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男股動脈95%狹窄 「創新技術」成功打通阻塞血管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54歲男性,長期受周邊動脈閉塞疾病(PAOD)困擾,右下肢股動脈出現 95% 狹窄並伴隨嚴重鈣化,且有慢性潰瘍與感染風險。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經血管超音波與血管攝影確認後,心臟血管內科團隊進行「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技術,手術過程中使用多款氣球,包括 IVL 氣球,在右股動脈進行多次脈衝碎石與擴張,成功恢復血流,無明顯再狹窄或併發症。經外科清創與抗生素治療後,病人出院時傷口穩定,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血管內震波碎石術 更精準處理複雜鈣化病變
潘恆宇醫師表示,IVL 屬於近年引進的創新血管介入技術,可更精準處理複雜鈣化病變,避免傳統方法可能導致的血管破裂或不完全擴張。這項技術為 PAOD 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特別適合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高風險族群。IVL 不僅適用於下肢動脈,還可擴及其他周邊血管疾病,預期將惠及更多心血管病人。
IVL是一種創新血管介入 可改善頑固鈣化狹窄降低併發症
潘恆宇醫師說明,IVL技術是一種創新血管介入方法,利用專門設計的氣球發射高頻聲波脈衝,精準碎裂血管壁上的鈣化沉積物,同時避免損傷周圍軟組織。相較傳統氣球擴張或支架置入,IVL可改善頑固鈣化狹窄,降低併發症風險,並提升血流通暢度。
該技術已在國際上廣泛應用於冠狀動脈及周邊動脈疾病治療,尤其適合糖尿病或腎臟病病人常見的嚴重鈣化案例。不過,IVL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建議由醫師與病人共同討論,依個別病況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他也提醒,若有下肢疼痛、麻木或走路不適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可降低併發症與截肢風險。
【延伸閱讀】
天冷心肌也跟著冬眠!老翁心臟2條冠狀動脈阻塞 「1手術」及時救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3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50多歲男罹肝癌切除腫瘤5天出院 多關節手術費用僅達文西手臂1/3
一名50多歲罹患肝癌的林姓男子,長期在外院接受治療,近期因腹痛難耐轉到李綜合醫院苑裡院區求診。經外科團隊評估後,採用韓國研發的多關節手術器械系統(ArtiSential™)進行微創肝臟切除手術。該系統
中廣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38歲女「三條冠狀動脈全阻塞」暈倒 緊急繞道手術救回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38歲的林小姐是追星族,雖有高血脂及心臟病家族史但平時身體無恙,但去年冬天前往演唱會途中,於捷運站內突然喪失意識,立即送醫院急診,經心導管檢查確認為「急性心肌梗塞」。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宋鎮宇醫師表示,由於三條冠狀動脈均出現嚴重阻塞,其中最主要的左前降支近端更呈現完全阻塞狀,已無法透過氣球擴張或支架方式處理,考慮患者年紀尚輕,緊急實施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讓她免於因持續灌流不足引發的惡性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併發症。 急性心肌梗塞年輕化 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習慣為主因 在台灣,平均每天約有26.5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抽菸、缺乏運動與長期壓力等。宋鎮宇醫師表示,過往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臟病多被認為是高齡者疾病,但近年來因生活作息不規律及飲食習慣改變,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2010年的統計,冠狀動脈疾病在大於65歲的族群為20%,極少數發生於18至45歲者,機率仍有1.8%,是值得被關切的一群。 為減少缺血休克時間 需緊急施行繞道手術 宋鎮宇醫師說明,緊急心臟手術為了減少缺血休克時間,通常得由正
健康醫療網 ・ 5 小時前
獨/高雄「醫院歇業潮」!業者付5千萬資遣費 其他家挫勒等
高雄市近兩年來面臨嚴重的醫院歇業潮,從113年開始已有9家醫院關閉,目前還有3間準備歇業。有醫院前員工指控是遭到衛生局以消防法規等理由刁難壓迫,最終被迫關門並支付高達5000萬元的遣散費。這波歇業潮涉及多家經營數十年的老醫院,導致醫護人員失業、病患需轉診,引起社會關注。高雄市議員李雅慧表示,據她所知還有數家醫院因無法達到改善標準,恐怕也將面臨歇業的命運。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美籍「鏟子超人」到災區送蛋白棒被檢舉? 移民署:無涉救災
26歲美國籍網紅Jacob Pugmire昨天在社群上發文,聲稱自己花錢買材料、親手做蛋白棒,去花蓮光復災區免費發送給志工吃,沒想到回台北後被人檢舉,移民官還上門查訪,「老實說,這讓我有點心寒」。對此,移民署今天表示,此案是在今年9月初接獲檢舉,當時尚未發生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而且全案依法查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主動式ETF又添新兵!貝萊德、第一金已送件
隨著台股盤勢不斷創高,主動式ETF的市場熱度仍然不減,市面上已有10檔主動式ETF,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官網揭露,野村投信、聯博投信以及貝萊德投信已相繼申報送件申請首次募集主動式ETF。
Yahoo奇摩股市 ・ 14 小時前
退化性關節炎有救了!翁靠「高頻熱凝治療」重新站起來
台灣約有半數60歲以上長者受到退化性關節炎所苦,台北慈濟醫院一名85歲黃姓病患,因嚴重膝關節炎長期需仰賴輪椅代步,經「高頻熱凝療法」治療後,疼痛減輕七至八成,成功恢復行走能力,為不適合手術的長者提供新選擇。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全家APP今早大當機!上班族買不到咖啡氣炸 網揭一招解決
