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食物超傷腎!害糖尿病、變胖 醫揭排行:第一名是「國民宵夜」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許多人愛吃泡麵、手搖飲,恐對腎臟造成傷害。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10種超加工食品」超級傷腎,包括泡麵、加工肉品、手搖飲等,超加工食品的鹽分高,攝入大量鈉會提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之一,且普遍營養低,熱量高、纖維少,長期食用容易變胖,造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影響腎臟健康。
洪永祥在臉書粉專提到,「超加工食品」是指原始食物經多重工業化處理,含有多種人工添加物(如香精、色素、防腐劑、人工甜味劑),用以延長保存期限,調味成更重口味的食品。研究顯示,超加工食品不但已失去食物原先的營養素,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根據《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於2024年發表一篇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攝入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與攝入最少的人相比,罹患慢性腎臟病(CKD)的風險增加約18%,且每增加10%攝入量,腎病風險上升約7%,代表飲食結構中,超加工食品比重越高,腎臟壓力越大。
洪永祥分享台人最常吃的10種超加工食品,名次依序為「泡麵、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含糖飲料、洋芋片與餅乾零食、罐頭食品、速食與炸物、加工乳製品與奶精飲料、調味粉與即溶湯包、工廠製蛋糕與糕點、人工甜味飲料或低糖飲品」。其中第一名的泡麵,更是台灣人心中的「國民宵夜」,而許多人以為,喝「無糖可樂」或「低糖飲品」較健康,但長期食用仍會對腎臟造成風險。
洪永祥解釋,超加工食品的主要問題是高鹽分,攝取大量的鈉會提高血壓,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與惡化的最大危險因子。再者,加工食品裡常添加的無機磷,其吸收率可高達90%,過量攝取會導致血磷升高、鈣磷代謝失衡,進而刺激副甲狀腺激素上升,造成腎臟損害與血管鈣化。
另外,超加工食品往往營養低,熱量高、纖維少、含糖量與飽和脂肪過多,容易導致肥胖、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正是慢性腎臟病的推手。而許多人工添加物(如防腐劑、乳化劑、人工甜味劑),也可能對腎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毒性作用。
洪永祥建議,若想保護腎臟,應從飲食下手,減少超加工食品攝取量,且購買食品時仔細看標示,成分中若出現「磷酸鹽」字樣,盡量避免,特別是腎病高風險族群,還要控制鹽分、少喝含糖飲料,並多吃天然原型食物,以新鮮蔬果、全穀類、豆類與天然蛋白質來源取代加工食品。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一人中鏢「全家共享」!得流感吃「4類食物」增防護力、減緩發炎
保溫杯用錯恐「吞細菌」!譚敦慈揭「多1動作」 降低發霉機率
別只泡鹽水!花椰菜易藏蟲 菜販教「1招」:蟲蛹全現形
不只老化!狂長老人斑=發炎了 醫揭「2招」去斑、助肌膚回春
其他人也在看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哈佛研究證實!每天喝「1飲品」可防糖尿病:還護肝腎、心血管
咖啡是現代人的提神飲品,已被證實可保護腎臟、心血管,但哈佛大學一項針對近29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喝黑咖啡有助於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若加了糖或人工甜味劑,這個保護效應會被大大削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會偷偷流失。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一名50歲婦女飲食清淡,6個月後體重未變,但她卻越來越無力,正是典型「隱性肌少症」前兆,主要就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也是免疫力、修復系統等原料來源,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比168斷食更容易!研究證實「這1進食法」減重又不用忍餓 心情還很好
