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吃燕麥不會瘦還會胖!紅色水果不補血 常見營養迷思大解密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對於飲食營養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然而,坊間流傳著許多營養迷思,讓人難以分辨何者為真。營養師陳怡靜表示,這些迷思無所不在,常讓人感到困惑。她認為,透過正確的營養知識,搭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行的「我的餐盤」,可以幫助大家釐清迷思,吃得更健康。
燕麥助瘦身但要當心
吃燕麥片必瘦成功?陳怡靜表示,不一定!燕麥片是全榖雜糧類,雖然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可以帶來飽足感,但主要成分還是醣類。相較於蛋白質食物,吃燕麥片會比較快餓,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太多,一樣會攝取過多熱量,進而導致肥胖。為了控制熱量達到好的減肥效果,可以把燕麥代替主食,並配合蛋白質食物以及蔬菜才能營養均衡瘦身。
鮮乳保久乳營養差不多
另外,乳品是許多人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營養來源,但也衍生出不少迷思。陳怡靜指出,鮮乳和保久乳的保存期限雖然差很多,但營養價值其實相差無幾。她解釋,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殺菌方式和包裝,而非營養成分。不過,她也提醒,市面上的植物奶,如燕麥奶、米漿等,營養成分多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不足,無法取代乳品。
紅色水果難補血
除了乳品,水果也是民眾關注的焦點。有些人認為,紅色水果如櫻桃、葡萄等含鐵量高,多吃有助補血。對此,陳怡靜表示,這些水果的顏色主要來自天然植物色素,如花青素和甜菜紅素,鐵質含量並不多,而且多屬於吸收率較差的非血基質鐵,補血效果有限。她建議,真正要補鐵,不如多攝取含血基質鐵的食物,如豬血、牛肉等。
看更多:奇異果是「超級食物」!維生素C比橘子高2倍 吃奇異果嘴巴刺原因
木耳補充不了膠原蛋白
談到蔬菜,陳怡靜指出另一個常見的迷思是:多吃木耳可補充膠原蛋白,讓皮膚光滑有彈性。事實上,木耳並不含膠原蛋白,其黏稠物質其實是膳食纖維中的水溶性纖維。此外,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分子結構太大,人體難以直接吸收利用。陳怡靜建議,想要補充膠原蛋白,不如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再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讓身體自行合成。
看更多:白木耳功效:能補膠原蛋白?6大禁忌、銀耳最強營養吃法一次看
豆製品不會引發痛風
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但也引發一些疑慮。有人認為,愛吃豆製品會容易引起痛風。陳怡靜澄清,豆製品並非誘發痛風的原因。研究發現,豆類攝取量與痛風風險呈現負相關,一般人食用豆製品反而有助降低罹患痛風的機會。不過,她也提醒痛風患者,在急性發作期間仍需減少攝取含普林的食物,如黃豆和豆漿。
看更多:豆漿影響抗癌藥效!亂吃胃藥、抗生素削弱治療效果 抗癌飲食這樣吃
魚湯營養不及魚肉
許多人喜歡喝魚湯,但卻忽略了魚肉的營養價值。陳怡靜解釋,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35公克生魚肉約有7公克蛋白質。由於蛋白質分子龐大,即使煮再久也不會完全溶於湯中。魚湯雖然含有少量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但主要營養仍存在魚肉中。因此,除了喝湯,也要記得吃魚肉,才能攝取完整的營養。
生吃蛋不如煮熟
關於雞蛋的迷思,陳怡靜提到,有人認為生吃比煮熟更營養。事實上,生蛋白含有會阻礙人體吸收生物素的物質,且可能含有沙門氏菌等病原體。將雞蛋煮熟不僅能破壞這些有害物質,也能提高蛋白質和生物素的吸收率,因此建議以熟蛋取代生蛋。
少量未加工紅肉無礙健康
紅肉經常被視為健康的大敵,但陳怡靜認為,攝取適量未經加工的紅肉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紅肉除了提供優質蛋白,還含有鐵、鋅等微量營養素,是補血的絕佳來源。但烹調方法要注意,目前已知,紅肉在烹調過程中產生的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可能致癌,尤其是燒焦的部分。因此,陳怡靜建議,每周紅肉攝取量不宜超過500公克,並應避免食用燒烤、醃漬等加工肉品。
吃芝麻難使白髮變黑
