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腸胃鬧脾氣? 醫學博士揭「7大守則」:別吃飛機餐
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許多人都曾遇過飛抵國外卻「水土不服」的狀況,像是便祕、腹脹、胃痛或腸胃炎,讓旅途大打折扣。英國流行病學家暨醫學博士斯佩克特(Tim Spector)指出,長途旅行最容易打亂腸道節律,尤其搭飛機時因作息顛倒、脫水與高空飲食干擾,會讓消化系統陷入混亂。他更直言自己「從不在飛機上吃飛機餐」,並歸納出7個維持腸胃健康的旅途祕訣,讓腸胃乖乖不鬧脾氣。
據《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斯佩克特表示,許多人以為旅行中腸胃不適是「吃壞肚子」,但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吃得太亂」。他說明,機艙內的低氣壓與乾燥環境,使人體代謝變慢,加上不規律的進食時間、高油高糖的餐點,腸道菌群很容易被打亂。
此外,他也提到,高空進食會擾亂生理時鐘,讓腸胃在不該工作的時候被迫消化,造成腹脹與倦怠。對此,他建議,若航程超過八小時,可以在登機前吃一頓營養均衡的餐點,等到抵達目的地後再進食,讓腸胃在正確的時間重新啟動。斯佩克特也親授旅途維持腸胃健康的7大祕訣:
1、自備點心,不吃飛機餐
飛機餐多為加工食品,高鹽高糖又缺乏纖維,容易造成腹脹與消化不良。斯佩克特建議,出發前在家好好吃一頓,並自備混合堅果等健康零食,能穩定血糖還能養護腸道菌。
2、避開飯店早餐陷阱
自助早餐台常見白麵包、甜點與果汁,都是高糖陷阱。建議選擇無糖優格搭配水果與堅果,或自備健康食材,避免腸胃因血糖劇烈波動而不適。
3、攝取膳食纖維,增加食材多樣性
旅行中盡量嘗試不同種類的蔬果與豆類,能提升腸道菌群多樣性,有助維持免疫與消化機能。
4、適量飲酒,同時記得補水
若要喝酒,紅酒或橘酒是較佳選擇,富含多酚有助益菌繁殖,但必須多補水防脫水。尿液顏色變深、便祕都是缺水警訊。
5、每天吃些發酵食品
如優格、起司、發酵乳飲品,每天三小份即可幫助修復腸道屏障,減少腹瀉與發炎。
6、保持活動,維持嘗到活力
長時間久坐會讓腸胃蠕動變慢。可利用旅程中的散步、爬樓梯或簡單運動維持腸道活力。
7、享受假期,不必太焦慮體重
短暫放縱不會造成永久傷害。只要回國後恢復正常作息、規律飲食與高纖餐即可。斯佩克特強調,偶爾出國旅行,不需為了刻意維持體重放棄美食,他也建議採「輕斷食」,將早餐延後至上午11點、晚餐於晚上9點前用餐完畢,讓腸道有休息時間,調整腸道節律。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綠帽男怒毆小王關5年!入獄前ALL IN台積電 出獄傻了:身價破億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媽媽得乳癌「女兒躲不掉?」 5類人=高風險族群
預產期還有10天!孕婦出差「寶寶等不及」 旅館內就地出生
其他人也在看

Toyota Land Cruiser抵台速看!首批百台今年第四季陸續交車
Toyota話題車款Land Cruiser今日抵台亮相,其於2025年7月在台展開限量100台的登錄抽籤活動,吸引超過2,500位消費者登錄;首批將於第四季陸續交車。為回應台灣市場的熱烈迴響,和泰汽車也將持續與Toyota日本原廠積極爭取配額。自1951年問世以來,Land Cruiser以超過70年的歷史傳承與全球累積逾千萬台銷售,成為Toyota品牌最具代表性的經典車款之一。全新Land Cruiser以「Back To The Origin」為核心理念,承襲傳奇精神,打造兼具實用機能與越野性能的跨世代強悍車款,售價新台幣288萬元起。
Zeek玩家誌 ・ 1 天前
希臘勞工怒吼 每天工時延長到13小時
國際關鍵字「過勞合法化?」。希臘國會通過勞動法修正案,允許單日工時延長到13小時,數萬勞工走上街頭,認為政府將「過勞」合法化,爭議還在持續。 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國會通過延長工時法案。高等教育教師聯...
大愛電視 ・ 11 小時前
普發1萬還沒領!已有2人「被騙走56萬」手法曝光 劉世芳示警了
9月行政院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編列5500億元,其中包含普發現金2360億元,立法院預計於今(17)日進行三讀程序。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提醒,普發現金通過後,恐怕會出現大量詐騙訊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二訪國家」排名曝光!韓國奪冠、柬埔寨倒數 過來人揭關鍵
台灣人氣旅遊資訊平台《輕旅行》近日就在社群平台發起話題「不會再去第二次的城市/國家」,引來上千名網友熱烈響應,討論熱度爆棚。官方更彙整出網友心中「不二訪」的前十名榜單,結果意外引發共鳴與爭議。根據統計結果,「韓國」奪下榜首,成為最多人點名「不想再去」的國...
