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法說,劉揚偉預告結盟OpenAI日期!EPS創17年新高
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於12日舉行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在AI伺服器強勁需求推動下,鴻海第三季營收突破兩兆新台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呈現「三率三升」,EPS高達4.15元,創下自2008年同期新高。董事長劉揚偉還預告,下禮拜登場的鴻海科技日將宣布與近期主導AI超級週期OpenAI的合作消息?
鴻海(2317)第三季法說於12日登場,董事長劉揚偉、發言人巫俊毅及財務長黃德才皆繫上素雅的黑領帶,意在悼念日前辭世的創辦人郭台銘之母、享嵩壽100歲的郭初永真女士。讓這場成果輝煌的法說會,增添一絲莊重與感性。
細看財報數據,第三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06兆元,年增11%,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若以美元計價,年增幅更高達18.3%,顯示在全球經濟仍具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鴻海的成長動能依然高歌猛進。
第三季毛利率攀升至6.35%,年增0.16個百分點,財務長黃德才說明,這主要受惠於營收規模擴大及更有利的產品組合。營業利益率達3.43%,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0.47個百分點;淨利率則為2.8%,業內業外獲利同步提升,帶動單季EPS衝上4.15元,寫下17年來同期最佳表現。
累計今年前三季,鴻海營收已達5.5兆元,年增16%,每股盈餘達到10.38元,再度寫下歷年同期最佳表現。劉揚偉也在會中直言,對2026年的營運「非常看好」,並宣告AI是集團重要的成長引擎。
他也點出影響2026年營運的關鍵因素,排序分別是「AI產業發展、地緣政治、貨幣政策」,強調AI的重要性已大幅提高。「我很樂觀看待明年AI市場的發展,也預期我們跟主要客戶及伙伴之間的合作關係會更緊密,會切入更多元的AI方案,並取得更多訂單。」
AI伺服器營收破兆!2026年更樂觀「出貨翻倍」
法說會的焦點,無疑是AI伺服器業務的爆炸性成長。劉揚偉指出,AI伺服器的強勁需求,已改變了鴻海的營收結構。第三季「雲端網路產品」營收所占比例從上一季的41%提升至42%,再度超越「消費智能產品」的37%,穩居集團最大營收來源。
發言人巫俊毅補充,受惠於新一代AI機櫃進入量產,第三季整體AI機櫃出貨量達成「季增300%」的驚人目標,累計至第三季,AI伺服器相關營收已提前突破新台幣一兆元大關。展望第四季,AI機櫃出貨量預計將有「高雙位數」的季對季成長,符合營收逐季上升的預期。
至於2026年,劉揚偉更給出好消息。以今年市場出貨量低標的三至五萬櫃來看,「明年整體市場出貨量會倍增到五到六萬櫃,這是相當保守的一個假設,也有人提到可能會到10萬櫃。」為因應客戶的迫切需求,鴻海過去一年已在美國德州、威斯康辛州、俄亥俄州等地持續擴建廠區。
換言之,鴻海的AI大業不僅止於硬體製造,劉揚偉也揭示了「一站式解決方案」策略,往上游開發關鍵零組件,往下游延伸至資料中心的建置與營運。目標是讓AI伺服器的市占率,從現有約四成的水準再向上提升。
屆時將展示集團在資料中心垂直整合的能力。「我自己看了以後,都覺得蠻驚訝的,鴻海竟然可以做到這個程度。」他表示,鴻海希望扮演「統包角色」,客戶只要將需求交給鴻海,鴻海就能協同策略伙伴,提供從IT設備、機櫃、冷卻系統到機電工程的全方位服務。此舉不僅能提升客戶效率,也意味著鴻海將切入利潤更高的系統整合業務。
鴻海攜手輝達發展自駕車,劉揚偉:電動車的「PC時刻」將至!