最後,陳怡靜破除了一個關於堅果種子的迷思:多吃芝麻可讓白髮變黑。她表示,目前沒有任何研究支持這樣的說法。頭髮變白除了受到老化影響,還與遺傳、心理、代謝和營養等因素有關。其中,氧化壓力扮演著關鍵角色。陳怡靜建議,若想延緩白髮增長,不妨保持愉快心情,減少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並攝取均衡的飲食,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
看更多:補充「5營養素」預防白髮提早報到!營養師教你調整飲食 找回烏黑秀髮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台南健康情報讚YT
更多健康2.0報導
柿子切開果肉全黑全丟了!專家:不是壞掉 錯過高級貨捶心肝
6食物是孕婦健康殺手!吃多小心妊娠糖尿病、妊娠併發症找上門
59歲張清芳抗老祕訣「1運動」超親民!醫曝:降59%糖尿病風險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水氣退散! 東北季風接手「北東」雲多濕涼|#鏡新聞
更多天氣資訊,交給氣象主播王鈺婷。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年會 謝志偉參與座談 (圖)
第54屆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年會15日在巴黎舉行,駐歐盟代表謝志偉(中)、法國參議員卡迪克(Olivier Cadic,右)及前參議員卡托蘭(André Gattolin,左)同場座談。
中央社 ・ 4 小時前
吃2種魚補氣助消化!吃蝦幫身體除濕 夏季用這些香料解倦怠
夏季氣溫上升,體內容易堆積熱氣,而且炎熱的天氣會讓人攝取過多的水分,導致水循環變差,進而因為食慾不振、身體不適導致夏季倦怠。日本藥膳料理家田村美穗香提醒夏季養生4要點,以及建議的食材和功效。 夏
健康2.0 ・ 7 小時前
出生僅600克!23週極早產的她「比養樂多還輕」醫:每次呼吸都決定生死
六個月前的加護病房裡,一個只有巴掌大的小生命努力掙扎著,她的胸口微微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像在與世界搏鬥。小粉圓,出生時體重僅600公克,甚至還比一組養樂多輕,肺部尚未成熟,每一個微弱動作,都牽動著醫護人員的心。僅有23週大的她,也是亞東醫院照顧過最年幼的早產寶寶。(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胡宇威前女友回歸!他無奈陷兩難 自曝表面冷靜卻超想逃
[FTNN新聞網]記者黃鈺晴/綜合報導公視+自製食療系影集《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2》(簡稱《好好吃飯2》)迎來劇情最高潮。劇中,姚以緹在雨中落淚、深情...
FTNN新聞網 ・ 47 分鐘前
為什麼糖尿病常伴隨高血脂?醫師解析原因、族群風險與檢查重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外食頻繁、運動量不足、生活壓力大,加上人口老化,使得慢性病問題日益嚴重。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徐智威提醒,其中糖尿病與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是兩個最常見且密切相關的代謝疾病,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也會對個人健康、家庭照顧與醫療資源造成極大負擔。 糖尿病與高血脂常同時出現 與遺傳、肥胖等原因有關 徐智威醫師說明,糖尿病與高血脂關係非常密切。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異常,導致血糖過高的疾病。依據成因可分為第一型、第二型、妊娠型與其他特殊型,其中第二型糖尿病佔絕大多數,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高血脂則是泛指血液中的脂肪成分異常,包含: 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俗稱壞膽固醇,過高會促進動脈硬化。 2.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俗稱好膽固醇,過低不利心血管健康。 3.三酸甘油酯(TG)過高:會增加胰臟炎、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徐智威醫師進一步提到,糖尿病與高血脂常同時出現,形成代謝症候群或心血管-腎臟-代謝(CKM)共病群。常見風險因子包括: 1.家族病史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

區間車抵終點站男客拒下車 大鬧車廂遭強制送醫
新北市瑞芳車站今(15)日發生一起衝突事件,一列區間車抵達終點站時,一名男子突然情緒不穩,拒絕下車,台鐵人員到場協助,沒想到男子不僅口出威脅,還和副站長拉扯在一起,甚至還讓火車延誤,所幸最後員警到場支...
