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低碳飲食」吃對了嗎?減重醫建議「4原則」降低糖尿病風險
「低碳飲食」是近年熱門的減重飲食法,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一篇發表在頂尖期刊《Diabetes Care》、追蹤近20萬人長達30年的最新哈佛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用錯方法長期進行低碳飲食,反而會讓糖尿病風險增加40%。但他也建議,不需放棄低碳飲食,只要採取「碳水循環」4原則就能繼續健康進行。
蕭捷健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你正在吃的『低碳飲食』,有可能是在預約糖尿病門票?」他舉出研究中的例子,培根先生為了減重,非常嚴格地戒掉米飯、麵包,他早餐吃培根加奶油咖啡,午餐是牛排淋上滿滿的起司,晚餐再來點炸雞,看似沒碰澱粉,但培根先生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4%。
蕭捷健醫師再舉第二例,好碳小姐也減少了精緻澱粉,她用橄欖油和酪梨來補充好油,用豆腐和魚肉來攝取蛋白質,並且吃大量的蔬菜和一小份糙米飯,她的糖尿病風險則降低了16%。
蕭醫師提到,學培根先生那樣吃體重會掉,是一項陷阱,這是一種用長期健康換取短期體重的假勝利,30年研究結果顯示,長期下來身體內部因為吃下太多不好的動物性脂肪、缺乏纖維,正在悄悄地發炎、胰島素也漸漸失靈。
蕭醫師建議,不需要放棄低碳,只需要碳水循環4原則:
1. 蛋白質升級:把一半的紅肉換成植物性蛋白。 試試看,把牛排換成香煎豆腐,把培根換成毛豆,你會發現身體更清爽。
2. 油脂升級:把奶油換成好油。 用橄欖油、酪梨、堅果,來取代奶油、豬油和各種加工油品。好油是身體的潤滑劑,不是敵人。
3. 碳水升級:把精緻澱粉換成全穀物。 如果你要吃碳水,請選擇糙米、藜麥、地瓜、豆類。它們富含纖維,是幫助你穩定血糖的神隊友。
4. 低碳平衡:高碳、大餐隔天,可以低碳一天不吃澱粉,來排除身體的多餘糖分,不需要長期進行。
他強調,品質比數字重要,高品質、以植物性蛋白為主的低碳飲食,才是讓我們受最久、活得好、血糖穩的真正路線。
更多太報報導
《派遣女醫X》米倉涼子爆涉毒 家中搜出非法藥物與器具
挑戰地鐵衝浪!2少女深夜「陳屍車廂頂上」 媽早上看新聞崩潰
砸4.2億!于朦朧墜樓社區全被封口 網深挖身分驚呆:他最恐怖
其他人也在看

減重族必看!黑白切「這3種部位」比雞胸肉厲害 嘴邊肉也在內
許多人認為黑白切因為水煮的烹調方式較為健康,常被視為減重的理想選擇。然而,營養師李婉萍指出,某些部位的熱量與脂肪含量相當驚人,其中豬皮更是高熱量的代表,每百公克的熱量甚至超過三層肉。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肇事畫面曝! 八里毒駕逆向撞死單車騎士|#鏡新聞
新北八里區昨天(10/10)也發生一起毒駕車禍,李姓男子吸毒後開車上路,途中竟跨越雙黃線,逆向高速撞死單車騎士,還波及路邊汽機車。李姓男子送醫後,竟趁機落跑,一路躲到北投,但後來仍被警方逮捕。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小時前
梅西場邊觀戰照贏! 阿根廷友誼賽1比0小勝委內瑞拉
阿根廷國家隊於美國邁阿密硬石體育場進行的國際熱身賽中,以1比0擊退委內瑞拉。雖然球王梅西(Lionel Messi)並未...
Go Goal 勁球網 ・ 7 小時前
糖尿病不是天生注定!醫揭關鍵:這些「後天行為」害你罹病!