針對電動車,劉揚偉喊話即將迎來典範轉移的時機。他將當前的電動車市場,類比1990年代初期的PC產業。他認為,隨著電動車市場的進入門檻降低、價格競爭日益激烈,傳統車廠「一條龍」全包的生產模式將走向專業分工。
劉揚偉回憶,1996年鴻海爭取到PC大廠Compaq的第一筆訂單,迎來「外包轉折點」(Outsourcing Breaking Point),「當時PC品牌商也都有自己的製造團隊,但後來大家也都看到,這些工廠陸續都賣給了鴻海。我們認為EV的Outsourcing Breaking Point,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他強調,鴻海的CDMS商業模式,正是為了等待這一刻的發生。近期的業務進展也印證了此策略。鴻海成功引進日本三菱扶桑(Mitsubishi Fuso)成為第二家日本車廠客戶,將以Model T電巴及Model U中巴為基礎,共同開發零排放商用車,進軍海外市場。此外,鴻海更攜手Stellantis、輝達及Uber,共同開發Level 4等級的自駕車。
不只黃仁勳,鴻海預告下週宣布與OpenAI合作
在今年最後一場法說會上,劉揚偉也不忘提及輝達黃仁勳。鴻海不僅與輝達在台灣共同打造超算中心,更成為輝達在台首家雲端合作伙伴(NCP)。
「未來將提供算力給產官學界,顯示我們不只是AI解決方案的整合者,更是主權AI的提供者。」目前鴻海已參與美國、台灣、日本等地的重大主權AI專案,
針對外界關注鴻海在ASIC晶片解決方案的布局,劉揚偉透露,鴻海已與客戶合作明年將推出的新平台,無論是GPU還是ASIC方案,只要客戶有需要都會提供,「平均來看,在不同平台和解決方案的市占率我們都會超過四成。」他指出市場預估,明年GPU與ASIC的市場規模大約是8:2,而鴻海的產品組合也將趨近這個比例,
本次法說會的最大亮點,莫過於劉揚偉首度揭露與OpenAI的合作前景。OpenAI先前便透露,1GW的算力預計需要投入500億美元,而其主導的「星際之門」計畫,預計打造總量達17GW的資料中心集群。
劉揚偉笑說,鴻海一定會跟AI領域的產業領導者OpenAI 合作,「1 GW大概等於500億美元的商機,你可以想像這個市場的潛力相當龐大。」他強調,AI發展才剛開始,未來必定會從對話模型進化到實體AI,所需運算資源將呈爆炸性成長。他賣關子地表示:「針對OpenAI,我們會有一個相關的合作會在鴻海科技日上宣布,敬請期待。」
邁入第六年的鴻海科技日,即將在下週11月21、22日登場,將聚焦機器人、半導體、資料中心、電動車與量子等主題,更是首度推出專屬App。在亮眼的法說會成績單與OpenAI的加持下,有望再掀起鴻海旋風。
其他人也在看

AI股就看這一周!輝達財報揭曉、鴻海科技日有請黃仁勳兒黃勝斌助陣
降息恐放緩VIX 指數急升,美股14日漲跌互見,台積電ADR反彈上漲0.93%。科技大廠消息不斷,AI霸主輝達19日將公布財報,將釋出AI景氣動能展望。接續鴻海21日科技日登場,這次請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兒子、輝達機器人產品線經理黃勝斌助陣,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是否宣布OpenAI等AI大廠合作也成關注焦點。
太報 ・ 11 小時前鴻海科技日21日登場 聚焦AI工廠電動車機器人多元主題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5年11月14日電)鴻海(2317)年度科技日(HHTD 25)將於21日至22日登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以專題演講開場,展會分享AI工廠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機器人等多元主題最新技術應用。根據官網,鴻海此次邀請包括輝達(NVIDIA)、IBM、ABB機器人、日本三菱FUSO、Google Cloud、西門子、思科(Cisco)、高通(Qualcomm)、恩智浦(NXP)、德州儀器(TI)等國際大廠代表,分享最新科技應用進展。鴻海指出,此次科技日活動以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3大智慧平台、結合AI技術的落地應用為主軸,主題除了3大平台外,涵蓋AI工廠、機器人、繁體中文AI大型語言模型(LLM)FoxBrain、半導體、航太以及量子科技等,也包含新世代通訊、數位健康、企業永續、科技新創、智慧生活應用等議題。根據議程規劃,劉揚偉將在21日上午以專題演講開場,之後輝達雲端部門副總裁畢約林(AlexisBjorlin)與鴻海亞灣超算執行長姚延宗,針對在高雄打造台灣首座雲端合作夥伴(NCP)的AI超級運算資料中心,進行分享。鴻海董事會在10月下旬通過不超過新台幣4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台股506點血崩!月線斷裂後怎麼救?法人點名8檔「資金逃生艙股」成關鍵避風港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14日遭遇猛烈拋售,指數慘摔506點、月線直接被摔出局,市場對AI族群泡沫化的疑慮全面升溫。在震盪加劇、整理期可能延長...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台股震盪!高息型ETF有出息 這檔漲幅居冠
[NOWnews今日新聞]近日大盤表現高檔震盪,2萬8千點關卡來回游走,近一週大盤表現膠著僅上漲0.01%,不過,觀察近一週包含槓反的76檔台股ETF表現,共有20檔打敗大盤,其中,表現最佳的是群益台...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清倉大拍賣?「兩家」法說報喜仍賣超 遭大咖投顧下修目標價
鴻海公布第3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576.7億元,季增30%、年增17%,EPS達4.15元,創歷史新高;累計前3季稅後純益1441.4億元,年增35%,EPS達10.38元。10月營收也再度刷新單月新高紀錄,營收為8957.08億元,月增7.01%、年增11.29%。廣達第3季稅後純益164.31億元,季減2.5%、年減1...
