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erb雙11熱銷品這樣買74折!入冬消滅小肉肉看這篇!白腎豆、藤黃果、肉鹼、非洲芒果、綠原酸...8大熱門纖體成分吃法和禁忌
進入冬季,又到了最容易放縱食慾的時節,加上天氣轉冷後,讓人懶得動,大吃大喝後的甩油計畫,除了運動一定要做起來,還能怎麼辦呢?有些人會選擇纖體營養補充品,不過市面上超多成分,五花八門讓人看得霧煞煞!白腎豆、藤黃果、肉鹼、綠原酸、兒茶素、膳食纖維...這些常見字眼,你真的了解它們有何不同嗎?攝取禁忌有get到嗎?這篇帶你看懂8大熱門成分,同時推薦iHerb站上熱銷榜明星商品,數萬好評推薦跟風買,現在輸碼再享限時折扣,想撿便宜趕快看下去!
準備好迎接年末最大購物盛事了嗎?「Yahoo Chill Buy 年末購物趴」火熱開跑,集結雙11最強優惠情報,無論是3C家電、時尚美妝或居家好物,「揪愛Mei」小編一次整理全網必搶清單、爆品排行與限時好康,讓你不錯過任何一波折扣!跟著Yahoo年末購物趴,精打細算買好買滿。
告別「沉重」負擔!熱門纖體好物iHerb一站購足 限時優惠快下手
連假期間大魚大肉,就怕體重Hold不住,飆到人生最高點。想試試看上述8大熱門纖體成分嗎?人氣購物網站 iHerb 一次就能買齊!現正推出限時輸碼74折,活動11/7-11/12上午10點,千萬要把握。
只要訂單滿1,250元,還能免運送到家,單筆訂單金額NT$2,000以下,且半年內沒超過6次海外購物,還能免關稅!加上送貨超神速,最快3天就能送到家!除了纖體好物外,維生素、魚油、葉黃素...等各種保健補劑,也順手一併打包帶回家!
1、白腎豆是什麼?怎麼吃?有禁忌嗎?
白腎豆,又稱白芸豆,原產於墨西哥、中南美洲,近年大紅大紫,主因是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聚集成澱粉後,須經澱粉酶分解,才會被人體吸收;白腎豆被視為能抑制體內澱粉酶,因此深受外食族青睞。然而,白腎豆不可生食,也不宜攝取過量,孕哺婦女與18歲以下發育孩童應避免食用;一般建議,在餐前30分鐘服用,可搭配其他纖體成分,如藤黃果、非洲芒果籽。
🛒限時特價中!【Swanson】白芸豆提取物膠囊👉點我去購買
🛒站內熱銷冠軍!【NOW Foods】第二代澱粉阻斷劑膠囊👉點我去購買
2、藤黃果是什麼?怎麼吃?有禁忌嗎?
藤黃果,是種原生在印度和東南亞的植物,淬鍊出的羥基檸檬酸(HCA)成份,可干擾並抑制人體酵素ATP citrate lyase的活性,這種酵素被視為是合成脂肪酸的關鍵之一。不過許多研究指出,單純補充藤黃果卻沒有搭配運動,幾乎等同沒吃,想甩肉還是得搭配運動同步進行。至於最佳攝取時間,是飯前30~60分鐘,每日HCA總攝取上限為1500毫克;此外,情緒障礙者如躁鬱症,建議事先諮詢醫師。
🛒站內熱銷!【Swanson】藤黃果5:1提取物膠囊,NT$131甜甜價👉點我去購買
🛒網友好評「成分單純、無怪味」!【NatureWise】藤黃果膠囊👉點我去購買
3、肉鹼是什麼?怎麼吃?有禁忌嗎?
肉鹼,又稱肉酸、卡尼丁(音譯自英文carnitine),因人體內的肉鹼主要以左旋型態存在,故有左旋肉鹼(L-Carnitine)之名。它是一種類胺基酸,簡而言之就是把脂肪帶進粒線體內燃燒的搬運工。若要額外攝取,每日上限為2克,可在飯後或運動前30~60分鐘食用。不建議睡前食用,可能對睡眠產生影響,此外,應避免跟咖啡因、大量胺基酸同時服用。
🛒破萬好評推薦!【Doctor's Best】L-肉鹼膠囊,含Biosint肉鹼👉點我去購買
🛒吸收快!清爽不膩口~【NOW Foods】三倍效力左旋肉鹼液體,柑橘味👉點我去購買
4、甲殼素是什麼?怎麼吃?有禁忌嗎?
