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菩提品>佛心述
◎念我是佛
⊕潘文良 撰
念我是佛念念不忘,自己是佛!
既然是佛,言行皆佛,究竟成佛;
若是佛,言行非佛,是生。
前,有和尚,商人,同行山,行至半腰。
忽然,有群,手持大刀,草、林中,跳了出。
商人,得手抖、魂魄散。
,一不,下他的物、包袱,竟刀,想要人。
和尚忙喊道「阿陀佛……位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子了「哈哈哈哈……」的大笑了一,一把刀,在地上,笑道「我屠刀已放,怎未成佛?和尚我三孩童?」
和尚手合十,叫道「你手中的屠刀已放下,然而你心中的屠刀,有放下啊!」
子一,愣了一下,宿世善根,使其然醒悟,於是伏地跪拜,悔,物包袱,解散,跟和尚,出家弟子。
(以上故事,由佛教故事改作。)
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是大家常到的一句句,外人(未信佛、不信佛者)常只字面,就指著佛教「你真是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天底下,然有「便宜」的事情!
然而天下,果真能「放下屠刀」的,又有人呢?
放下屠刀,不只是人放下「手中的屠刀」,更是叫人要放下「心中的屠刀」啊!
心中,那手中即使有刀,也等於有。
刀,可拿切菜、雕瓜果呀
心中有,那不必有刀,用手都可以掐死人啊!
佛家所「一念年,年一年。」
走了路,若一念不,到目地之期,然而不管走多的路,只要一念,即回「正道」(正的道路),那目的地,就「不」了呀!
佛家「苦海——回是岸。」
在一念的醒,真心的悔,即回,便已踏上「成佛」的光明大道上了啊!
然而在成佛的程中,可是而漫的路,要凡夫,修到成就正等正的佛位,其,由始至,是要「三阿僧劫」(阿僧劫,意央,是劫非常的久)的,各位看了,可到,大成佛太!
其佛法一定的「相」,要看各人著的深、法的因、努力的程度、修行的方法……差因,定其成佛的速。
比方一孩子,要成博士,就必一定的和程序,由幼稚始,上小,中,到大,研究所,再而修士、士,最後才能成就博士位,其,少也要二十年,然而若是有一智商高、努力的人,也可以「越修」啊!有些大,只要修完一定的「分」,就可以,不限定其的。
成佛的途,有百千,不管走哪一,只要精不懈,那「」根本不啊!
天台宗的智者大,把凡夫修行,至成佛之,自性悟的程,分成六等位,也就是所的「六即佛」
一、理即佛 一切生,在三界流、六道,於苦海沉,自中,但其清真心,本之佛性,仍然具足;佛法,全信,亦不其佛性,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 我典中,或是善知,得自心本具佛性,明白自性是佛,於名字中,通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生,皆能成佛之,能意,有所了悟,故名名字即佛。
三、行即佛 在解知名字即佛之後,更能一步,照著佛法去做,修行,而能理慧相;摧伏、思、明之,故名行即佛。此同於教五品外凡位。
四、相似即佛 此同於教十信凡位(或叫六根清位),初信位,一切妄,到了七信位,候同於十方如,思惑;到了十信位,沙惑,此,能遍於十方,悲智,利生、化生,未真悟,而於理似佛,有如真,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即佛 此一段,同於教的「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等位次,也叫作位、菩位。由十信位,沙惑之後,破除一品明,便一分三德,即入切住,而法身,此成就法身大士。其,由初住起,一一破除明,得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德,或曰智德、德、恩德),至等,共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品明,故名分即佛。
六、究竟即佛 是等位,破四十品明之後,再破最後一品生相明,惑精,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位,而真真正正的成佛,故名究竟成佛。
(以上「六即佛」,阿文未能解,故能更「白」,只得看之解,融其所出,予大家考!佛法是深妙的,望大家能心研究,自有所!)
阿文所的「苦海——回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此「六即佛」,只不是相於「名字即佛」而已!所以以後有一段久的路要走呢!
我在知道自性是佛之後,要心「念念不忘自己是佛」,照著佛陀的方法去修,以佛陀的言行,督促自己、警惕自己勉自己……如此,才有成佛的希望、成佛的候;否具有佛性,也有用的。好比把子放在玻璃瓶中,不土、不水、不光等「助」,一,那子就永也芽不了、成不了、茁不了,更是花果,受用其益了。
佛「一切生,都有佛性,皆堪作佛。」
既然一切生,都有佛性,具了成佛的件,可是你我生,什有成佛呢? 那就像子,未遇「助」的原故啊!
要知道生之所以生,乃是由於「妄念」太多,一天到晚,不刻,想想西、想天想地、想此想彼、想想去……所不想,想了又想,不想想,不能不想……妄念在太多了,要得清自己一天中,打多少妄念?如果能知道那就是菩了!
妄念一多「痴三毒火」,就伺侵害我,此痴,能我的法身慧命,能光我的功德林,怎能不防呢?
凡夫未修行,是已入定,而一念不生的,於妄念的心,又怎去「防火」呢? 唯有一桶水,不叫火有燃起的;使燃起,也要能即使,才能不所害!
大家要能「念我是佛,便像是一桶水——
「火燃起,念我是佛,不可求求即非是佛;
火然起,念我是佛,不可恚恚即非是佛;
痴火燃起,念我是佛,不可痴迷痴迷即非是佛。」
若不能修得一念不生,也只好如此起,才能保住我的真心、法身、慧命、功德林。
更一步,要以佛陀言行,去、去做——
「念我是佛,自利、利他普一切,渡苦海;
念我是佛,自、他生,同登土。」
如作是念,付之於行,自有「利行周遍、行」之期,究竟成佛,方得指日可待。
若只天天叫著「我是佛!」而不肯修行的,保叫了百千劫,也是生啊!
■解
【三德】ㄙㄢ ㄉㄜ sān dé
⊕法身德、般若德、解德。或曰智德、恩德、德。
法身德佛常住不的法性身,不周遍。
般若德佛的智慧,不可思,量。
解德佛所的,最妙法,能渡化,一切生,而自在。
智慧佛的智慧深,所不知、所不,一切智人。
恩德佛的慈悲大,誓渡一切生,有偏分;
三界六道,有者,莫不蒙渡。
德佛一切,除,清,解自在。
============================================================
※文整修首「新台。潘文良著作集」。2022.12.15.四 00:00:11
◎潘文良《佛心述。念我是佛》。
avun01/post/1381300484
※FB:告於。
■:#究竟 #成佛 #生 #和尚 #合十 #善根 #便宜 #正道 #因 #助 #慧命 #功德 #自 # #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