最新醫學觀點指出,糖尿病並非完全由基因決定,後天的生活行為才是真正導火線。醫師強調,現代人常因為飲食西化、缺乏運動、肥胖,導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大幅上升。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約有 230 萬名糖尿病患者,而且每年持續增加,甚至年輕化趨勢明顯。醫師提醒,不良習慣比遺傳更可怕!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每斤高達150元!扛不住成本壓力 台南玉井鮮果芒果冰恐中斷
台南玉井有「芒果故鄉」之稱,中正路商圈以「芒果冰一條街」而遠近馳名,也被稱為「9月檨」的凱特,是目前主力的當令品種,但今年減產,物稀為貴,人氣店家的鮮果進貨價格高達每斤150元,有業者坦言,快要扛不住成本壓力,鮮果芒果冰到本月底時恐會中斷。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金慧成季後賽首度上場就跑回致勝分 韓媒嗨喊:他的跑壘能力導致暴傳
洛杉磯道奇昨(10日)在國家聯盟分區系列賽中,G4延長賽2:1擊敗費城費城人,順利挺進國聯冠軍戰,韓籍野手金慧成首度在季後賽上場就是延長賽11局跑回致勝分,賽後韓國媒體《SPO TV》嗨喊「金慧成的跑壘能力導致對手投手暴傳」。
太報 ・ 7 小時前
30歲男罹患嚴重糖尿病 靠3招逆轉不用吃藥了
許多人以為罹患糖尿病,一旦開始吃西藥就要一直吃下去,對此,腎臟專科醫林軒任解釋,「其實臨床經驗以及許多大型研究發現,糖尿病只要早期介入,並且積極配合醫囑治療,是有可能可以完全不用吃藥的!」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梨形身材其實更健康?研究揭示下半身脂肪的保護力
很多女性對於「屁股大、大腿肉多」既愛又恨,但科學研究顯示,這樣的梨形身材其實可能比蘋果形(腹部脂肪多)更健康。 德國圖賓根大學研究指出,對於體重正常的人來說,臀部和大腿脂肪的堆積,反而能幫助預防心臟病、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梨形身材:脂肪主要存在於臀腿,屬於「安全儲存」,不易進入心臟或肝臟。 *蘋果形身材:脂肪容易集中在腹部,增加心血管與代謝疾病風險。 為什麼臀腿脂肪比較安全?研究者解釋,臀部和大腿的脂肪較「穩定」,不像腹部脂肪容易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糖、膽固醇上升,增加疾病風險;甚至有研究顯示,大腿脂肪還能儲存對大腦發育有益的ω-3脂肪酸。 研究也發現,雖然BMI正常,但下半身脂肪太少的人,代謝風險反而更高,罹患心臟病與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人更大;大約20%的正常體重族群,其實代謝並不健康。 臀腿脂肪 ≠ 壞事臀腿脂肪並非壞事,適度的下半身脂肪對心臟與代謝反而有保護作用,但不代表越多越好,腰臀比例才是重點。 健康的關鍵還是在於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而不是單靠身材形狀。 資料來源:Stefan N、Schick F 和 Haring HU。 《人類代謝不健康正常體重的成因、特徵及後果》。《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如果《羊蹄山戰鬼》女主角是「爆乳美女」?網改圖掀兩極熱議
由索尼旗下 Sucker Punch Productions 開發的《羊蹄山戰鬼》(Ghost of Yotei)已經在 10 月 2 日正式發售,在 Metacritic 評分網的媒體與玩家分數取得 86 與 82 分中上佳績,只是在女主角「篤」的選角上從發售前到發售後都陷入各種爭議話題,近日有網友把篤的形象改成「爆乳美女」認為遊戲會賣更好,但也引起兩極議論,有些人同意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的形象完全與《羊蹄山戰鬼》的遊戲氛圍完全不搭。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風林火山》拍完八年才上映一度成都市傳說!導演證實有六小時版本
導演麥浚龍所執導的《風林火山》終於在近日上映,因導演首作《殭屍》一鳴驚人,加上集結金城武、劉青雲、梁家輝、古天樂等一線卡司,讓本片備受影迷期待,但八年前即拍攝完畢,一度因遲遲不見天日,被戲稱為「都市傳說」,直到在2025年坎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首映,外界才能一窺究竟。
許瑞麟|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4 小時前
海產自爆交往9任女友!孫翠鳳一針見血:不可以膨風
