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泡飲、無糖汽水竟是「隱形殺手」 研究示警:引發嚴重肝病變
一項最新研究帶來了令人震驚的發現,切勿輕信「無糖」即等於健康的迷思。無論是傳統的含糖飲品,或是市場上標榜「零糖」的氣泡水與代糖汽水,都可能與嚴重的肝臟病變息息相關。專家對此發出嚴正警告,認為這些廣受歡迎的飲料,恐默默侵蝕人體健康。
根據英國媒體《UNILAD》報導,氣泡飲現在已經融入了現代人的日常,從搭配正餐的風味汽水,到當作戒酒替代品的碳酸飲料,人氣都居高不下。不過,要特別注意,不論是加了奶油糖漿的「髒汽水」,還是標榜不含糖的可樂,只要其組成中含有糖分或代糖,便可能對健康構成潛在的威脅。
根據歐洲腸胃學會週(UEG Week)上發布的最新研究,含糖及標榜低/無糖的氣泡飲,皆被證實與「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原稱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風險的提高相關。MASLD 是全球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之一,主要原因是肝臟裡堆積了過多的脂肪,長久以往將可能引發肝臟發炎,患者常見症狀包括右上腹疼痛、食慾不振以及非預期的體重減輕等。
中國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科研究團隊透過長期追蹤受試者的飲品消費習慣發現,愛喝含糖飲料的人,罹患MASLD的風險提升約六成,即使是選擇低糖或無糖飲品,風險也增加約五成。數據更警示,「低糖或無糖汽水」的攝取量與肝病死亡風險有高度關聯,風險甚至高於含糖汽水。
研究負責人Lihe Liu指出,儘管很多人堅信無糖替代品對健康更有益,但我們對其長期影響,特別是對肝臟的影響,仍缺乏深入瞭解。即使只是每天一罐無糖汽水,也可能加劇MASLD的風險。這類含代糖的飲品會透過多種途徑損害代謝和肝臟健康,例如擾亂腸道菌群、降低正常飽足感、激發嗜甜欲望、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等。Lihe Liu呼籲,最健康的飲品始終是白開水,因為它能減輕身體代謝負擔,有助於避免肝臟堆積脂肪,同時維持身體水分平衡。
更多鏡週刊報導
喝水也會傷身?恐害腎臟、心血管出大事 營養師點名「10大喝水地雷」很多人全中
女性壽命高於男性原因不只是基因 科學家揭密壽命差距的4大關鍵
跑步游泳都不在前3名 丹麥25年研究!8大有益長壽運動排行榜出爐
其他人也在看

年輕夫妻結婚3年不孕!醫內診人妻慘叫「啊」 尪認了:都沒進去過
現今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許多受不孕症之苦、積極想求子的夫妻,能透過醫學手段順利懷孕。就曾有一對結婚3年的夫妻,兩人非常想要小孩,但3年來都沒有懷孕,特地從台中北上求醫,想做不孕症相關檢查,然而醫師內診時這名妻子卻不斷喊痛、甚至慘叫,這才知道原來3年來夫妻倆「從來沒有一次成功的性行為」,讓醫師也傻眼嘆「那當然不孕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喝了10天屍水!醫學院飲用水飄惡臭 打開水塔驚見「腐爛男屍」
太可怕!印度北方邦德奧里亞(Deoria)當地一間醫學院,近來有師生抱怨飲用水飄著臭味,過了數天清潔人員才到水塔查看,沒想到竟發現裡面飄著一具腐屍,校內師生才驚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已經喝了10天的屍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3種飲料」混搭喝能長壽!起床先喝「它」2杯:不是白開水
喝對飲料有助健康與長壽。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每天飲用7~8杯飲料,包括咖啡、茶和白開水的組合,相較於喝不到4杯飲料者,死亡風險大降低28%,喝咖啡與茶比例為2比3,建議早上2杯咖啡,白天喝茶,並在過程中適量喝水,是最佳補充水分的健康節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62歲嬤血糖飆破470險昏迷!中醫示警:早餐「這2物」是元兇