全家便利商店APP今(10/14)傳出大當機,隨買跨店取、寄杯、全盈pay、line pay等功能都無法使用,令許多趕上班買咖啡的民眾只能原價購買,當場氣炸,店員只能瘋狂道歉。對此,全家表示:「設備臨時維護,已調整完畢,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太報 ・ 1 天前

分送蛋白棒給災民!美網紅誤認救災遭檢舉 移民署:9月初已立案
美籍模特兒兼網紅Jacob Pugmire,近日前往花蓮縣光復鄉協助災後清理,他不但徒手搬運土石,幫助災民重整家園,還自製蛋白棒分送志工及居民,沒想到Jacob返回台時,移民官突然登門查訪,始知自己遭到民眾匿名檢舉,Jacob無奈表示:「我只是想在台灣生活,為什麼這麼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捷安特被美質疑強迫勞動 巨大解套:零招聘費擴大現職移工、新宿舍
美國海關9月宣布暫停捷安特自行車輸美,原因是其母公司巨大集團(9921)涉「強迫勞動」爭議。巨大今(10/15)宣布,擴大「零招聘費政策」的適用範圍,強化照顧外籍移工措施,此舉延續自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政策,包括全額負擔所有新聘移工的仲介費、服務費與相關費用,另外,巨大已委請國際知名第三方查核機構規劃補償方案。
太報 ・ 6 小時前
逾60歲台灣人「半數難逃退化性關節炎」 四種運動救膝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膝蓋卡卡的!根據統計,在台灣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且60歲以上國人約有半數受影響,又以女性罹病機率高於男性,更有年輕化趨勢,膝蓋要使用一輩子,醫師呼籲,民眾平時可透過游泳、騎腳踏車、股四頭肌運動或瑜珈等低衝擊運動維持腿部肌耐力和關節功能。 85歲黃先生就是典型的病人,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超過10年,導致關...
匯流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這1種運動降低三高,效果比慢跑更好
運動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對於改善三高疾病也都有顯著的效益。一般而言,成人只要每星期運動累積達150分鐘以上,兒童每星期運動累積達420分鐘以上,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 建議成人每天運動30分鐘,即使是分段累積的運動量,例如:每次15分鐘分2次,或是每次10分鐘分3次完成,效果也與一次做完相同。 根據美國大型研究發現,健走比慢跑更能有效降低血壓、血糖及血中總膽固醇量,進而預防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簡文仁建議,健走就是指快走,屬於中度身體活動,會感覺到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講話會有一點喘,也會稍微流一些汗,健走完後有輕微酸痛及疲倦感,這樣才表示健走的強度是適宜的。 三高病患運動注意事項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醒,三高病患運動前,建議量測血壓及血糖,預防發生血糖飆高、血壓飆高或是低血壓、低血糖的情形,並避免選擇過度激烈運動或是競技類的運動,尤其是運動過程中會閉氣,或是增加腦壓的運動,如舉重、倒立等。 沒有運動習慣的三高病患,剛開始從事運動時,應評估病情狀況、體能及身體需求,簡文仁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提供慢性疾病運動處方,在不影響健康狀況情況下進行身體活動,並掌握漸進式為主要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館長「想赴中國看病」:台灣健保快倒了!張雅琴嗆:要去快去別講那麼多
「館長」陳之漢近日直播自爆健康亮紅燈,胃部出現令館長難受的問題,為此館長狂跑長庚檢查,近日直播提及,自身血紅素太高,血液過於濃稠,這意味有中風危機,腦胃心3器官接連出事。館長近日有意飛到中國治療,聲稱「台灣健保快倒了」。對此,「女戰神」主播張雅琴直言「要去就去,不用講那麼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專欄/季後賽失利被球迷痛罵下台 林岳平執教功力有如此不堪?
統一7-ELEVEn獅今年在季後挑戰賽鎩羽而歸,系列賽最終戰不敵樂天桃猿,其中從2勝聽牌到最後被逆轉,結果頗為難堪,有球...
夠棒網 ・ 7 小時前
出國旅遊「1玩法」爆紅!過來人喊超爽:沒試過不會懂
不少人喜愛出國旅遊,不過相較以往的成群結隊,有網友發現,有越來越多人更嚮往「獨自旅行」,也讓他不禁好奇「為什麼近幾年出國獨旅的人開始變多了?」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救治肺癌 國健署即起放寬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服務
肺癌是一個常見且不可忽視的重要癌症,2024年年底國民健康署公布的統計資料,以發生人數而言,肺癌連續兩年為首位,大腸癌為第二位,乳癌則排第三位。郭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曹書儀主任表示,以發生率而言,乳癌則排第一位,肺癌第二位,大腸癌第三位。癌症死亡率肺癌連續十年為首位,排名高於前幾種常見癌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此種癌症診斷時約半數已經轉移到其他臟器,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僅有14 %。要如何提高肺癌存活率,一直是臨床醫師關注與努力的問題。曹書儀主任指出,醫師提高肺癌存活率可由下列幾個方向討論,第一:減少肺癌危險因子,進而減少肺癌發生。第二:減少晚期肺癌,包括早期診斷與篩檢。第三:增加肺癌治療效果。常見的肺癌危險因子包括年齡,遺傳因素(有家族史者易罹患),吸菸或二手菸(台灣癌症登記五成新個案與吸菸有關),環境污染(暴露於石棉或氡氣等),原有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結核等),其他輻射與化學藥物暴露。這些危險因子有些可以減少,如戒菸或減少職業環境的曝率,但有些是不可改變的因子,如年齡與遺傳因素。早期診斷除了注意肺癌症狀,包括持續咳嗽,咳血,呼吸急促,喘鳴聲,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聲音沙啞,無預警體重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