華視 ・ 21 小時前
繼沈伯洋後 中國發布通告懸賞網紅八炯與閩南狼|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中國公安繼民進立委沈伯洋後,針對網紅八炯、閩南狼再發出懸賞最高109萬元新台幣通緝令,更點名要蒐集他們的犯罪線索。對此八炯表示,謝謝中國又送給他流量,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壞處。陸委會則是回應中國其實要逮捕人不需要犯罪線索,懸賞金部分只是在做做樣子。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國中軟聯》古林睿煬鼓勵學弟 中山連5戰扣倒重返4強
【賽會特約記者王婉玲台中報導】台中市中山國中今天(15日)在萬壽主場連兩戰都「扣倒」對手,16強賽先以11比3提前6局擊敗屏東縣里港國中,8強賽再以10比0提早4局輕取台東縣新生國中,繼...
智林體育台 ・ 1 天前
真的是「過勞之島」! 台灣去年工時「全球第五高」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被批評是「過勞之島」,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工時太長。2024年台灣勞工一年的平均工時是2030小時,在全世界排名第五高、也是亞洲國家第二高,僅次於新加坡!而且法律明文規定,每週工時不 得 超過40小時,但我國卻有3.8%的勞工,每個星期工作超過50小時。出門上班已經很累,因為台灣多變的天氣,通勤時常常還得面對煩人的雨,出社會久了也習慣了,起床是被鬧鐘強制開機,而不是被夢想叫醒,而且勞基法說,一天工時不能超過8小時,對許多人來說,卻只像個奢侈願望,而非法定權利,民眾說:「(每天工作十小時)」,民眾說:「(超過十小時)」,民眾說:「(也是超過十小時)。」數據會說話,台灣人的工時,是真的愈變愈長。勞動部公布2024年統計結果,我國受僱者每年平均工時,高達2030個小時,位居全球第五名,只低於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新加坡,以及全世界工時最高的墨西哥,而且跟2023年相比,台灣的平均工時不減反增,又多了十個小時。民眾:「淡季旺季有差旺季就會非常忙。」民眾說:「整體環境對於要認真工作,或是要努力賺錢這件事情的價值觀,我覺得會驅動大家就是工作非常賣力,但是這樣好像對大家的身心健康,不見得是有利的。」低薪環境和產業性質,都被民眾視為高工時可能因素,勞團和人力銀行,都建議政府試著改革。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說:「(政府)可以從鼓勵或是補助的角度來切入,幫助中小企業來試辦,所謂的勞工減時但是不減薪,(也)可以從立法的角度來規範,讓勞工在非上班時間,就不要再處理任何的勞務。」職場文化和勞動法規,可能都得滾動式調整改善,才有機會讓台灣擺脫「過勞之島」的負面標籤。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北港百年糖廠迎新生!《光之祥雲》啟用在即 全台首座大型玻璃公共藝術點亮文化廊帶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北港糖廠即將以全新面貌再度亮相,縣府攜手出身雲林的藝術家楊士毅於「北港1
互傳媒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23 小時前
不只太油!「這些食物」也害膽固醇狂飆 上班族很常吃
營養師李婉萍提醒,愛吃甜食、小吃與精緻澱粉的人容易讓壞膽固醇升高、堆積成脂肪。她建議以高纖澱粉取代精緻澱粉、多補膳食纖維、選擇優質蛋白與植物油,並搭配維生素D、E等營養素,有助改善膽固醇、維持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