一名62歲的阿嬤近日頻繁出現皮膚乾癢、心悸及視力模糊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更年期或皮膚疾病所致,結果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竟高達474,已經接近危急邊緣。對此,中醫師艾莉絲表示,造成血糖飆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警告若未即時處理,可能隨時陷入昏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愛吃白飯、麵條?專家警告:血壓恐像雲霄飛車 改吃「這3種主食」更穩定
你是不是每餐還是離不開白飯、麵條、白麵包?雖然這些主食吃起來很療癒,卻常常讓你的血壓「上上下下」,像在坐雲霄飛車。其實,這些精製澱粉不只升糖快,也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長期下來還可能提高代謝症候群與高血壓風險! 高升糖指數 與代謝、血壓息息相關 根據《Cereal Foods World》在2016年的研究指出,高升糖指數的精製澱粉與代謝症候群和高血壓息息相關;相對地,富含纖維的全穀類食物,像是藜麥、糙米,則對穩定血壓有明顯益處。想遠離高血壓,不是少吃,而是要「換得聰明」! 那該怎麼換? 快看這些高血壓友善主食選擇 1、藜麥(Quinoa):小小一顆藜麥,卻藏著大大的營養!它富含鉀、鎂與膳食纖維,有助於血管放鬆與排鈉降壓。根據《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16年研究,全穀類飲食能顯著降低舒張壓(約-5.8 mmHg),對於體重偏高的族群特別有益。2、糙米(Brown Rice):別再小看這粒「褐色米」,它比白飯更耐嚼,升糖指數也低。攝取糙米能減少餐後血糖波動,減少胰島素大量分泌,進而穩定血壓。根據《FASEB Journal》2014年的研究,全穀類比精製穀類更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咖啡一天喝「這杯數」最長壽!研究:加糖、無咖啡因也可降死亡率
長久以來,咖啡被視為提神飲品,但它對健康的影響遠超想像。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近日引述一項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的研究,揭示了咖啡與壽命的驚人關聯:適量飲用咖啡,無論有無加糖或有無咖啡因,皆與總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有關,但關鍵在於必須掌握其「黃金飲用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加密貨幣爆倉虧損16.7億!黃立成淡定:過程很有趣
10日加密貨幣市場上演史上最大爆倉慘劇,「麻吉大哥」黃立成在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Hyperliquid上的槓桿以太幣倉位被強制清算,損失金額高達5450萬美元(約16億7千萬台幣)。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好市多「神級水果」又上架了!會員等超久喊:甜中帶酸很好吃
美式賣場好市多販售多樣化商品,近日有網友表示,不少人都在等這款水果上架,就是「美國秋脆無籽綠葡萄」,貼文曝光後,不少吃過的會員都大讚,「酸酸甜甜的好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上班族最討厭「主管說4字」?一票人怒點頭:柿子挑軟的吃
工作上聽到「能者多勞」,真的是稱讚嗎?一名網友PO文抱怨,自己在職場雖然追求成就感,但每次聽到「能者多勞」,都會疑惑是不是把別人不要的爛攤子給她做。貼文曝光後,立刻引發熱烈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歐巴桑」是台灣最美風景?日本媽媽的來台觀察:她們富有人情味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對台灣人而言再熟悉不過,而其中,歐巴桑(意指中年婦女)正是這段風景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居住在台灣的日本媽媽近藤弥生子於《那年,我帶著孩子回到台灣》一書中,分享在台灣生活的觀察,以一位母親的日常經驗為切入點,探討親職、教育、人際互動、社會制度等面向,發掘台灣與日本不同的處事邏輯與文化價值。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4 小時前
糖尿病元凶不是糖!醫警告「這1食物」比甜點更傷身 風險高3成
