肉與加工肉品,也可能是血糖失控的「隱形兇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別再只散步了!這個運動比走路多燃燒40%熱量 連90歲長輩都能做
什麼運動老少咸宜,還能比走路多燃燒40%熱量?在美國西雅圖發源60年的匹克球,近年在台灣也愈來愈受到歡迎。匹克球融合了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的特色,以簡單、有趣、門檻低的特性,吸引各年齡層的民眾參與。
健康2.0 ・ 18 小時前
淤泥實在太深…光復鄉佛祖街一帶35戶「還未出土」
花蓮光復鄉洪災共1837戶受災,後續安置受到關注。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表示,評估已不堪居住的71戶重災戶,已...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牛肉麵節清燉組雙金 冠軍激動痛哭:瞞著媽參賽
台北市國際牛肉麵節登場,今(11)日上演的是清燉組牛肉麵對決,清燉湯頭,湯清似水,卻能味濃香醇,考驗熬煮的功力,最後由兩組都是年輕世代獲得冠軍。清燉組亞軍戚冠鈞說:「一定要台灣牛胸骨,台灣牛胸骨加蘿蔔...
華視 ・ 7 小時前
天天吃纖維還便祕!30歲女狂吃菜+運動卻10天沒大便 兇手竟是甲狀腺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便祕已經成為許多人常見的煩惱,但它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卻常常被忽略。有些人長期飽受便祕之苦,卻常被誤認為是「無病呻吟」?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了幾個真實案例,讓我們了解便祕的潛在危
健康2.0 ・ 18 小時前
女星罹「不明疾病」暴瘦!病倒仍堅持拍戲 親揭內幕:看遍各大科查不出
中國女星白鹿憑《周生如故》、《寧安如夢》等作品人氣飆漲,被封為「新一代陸劇女神」。近日她在新劇《莫離》殺青現場首度透露,今年8月罹患不明疾病,體重一個月內驟降4公斤,從47公斤掉到43公斤,讓粉絲相當擔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胰島素阻抗增阿茲海默症風險 越來越多研究都證實了!一日三餐穩血糖菜單
血糖飆升不只會影響糖尿病患者,也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營養師分享,多項研究顯示,高血糖會加速「糖化作用」,破壞神經細胞,導致記憶力衰退、加速腦部老化。 穩定血糖是維護大腦健康的重要策略 營養師薛
健康2.0 ・ 1 天前
62歲嬤血糖飆破470險昏迷!中醫示警:早餐「這2物」是元兇
一名62歲的阿嬤近日頻繁出現皮膚乾癢、心悸及視力模糊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更年期或皮膚疾病所致,結果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竟高達474,已經接近危急邊緣。對此,中醫師艾莉絲表示,造成血糖飆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警告若未即時處理,可能隨時陷入昏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沒出息》洗腦神曲爆紅!網讚王世堅「政壇靈魂歌手」:報名金曲獎
民進立委王世堅過去在各個質詢現場就經常留下「質詢金句」,近日出現中國網友將「質詢金句」KUSO成歌曲,更有音樂人大展身手將片段改編成歌曲《沒出息》,這首歌在抖音上爆紅,席捲熱潮回到台灣,網友自製MV短短不到一天,點閱率就高達20萬,也讓網友感嘆:「2025年全球最佳歌曲《沒出息》!」邱妍方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糖尿病生活更安心!人工智慧用胰島素幫浦與連續血糖監測輕鬆控糖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對許多糖尿病患者來說,每天與血糖搏鬥就像一場無止境的馬拉松,尤其是第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完全缺乏,生活中隨時都要注意飲食、運動與胰島素注射的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低血糖或高血糖。不過,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提到,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智慧型胰島素幫浦(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AID)搭配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正逐步改變我們控糖的方式,為患者帶來更穩定、更安心的生活品質。 AID+CGM可自動校正與智慧計算 有助達標與避免低血糖風險 林嘉鴻醫師解釋,AID具備「自動基礎率控制」與「自動修正劑量」功能,就能根據CGM提供的血糖數據,智慧判斷是否需要額外補充胰島素,甚至可達成血糖目標值100 mg/dL的控制目標,大幅減少血糖太高與太低的風險。CGM則是一種能即時偵測皮下組織間液中的血糖值的裝置。 患者只需在身體貼上小小的感測器,系統就會持續每5分鐘提供一次血糖數據,並可即時回傳到手機或幫浦裝置上,讓使用者清楚掌握血糖變化趨勢。 AID
健康醫療網 ・ 10 小時前
原廠藥加速退出台灣 藥師嘆用藥應以病人為中心:健保署別只會砍價
近期國內缺藥頻傳,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表示,包含化痰藥物、高血脂用藥等,今年一年內就有7項常見原廠藥品退出台灣,與過...
