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祐寧父癌逝 癌症轉移竟找不出癌源頭!醫揭「原發不明癌」奪命真相
藝人楊祐寧日前才喊話對罹癌的爸爸有信心,卻傳出他知名總鋪師爸爸楊進元病逝,消息一出也令各界惋惜。楊爸爸的餐廳品牌享譽盛名,就連林志玲夫婦、張孝全等大咖都曾是座上賓。細數他從6月傳出罹癌消息,到驟然離世,短短才數月,病程進展之快令人錯愕,據說醫院根本找不出楊爸爸癌症源頭,醫師表示,這應該也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楊爸爸癌症初發現,癌細胞早已轉移
根據報導指出,楊祐寧媽媽先前在社群透露,楊爸6月底從日本旅遊返台後,先是因尿道阻塞、結石影響腎功能而住院,當時以為只是小病。沒想到出院後不久,又因腹部腫脹、胃絞痛,「肚子大到像要生小孩」般的嚴重腹脹再次入院,這才驚覺已是癌症,且癌細胞早已轉移到其他器官。
看更多:牙齦出血、口臭竟與胰臟癌有關!5年存活率僅13% 2種人快洗牙
最令人心碎的是,醫療團隊起初用盡各種方法,都無法確認癌細胞的「原發位置」,也就是找不到這場癌症戰爭的源頭,導致治療極度困難,也讓病情難以控制。
找不到癌源頭?醫揭「原發不明癌」的致命困境
「發現癌症多處轉移,卻找不到源頭,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思錦表示,這類「原發不明癌」在治療上確實非常棘手。因為現代癌症治療講求精準,必須先知道是哪一種癌症:例如肺癌、大腸癌,才能選擇最有效的化療、標靶或免疫藥物。
當找不到癌症的「出生地」時,醫師就像在打一場沒有敵方情報的戰爭,只能從轉移癌的病理切片特徵,或是透過基因檢測,去大海撈針般地尋找可能有用的藥物,治療難度與不確定性都大幅增加。
為何快速惡化?醫:腹膜轉移,恐是「癌王」胰臟癌等警訊
許多人疑惑,同樣是癌症轉移,為何有些患者能存活數年,楊爸爸的病程卻如此迅速?李思錦醫師解釋,當癌細胞擴散到腹腔、腹膜時,醫師腦中第一個浮現的高度懷疑對象,就是腸胃道的腫瘤。
李思錦醫師指出,包含胃癌、大腸癌、肝癌、膽管癌,以及號稱「癌王」的胰臟癌等,都是可能造成腹膜轉移的元兇。這些癌症一旦進展到第四期的轉移癌,病程往往非常兇猛、預後極差,這也可能是病情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的關鍵原因。
李思錦醫師解釋,預後的好壞,取決於三大關鍵:
癌症種類:
這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癌症,即使同樣轉移到腹腔,其惡性程度與治療反應也天差地別。例如,轉移性的攝護腺癌可能仍有很長的存活期,但若是胰臟癌、膽管癌等,病程就會非常兇猛。
有無可用藥物:
例如同樣是肺癌,有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可能光靠標靶藥物就能控制得很好;但若沒有,就只能倚賴化療或免疫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可用的武器越多,存活期自然越長。
是否出現「惡病質」(Cachexia):
所謂惡病質即患者出現腹水、身體無法吸收營養和熱量而嚴重消瘦,這是癌症末期最可怕的狀態之一。這種情況可能是腹腔內佈滿腫瘤,腸道功能被破壞,導致熱量和營養無法被吸收。
李思錦醫師指出,此時即便使用鼻胃管灌食也無濟於事,因為患者的腸子根本無法運作。身體陷入極度消瘦、虛弱的狀態,連承受抗癌治療的體力都沒有,病情就可能變得不可逆。
看更多:台大名醫也做錯!抽血肝功能都正常 忘做腹部超音波竟肝癌!
