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使免疫力下降?芝麻素、Omega-3是抗發炎利器
熬夜已成為現代人因工作、學業或娛樂而經常面臨的狀況。當睡眠不足時,人體容易出現頭痛、腦壓升高感、走路不穩或肌肉痠痛等症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若長期缺乏休息,更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發炎或感染的風險。
維生素B群 維持能量與神經功能
熬夜會快速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群,尤其是攝取高糖飲食時更容易不足。李婉萍營養師指出,維生素B2、B3對於緩解口腔潰瘍有幫助;B2與B12則能改善頭痛與神經不適;B6則具有安定神經的作用,可協助改善因睡眠不足引起的焦躁或淺眠。常見食補包括豬肝湯、皮蛋瘦肉粥、麥芽牛奶與毛豆,這些食品能有效補充B群,協助身體恢復能量代謝與腦部功能。
Omega-3脂肪酸 減少發炎與眼疾
Omega-3屬於人體必需脂肪酸,主要來源是深海魚類。其功能不僅在於保護心血管、維持腦部運作與調節血壓,對於預防熬夜後常見的眼部發炎與針眼也有幫助。
李婉萍營養師提到,日常飲食可選擇鮭魚、鱘龍魚、鮪魚蛋餅,或搭配奇亞籽飲品,若平時攝取不足,也能透過魚油補充。適量的Omega-3能協助免疫調節,降低熬夜後因免疫力下降所造成的發炎反應。
芝麻素保護神經系統 幫助肝臟代謝與體力恢復
長期熬夜會對肝臟造成額外負擔,芝麻素能促進肝臟解毒與代謝功能,並保護神經系統,幫助維持精神與專注力。芝麻、芝麻油、胡椒等食材都含有芝麻素,李婉萍營養師建議,日常可透過芝麻牛奶、芝麻粉或在料理中加入冷壓芝麻油攝取。胡椒除了調味外,也能刺激消化、增強食慾。若能與雞胸肉、排骨湯等高蛋白食物搭配,更能促進能量恢復與肌肉修復。
維生素C與D 提升免疫防護力
熬夜會使身體更容易受到病毒與細菌侵襲。維生素C能促進白血球功能、加速組織修復,而維生素D則能調節免疫反應,對維持健康極為重要。
李婉萍營養師建議,在飲食中可多攝取這些食物:芭樂、奇異果、柳橙汁等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D則可透過香菇雞湯或日曬合成補充。兩者搭配能增強抵抗力,減少熬夜後立即出現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營養補充能協助 但非根本解方
雖然補充上述營養素能在短期內減輕熬夜後的不適,但仍無法完全取代睡眠的修復效果。李婉萍營養師提醒,在工作或考試壓力結束後,應給予自己充足的睡眠,以恢復大腦與身體功能。
對某些人而言,芝麻與牛奶中的鈣鎂成分可幫助放鬆肌肉、預防抽筋,這些天然食材也能作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飲食與休息方式,才能在忙碌生活中維持健康。(健康醫療網)
文章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熬夜使免疫力下降?營養師:「芝麻素」與「Omega-3」對抗發炎利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影/台中男砍傷女友母女、鄰居 遭警壓制逮捕畫面曝光
賴瑞隆急了?狂攻柯志恩大翻車 反遭藍營青年打爆
產後荷爾蒙變化引發心律不整!年輕媽媽突無心跳險猝死
其他人也在看

維生素B12:神經修復與可逆性失智的關鍵營養素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最新研究發現,維生素B12對神經修復與認知功能有關鍵作用,尤其能改善部分可逆性失智症狀。對中高齡族群、素食者或長期服用胃藥、二甲雙胍的人來說,適當補充B12可保護神經髓鞘、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透過均衡飲食、補充劑或必要時注射,早期介入更能有效延緩認知退化,守護腦力與神經健康。近期醫學研究顯示,維生素B12(氰鈷胺)不僅對神經髓鞘修復與神經健康至關重要,還可能幫助改善部分可逆性失智症狀。對中高齡族群、素食者或長期服用特定藥物的人來說,維生素B12的補充,是維護神經與認知功能的新希望。B12缺乏與神經損傷維他命B12神經修復的機制主要透過維持神經髓鞘完整性,保護神經訊息快速傳導。當缺乏B12時,可能出現:手腳麻木、刺痛步態不穩、平衡感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研究指出,對部分因B12缺乏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或可逆性失智症患者,補充B12可改善記憶力與注意力,尤其在早期介入效果最佳。高風險族群需特別注意B12補充缺乏B12要吃什麼?首先要認識容易缺乏的人群:長期服用制酸劑、胃藥、二甲雙胍,吸收受影響素食者(尤其全素),植物性食物缺B12濫用笑氣者、長期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
全年齡都須警惕 「缺鈣」恐增罹癌風險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一般人從飲食中就能補充到鈣質,但很多族群可能因為吃素、不喝牛奶、不愛曬太陽、更年期前中後,容易引發缺鈣危機,醫師建議,適時補充鈣的保健食品,可以維持體內需要的營養素。