間歇性斷食是1種廣泛流行的飲食模式,許多人都會採用此種方法,作為減重和其他健康的效益之用。最近1項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大規模實驗,他們將研究聚焦於間歇性斷食這種飲食方式,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將進食時間限制在1天中的10小時之內,不僅可以減輕飢餓感,還能轉換心情和提振精神,這項實驗結果發表於貝爾格勒舉行的歐洲營養學大會(European Nutrition Conference)上。 實驗將進食時間限制在10小時內 發現女性受試者接受度高 間歇性斷食包括交替進食和斷食的週期,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來實施,其中1種方法是時間限制性的飲食(如168斷食法或1410斷食法),即是每天攝取飲食的時間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其餘時間則進行斷食,而168斷食法就是指每天斷食16小時,並在8小時內進食;1410斷食法則是指每天斷食14小時,並在10小時內進食,其他斷食法還包括隔日斷食、每週2次斷食和每週1次的24小時斷食。研究人員以使用「ZOE健康應用程式」的37,545名參與者為對象,進行了該項實驗,在為期3週的實驗中,參與者先是在第1週被要求正常進食,然後,在接下來的2週內,則於10小時之內限制進食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不是糖!研究證實:「這1調味料」吃愈多,糖尿病風險愈高 超多人中
不僅是糖類,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最近1項研究表示,頻繁攝取鹽分,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攝取過多的鹽分易患糖尿病? 研究:攝取愈多風險愈高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長期攝取鈉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根據《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 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過量的鹽分,將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9%。杜蘭大學公共衛生暨熱帶醫學學院的教授Lu Qi博士表示,目前已知限制鹽分攝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風險,但這項研究首次顯示,減少日常飲食中的鹽分攝取,也有助於預防第2型糖尿病。研究小組隨後追蹤了約40萬名在英國生物庫註冊的參與者,以評估他們的鹽攝取量,在平均11.8年的隨訪中,有超過13,000名參與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研究發現,與從不或很少食用鹽的人相比,有時、經常或總是添加鹽的參與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3%、20%和39%。 高鹽飲食也會提高BMI值 以低鈉調味品取代鹽才健康 研究人員解釋,這項研究首次表明,更頻繁地將鹽添加到食物中,由於這是1個人長期以來的鹽味偏好和攝取標記,可能與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為什麼211餐盤瘦不下來?醫:加工程度影響減重效果
根據《Nature Medicine》最新研究顯示,採用最低程度加工食品的減重效果,比起使用超加工食品來得更快且更明顯,這項發現也為許多採用「211餐盤」卻未見成效的民眾提供了解答。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白蘿蔔6大功效 營養師:適量食用助消化、防感冒
隨著秋冬來臨,白蘿蔔進入盛產期,營養師林俐岑在其臉書粉絲專頁指出,白蘿蔔熱量低、營養高,日常食用也不怕囤積熱量,尤其連續假期聚餐後,喝白蘿蔔雞湯可以幫助消化。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美容院洗頭恐引發罕見中風症候群!研究:8成患者為女性
根據《美國急診醫學雜誌》2025年5月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美容院洗頭時若頸部姿勢不當,可能引發罕見的「美容院中風綜合症」(Beauty Parlor Stroke Syndrome, BPSS)。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9成民眾水果吃不夠!教你4招補足每日攝取量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尤其外食族與單身族群,常因難處理、價格偏高或懶得準備等因素,導致水果攝取量不足。根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應攝取至少兩份水果,每份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但最新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實際上近九成的成年人未達標。 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透過以下四種方式來補足水果攝取量,一是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獨/高雄「醫院歇業潮」!業者付5千萬資遣費 其他家挫勒等
高雄市近兩年來面臨嚴重的醫院歇業潮,從113年開始已有9家醫院關閉,目前還有3間準備歇業。有醫院前員工指控是遭到衛生局以消防法規等理由刁難壓迫,最終被迫關門並支付高達5000萬元的遣散費。這波歇業潮涉及多家經營數十年的老醫院,導致醫護人員失業、病患需轉診,引起社會關注。高雄市議員李雅慧表示,據她所知還有數家醫院因無法達到改善標準,恐怕也將面臨歇業的命運。
TVBS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減肥人必知!脂肪最怕的5種食物曝光!營養師掛保證「這樣吃更快瘦」
