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2:神經修復與可逆性失智的關鍵營養素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
最新研究發現,維生素B12對神經修復與認知功能有關鍵作用,尤其能改善部分可逆性失智症狀。對中高齡族群、素食者或長期服用胃藥、二甲雙胍的人來說,適當補充B12可保護神經髓鞘、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透過均衡飲食、補充劑或必要時注射,早期介入更能有效延緩認知退化,守護腦力與神經健康。
近期醫學研究顯示,維生素B12(氰鈷胺)不僅對神經髓鞘修復與神經健康至關重要,還可能幫助改善部分可逆性失智症狀。對中高齡族群、素食者或長期服用特定藥物的人來說,維生素B12的補充,是維護神經與認知功能的新希望。
B12缺乏與神經損傷
維他命B12神經修復的機制主要透過維持神經髓鞘完整性,保護神經訊息快速傳導。當缺乏B12時,可能出現:
手腳麻木、刺痛
步態不穩、平衡感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
研究指出,對部分因B12缺乏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或可逆性失智症患者,補充B12可改善記憶力與注意力,尤其在早期介入效果最佳。
高風險族群需特別注意B12補充缺乏B12要吃什麼?首先要認識容易缺乏的人群:
長期服用制酸劑、胃藥、二甲雙胍,吸收受影響
素食者(尤其全素),植物性食物缺B12
濫用笑氣者、長期酗酒者
曾接受腸胃手術(如減重手術)者
老年人(胃酸分泌減少影響吸收)
這些族群若忽略補充,神經損傷與認知退化風險增加。
B12補充來源有哪些?
飲食來源
紅肉、家禽
魚類、海鮮
蛋、乳製品
素食者可選擇B12強化食品(強化植物奶、營養酵母)或口服/口含錠補充劑。 補充劑與醫療介入
口服B12:適合一般缺乏者
B12注射劑:適合吸收不良或症狀明顯者,能快速提升血中B12濃度,促進神經修復
醫師會依血中B12濃度與症狀決定給藥方式與劑量。
科學前沿:B12與神經修復研究指出,B12可促進神經髓鞘再生,改善手腳麻木與認知功能。與B1、B6、硫辛酸、輔酶Q10、牛磺酸搭配,更能加強神經保護與修復效果。針對可逆性失智症患者,B12補充可延緩認知退化,改善注意力及短期記憶,尤其在早期介入更為有效。
結語:早補充,護神經,防失智
維生素B12缺乏影響深遠,從神經健康到認知功能息息相關
高風險族群(素食者、老年人、長期服用胃藥或二甲雙胍者)需特別留意
透過均衡飲食、必要時補充B12營養劑、定期血液檢測,可降低神經損傷與可逆性失智風險
參考資料
Sashindran VK. Prevalence of Vitamin B12 Deficiency in Elderly Population with Dementia.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22.
Vitamin B12 Deficiency: Symptoms, Causes & Treatment. Cleveland Clinic. 2022.
Vitamin B12 Deficiency: Causes, Symptoms, and Treatment. WebMD. 2022.
Vitamin B12 or Folate Deficiency Anaemia - Treatment. NHS. 2022.
Vitamin B12 or Folate Deficiency Anaemia - Complications. NHS. 2022.
