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雞蛋麵3步驟上桌!營養師:加熱茄紅素吸收率飆3倍
想要一次兼顧美味與營養,番茄雞蛋麵是不錯的選擇。農糧署表示,番茄不僅適合生食,更可入菜烹調。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番茄中的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搭配油脂加熱烹調,能提升2至3倍的吸收率。
農糧署於「鮮享農YA-農糧署」臉書專頁分享,番茄可依果實大小及外型區分為大果番茄和小果番茄兩類。其中大果番茄多作為蔬菜使用,除可鮮食外也適合料理,具有低熱量的特性,富含茄紅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
農糧署特別示範「番茄雞蛋麵」的製作方法,食材包括大果番茄1顆、雞蛋2顆、蔥1支、適量蒜末、1碗煮熟的麵條及450c.c.的水。調味料則需要1大匙番茄醬,以及適量的鹽、糖、白胡椒、香油與醬油。
烹煮步驟分為三個階段:先將打散的雞蛋炒熟備用,接著以番茄與蒜末炒香後加入炒蛋、調味料與開水煨煮,最後將湯料倒入麵碗並撒上蔥花即可完成。
營養師高敏敏在其粉絲專頁分享,番茄堪稱天然紅寶藏,其中維生素A含量達11626 I.U.,具有護眼功效;β-胡蘿蔔素含量更高達6976 I.U.,有助於預防癌症。她特別提到,紅番茄中的茄紅素經過加熱烹煮後,可提升2至3倍的吸收率。另外,她也建議正在備孕或懷孕的女性可選擇黃色小番茄,以補充葉酸。
延伸閱讀
蕭旭岑駁大陸介選:勿被「反共幽靈」限制 陷入民進圈套
影/白沙屯媽祖赴竹北贊境!「粉紅超跑」停駕吊車大王豪宅賜福
加密貨幣暴跌!烏克蘭幣圈紅人驚傳「陳屍藍寶堅尼跑車內」
其他人也在看

大番茄與小番茄有什麼差異?茄紅素抗氧化 加「這款油」一起吃助吸收!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番茄紅潤的外表不只是吸引人的顏色,它蘊含的營養與植化素,對健康有多重好處,尤其是對抗氧化與癌症防護。了解如何吃對番茄,能讓健康效果加倍。 大番茄:健康守護的紅色力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指出,大番茄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水量高達94.5%,並提供蛋白質、膳食纖維、果糖,以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B群、C、E,以及鈉、鉀、鈣、鎂、鐵、鋅、磷等礦物質。與小番茄不同,大番茄屬於蔬菜,每100克僅約20大卡,碳水化合物量也只有小番茄的一半,更適合穩定血糖。 除了基本營養,大番茄還富含多種植化素,包括胡蘿蔔素、楊梅素、維生素C、茄紅素,以及維生素P類黃酮。茄紅素具抗氧化效果,能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與分裂,尤其紅透的番茄茄紅素含量越高,與維生素A、B、C、E共同作用時,可進一步保護細胞染色體不受自由基損害。 研究指出,大番茄可能有助於預防攝護腺癌,也可能對肺癌、胃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有保護作用,雖然證據力仍有限,但長期攝取有潛在健康益處。 小技巧:加油脂吸收更好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植化素,建議烹調大番茄時可加入橄欖油涼拌,或加熱後食用,以提高吸收率。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保健品怎麼吃效果最好?營養師「4字」解答了 這些成分要當心
不少人都會仰賴保健品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但要怎麼吃效果才會好呢?對此,營養師李期昀就分享過關於保健品的食用方式及禁忌,提醒有相關需求的人趕快筆記,正確吃更有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該買冷藏蛋or常溫蛋? 官方:差別在「有無洗選」
超市購買雞蛋時有冷藏蛋及常溫蛋,有網友疑惑該買哪一種,引發討論。事實上,根據農業部與食藥署說明,冷藏蛋因經過洗選,已去除表面保護層,因此應冷藏保存。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今晚想來點「番茄雞蛋麵」 簡單3步驟就能上桌
現代人生活忙碌,「懶人食譜」當道,農糧署日前分享了「番茄雞蛋麵」的食譜,作法相當簡單,適合放假不想動、下班太累想簡單吃的人。 農糧署介紹,有關「番茄雞蛋麵」的作法,所需食材包含番茄1顆、蔥1支、雞蛋2顆、水450毫升、煮熟的麵1碗。首先,將雞蛋打散,炒熟取出備用;放入番茄及蒜末拌炒,再加入炒蛋
