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狂噴20個屁!27歲女一檢查竟「癌末了」 醫示警:出現2屁味很危險
健康中心/魏聖凌報導
放屁是人體正常、健康的生理反應,但若是過於頻繁且發出惡臭就必須特別當心了!中國大陸一名OL發現自己一整天一直放屁,不僅狂噴超過20個屁,甚至還持續腹痛、腹瀉,一就醫竟發現自己已是大腸癌末期。
根據大陸《北青網》報導,27歲的曉敏(化名)是一名公司白領,日前她發現自己不管吃什麼,屁總是特別多,尤其是在電梯裡,一整天下來放屁次數超過20次。曉敏表示,除了狂放屁外,她還經常腹瀉、腹痛,本以為自己只是飲食口味太重、太辣,才會導致腸胃不適,因此並沒有特別在意。
曉敏表示,當她的父母發現異狀後,立刻要求她到醫院就診,沒想到做了大腸鏡及CT後,病理結果竟顯示罹患大腸癌三期。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科醫師李穩霞指出,如果出現以下「5大信號」(其中包括大便的一些異常),就要考慮大腸癌的可能性,建議大家應重視大腸癌的篩查。
1、大便習慣改變
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有些人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便意頻繁。此外,大便也會出現變形、變細等表現。
2、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為腫瘤破潰所致,便血色暗紅,排粘液便,或者腥臭的膿血便。
3、貧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所以隨著腫瘤的逐漸增長,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另外,便血也可導致貧血。
4、腹痛腹脹不適
腫瘤持續增長,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脹痛不適。
5、腹部腫塊
右側結腸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點,腸腔內容物多為液狀,腫瘤可以向腸腔內生長,60%到70%的中後期病人可於右側中腹部觸及質硬腫塊,這是右側結腸癌的一個徵象。
除此,醫師表示,如果有2種臭屁,也要特別警惕。
1、臭雞蛋味的屁
臭雞蛋味的屁相當於蛋白質代謝到最後腐敗的味道,此時胃腸道可能是有問題的。所以,放臭屁不僅是難堪的事,還是一個危險信號。
2、血腥味的屁
血腥味的屁,預示消化道有出血。血液積聚在患者胃腸道中,胃酸及腸道細菌把血液分解,有時排出的糞便會像柏油一般,屁也會有腥臭味。當腸道有惡性腫瘤時,因癌組織糜爛、剝落、出血,再加上細菌的分解發酵作用,放的屁也有腥臭味。所以大便顏色成黑色或是腥臭味的屁,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不菸不酒也中鏢!日常「1行為」恐罹口腔癌 專家警告:快避免
女下體「狂流黃綠膿」數月急就醫 醫一看嚇傻:子宮頸整個爛掉…
早起別亂吃!常嗑「1類」早餐要小心 醫警告:致癌物恐吃下肚
打嗝便秘拖兩月才就醫 醫見一看驚呼「罹癌了」:腫瘤整顆頂到
其他人也在看

8旬嬤肝癌沒開刀!連7個月吃1物「超音波照不出腫瘤」 醫師也驚訝
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千萬別拖,務必盡早就醫,才不會小病變大病。身體有狀況。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就曾分享,有位83歲阿嬤患有C型肝炎、肝癌病史,3年前被檢查出一顆大小約1.9公分的肝臟腫瘤,癌症指數一度飆至4925 ng/ml,也不打算動手術要等身體自行修復。後來聽從醫師建議,連續7個月吃地瓜葉,再次檢查後發現癌症指數降至5.3 ng/ml,腫瘤也消失了。醫師得知結果後,很是驚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他20多歲就罹大腸癌 「1食物」釀禍!譚敦慈:我絕不碰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有明顯年輕化趨勢。過去確診患者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表示,她的一位親戚2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飲食習慣除了重油、重鹹外,還愛吃「豆腐乳」這項食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翁吃飯愛配1物慘得癌前病變!醫嘆:2A致癌物 罹癌率高90% 很多人忽略
