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都與遺傳有關!乳癌名醫揭「基因檢測」必知3關鍵:這5種人必做
編按:研究發現,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都可能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許多人得知家人罹癌,都會疑問:「媽媽罹患乳癌,這樣我是不是也一定會得?」目前已能透過基因檢測評估個人風險等級,但哪些人需要做呢?就讓馬偕紀念醫院乳房中心主任張源清醫師告訴你3大關鍵必知。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乳房中心 張源清主任
「媽媽罹患乳癌,這樣我是不是也一定會得?」這是許多女性在聽聞家人罹癌後常有的疑問。事實上,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胰臟癌等癌症都可能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當家族中出現相關癌症病例時,其他成員確實可能面臨較高的罹癌風險。
隨著對遺傳性癌症認知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主動關心:「我是否也帶有相同的風險基因?」了解家族病史、認識遺傳性癌症的特徵,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課題。透過正確的風險評估,能幫助民眾及早發現潛在威脅,做好預防準備。
究竟哪些人應該接受檢測?檢測能帶來哪些幫助?臺北馬偕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張源清醫師提供以下三個關鍵,幫助民眾建立正確認知並做出明智決策。
了解遺傳性乳癌,提前守護家族的健康密碼
癌症病人中有5-10%是由遺傳性基因變異所引起,雖然遺傳性癌症僅在所有癌症病患中僅占一小部分,但仍不能忽視。根據2005年一項針對33,187名癌症病人中的大型研究發現,有14.6%具中度家族癌症的病史,其罹癌風險較一般家族提升2倍;而有7.7%的病人,具有強烈的家族癌症病史,罹癌風險則提升5~7倍。
遺傳性癌症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與「年輕化」特徵。當家族中出現多位親屬罹患乳癌、卵巢癌等相關癌症,或確診年齡偏早時,就可能暗示著遺傳因素的影響。主動了解並記錄家族病史,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健康功課。
哪些人屬於遺傳性癌症高風險族群?
臺北馬偕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張源清醫師指出,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需要急著進行基因檢測,關鍵在於正確評估個人風險等級。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建議進行BRCA基因檢測的乳癌高風險族群包括:
●罹患三陰性乳癌,且確診時年齡小於60歲者
●任何類型乳癌,確診時年齡小於45歲者
●46至50歲確診乳癌,且有一位近親罹患乳癌或攝護腺癌者
●有一位近親曾罹患卵巢癌、胰臟癌或攝護腺癌者
●有近親在50歲以前罹患乳癌者
這些條件顯示出家族史與年齡在遺傳風險判斷上有著關鍵作用,若不確定是否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主動諮詢臨床醫師或遺傳諮詢師,避免錯失早期介入的機會,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焦慮與檢測支出。
延伸閱讀:
洗澡摸到「5元硬幣腫塊」,3個月後竟成最惡乳癌…25歲女罹癌、媽媽也有「同基因變異」,遺傳率達5成
為自己檢測,也為家人把關
基因檢測的價值,不只在於幫助當事人了解自身狀況,更可能成為家人提早部署健康管理的重要契機。馬偕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張源清指出,臨床上曾遇過年輕乳癌病人,確診後檢測出BRCA基因變異,讓病人得以提早認知到女兒可能也屬高風險族群;在充分的溝通與評估下,提前為女兒做好保險規劃與健康預防管理。
檢測雖是個人行動,但其影響常延伸至整個家庭。因此,開放地與家人分享檢測結果、理解彼此的情緒與選擇,同樣是這段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預防不代表民眾須過度擔憂或者做出過於極端的決策。張源清主任提醒,真正有效的預防應建立在「合理篩檢+專業醫療+心理準備」之上,唯有了解自身風險、掌握檢測意義,才能做出合適且負責任的選擇。
知道=選擇的開始;面對=改變的力量
基因檢測不是提升恐懼,而是知情權的展現。對於高風險者,它能提供更早一步的預防與介入機會;對於風險低的民眾,也能避免無謂的焦慮與誤判。
「遺傳性癌症的基因檢測重要性,在於讓人有掌握資訊的能力,進而對自己與家人的人生做出積極佈局。」張源清主任表示。
面對遺傳性癌症的挑戰,每個家庭都有權利了解自己的風險狀況,透過完整的家族病史整理、專業的風險評估,以及必要時的基因檢測,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完善的健康防護網。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獲「癌症希望基金會」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59歲莊人祥親證罹胃癌!樂觀喊「祖上有燒香」恢復得很好…4種食物養出癌細胞「味噌湯」也中
42歲護理師400天減掉一個自己!104→53公斤、內臟脂肪22變1…不靠瘦瘦針與藥物,超勵志減重秘訣公開
50後的財富,從省1杯咖啡起步!名嘴狄志為7招攢「老本」:存ETF讓股息養你、月配息保單像買小套房
其他人也在看

早餐別再吃這些!醫示警:恐害心肌梗塞、中風
早餐的選擇對血糖有很大的影響,早上是一天當中血糖飆升最快的時段,若早餐習慣吃奶酥麵包、菠蘿麵包等,長期下來恐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甚至中風。對此,營養師建議,若早餐真的想吃麵包,可選擇夾料三明治,類型越單純越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薑辣素助防癌、抗發炎!醫:嫩薑腐壞恐產生有害物質
薑是華人料理常見的食材,不僅能提升料理風味,更具有多項保健功效。劉博仁醫師指出,薑中的薑辣素具有抗發炎功效,研究顯示可能有助於降低大腸癌、攝護腺癌、肝癌及乳癌的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對抗侵襲性攝護腺癌 拜登正接受放射與荷爾蒙治療
(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正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療法,以對抗今年5月診斷出的攝護腺癌。
中央社 ・ 1 天前
美國前總統拜登抗癌中!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骼」 正在接受放射線治療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美國前總統拜登(JoeBiden)今年5月確診侵襲性攝護腺癌。綜合外媒最新報導,拜登的發言人表示,拜登已經開始接受放射線及荷...