甲殼素,又稱幾丁聚醣(Chitosan)、殼聚醣,顧名思義,是從甲殼類動物身上所萃取而來,因研究發現能吸附油分子,在保健圈走紅多年。一般建議,飯前30~60分鐘攝取,每日上限為2~3000毫克;因為「油切」特性,不可與油脂類保健食品,像是魚油、月見草油等同時服用,以免相互影響吸收。對海鮮過敏者、腸胃較弱者,則建議謹慎攝取。
🛒殼聚醣X白芸豆聯手!【Swanson】Diet Duo複方膠囊👉點我去購買
🛒iHerb輸碼【OCT25SW】滿額8折!殼聚醣產品熱銷榜👉點我去逛逛
5、非洲芒果是什麼?怎麼吃?有禁忌嗎?
你聽過非洲芒果嗎?產自喀麥隆亞細西岸,在當地被廣泛食用與作為藥用,它和其他芒果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種子也能吃,且富含維生素C、水溶性膳食纖維、數十種酚化合物等營養成分,讓非洲芒果籽一路紅到歐美演藝圈。建議飯前攝取,只要不過量,多半無強烈副作用,但對芒果過敏者,應避免食用。
🛒站內熱銷冠軍!【Swanson】多面非洲芒果膠囊(400毫克),NT$201👉點我去購買
🛒網友好評熱推款!【Paradise Herbs】非洲芒果提取物膠囊👉點我去購買
6、綠原酸是什麼?怎麼吃?有禁忌嗎?
紅了好幾年的綠原酸,不只是纖體界的明星成分,養生圈也有許多鐵粉追隨。它是一種多酚化合物,存在於蘋果、南瓜、馬鈴薯等食物中,其中又以咖啡的含量最高,近年來常聽到的「綠咖啡食療法」,就是看中綠原酸的功效。一般來說,綠原酸整天都能吃,但若擔心咖啡因影響睡眠,可避開晚上服用,或選擇非萃取自咖啡的綠原酸。每日攝取量宜控制在400毫克以內。
🛒站內人氣首選!【Life Extension】CoffeeGenic綠咖啡膠囊(400毫克)👉點我去購買
🛒高含量推薦!【NatureWise】生咖啡豆提取物膠囊(800毫克)👉點我去購買
7、兒茶素是什麼?怎麼吃?有禁忌嗎?
提到綠咖啡,就不能不講到它的好朋友,兒茶素。屬於茶葉裡面的茶多酚類,又稱為兒茶多酚、茶單寧,其中含量最多的EGCG,更是當紅炸子雞。研究證實,兒茶素好處多多,在心血管、體脂肪、抗氧化等方面皆有益處。不過專家提醒,高溫會造成兒茶素衰退,保存時要格外注意;且攝取量勿超標,每日上限300毫克。建議飯後1小時候、運動前服用,忌與其他藥物同時吃,避免相互影響。
🛒破萬好評推薦!【NOW Foods】EGCg 綠茶提取物膠囊(400 毫克)👉點我去購買
🛒限時快搶!【California Gold Nutrition】有機抹茶綠茶粉👉點我去購買
8、膳食纖維是什麼?怎麼吃?有禁忌嗎?
相信大家都聽過膳食纖維,具有調節消化、增加飽足感、排便順暢等好處,主要攝取來源為五穀蔬果,但外食族多半攝取不足。若要選擇額外補充,建議早上空腹食用最佳,別忘了搭配大量的水。關於攝取量,成人每日依性別應攝取20~38克不等,雖無規範上限,但過量攝取可能導致反效果,千萬別一下吃太多。此外,因為膳食纖維會干擾鐵、礦物質的吸收,最好與其它保健品分開時間吃。
🛒可溶性益生元纖維!【NOW Foods】有機認可菊粉👉點我去購買
🛒天然膳食纖維補充!【Frontier】Co-op整顆洋車前草殼👉點我去購買
iHerb 11月多重優惠,把握折扣買一波!
