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始,每一年我都了大提琴家德曼的演出,06年是奏曲、07年是奏、08年又是奏曲,今年她一在五月的候到台,此次有和合作,台中台北各奏一,考,我定台中(5/22)的演出。
我得07年德曼演出,那法言喻的感,她的大提琴像是自己唱歌一般,有一以言喻的魔力,目前我的演出,有一大提琴家能超越德曼的演奏力,天后之的已法形容德曼,她直是神人啊。
按例,次的琴伴奏是老搭巴布金。要一位好的伴奏不容易,除了技巧之外,得懂得恰如其份,不能了主奏者的采,又得跟上他的情步,若是者心相悉,那定再加分不少。然巴布金在音是配角,但因有他的托,也更整音的精彩。

上半首先演奏的是多芬第四大提琴奏曲,首曲子有多的表情,但其怪的是,德曼的演奏似乎有不大入,大提琴有自己唱歌,甚至有些候感琴音有些扎。
接著,是布拉姆斯的第二大提琴奏曲。演奏前德曼整了好次琴的(Endpin)位置,好不容易始演奏,但似乎有解,演奏的中她仍然在整它,甚至此琴音停了下!好伴奏有跑掉,面突如其的休止符,巴布金除了用琴音掩之外,也把速度慢了下,整音有真的掉,但已台下冷汗直流。
琴的看很困德曼,她在演奏中整它,似乎得了~~。不更可怕的事出在第二章,奏整架琴竟然滑了!天哪,是上次泰山在台北的「椅子滑滑」之後,我看最令人的事。
第三章,琴的似乎ok了,德曼有再整位子或角度,琴音也始得正常,第三第四章都演奏得相好。看多芬演奏得那扎,或和琴的也有。
由於德曼的反,人注意到了地上的架,那似乎不是正常的架,而是?中的候有了更一步的答案,它似乎是後台搬的,中的候,工作人又搬了一在上面,然後再用布固定,上半有可能是滑之的吧。我猜,德曼可能把架忘在台北的店()。
後的「架」下半再出什。下半首先演奏的舒伯特,曲子相美人,而德曼在後之的情下,於大提琴唱出有的美,要今天最人的演出,就是首舒伯特的首a小奏曲了。
上,後的「架」

下半最後的曲目是施尼特克德曼的第一大提琴奏曲,首使用了十二音列的奏曲,於是考,而其困的容,於大提琴琴伴奏,亦是一考。目本的曲解提到,的序奏人想到士塔高奇的第二大提琴奏曲,但第二章更我想起士塔高奇第五交曲(第一章),在的曲中,仍然可以人感到有趣的部分其深刻的意境,但台中的中山堂不是欣此曲的好地方,除了堂本身的音效果差一些外,空的干也使得首安的曲子多了很多「弦外之音」。在首曲子的尾,施尼特克使用了ppp的合弦,原本呈停安的美感,人回味大提琴的音,但在台中中山堂我不到些效果,只到空的噪音力演出……。
我看全世界非大音量的曲目,只有「4’33"」最合台中中山堂吧。
然上半是那的不利,演出的也不理想,但德曼是回了次安可曲(舒曼的幻想小曲集 op.73 其中首)。次台中的真是少啊,二放,但一是坐不,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座位是空的吧。
後有名,演奏家大概是得回台北。大人群散得快,然有些人著在CD,但看有些冷清,其神人的演奏要多人才。
不我想下次或不要在台中比好。
:又要看新台了。原德曼不是忘了架,一般而言外有用架的,大提琴家把琴直接插在地板上,但中山堂的地板不插,因此只好搬地急。了琴滑的,德曼上半的很火大。
那外的地都不怕被大提琴插出洞?尤其是整演出的候。原外的地地板,有需要的候,利用器把整地板翻(很有趣),以因大提琴要「插」的需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