說到預防糖尿病,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少吃甜食」。但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除了含糖飲料與甜點之外,日常餐桌上常見的紅肉與加工肉品,也可能是血糖失控的「隱形兇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比珍奶更致命!醫揭「4款人氣小吃」藏陷阱!滷肉飯也中 恐糖尿病禍首
不是只有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才會得糖尿病,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同樣會導致血糖上升。家醫科醫師范亞萱在YouTube頻道指出,許多台灣人最愛的小吃,如肉圓、羹麵、滷肉飯、滷味等,都是以碳水為主,其中羹麵更是「碳水加碳水」的組合——勾芡使用地瓜粉、樹薯粉,再加上麵體,熱量驚人,多吃不利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70歲韓柏檉靠2招抗癌17年!抗癌早餐曝光 每天必喝2杯加1食物
70歲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17年前罹患肝癌4期,靠著治療和自療,成功抗癌17年。他分享每天必吃抗癌早餐,就是一杯蔬果汁、一杯全穀雜糧飲,再加上1顆水煮蛋。 韓柏檉成功抗癌17年 建同文教基金會
健康2.0 ・ 6 小時前
日圓甜甜價!LV包「買1送1」超划算 中國土豪飛日本掃貨
日圓連續貶,台銀日圓換匯價8日已到0.2037元,超甜價!根據《路透社》報導,來自亞洲各地的觀光客湧入東京銀座、大阪心齋橋與富士山Outlet,大手筆掃貨精品包、名錶與服飾,一場因日圓重貶而起的購物狂潮悄悄撲向日本,尤其,來自中國富裕旅客更搶搭這波購物紅利,大舉湧入日本。
太報 ・ 19 小時前
這個價錢錯過不再 49.9萬能入手進口輕奢小掀背
Kia今年推出的輕奢掀背車The new Picanto可說是小車界的一匹黑馬,憑著亮眼造型與高質感內裝,不僅在英國《Auto Express》拿下「2025年度最佳都會車」頭銜,上市短短半年就在台灣熱銷超過800台,人氣勢不可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翁吃飯愛配1物慘得癌前病變!醫嘆:2A致癌物 罹癌率高90% 很多人忽略
吃飯錯誤習慣小心提高癌症風險!醫師分享,有位伯伯吃飯愛配熱騰騰的湯,結果出現吞嚥怪怪、胸悶等問題,看遍耳鼻喉科也未見改善,後來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下段已經有了部分細胞異化,食道癌風險大幅提高。
健康2.0 ・ 6 小時前
鈣流失30歲就開始!別只喝牛奶 營養師曝「高鈣排行」 冠軍不是小魚乾
現代人忙碌少運動、又不愛曬太陽,三餐外食成為常態,導致鈣質攝取嚴重不足。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骨質密度在30歲後就會逐年流失,若長期缺鈣,不僅容易導致骨鬆、關節疼痛,甚至會影響免疫、神經與循環功能。她強調:「別以為只有牛奶能補鈣,其實許多蔬菜的含鈣量也超乎想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14分鐘直達中正紀念堂 林金結:捷運萬大線翻轉中永和交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新北市捷運萬大中和線工程持續傳來好消息。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視察金城機廠,宣布工程進度已達81.7%,屆時從中和高中站到台北中正紀念堂僅需14分鐘,可大幅縮短雙北通勤時間,改善中永和與土城的交通壅塞。 侯友宜指出,萬大中和線是連接新北與台北的重要捷運幹線,未來將銜接泰板輕軌與樹林線,形成完整捷運網。他強調,交通建設不僅...
匯流新聞網 ・ 3 小時前
病人不知道怎麼吃 屏東醫師開便當店一開15年
屏東在地有40多年臨床經驗的醫師李洮俊,照顧過許多深受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所苦的病人,因有患者反應不知道怎麼吃,他於是在屏東市的診所附近開設便當店,特別聘請營養師進駐,推廣彩虹飲食理念,一經營就是15年,成為許多患者與民眾信賴的餐食選擇。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