桃園電子報 ・ 7 小時前
愛吃白飯、麵條?專家警告:血壓恐像雲霄飛車 改吃「這3種主食」更穩定
你是不是每餐還是離不開白飯、麵條、白麵包?雖然這些主食吃起來很療癒,卻常常讓你的血壓「上上下下」,像在坐雲霄飛車。其實,這些精製澱粉不只升糖快,也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長期下來還可能提高代謝症候群與高血壓風險! 高升糖指數 與代謝、血壓息息相關 根據《Cereal Foods World》在2016年的研究指出,高升糖指數的精製澱粉與代謝症候群和高血壓息息相關;相對地,富含纖維的全穀類食物,像是藜麥、糙米,則對穩定血壓有明顯益處。想遠離高血壓,不是少吃,而是要「換得聰明」! 那該怎麼換? 快看這些高血壓友善主食選擇 1、藜麥(Quinoa):小小一顆藜麥,卻藏著大大的營養!它富含鉀、鎂與膳食纖維,有助於血管放鬆與排鈉降壓。根據《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16年研究,全穀類飲食能顯著降低舒張壓(約-5.8 mmHg),對於體重偏高的族群特別有益。2、糙米(Brown Rice):別再小看這粒「褐色米」,它比白飯更耐嚼,升糖指數也低。攝取糙米能減少餐後血糖波動,減少胰島素大量分泌,進而穩定血壓。根據《FASEB Journal》2014年的研究,全穀類比精製穀類更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房貸利息加重》新增房貸平均利率 4年拉高逾7成
新增房貸利率持續攀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發布,今年第一季全台新增購置住宅貸款平均利率約2.6%,單季利率增加0.06個百分點,不但是自2009年第一季以來最高的一季,對比資金最寬鬆時期、2021年第三季約1.52%,4年來,全台新增房貸平均利率拉高逾7成。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冷藏蛋or常溫蛋選哪好?官方曝差異:有無洗選是關鍵
不少消費者在超市買雞蛋時,常對要選購冷藏蛋或常溫蛋感到困惑。一名女子將疑問PO上網,引起婆媽熱烈討論,根據農業部與食藥署說明,冷藏蛋因經過洗選,已去除表面保護層,因此應冷藏保存;而依《生鮮蛋品洗選作業指引》,常溫的洗選蛋在25度以下環境仍可販售,但民眾購買後仍應盡快放入冰箱內部穩定位置,以維持雞蛋的新鮮與衛生。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連吃3年麵包當早餐!45歲男胖10公斤血糖飆升險洗腎
醫師與營養師近期相繼提出警告,指出台式麵包含糖量驚人,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血糖失控、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專家建議,早餐應避免高糖麵包,改以全穀類搭配蛋白質為主。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翁吃飯愛配1物慘得癌前病變!醫嘆:2A致癌物 罹癌率高90% 很多人忽略
吃飯錯誤習慣小心提高癌症風險!醫師分享,有位伯伯吃飯愛配熱騰騰的湯,結果出現吞嚥怪怪、胸悶等問題,看遍耳鼻喉科也未見改善,後來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下段已經有了部分細胞異化,食道癌風險大幅提高。
健康2.0 ・ 16 小時前
金管會台灣周15日登場 彭金隆開講亞資政策
為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與各界集思廣益進行國際交流,金管會首度規劃以「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定位的2025「台灣周」將於10月15日至23日舉行。根據證交所統計,截至2日預估報名參加人次達到2.4萬人次、法人機構34家次、外資超過140人次。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
「人權電影獎」頒獎典禮 (圖)
2025台灣國際人權電影節「人權電影獎」頒獎典禮12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行,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右6)、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右5)、影評人翁煌德(中)與得獎者等來賓一同合影留念。
中央社 ・ 7 小時前