聯合新聞網 ・ 7 小時前
不是女老師!台灣男性「擇偶最愛職業排名」曝光 近4成都選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擇偶條件,無論是外貌還是個性,甚至是職業,都有著各自的標準。《Dcard》和yes123求職網就針對男性進行了擇偶職業相關調查,結果已經出爐,引發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驟逝!營養師揭「2類食物」助癌細胞生長、養出發炎體質:想預防要吃得對
資深演員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引發社會對肺腺癌的關注。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指出,除了眾所週知的吸菸和空污因素外,最新研究顯示「飲食習慣」也可能是促進肺腺癌的隱形推手,長期攝取高糖、高脂食物可能創造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
姊妹淘 ・ 15 小時前
定期定額買0050「還要買台積電」?網掀兩派論戰
財經中心/周孟漢報導近年來通貨膨脹,許多人深怕現金貶值,會將部分資金拿入股海,但投資有轉有賠,誰都不知道明日股價會漲還是會跌,因此有不少人會選擇定期定額購入ETF,認為較為穩定,其中規模最大的ETF就屬「0050(元大台灣50)」。不過,就有網友指出,自己平時都有定期定額買0050,好奇「大家還會再買台積電嗎?」文章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
民視財經網 ・ 10 小時前
專家示警「3維生素」別補過頭 恐增罹癌風險
日本專家警告,維生素並非多吃就健康。南雲吉則醫師指出,維生素A、B12與E若長期過量服用,可能提高罹癌與死亡風險;唯有維生素D建議補充,可降低癌症死亡率並維持身體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你是否曾經努力節食、一天兩杯拿鐵當正餐,三週瘦了五公斤,卻又在幾個月內胖回來,甚至比原本還重?別再自責了,這不是你沒毅力,而是你的身體「太聰明」! 快速減重 身體會自動啟動生存防衛機制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說明,事實上,當你快速減重時,身體會自動啟動一種生存防衛機制:基礎代謝率下降、能量消耗減少、脂肪保存率提高,這就是傳說中的「代謝適應」。根據《Obesity》在2016年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The Biggest Loser》節目中的參賽者在比賽結束後,儘管體重部分回升,他們的基礎代謝率仍低於預期,導致持續性燃脂困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減重太快,會讓身體以為你「快餓死了」,於是拚命節能、省電,保住脂肪來度過寒冬。 漸進式減重 更有效降低復胖機率 根據《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20年的研究指出,與快速減重相比,漸進式減重能更有效維持肌肉量與能量代謝,降低復胖機率。若一位體重70公斤的成人若在短短三週內減重9公斤,可能會損失寶貴的肌肉質量,導致基礎代謝率大幅下降,每天少消耗超過300大卡。即使後續飲食回歸正常,因為代謝還沒恢復,就會快速累積脂
常春月刊 ・ 1 天前
30歲男罹患嚴重糖尿病 靠3招逆轉不用吃藥了
許多人以為罹患糖尿病,一旦開始吃西藥就要一直吃下去,對此,腎臟專科醫林軒任解釋,「其實臨床經驗以及許多大型研究發現,糖尿病只要早期介入,並且積極配合醫囑治療,是有可能可以完全不用吃藥的!」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全國最早發錢!每人普發5千元 「這個鄉」一早現排隊潮
颱風重創嘉義縣義竹鄉,鄉公所在國慶日普發每人5000元現金,總預算高達8000萬元!1萬6千位鄉民大排長龍領錢,場面宛如投票日。有人代表全家領數萬元,卻直言主要用來修繕家園,難掩受創後的無奈。義竹鄉長解釋,近2年結餘1億6千萬元,才有能力發放,盼能撫慰災民的心。這史無前例的措施,讓義竹鄉成為全台首個普發現金的行政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59歲莊人祥親證罹胃癌!樂觀喊「祖上有燒香」恢復得很好…4種食物養出癌細胞「味噌湯」也中
在新冠疫情期間堅守防疫前線、被譽為「防疫五月天」之一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近日驚傳罹患胃癌。媒體報導他已在台北榮總接受治療多時,莊人祥本人也於昨(10/4)深夜在臉書發文親自證實:「我確實在去年(2024)初,疾管署署長任內診斷出胃癌,目前恢復得很好。這也是我說祖上有燒香,讓我身體恢復健康。」
幸福熟齡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