浩子(謝炘昊)、Sandy吳姍儒主持,「台語大師」許效舜領軍擔任評審長,搭配黃豪平的《Talk Talk秀台語》第二季10日邀請「歌仔戲第一小生」、「戲曲天后」孫翠鳳擔任飛行評審。首次造訪節目的孫翠鳳,還不擅長使用評審OX燈牌,好幾次失誤給予淘汰者O的過關評分,被發現後只能害羞的說「就當作『慈悲為懷』吧」,露出呆萌的一面,惹得現場笑聲不斷。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天天吃冰消暑?無糖剉冰「健康配料」血糖卻爆表 醫驚:身體像泡糖水
炎炎夏日一碗剉冰消暑,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可能是致命陷阱!中醫師艾莉絲近日在臉書粉專分享真實案例,一名長期血糖控制良好的黃姓婦人,因連續多日食用剉冰「降溫」,竟讓血糖飆破400 mg/dL,嚇壞家人。艾莉絲提醒,糖尿病患者若忽略飲食細節,就算沒有加煉乳或砂糖,也可能因冰品配料暗藏糖分而陷入高血糖危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左腳差點截肢!中年男沒管破皮竟「潰爛壞死」…醫師教你分辨「傷口感染警訊」
小傷釀大禍!一名50歲的男子近日在工作期間不慎割傷左小腿,起初以為只是小傷口的他便不以為意,也未妥善處理傷口,沒想到幾天後卻出現潰爛、紅腫與發燒畏寒等症狀,嚇得他趕緊就醫檢查後,結果竟被確診為「糖尿病足併壞死性筋膜炎」,若再拖延恐面臨截肢危機。
鏡報 ・ 1 天前
大陸人遊台5天「又熱又暖」!夜市踩雷、卻被捷運阿公暖爆:台灣真神奇
一名在日本就讀的大陸學生近日在 Dcard 上分享自己來台灣旅遊五天的心得,感嘆「台灣人真的很熱情」,甚至遇到捷運站的老爺爺「怕我找不到路,還追上來再講一次」,讓他身受感動,更笑稱:「台灣最好的景色其實是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鈣流失30歲就開始!別只喝牛奶 營養師曝「高鈣排行」 冠軍不是小魚乾
現代人忙碌少運動、又不愛曬太陽,三餐外食成為常態,導致鈣質攝取嚴重不足。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骨質密度在30歲後就會逐年流失,若長期缺鈣,不僅容易導致骨鬆、關節疼痛,甚至會影響免疫、神經與循環功能。她強調:「別以為只有牛奶能補鈣,其實許多蔬菜的含鈣量也超乎想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糖尿病元凶不是糖!醫警告「這1食物」比甜點更傷身 風險高3成
說到預防糖尿病,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少吃甜食」。但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除了含糖飲料與甜點之外,日常餐桌上常見的紅肉與加工肉品,也可能是血糖失控的「隱形兇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0歲後才高血糖,胰臟癌風險高2倍!糖尿病癌症3徵兆 吃6食物控糖
糖尿病不只傷害心血管,還提高癌症風險!家醫科醫師黃彗倫表示,糖尿病不僅會影響眼睛視網膜、全身血管、洗腎人數、糖尿病足等問題,也提高癌症風險,他提醒有3大警訊要注意,建議吃6種食物幫助控糖。 糖尿
健康2.0 ・ 1 天前
陳佩琪曝柯文哲「被關到全身是病」:怕見人群!怨監控中心給壓力
民眾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遭羈押,期間父親過世,成了他的最大遺憾,今(11)日他也發文透露,在交保後,於昨日前往新竹大坪頂納骨堂祭拜父親。隨後,陳佩琪也在臉書發文透露,柯文哲心中長期積壓的大石頭終於放下,但也指出,柯文哲被關到全身病,甚至還是很怕見到人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胡瓜轉戰YT流量7千萬!百萬網紅列成功3優勢:很難複製
綜藝大哥胡瓜去年跨界到YouTube開設節目《下面一位》,短短1年多就做出好成績。百萬網紅Cheap曾發文分析胡瓜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3大關鍵,直言:「瓜哥的成功很難複製。」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腳痛以為抽筋!男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 醫揭「腳部3異常」是警訊
日常生活中一些可能會忽略的症狀,可能在暗示你的身體出問題了!中國一名6旬的老翁長達半年都有胸悶、左腳隱隱作痛的狀況,他以為只是年紀大,沒想到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癌末期,且癌細胞早已轉移到骨頭,醫師就提醒,如果有發現3個症狀,可能就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