李四川不忍了!解約新壽不只為輝達 批:北士科T17、T18一片草地
輝達(NVIDIA)在北士科T17、T18設立海外企業總部案,因地主新光人壽而卡關,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12)日召開記者會宣布,T17、T18到現在為止仍是一片草地,3年來沒有任何新建,與發展經濟的目的背道而馳;台北市政府將於13日正式向新壽發函,啟動共同合意終止契約談判程序。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中風前「3大警訊」要小心!專家示警:要即時就醫
中風有3大徵兆!國外一名生銅飲食專家在TikTok中發布一則影片,指出單邊臉下垂、無法移動四肢、說話含糊不清,都有可能是中風的跡象。醫師建議,如果想要避免中風,飲食中不攝取糖和澱粉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鏡報 ・ 17 小時前
心悸、頭暈或走路會喘… 只是老了?小心錯過「這病」黃金治療時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悸、頭暈或走路會喘,不少長輩常以為只是年紀大、體力差,小心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時機!亞東醫院就收治一名68歲的男性,從三年前開始,便經常感到心悸與頭暈,但並未在意,直到某天突然中風,才發現原來是心房顫動作祟,差點因此喪失行動能力。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林恆旭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當心跳忽快忽慢時,血...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歐盟長期鬧藥荒 比利時最慘公衛受衝擊
(中央社布魯塞爾11日綜合外電報導)在比利時的一間藥品批發倉庫裡,貨架上貨物比以前少了。和其他歐盟國家一樣,比利時藥品短缺問題日益嚴重,使藥劑師頭疼、病人焦慮,並可能讓公共衛生服務不堪負荷。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8旬嬤肝癌沒開刀!連7個月吃1物「超音波照不出腫瘤」 醫師也驚訝
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千萬別拖,務必盡早就醫,才不會小病變大病。身體有狀況。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就曾分享,有位83歲阿嬤患有C型肝炎、肝癌病史,3年前被檢查出一顆大小約1.9公分的肝臟腫瘤,癌症指數一度飆至4925 ng/ml,也不打算動手術要等身體自行修復。後來聽從醫師建議,連續7個月吃地瓜葉,再次檢查後發現癌症指數降至5.3 ng/ml,腫瘤也消失了。醫師得知結果後,很是驚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菱傳媒捲「狗仔門」收攤!董座:不干涉記者言論立場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民眾主席黃國昌捲狗仔跟監風波,成立四年的菱傳媒因爆出和黃國昌有合作關係後停刊熄燈,董事長施威全現身活動被媒體追問相關爭議,他跳針回應去問編輯台,但強調不會干涉記者言論及立場,不過談到隱私權又稱,名人不能把媒體當作水龍頭一樣,要的時候就打開,不需要的時候就關閉。
民視 ・ 4 小時前
70歲韓柏檉靠2招抗癌17年!抗癌早餐曝光 每天必喝2杯加1食物
70歲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17年前罹患肝癌4期,靠著治療和自療,成功抗癌17年。他分享每天必吃抗癌早餐,就是一杯蔬果汁、一杯全穀雜糧飲,再加上1顆水煮蛋。 韓柏檉成功抗癌17年 建同文教基金會
健康2.0 ・ 16 小時前對抗侵襲性攝護腺癌 拜登正接受放射與荷爾蒙治療
(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正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療法,以對抗今年5月診斷出的攝護腺癌。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早起別亂吃!常嗑「1類」早餐要小心 醫警告:致癌物恐吃下肚
一日之計在於晨,開啟一天能量的來源就是好好吃頓早餐,但在享受美食的時候,小心美味背後恐隱藏危機,一個不注意恐把「致癌物」吃進肚裡,癌症就此找上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