FTNN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歌唱節目高群.林姍等高手蒞臨 爆出有人鹹豬手?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白冰冰與陽帆共同主持的歌唱節目,收視屢創佳績,最新一集也特別邀請到,吳欣達、高群、林姍等高手蒞臨高唱,其中一幕陽帆與吳欣達換唱日本浴衣合唱,展現英雄惜英雄的情懷,但陽帆卻爆料,吳欣達對他伸鹹豬手,全身被摸光光,逗笑全場。
民視 ・ 9 小時前
健檢 揪1成萎縮性胃炎
不少民眾剛吃飽就覺得肚子不舒服,脹氣、消化不良,但都以為只是年紀大、腸胃功能退化的老化自然現象。然而這些看似輕微的症狀,卻可能是重要的警訊-萎縮性胃炎。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健檢大數據資料庫統計,近三年胃鏡檢查四萬多筆資料中,每十人就有一人疑似萎縮性胃炎(AtrophicGastritis),而萎縮性胃炎正是胃癌前期病變之一,屬於不可逆的病變,提醒不可輕忽。造成萎縮性胃炎的成因眾多,但其中九成以上是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其次是因自體免疫性疾病引發,例如甲狀腺亢進或低下、愛迪生氏症、第一型糖尿病等,另外少見原因亦有可能因老化、長期抽菸喝酒、或常吃刺激性的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而根據聯安健檢 ...
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澳洲|澳美關鍵礦物協議 擬制定最低價
澳媒The Age在12日報導,政府正考慮在澳洲與美國之間的關鍵礦物協議討論裡,針對關鍵礦物制定最低價格,並為新的稀土開採計劃提供融資,作為澳美協議的一部分。總理艾班尼斯希望在20日赴美與川普會面之前敲定協議。
中時財經即時 ・ 3 小時前
早起別亂吃!常嗑「1類」早餐要小心 醫警告:致癌物恐吃下肚
一日之計在於晨,開啟一天能量的來源就是好好吃頓早餐,但在享受美食的時候,小心美味背後恐隱藏危機,一個不注意恐把「致癌物」吃進肚裡,癌症就此找上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83歲嬤爽吃小60歲鮮肉!竟是孫女同班同學
國際中心/李汶臻報導近日一段日本情侶在街頭採訪的影片,在網路上掀起熱議。這對剛熱戀5個月的情侶,年齡相差整整60歲,女方愛子已83歲高齡,而男方甲府年僅23歲,才剛大學畢業、剛進入公司實習。更讓人驚訝的是,兩人的牽線人竟是愛子的孫女,而男友甲府竟是孫女的同班同學,影片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
民視 ・ 6 小時前
43歲孫儷瘦身飲食5大攻略!168斷食菜單+皮拉提斯打造凍齡身材
從《甄嬛傳》、《羋月傳》到《那年花開月正圓》擁有『古裝劇收視保證』美譽的孫儷,不只演技精湛,更是許多女性心中的凍齡代表。如今43歲的她,依舊保持勻稱體態,臉蛋更是完全看不出歲月痕跡。也讓人好奇,陸劇女神私底下的身材管理、飲食秘訣是什麼!到底孫儷如何在不節食的情況下,維持零贅肉的好狀態?5大瘦身飲食與運動攻略不藏私公開。
bella儂儂 ・ 21 小時前



青年創意點亮雲林!「青年做好事」決賽登場 張麗善:青年行動讓地方更有力量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今(12)日於斗六市三好國際酒店舉辦「青年做好事」提案競賽決賽,6組
互傳媒 ・ 6 小時前美媒:哈瑪斯證實手握20在世以色列人質 最快12日釋放
(中央社特拉維夫12日綜合外電報導)知情人士指出,哈瑪斯已告知以色列,目前掌握20名在世以色列人質,最快可在今天開始釋放。這項訊息由哈瑪斯透過阿拉伯調停者傳達,也是哈瑪斯首度證實手上仍有20名存活的以色列人質。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台南玉井台3線夜間驚傳「3機車撞一團」 7人送醫最小才2歲
台南消防局今日晚間7時31分接獲報案,玉井區台3線往龜丹路口發生車禍意外,3輛機車撞成一團,救護人員抵達現場看到多人受傷,其中有2人倒臥路面。現場一共有7人受傷,5名傷者被送往麻豆新樓醫院,另外2人送往衛福部新化分院。傷者名單中47歲男子A有肢體擦傷、男子A的9歲兒子...
CTWANT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