什麼情況可能要選擇安寧療護?病況是否不可逆
面對如此兇猛的病情,何時該考慮安寧緩和治療,讓病人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李思錦醫師指出,醫師在評估病人是否適合繼續積極治療時,會綜合考量年紀、體力、肝腎心臟功能,以及最重要的:病人的「日常活動能力」(Performance Status)。
醫師很少在第一次診斷時就建議病人放棄治療,除非病人初次就診時就已病況危急。當病人出現「惡病質」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評估方向,不過這也不是絕對。
李思錦醫師表示,有些病人經過營養與疼痛調控後,看似已出現惡病質的身體,體力仍能有所改善,這些患者可能就還有延長生命的機會。
但若病人已無法透過任何抗癌治療來扭轉或改善時,就會認定為「不可逆」。這時候,醫療團隊才會鄭重地建議家屬,以安寧緩和治療為主,減少病人痛苦,提升最後的生活品質。
看更多:33歲金馬男星自曝肺腺癌四期 只是咳嗽竟是癌!醫:年輕罹癌愈來愈多
◎ 圖片來源/翻攝自楊祐寧IG
◎ 諮詢專家/李思錦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女性肺癌數首度超車男性!元凶不只油煙,竟與「日常2件事」有關
《好小子》顏正國不敵肺癌,浪子回頭51歲人生謝幕 醫曝4期存活關鍵
牙齦出血、口臭竟與胰臟癌有關!5年存活率僅13% 2種人快洗牙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金鐘60/曾莞婷敲金鐘!一上台腦筋空白 後台「補嗆」謝瓊煖這句話
台8女神曾莞婷憑藉《影后》奪金鐘60最佳女配角獎,這個獎項中,《影后》還有謝瓊煖、鍾欣凌入圍,謝瓊煖曾認為會是鍾欣凌得獎,曾莞婷之前開玩笑說自己上台要嗆聲,結果感動到全忘,到後台被問到此事,於是「開嗆」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金鐘紅毯/紅毯爆衝突!嚴藝文被問1事「崩潰爆粗口」失控畫面全放送
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今(18)日隆重登場,今年眾多作品內鬥,其中,由嚴藝文編導的《影后》狂掃15項提名,共有7名演員入圍,嚴藝文個人則是雙料入圍「戲劇節目編劇獎」及「戲劇節目導演獎」,然而,嚴藝文稍早登上紅毯被問到得獎「殘酷二選一」,竟突然崩潰爆粗口,讓紅毯主持人黃迪揚嚇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更年期不是病,是轉變!了解荷爾蒙變化與保養重點
更年期是女性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最明顯的關鍵就是卵巢功能逐漸退化、荷爾蒙的分泌慢慢減少,還包括亂經到停經的一個過渡時期,這些種種的改變,往往會造成女性身心上的不適,而症狀因人而異。 根據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國內45至54歲的女性中,6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的更年期變化;而55至64歲的女性,則已經有9成以上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 全台300萬名婦女,處於更年期更年期的定義為一年沒來月經,在停經前10年左右常會亂經,月經天數縮短或拉長,經血量變少或停止。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女性停經的平均年齡是45至52歲,推估全台約有近300萬名婦女處於更年期。 《內經.素問》有云:「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中醫師吳宛容指出,中醫觀點認為,女性每7歲為一個生理階段,42至49歲期間,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也就是中醫的「腎精虛衰」,此時身體狀況會往下掉,臉部會暗沉無光、頭髮變白,月經開始不規則、月經量一下多、一下少,或是偶爾不來,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也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從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苗栗獸醫經營繁殖場犬隻疑遭割聲帶 縣府將查 (圖)
苗栗縣公館鄉1處由獸醫師經營的繁殖場,遭動保人士通報內部犬隻疑不當飼養割除聲帶。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19日表示,排定20日入園全面稽查,如違法屬實將嚴正開罰。