民視 ・ 14 小時前
長期吃止痛藥解決 容易誘發胃潰瘍
一吃就胃痛、打嗝脹氣,甚至上廁所見血,這是胃潰瘍常見的警訊。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梁世瀅指出,胃潰瘍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等消化道黏膜遭受侵蝕、破損而形成潰瘍,若胃痛未及時調理,只靠吃止痛藥解決,不僅疼痛難耐,甚至會更容易誘發潰瘍。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極端節食當心反彈!營養師:穩定減重才能遠離復胖危機
許多人透過極端節食快速減重後,往往會面臨體重反彈的困擾。根據《Obesity》期刊研究顯示,快速減重不僅會降低基礎代謝率,更會啟動身體的生存防衛機制,導致能量消耗減少、脂肪保存率提高,這就是所謂的「代謝適應」現象。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錯誤】網傳這三種水果能補回老人流失的肌肉?香蕉、奇異果、櫻桃?不實說法!醫師詳解
網傳「三種水果 快速修復肌肉」影片,提到「老人走路搖晃,就是因為肌肉補不回來」,「常吃香蕉、奇異果、櫻桃,能幫助補回流失的肌肉」。但專家表示,老人步態不穩的原因可能包括神經問題、骨骼問題、視力問題、平衡問題,甚至有可能是藥物副作用,可能單一因素、也可能合併多個因素,傳言只講肌少症,傳言以偏概全,恐讓民眾錯失及早發現上述病症的時機,網傳影片內容為錯誤說法。
MyGoPen ・ 11 小時前
6旬男日抽2包菸罹「小細胞肺癌」末期 公費斷層掃描未驗出
台中烏日黃男(63歲)每天要抽2包菸,菸齡長達40年,接受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肺部影像未發現腫瘤結節,沒想到,檢驗後經過短短1年4個月,黃男左上肺快速長成5.5公分腫瘤,確診「小細胞肺癌」末期,烏日林新醫院表示,屬於肺癌癒況最差的「癌王」。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不只脊椎歪!翹腳恐釀神經痛、靜脈曲張 醫:4健康坐姿一次看
許多人習慣翹腳工作,雖然感覺舒適,卻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長期翹腳不僅會導致脊椎歪斜,還可能引發腿部麻痺、水腫,以及靜脈曲張等問題,並分享四個健康坐姿建議,協助民眾維持脊椎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全麥吐司非人人適合!腎臟病患吃多小心「動脈鈣化」
全麥吐司雖以高纖維、低升糖指數聞名,但林軒任醫師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食用,腎臟病患者若過度攝取全麥吐司,可能引發高磷血症,進而增加腎性骨病、動脈鈣化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糖化血色素8.5%險截肢!他靠「菇類飲食」成功控糖
一名35歲業務男子因三高數值嚴重異常,導致下肢動脈阻塞,面臨截肢危機。楊智雯醫師建議他攝取菇類並配合服藥、運動,三個月後不僅體重減少10公斤,糖化血色素也從8.5%大幅下降至6.0%。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早餐神隊友!營養師大推「一碗燕麥」:不只護心控糖,更是天然抗壓藥
燕麥,這個在餐桌上看似樸實的穀類,其實是公認的「營養密度高手」。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心血管和血糖問題日益普遍。營養師王證瑋在臉書粉專「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發文分享,燕麥就像一個「健康的百寶箱」,不只是護心、控糖的好幫手,更能在高壓下發揮穩定情緒的「抗壓」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持續添亂!國防部偵獲18機艦擾台 8架次逾越海峽中線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國防部今(14)日公布最新中國解放軍台海周邊海、空域動態,中國自昨(13)日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共偵獲12架次軍機擾台,其中8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西南及東南空域;另有中國軍艦6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對此,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民視 ・ 44 分鐘前
美金匯率︰新台幣重貶1.51角 收30.696元
國慶連假期間,中國祭出稀土出口管制,美國也宣布將大幅拉高對中關稅稅率回敬,利空衝擊之下,台灣今天股匯齊跌,新台幣兌美元收盤收30.696元,重貶1.51角,成交金額17.35億美元。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2 小時前
被爆吸收駭客 黃國昌喊沒什麼要解釋:又壞又蠢!又開始連載了嗎?