Vitamin B12-Associated Neurological Diseases Treatment. Medscape. 2022.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原文出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維生素B12:神經修復與可逆性失智的關鍵營養素
其他人也在看

騎單車摔倒手腕隱痛三年 竟是舟月韌帶損傷引發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七十多歲的劉先生退休後最愛騎腳踏車,三年前一次意外摔倒時本能地以手撐地,雖然當下並沒有骨折,但自此手腕便時常隱隱作痛,起初認為只是扭傷並未積極治療。直到近兩個月疼痛逐漸加劇,甚至連拿水杯和開門的日常小動作都變得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來到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陳重宇醫師門診求診,經診斷確認為「舟月韌帶損傷合併舟狀骨與橈骨關節炎」(Scapholunate Advanced Collapse, SLAC)。 舟月韌帶損傷導致手部無力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陳重宇醫師指出,這個疾病是舟月韌帶損傷後常見的後遺症,因韌帶受損導致八塊腕骨間排列失衡,使關節承受異常壓力,軟骨逐漸磨損,最終引發退化性關節炎。 舟月韌帶損傷常見症狀包括:手腕隱隱作痛,用力或活動時更明顯;握力下降,拿重物困難;手腕腫脹、活動度減少;嚴重時連轉水龍頭、開門都會受限。 舟月韌帶損傷手術治療方式有兩種 助增進手腕穩定度與力量 如果舟月韌帶損傷早期可以透過藥物、護具或復健治療控制症狀,但如果病程已進入中後期、保守治療已無法改善,便需考慮手術,例如: 全腕關節融合術:止痛效果好,能提供較高的穩定度與力量,但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
Trot天王太珍兒驚傳賣房產變現300億 只為救罹患失智症愛妻
綜合韓媒報導,太珍兒過去曾因為桃色醜聞,形象全毀一度被封殺,之後在演藝圈前輩的幫助下前往美國發展,當時遇到現任妻子李玉炯,婚後太珍兒非常寵愛另一半,才漸漸以愛妻形象獲得大眾原諒。但李玉炯在2019年罹患失智症,太珍兒非但不離不棄守護,還曾在節目中公開吐露,若...
CTWANT ・ 2 小時前
失智症可以提前防範?醫師教你五大習慣+量表工具,早一步降低風險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但許多人疑惑失智症的盛行率是否真的大幅增加。根據台灣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台灣65歲以上的失智症盛行率約維持在8%,即每10位老年人中約有1位患有失智症。然而,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雙和醫院顧問醫師胡朝榮表示,儘管盛行率趨於穩定,但由於高齡人口基數的迅速擴大,總患病人數也持續攀升。失智症所帶來的衝擊非常直接:它不僅造成記憶、執行能力等認知功能的下降,更有高達七至八成的病患會出現遊走、妄想等「行為與精神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對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家人)構成巨大的身心負擔。從社會層面來看,也將大幅增加國家的醫療、長照支出與經濟負擔。找出「可逆性」病因 黃金治療期關鍵胡朝榮院長指出,失智症在醫學上是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所以診斷需同時符合「認知功能退步」和「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兩大條件。在眾多病因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約佔50-60%)和血管性失智症。然而,胡朝榮院長提醒,臨床上有一群病患的失智症狀是可逆轉或可改善的。早期診斷出可逆病因,對患者恢復具有關鍵意義:藥物與感染因素:部分藥物副作用、腦炎或嚴重感染可能導致類似失智的症狀。營養素缺乏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愛吃白飯、麵條?專家警告:血壓恐像雲霄飛車 改吃「這3種主食」更穩定
你是不是每餐還是離不開白飯、麵條、白麵包?雖然這些主食吃起來很療癒,卻常常讓你的血壓「上上下下」,像在坐雲霄飛車。其實,這些精製澱粉不只升糖快,也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長期下來還可能提高代謝症候群與高血壓風險! 高升糖指數 與代謝、血壓息息相關 根據《Cereal Foods World》在2016年的研究指出,高升糖指數的精製澱粉與代謝症候群和高血壓息息相關;相對地,富含纖維的全穀類食物,像是藜麥、糙米,則對穩定血壓有明顯益處。想遠離高血壓,不是少吃,而是要「換得聰明」! 那該怎麼換? 快看這些高血壓友善主食選擇 1、藜麥(Quinoa):小小一顆藜麥,卻藏著大大的營養!它富含鉀、鎂與膳食纖維,有助於血管放鬆與排鈉降壓。根據《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16年研究,全穀類飲食能顯著降低舒張壓(約-5.8 mmHg),對於體重偏高的族群特別有益。2、糙米(Brown Rice):別再小看這粒「褐色米」,它比白飯更耐嚼,升糖指數也低。攝取糙米能減少餐後血糖波動,減少胰島素大量分泌,進而穩定血壓。根據《FASEB Journal》2014年的研究,全穀類比精製穀類更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吃綠色奇異果能變瘦?營養師解析水腫、便秘救星的5大健康要點
擁有高營養價值的「奇異果」時常被我們視為飲食管理、提升健康效能的超級食物,不過除了甜度高且有「小金礦」之稱的黃金奇異果,常見且價格更實惠的「綠色奇異果」更是隱藏版瘦身寶藏!專業營養師高敏敏現身解答:綠色奇異果5大健康瘦身效益,原來大魚大肉後、水腫、便秘等體態困擾都能靠它解決!