中央社 ・ 5 小時前70歲男性4.5%精子帶有害突變 晚育父親風險更高?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隨著男性年齡增長,其精子中可能有害的DNA突變會不斷累積,這可能影響遺傳給子女的突變數量,並增加下一代患病的風險。根據科學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與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滑1短影片=聰明放鬆術!讓人心情好、壓力小、做事更細心
工作之餘,許多人會滑手機看看貓狗、寶寶這類「可愛影像」,兒科醫師傑登表示,這不是偷懶,而是心理調節的良藥。研究發現,當人看著像貓咪、狗狗、寶寶這類「可愛影像」時,能讓人心情變好、壓力減輕,還能讓注意力更集中、做事更細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合作?鄭麗文稱2026新北市長「必國民」 黃國昌:不會固執己見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民魁選舉落幕!民眾主席黃國昌昨天不僅送花籃也致電鄭麗文祝賀,還和前主席柯文哲碰面談聯合政府,眼見2026大選在即,參戰新北市長的他更表示明年2/1就要成立競選辦公室,但日前鄭麗文才說新北市長必是國民,過去也批評過柯文哲弊案,為藍白合投下變數,黃國昌則稱本於最大誠意、不會固執己見。
民視 ・ 5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 天前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每天多吃1食物,可降低罹患乳癌、大腸癌、胃癌
無論是清炒、燉粥、煮火鍋,正值生產旺季的高麗菜是最近料理中常見的食材,除了口感清脆香甜,還具有低膳食纖維、含多種營養素等優點,被喻為「廚房裡的胃藥」,適合容易胃痛及胃潰瘍等民眾食用。
幸福熟齡 ・ 14 小時前
可樂當水喝20年「痛苦歌王」孫情血糖飆400暴瘦,逆轉糖尿病邁向81歲
有「痛苦歌王」之稱的資深藝人孫情,為歡慶入行60周年,日前開心宣布將在11月於台中連唱三場,更以81歲高齡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挑戰人生新里程碑!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歌王,曾因
健康2.0 ・ 1 天前
吃完血糖就失控!營養師點名「麻醬麵、羹麵」是碳水炸彈
糖尿病患者外食時常感困擾,尤其在中式麵店點餐更擔心血糖失控。營養師李婉萍建議,糖尿病友到麵店用餐時應優先選擇湯麵,因為油脂較少且份量容易控制;而乾麵、麻醬麵和羹麵則被她列為「碳水炸彈」。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不是每種魚都降血脂!醫點名「這4種」才有效:防糖尿病、脂肪肝
魚肉有益健康,眾所週知。醫師魏士航表示,眾多研究顯示,魚油能降低發炎反應、降低三酸甘油酯,一般人只要每週吃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性魚,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就能達到理想攝取量,但若吃鱈魚、鯛魚、養殖魚等Omega-3含量低的魚,上述保健效果就恐大打折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 天前
胃脹氣、打嗝竟是癌症找上門!35歲女罹胃癌擴散全腹腔
一名35歲女性因胃脹氣、打嗝等症狀拖延就醫,最終確診為胃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整個腹腔。醫師提醒,約15%的胃癌發生在年輕族群,特別是分化不良型胃癌更易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4大高風險族群應提早進行胃癌篩檢。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這種糖有助對抗膀胱癌!4水果含甘露糖 讓癌細胞自我毀滅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近日一項刊登在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研究發現,天然甘露糖竟能讓膀胱癌細胞走向崩潰、自我毀滅。這項研究首度完整揭開甘露
健康2.0 ・ 17 小時前放屁頻繁別輕忽!27歲北京女確診大腸癌 醫示警:2種氣味要當心
放屁是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但若次數明顯增加、氣味異常,就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大陸一名27歲女子近日發現自己一天放屁超過20次,還出現腹痛與腹瀉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功能差,直到家人勸她就醫,才發現自己竟罹患大腸癌第三期。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平民人蔘」白蘿蔔減肥、防癌又解毒!營養師揭7大功效 2種人別吃多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