其他人也在看
不可抗力下須揹巨量成本 森崴籲正視業界固定契約風險
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13日親自出席交易所重訊記者會,在台灣離岸風電專案成本大幅提升之際,胡惠森呼籲主管機關正視台灣再生能源產業在「固定契約、固定價格」制度之下,所面臨的風險。
工商時報 ・ 1 天前
iHerb黑五優惠開跑!入冬美妝保養、洗沐護理、母嬰用品...限時8折!30萬好評保健品、養生茶飲、上班族紓壓好物 同場加映一站買齊
iHerb推出黑五購物節專屬優惠,指定美妝、洗浴個護、母嬰用品、營養補劑等,結帳輸入折扣碼【NOV25BBPC】立享8折優惠!(11/7-11/19上午10點)無低銷門檻、訂單滿額享免運、最快一週送達!無論是秋冬換季滋潤保養、為自己補足健康元氣,或為親友備上一份溫暖心意,快趁折扣檔期開啟你的秋日保健起手式。
Yahoo夯好物 ・ 1 天前美國簽證審核標準趨嚴!肥胖、達退休年齡、扶養過多者恐遭拒
美國國務院已指示全球各地的簽證官員,在審查外國人申請赴美簽證時,將肥胖及其他慢性健康狀況,如心臟病、癌症與糖尿病等,視為拒發簽證的理由。此外,已達退休年齡的申請者,以及擁有過多如子女或年邁父母等受扶養親屬者,也在拒絕之列。華盛頓郵報13日報導,該報取得並經過查證的1份11月6日電報副本顯示,國務卿魯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6 小時前
每天1杯優酪乳穩定血糖、燃燒脂肪!權威醫推薦2種優酪乳
每天一杯發酵乳製品,正悄悄改寫著人體代謝程式碼。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優酪乳不只是幫助排便、減少脹氣,更能從根本調整腸道菌相,影響脂肪燃燒、血糖穩定及體內發炎程度。當我們
健康2.0 ・ 1 天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1 天前
不只太油!「這些食物」也害膽固醇狂飆 上班族很常吃
營養師李婉萍提醒,愛吃甜食、小吃與精緻澱粉的人容易讓壞膽固醇升高、堆積成脂肪。她建議以高纖澱粉取代精緻澱粉、多補膳食纖維、選擇優質蛋白與植物油,並搭配維生素D、E等營養素,有助改善膽固醇、維持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大腸鏡前一定要看!「低渣飲食清單」1圖看懂 這些食物絕對不能碰
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安排做大腸鏡,但很多人一聽到要檢查就緊張到不行!其實,只要前幾天執行低渣飲食,整個過程不但順利,還能讓醫師檢查更清楚。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簡單來說就是少纖維、少殘渣、好消化的飲食,幫助腸道在檢查前徹底清乾淨! ▲全穀雜糧類腸鏡前幾天建議改吃「精緻澱粉」讓腸胃更輕鬆.可以吃:白飯、白麵條、白土司.避免吃:糙米、玉米、燕麥、地瓜等含纖維穀類 ▲豆魚蛋肉類選擇軟嫩、易消化的蛋白質最合適.可以吃:魚肉、瘦肉、水煮蛋、豆腐.避免吃:煎的、炸的、不熟或太韌的肉類▲飲品類檢查前飲品也要注意顏色與成分.可以喝: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等,無渣無色飲品.避免喝:牛奶、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 ▲蔬菜類蔬菜不代表都能吃,要選「嫩葉菜」族群.可以吃:菠菜、小黃瓜、香菇.避免吃:竹筍、菜梗、芹菜等粗纖維蔬菜▲水果類果肉軟、水分多的水果比較適合.可以吃:木瓜、哈密瓜、荔枝、西瓜.避免吃:黑棗、芭樂、百香果、柿子等高纖水果▲烹調方式.建議:水煮、汆燙、蒸煮、清炒.避免:煎、烤、炸 高敏敏提醒,放進嘴裡需要「咬很多下」的食物,通常都不適合!記得「少渣、軟質、清淡」是原則,吃平常的五到七分飽即可。此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3 天前
覺得自己每天都有喝水?營養師揭「4警訊」:身體缺水了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每天都應攝取足夠的飲水量,營養師羅晞蕾提到,很多人會誤以為自己有喝水,但實際上都沒補夠,當水分不足時,身體會出現很多小警訊,呼籲民眾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才喝水,雖然咖啡、茶、湯都能算一部分水分,但絕對無法取代白開水。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他「做2事」治好脂肪肝、高血糖!還甩肉6公斤、降體脂肪
胰臟癌向來被稱為「癌王」,死亡率極高。醫師林相宏表示,一名50歲男子健檢時發現胰臟長出0.5公分的腫瘤,讓他決心改變生活方式,不再熬夜,並規律運動,之後回診時體重減少6公斤,體脂肪減少8%,脂肪肝和糖尿病前期等都好了。男子更直呼,「現在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腳麻刺痛竟非椎間盤突出!OL長期「暴食」B群 醫:維生素變慢性神經毒
現代人追求健康,大量攝取保健食品已成為日常,然而,錯誤的劑量與迷思,可能將原本「神經營養」的好幫手,轉化成毒害身體的「健康殺手」。中醫師徐國峰近期分享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臨床案例:一名長期腳麻、刺痛的A小姐,遍尋骨科、復健科未果,最終發現元凶竟是她每天補充的高劑量維生素B群,導致罕見的功能性神經病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23 小時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2 小時前
不只是油!營養師曝膽固醇飆高元凶 不挨餓2週有效降低
連假過後不少人面對健檢報告上的膽固醇數字感到憂心,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假期後兩週內是黃金降膽固醇期,透過正確飲食調整,能有效幫助代謝,避免脂肪定居體內。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