吃飯錯誤習慣小心提高癌症風險!醫師分享,有位伯伯吃飯愛配熱騰騰的湯,結果出現吞嚥怪怪、胸悶等問題,看遍耳鼻喉科也未見改善,後來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下段已經有了部分細胞異化,食道癌風險大幅提高。
健康2.0 ・ 1 天前
70歲韓柏檉靠2招抗癌17年!抗癌早餐曝光 每天必喝2杯加1食物
70歲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17年前罹患肝癌4期,靠著治療和自療,成功抗癌17年。他分享每天必吃抗癌早餐,就是一杯蔬果汁、一杯全穀雜糧飲,再加上1顆水煮蛋。 韓柏檉成功抗癌17年 建同文教基金會
健康2.0 ・ 1 天前
每週運動5天!30歲男探病順便健檢 驚見「胃有50顆腫瘤」胃部全摘除了
根據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2019年統計指出,男性一生罹癌機率達65.5%、女性為51.2%,等於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然而,許多人仍抱持「還輪不到我」的想法。日本一名男子泰生(たいせい)30歲時確診胃癌,雖然外表強健、熱愛運動,卻因檢查意外發現罹癌,最終接受「胃全摘手術」,他的經歷也讓女友重新思考健康檢查與身體意識的重要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驟逝!營養師揭「2類食物」助癌細胞生長、養出發炎體質:想預防要吃得對
資深演員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引發社會對肺腺癌的關注。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指出,除了眾所週知的吸菸和空污因素外,最新研究顯示「飲食習慣」也可能是促進肺腺癌的隱形推手,長期攝取高糖、高脂食物可能創造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
姊妹淘 ・ 1 天前
「10幾年來沒一天不痛」癌細胞入侵骨、腦…她4度化療靠健身增肌:花半年甩掉拐杖,重拾行動自由
剛過中午,緩步走上二樓的麗明大口大口喘著氣,一時也說不出話,似乎還有些許噁心不適感。我們詢問她需要什麼幫忙,一同前來的姊姊慧明輕輕揮手對我們說:「不用,給她一點時間,讓她自己慢慢緩過來,她可以的!沒事!」
幸福熟齡 ・ 12 小時前
氣泡飲、無糖汽水竟是「隱形殺手」 研究示警:引發嚴重肝病變
一項最新研究帶來了令人震驚的發現,切勿輕信「無糖」即等於健康的迷思。無論是傳統的含糖飲品,或是市場上標榜「零糖」的氣泡水與代糖汽水,都可能與嚴重的肝臟病變息息相關。專家對此發出嚴正警告,認為這些廣受歡迎的飲料,恐默默侵蝕人體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
趙露思17部戲找上門!爆金主砸錢幫贖身 認「腦波異常」不考慮接新戲
女星趙露思主演的都市劇《許我耀眼》自開播以來,即便在無宣傳的情況下,仍在社群與平台創下播放量高達8億次。由於趙露思前陣子與經紀公司「銀河酷娛」開撕,目前演藝活動幾乎停擺,如今傳出有17部戲約找上門,還有資方願意出手協助她解決合約糾紛。但趙露思近日在直播中坦言,自己「腦波狀態異常」,暫時不考慮接新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Wikimedia透過「維基百科嵌入計畫」,讓龐大的知識資料庫更適合生成式AI模型使用
在生成式AI應用越來越普及的時代,知識來源的品質與開放性,正成為能否推動創新的關鍵。維基百科營運單位Wikimedia的德國分部 (Wikimedia Germany)近日宣布,將透過「維基百科嵌入計畫」 (Wikidata Embedding Project),讓龐大的知識資料庫更適合生成式AI模型使用,並且降低中小規模開發者導入使用門檻,減少生成式AI技術僅被少數科技巨頭壟斷情形。
Mashdigi ・ 1 天前
男子吃一碗麵竟「肝衰竭」險死,元凶竟是這罐醬!小心你家冰箱變毒庫
你家也有一個「阿嬤的冰箱」嗎?總是塞得滿滿,深處藏著許多被遺忘的食物;這種充滿愛的儲存方式,小心隱藏致命的食安危機。一名男子把長毛的芝麻醬拿來煮麵吃,竟引爆肝衰竭險死! 阿嬤的冰箱是寶庫還是毒庫
健康2.0 ・ 2 小時前
「5舌苔狀況」恐是癌變徵兆!醫揭密:變厚小心了