bella儂儂 ・ 1 天前
大番茄與小番茄有什麼差異?茄紅素抗氧化 加「這款油」一起吃助吸收!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番茄紅潤的外表不只是吸引人的顏色,它蘊含的營養與植化素,對健康有多重好處,尤其是對抗氧化與癌症防護。了解如何吃對番茄,能讓健康效果加倍。 大番茄:健康守護的紅色力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指出,大番茄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水量高達94.5%,並提供蛋白質、膳食纖維、果糖,以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B群、C、E,以及鈉、鉀、鈣、鎂、鐵、鋅、磷等礦物質。與小番茄不同,大番茄屬於蔬菜,每100克僅約20大卡,碳水化合物量也只有小番茄的一半,更適合穩定血糖。 除了基本營養,大番茄還富含多種植化素,包括胡蘿蔔素、楊梅素、維生素C、茄紅素,以及維生素P類黃酮。茄紅素具抗氧化效果,能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與分裂,尤其紅透的番茄茄紅素含量越高,與維生素A、B、C、E共同作用時,可進一步保護細胞染色體不受自由基損害。 研究指出,大番茄可能有助於預防攝護腺癌,也可能對肺癌、胃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有保護作用,雖然證據力仍有限,但長期攝取有潛在健康益處。 小技巧:加油脂吸收更好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植化素,建議烹調大番茄時可加入橄欖油涼拌,或加熱後食用,以提高吸收率。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4.38萬發焰火即將照亮南投夜空! 攝影玩家擠爆萬丹山卡位
南投縣建縣70多年來首度承辦國慶焰火,預計於今(10)日晚間8時在貓羅溪畔施放4萬3,885發煙火,施放時間約40分鐘。其中,萬丹山因可同時拍攝到國道3號與南投市地景,成為最受歡迎的拍攝點,儘管觀景平台僅15公尺寬,仍吸引超過50名攝影愛好者前往卡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NBA/獨行俠狀元郎全能數據搶眼 主帥基德大讚這項特質
獨行俠隊今天在主場美國航空中心(American Airlines Center)迎戰黃蜂隊,儘管以116:120吞敗,但18歲的選秀會「狀元」佛雷格(Cooper Flagg)的主場處女秀出現...
聯合新聞網(運動) ・ 3 小時前
視力模糊、看東西扭曲變形?1紙檢測黃斑部病變!葉黃素這樣補充有效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隨年齡增加罹患率越高。補充葉黃素對預防黃斑部病變有效嗎?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楊中美表示,葉黃素對視力並非神效,較建議2時機進行補充,而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葉黃素,會比補
健康2.0 ・ 8 小時前
平民水果之王?台人推「它」高纖又助美白 1顆才25元
芭樂被網友稱為台灣水果界「平民之王」,不僅香甜多汁、價格便宜,更富含膳食纖維與維生素C助美白、本身糖分也少。健康雜誌《Health.com》也指出,芭樂可促進飽足感、幫助穩定血糖,是低糖高纖的健康水果代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綠豆是超級澱粉!名醫推「1煮法」護腸道、穩血糖:還更省時間
時序入秋,但天氣仍相當炎熱,不免讓人想喝碗綠豆湯。醫師李柏賢表示,綠豆的蛋白質含量高,且富含多酚與膳食纖維,是對腸道極佳的食材,但綠豆湯的煮法會影響其健康價值,尤其是「抗性澱粉」的含量攸關腸道菌相與健康,且與血糖密切相關。他建議,綠豆湯應煮得不爛、粒粒分明,才能保留較多的抗性澱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吃飯表情包瘋傳!陳珮騏被封「流量女王」 詮釋恐慌模樣超逼真