CTWANT ・ 9 小時前
不只少吃、運動!減重「2關鍵」常被忽略 營養師揭密:更燃脂
減重不只要「少吃多動」,睡眠充足也是關鍵。營養師彭逸珊指出,許多人在減肥時,都會想到飲食控制,或做規律有氧、肌力訓練幫助燃脂,卻忽略睡眠與舒壓,也是重要因素。對此她整理「4大好睡秘訣」與「4大舒壓關鍵」,讓減重事半功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扭轉賈伯斯時代堅持 傳蘋果電腦將推觸控版Macbook Pro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蘋果電腦計畫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推出配備觸控螢幕的升級版MacBook Pro。 報導說,代號為「K114」和「K116」的「MacBook Pro」新機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骨質疏鬆是「無聲殺手」!醫師提醒:50歲後每3人就有1人陷骨折高風險
「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但往往一個小跌倒就造成骨折,尤其是脊椎、髖關節、橈骨與肱骨最常見,嚴重甚至會導致行動不便、長期臥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昱彰提醒,10月2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國際骨質疏鬆日」,希望喚起民眾對這項「沉默卻危險」的疾病重視。 陳昱彰指出,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根據統計,50歲以上族群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屬於高風險群,尤其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加快,更應提高警覺。 如何診斷骨質疏鬆?「我們的骨頭就像存摺,有進有出。」他比喻說,骨頭會不斷經歷「骨質重塑」過程,年紀越大,骨質流失越多。如果平時沒有好好“存骨本”,等到發現骨折時,往往為時已晚。 臨床上可透過脊椎X光攝影、超音波骨密儀(QUS)及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其中DXA是最精準的骨質測量方式。 👉T值小於 -2.5 為「骨質疏鬆」,介於 -1.0 至 -2.5 則屬於「骨質缺乏」。 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高6成陳昱彰提醒,無論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都比一般人高約六成,其中以「髖關節骨折」最常見。這是因為糖尿病會影響骨質生成與骨骼代謝,使骨頭
常春月刊 ・ 1 天前
25歲月薪5萬是基本? 通膨壓力下「Z世代」薪資焦慮浮現
隨著物價持續上漲,不少青年認為,若薪資低於月薪5萬元,恐難負擔生活與儲蓄。然而,國內平均薪資水準與民眾期待仍有落差。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今年學士級新鮮人平均起薪約3萬3千元,研究所畢業生則約3萬6千元。專家指出,畢業即領到月薪5萬元仍屬少數,但半導體工程師為少數例外,30歲以下,平均月薪可達5萬元以上。
TVBS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助更年期女性遠離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Day),2025年主題為「生活習慣醫學」(Lifestyle Medicine),提醒更年期女性可透過日常作息來守護身心。而根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羨慕!銀樓黃金價格「1錢16600元」 70歲翁賣金變現2千萬元:要給愛孫
黃金價格狂飆!銀樓金價今(17)日每錢報1萬6600元,再創歷史新高,銀樓交易熱絡。銀樓業者透露,近期不僅有買家積極進場,也有不少人趁高價出手,單筆交易重量多達3至5公斤,最高一次就變現約2千萬元要給孫子。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大甲百年文昌祠化身浪漫舞台 11對銀髮夫妻穿西裝、婚紗走紅毯
台中市大甲區公所今(18)日在市定古蹟大甲文昌祠舉辦「情牽一世」銀色婚紗活動,邀請11對結婚逾30年的大甲銀髮夫妻,穿上婚紗與西裝,在繽紛花雨與熱烈掌聲中緩步走上紅毯,重溫當年浪漫時光,銀髮夫妻的婚紗照之後會在大甲中正紀念館舉辦攝影展。大甲區公所去年首度在文昌祠試辦銀色婚紗活動,邀請6對銀髮族夫妻參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嘉義民雄金興堤防台灣欒樹紅黃競艷 花海大道美不勝收
嘉義民雄鄉金興村牛稠溪堤防的台灣欒樹,其多變的角度與層次的花海,經網紅分享後,已成了每年秋天最令人期待的賞花秘境。這幾天在艷陽催化下,進入花果綻放期,金黃、粉紅、橘紅層層交織成的絢麗畫面,浪漫氛圍令人陶醉,被譽為嘉義平原地區秋天最美的花海。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桃園蘆竹77歲老農燒草整地跌落火堆 全身90%燒傷搶救不治
16日下午3時19分,桃園市政府消防局119勤務指揮中心接獲通報,指稱蘆竹區長興路一段田野有雜草火警,濃煙直竄數公里外可見。消防局立即派遣11輛消防車、2輛救護車及34名消防人員前往搶救。火勢於下午3時38分獲得控制,4時35分完全撲滅。燃燒面積約100平方公尺的田地野草廢棄...
CTWANT ・ 3 小時前多支AI影片冒充明星向柯克致敬 凸顯假資訊氾濫問題
(中央社華盛頓1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保守派運動人士柯克9月遇刺身亡後,YouTube上出現數支號稱愛黛兒等西洋流行樂巨星為他而作並獻唱悼念歌曲的影片,但都是人工智慧(AI)生成,令人擔憂假資訊氾濫問題。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0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