民眾主席黃國昌被爆出養狗仔跟監政敵,《鏡週刊》今(14)日又直指他吸收駭客當志工竊取個資、對話紀錄,還透過網軍肉搜言語對他不利的網友。對此,黃國昌出面受訪時稱,「我沒有什麼要解釋的」,《鏡週刊》整篇張冠李戴、虛構故事、胡說八道,到底是蠢還是壞,還是又壞又蠢,是又開始連載科幻小說了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1 分鐘前

影/腎臟不老秘訣公開! 醫師提醒腎友兩大用藥地雷別踩!
腎臟是人體最沉默卻關鍵的器官之一,許多人直到腎功能出現異常,才發現早就「過勞」多年。簡孝文醫師表示,不少慢性病患者長年追蹤血壓與血糖,卻從未檢查過腎臟影像,反而錯過早期發現的時機。一般而言,成年人兩顆
中廣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疑不滿發藥順序!藥師情緒失控怒吼同事「滾出去」 常客:比較有原則
台中大雅區藥局傳出爭吵聲,民眾排隊領藥,其中一名藥師卻突然情緒失控,大聲朝同事咆哮,還叫人滾出去,疑似是不滿同事沒有照他的順序發藥,整個過程被民眾拍下PO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中國擴大稀土管制 龔明鑫:無人機受衝擊、間接影響半導體
中國9日無預警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13日)指出,與高效馬達相關產業如無人機將受直接衝擊,半導體雖無直接影響,但也可能有間接衝擊,後續需持續觀察;至於漲價效應,他則認為,這是免不了的。 美中關係近期再度趨於緊張,中方10月9日宣布對境外稀土品項、稀土技術等實施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宣布,11月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新關稅。 針對中國稀土管制擴大,經濟部長龔明鑫13日在立法院經委會受訪時表示,此事會直接衝擊的是與高效馬達相關的產業,包括無人機在內;至於半導體目前看來,雖無直接影響,但也可能有間接衝擊。他說:『(原音)半導體現在看起來是沒有,因為我們大部分的採購都是等於是稀土是間接採購設備跟材料,大部分從日本進口材料、美國進口設備,所以直接從中國來的比較少,但是間接恐怕也會有波及,我們現在還在觀察,就是說後續這個供應鏈它可能的影響程度,我們也會提出因應的一些做法,大概是這樣。』 由於4月中國宣布管制稀土後,已經造成市場採購時程延宕與價格上揚,媒體也追問本次擴大管制,是否進而使電動車、無人機等供應鏈產品全面性漲價。 龔明鑫回應,漲價是免
中央廣播電台 ・ 22 小時前《台北股市》機器人利空浮現?特斯拉Optimus卡在這裡 亞光等台鏈哭了
【時報-台北電】傳因手部與手臂設計遭遇重大技術瓶頸,無法實現人類靈活操作,求好心切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團隊決定暫停今年數千台Optimus的預定生產計畫,全力衝刺研發,Optimus台鏈包括亞光(3019)、盟立(2464)、上銀(2049) 、羅昇(8374)等均意外蒙塵,早盤跌幅均逾3%。 特斯拉於2021年亮相Optimus量產傳雜訊,外傳開發Optimus的團隊早在2024年就已發現機械手臂靈活度不足,惟經近一年努力,問題仍未能有效解決,致使原訂的量產目標生變。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先前曾放話,2025年量產目標為5,000台,不過市場對達成此目標似乎不太有信心,雜訊頻傳,包括Optimus因開發不順,量產目標已下調至2,000台、特斯拉已暫停相關機器人零組件採購,集中調整機器人軟硬體技術細節,如今更傳出因手部問題無法解決,量產計畫已被擱置,儘管相關消息並未獲官方證實,但市場仍以利空解讀此消息。(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鄭淑芳)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
20歲女大生罹胃癌!4個月後病逝 醫揭「致癌原因」:全是癌細胞
若出現胃部不適,千萬別輕忽。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分享,一名20歲女大生某天感覺胃不舒服,服用胃藥後仍未改善,過了2周後就醫,發現確診「胃腺癌」,且是遺傳性瀰漫型胃癌,而她的腹膜腔全是癌細胞,根本沒辦法切除,4個月後不幸離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NVIDIA Blackwell於衡量真實環境運算成本的InferenceMAX測試橫掃千軍 GB200 NVL72可創15倍投資報酬率
由SemiAnalysis推出的全新獨立基準測試InferenceMAX v1是在真實場景衡量總運算的基準測試,是用於評估AI純運算性能以外的新基準;NVIDIA宣布Blackwe
Cool3c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