八點檔女星陳珮騏近期在台劇《百味人生》中,以深刻真摯的演技詮釋中年女性「蕭紅雪」的掙扎與救贖,被觀眾讚為「八點檔最真實的焦慮代表」。而她不僅將崩潰與恐慌的模樣逼真詮釋, 就連吃飯都超有戲,還被網友做成表情包在社群平台上瘋傳。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哈佛研究!每日攝取7克橄欖油護腦 降低失智症死亡風險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顯示,每日攝取半湯匙(約7克)以上的橄欖油,可有效降低失智症相關死亡風險達28%。研究追蹤超過9萬名美國人長達30年,證實橄欖油不僅對心臟有益,更能有效保護大腦健康。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該買冷藏蛋or常溫蛋? 官方:差別在「有無洗選」
超市購買雞蛋時有冷藏蛋及常溫蛋,有網友疑惑該買哪一種,引發討論。事實上,根據農業部與食藥署說明,冷藏蛋因經過洗選,已去除表面保護層,因此應冷藏保存。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50嵐推古早味神飲爆紅 員工「日泡千杯」崩潰喊:笑不出來
50嵐北部的門市在10月終於跟進中南部門市,也推出麵茶系列的飲品,麵茶能搭配50嵐各種常見飲品。消息曝光後,立刻引起不少手搖飲料愛好者前往購買,嘗鮮後也紛紛在網上討論,回報喝過之後的看法,「麵茶真的很香」、「比想像中的好喝耶」、「小時候對麵茶還好,長大喝麵茶搭5...
CTWANT ・ 1 天前
保健品怎麼吃效果最好?營養師「4字」解答了 這些成分要當心
不少人都會仰賴保健品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但要怎麼吃效果才會好呢?對此,營養師李期昀就分享過關於保健品的食用方式及禁忌,提醒有相關需求的人趕快筆記,正確吃更有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中風前「3大警訊」要小心!專家示警:要即時就醫
中風有3大徵兆!國外一名生銅飲食專家在TikTok中發布一則影片,指出單邊臉下垂、無法移動四肢、說話含糊不清,都有可能是中風的跡象。醫師建議,如果想要避免中風,飲食中不攝取糖和澱粉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鏡報 ・ 9 小時前
闢謠反遭指收錢 郭國文嗆告:敢造謠就負責
[NOWnews今日新聞]近日醫師蘇一峰在社群平台踢爆,有清潔工人在烏頭山水庫上以藥水清洗光電板,最後給死忠的台南人喝,對此郭國文昨批評這是「惡意造謠」,業者已向警方報案並提告,未料卻有網友留言稱「利...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穩穩賺的來了!富邦主動債ETF與ESG ETF三箭齊發 助攻穩健收益布局
台灣ETF市場即將迎來一項重要里程碑。證券交易所宣布,自10月14日起,富邦投信募集發行的兩檔主動式債券ETF,主動富邦動態入息ETF(00982D)與主動富邦複合收益ETF(00983D),將正式掛牌上市,這是集中市場首次有主動式固定收益ETF掛牌,象徵我國ETF市場正式邁入「主動×固定收益」新階段。同日,另一檔被動式商品富邦淨零ESG50 ETF(009809)亦同步上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天天吃冰消暑?無糖剉冰「健康配料」血糖卻爆表 醫驚:身體像泡糖水
炎炎夏日一碗剉冰消暑,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可能是致命陷阱!中醫師艾莉絲近日在臉書粉專分享真實案例,一名長期血糖控制良好的黃姓婦人,因連續多日食用剉冰「降溫」,竟讓血糖飆破400 mg/dL,嚇壞家人。艾莉絲提醒,糖尿病患者若忽略飲食細節,就算沒有加煉乳或砂糖,也可能因冰品配料暗藏糖分而陷入高血糖危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