舌苔變化也能反映健康狀況。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生活習慣失調、身體慢性發炎,會導致舌頭上的菌相改變,當身體出現癌變,舌苔可能早就開始「變色」,例如變厚、變黃,甚至帶有黏膩感,還有些人會出現特殊的口氣或味覺改變,平時應多觀察舌苔變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媒點名多國對台灣冷淡 拖延貿易協議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近年試圖擴大全球貿易夥伴關係,日媒指出,這些努力正面臨拖延與拒絕的狀況,凸顯出在中國施壓下,台灣在孤立的國際環境要有所突破仍相當艱難,報導並點名加拿大在與台灣完成貿易協定...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週休三日」不是人人愛?上班族1原因崩潰了:太痛苦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今年新增4天國定假日,包括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同日為聖誕節)、小年夜,意外為台灣帶來好幾個連假,被網友戲稱是「試辦週休三日」,令上班族、學生興奮不已。今年國人已過了9月底教師節、10月初中秋連假,今(11日)正在享受國慶連假第2天,月底還有光復連假;不過有上班族抱怨反而要「自主加班」,令他相當痛苦。不過貼文一出,馬上引來大票網友打臉,感嘆「有問題的不是放假好嗎?」
民視 ・ 1 天前
防癌奪命!名醫勸「必做4檢查」:我33歲就做第一次
健康、長壽是重要議題。醫師蘇一峰表示,民眾若想長壽,應努力預防5大疾病,尤以癌症為優先,特別是針對肺癌、大腸癌、肝癌、胃癌等,例如40歲時就該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LDCT)、胃鏡、腸鏡,「我自己33歲就做了LDCT檢查。」若想了解腹腔健康,可做核磁共振(MRI),能一次了解肝、膽、胰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47項藥品擬退出台灣 衛福部允不會造成實際缺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3日電)今年已有47項藥品擬退出台灣,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重申,這些藥品都是依規定提前通報的退場作業,多數藥品有學名藥可替代,不會造成實際缺藥問題,民眾無需擔心用藥受影響。
中央社 ・ 38 分鐘前
吃泡菜能護腦?研究證實能降發炎、強化免疫 「護腦3關鍵」曝光
現代醫學日益證實,腸道遠非單純的消化器官,它與大腦透過一條關鍵的「腸腦軸(Gut-Brain Axis)」緊密聯繫,被醫學界譽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指出,顧好腸道健康,不僅能強化免疫系統,更有助於穩定情緒與提升大腦功能,而發酵食物正是這條健康高速公路上的得力「神隊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健身太用力、衣服穿太緊也會胃食道逆流 中醫建議按這些穴道舒緩
受生活習慣與壓力影響,「火燒心」和「溢赤酸」等胃食道逆流症狀日益普遍。中醫師梁世瀅說,胃食道逆流是指食物和胃酸因賁門括約...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相隔6年震撼登場!「船身長28尺、斥資近200萬」苗栗後龍燒王船
苗栗後龍外埔庄合興宮,昨天(12日)中午舉行六年一度的王船祭典,這也是合興宮第五次辦理燒王船科儀。擁有百年歷史的外埔庄,是全台唯一曾有三艘來自福建的王爺船靠岸的庄頭,因此被譽為「王爺船之鄉」。將近28尺半的巨型王船在海邊焚燒,熊熊烈焰場面壯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55歲女腎功能直飆80歲 醫曝各類器官「保固期」:肺跟大腦最短
人體器官也有「保固期」!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不同器官都有使用年限,過了關鍵年紀若不及時保養,就容易加速老化。其中,肺與大腦的保固期最短,腎臟則約在50歲開始走下坡,這時若能調整作息、戒除不良飲食,仍有機會延長壽命、恢復健康。
聯合新聞網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