你知道嗎?根據《Nutrients》期刊與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指出,不同食物對脂肪燃燒效果大不同,部分天然食物甚至能啟動「加速代謝」模式,讓脂肪乖乖投降!營養師提醒,想瘦不只是少吃,關鍵在於「選對食物
女人我最大 ・ 23 小時前
恐怖爸媽囚禁女兒27年!從健康少女變枯瘦「奶奶」、還有傷口見骨
被囚禁在家27年後才重見天日!日前波蘭傳出一件恐怖囚禁案,一名42歲、化名米雷拉(Mirella)被父母報失蹤27年,直到今年7月才獲救,獲救地點正是她家,原來是她的父母將她關在家27年,阻斷她與外界的接觸。之所以事件曝光,是因為米雷拉家中出現一些騷動,遭民眾報案,警方獲報至現場才發現骨瘦如柴的米雷拉,甚至看到她腿部有嚴重傷口,深可見骨,外貌則像一名老奶奶,狀態非常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慈禧太后若活在現代,男人搶著要!她身上這「三個優點」太致命了
在談到晚清歷史時,「慈禧太后」幾乎是繞不開的名字。這位被稱為「老佛爺」的女人,不僅是清末實際的掌權者,更是一位從深宮嬪妃一路翻盤、最終權傾天下的傳奇人物。她的崛起不僅靠機緣,更源自自身具備的三個關鍵優點:美貌、才智與母性。若慈禧活在現代,她的特質勢必讓許多男人折服,甚至成為職場與情場皆能掌控的女性典範。(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9 小時前
周華健要混血帥兒「慢一點生孩子」 爆笑原因讓人噴飯
黃冠智、吳翰林、朱宥丞和周厚安等人演出的《聽海湧》入圍14項大獎,這也是周厚安出道11年來首次拿到金鐘門票,新婚的他相當旺,第一次問鼎金鐘,就一口氣入圍迷你劇男配角和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他老婆前幾天問他要不要準備感言?周厚安倒是興奮回:「我幾個月前早就寫好了!」因為他一直想要獲得肯定。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導演下海客串!《許我耀眼》趙露思姊夫舊愛「超狂背景」曝 網全嚇傻
由趙露思、陳偉霆主演的陸劇《許我耀眼》自開播以來熱度飆升,掀起一陣追劇風潮,趙露思甩開以往甜美的形象,首次挑戰惡女人的角色,廣受網友們矚目。另外,備受矚目的還有飾演喬琳前男友「林濤」一角的男星管梓淨,他在劇中完美表現出角色「林濤」那外表溫和內心充滿算計的細膩形象,後來被網友發現他其實是劇組導演,觀眾驚訝直呼:「演得很好,看不出來是導演!」王芷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孫儷靠「乾淨飯」維持身材!原型食物助減重效果加倍
因《後宮甄嬛傳》爆紅的大陸女星孫儷,近日曬出自製減脂餐盤引發熱烈討論。她透露自己吃了一段時間的「乾淨飯」感覺很好,每餐都有菜、有肉、有飯,看似簡單卻營養均衡。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這週末別去光復鄉!鏟子超人「急籲1事」 一票人點頭:車票已退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千萬噸洪水如海嘯沖進光復鄉,導致當地災情相當慘重,各地湧入許多鏟子超人前往災區救災。不過,有志工提醒,最近天氣不太穩定,未來一整週都會有強降雨,希望大家這週末先不要去現場幫忙了,「好好休息平安最重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難怪黃仁勳喊貴! 新壽什麼都沒幹「3年賺百億」 網:把宏達電虧的賺回來
輝達(NVIDIA)進駐北士科T17、T18爭議未決,繼北市府要求新壽提出合意解約條件、金額,新壽也透過台新新光金發布重訊,呼籲市府啟動協調機制,讓北士科在輝達選址爭奪戰中敗部復活,對此百萬YouTuber「Cheap」提出觀點,他揶揄新壽向北市府提解約一口價140億元,但土地入手迄今未曾開發,難免有用公家土地炒地皮的疑慮,更呼籲壽險業「還是要顧一下社會形象」。
EBC東森財經新聞 ・ 21 小時前
54歲男股動脈95%狹窄 「創新技術」成功打通阻塞血管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54歲男性,長期受周邊動脈閉塞疾病(PAOD)困擾,右下肢股動脈出現 95% 狹窄並伴隨嚴重鈣化,且有慢性潰瘍與感染風險。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經血管超音波與血管攝影確認後,心臟血管內科團隊進行「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技術,手術過程中使用多款氣球,包括 IVL 氣球,在右股動脈進行多次脈衝碎石與擴張,成功恢復血流,無明顯再狹窄或併發症。經外科清創與抗生素治療後,病人出院時傷口穩定,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血管內震波碎石術 更精準處理複雜鈣化病變 潘恆宇醫師表示,IVL 屬於近年引進的創新血管介入技術,可更精準處理複雜鈣化病變,避免傳統方法可能導致的血管破裂或不完全擴張。這項技術為 PAOD 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特別適合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高風險族群。IVL 不僅適用於下肢動脈,還可擴及其他周邊血管疾病,預期將惠及更多心血管病人。 IVL是一種創新血管介入 可改善頑固鈣化狹窄降低併發症 潘恆宇醫師說明,IVL技術是一種創新血管介入方法,利用專門設計的氣球發射高頻聲波脈衝,精準碎裂血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