CTWANT ・ 23 小時前《台北股市》外資14日買超股:南茂、國泰金、大成鋼
【時報-台北電】台股14日加權指數收27397.50點,跌506.06點或1.81%,總成交值6145.75億元。三大法人賣超839.8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603.99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47.41億元及賣超188.39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4檔電子股、2檔金融股及4檔傳產股;依股價分,1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7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5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南茂(8150),買超2萬7936張,國泰金(2882)、大成鋼(2027)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8420張及買超1萬7226張。第四及第五名為旺宏(2337)、台玻(1802),其他依序為寶成(9904)、光寶科(2301)、台塑(1301)、一詮(2486)及群益證(6005)。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南茂(8150)13.40億元、光寶科(2301)13.26億元、國泰金(2882)12.16億元。 ●外資14日買超前十名: 1.南茂(8150)收47.95元,漲3.95元或8.98%,成交量15.92萬張,外資買超2萬7936張、估13.40億元,為連3日買超,累計買超4萬3735張
時報資訊 ・ 1 天前《台北股市》投信14日買超股:富邦金、台新新光金、南亞科
【時報-台北電】台股14日加權指數收27397.50點,跌506.06點或1.81%,總成交值6145.75億元。三大法人賣超839.8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603.99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47.41億元及賣超188.39億元。 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3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百元股、3檔中價位股及3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榜首為富邦金(2881),買超8191張,台新新光金(2887)、南亞科(2408)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3772張及買超3447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南亞(1303)、強茂(2481),其他依序為京元電子(2449)、凱基金(2883)、鈺齊-KY(9802)、毅嘉(2402)及台積電(2330)。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富邦金(2881)7.64億元、台積電(2330)6.87億元、南亞科(2408)5.46億元。 ●投信14日買超前十名: 1.富邦金(2881)收93.30元,跌0.70元或0.74%,成交量3.55萬張,投信買超8191張、估7.64億元,由連3日累計賣超7445張轉為買超。 2.台新新光金(28
時報資訊 ・ 1 天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14日買超股:南茂、大成鋼、旺宏
【時報-台北電】台股14日加權指數收27397.50點,跌506.06點或1.81%,總成交值6145.75億元。三大法人賣超839.8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603.99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47.41億元及賣超188.39億元。 三大法人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4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5檔傳產股;依股價分,1檔百元股、3檔中價位股及6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5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南茂(8150),買超2萬7181張,大成鋼(2027)、旺宏(2337)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8411張及買超1萬3499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國泰金(2882)、台玻(1802),其他依序為寶成(9904)、南亞(1303)、一詮(2486)、台塑(1301)及光寶科(2301)。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南茂(8150)13.03億元、光寶科(2301)8.83億元、國泰金(2882)7.19億元。 ●三大法人14日買超前十名: 1.南茂(8150)收47.95元,漲3.95元或8.98%,成交量15.92萬張,三大法人買超2萬7181張、估13.03億元,為連3日買超,累計買超4萬34
時報資訊 ・ 1 天前《台北股市》投信14日賣超股:緯創、國泰金、中信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14日加權指數收27397.50點,跌506.06點或1.81%,總成交值6145.75億元。三大法人賣超839.8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603.99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47.41億元及賣超188.39億元。 投信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6檔電子股、3檔金融股及1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3檔中價位股及4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1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緯創(3231),賣超1萬1166張,國泰金(2882)、中信金(2891)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8636張及賣超8414張。第四及第五名為萬海(2615)、仁寶(2324),其他依序為微星(2377)、元大金(2885)、大聯大(3702)、光寶科(2301)及聯電(2303)。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緯創(3231)15.69億元、國泰金(2882)5.70億元、萬海(2615)5.40億元。 ●投信14日賣超前十名: 1.緯創(3231)收140.50元,跌3.50元或2.43%,成交量5.54萬張,投信賣超1萬1166張、估15.69億元,由連4日累計買超9293張轉為賣超。 2.國泰金
時報資訊 ・ 1 天前《台北股市》外資14日賣超股:鴻海、東元、華新
【時報-台北電】台股14日加權指數收27397.50點,跌506.06點或1.81%,總成交值6145.75億元。三大法人賣超839.8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603.99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47.41億元及賣超188.39億元。 外資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4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5檔傳產股;依股價分,2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7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9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鴻海(2317),賣超4萬1365張,東元(1504)、華新(1605)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3萬1332張及賣超2萬8856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長榮航(2618)、台積電(2330),其他依序為友達(2409)、台新新光金(2887)、華航(2610)、中鋼(2002)及宏碁(2353)。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台積電(2330)243.39億元、鴻海(2317)99.69億元、東元(1504)31.27億元。 ●外資14日賣超前十名: 1.鴻海(2317)收241.00元,跌11.00元或4.37%,成交量11.29萬張,外資賣超4萬1365張、估99.69億元,為連2日賣超,累計賣超5萬22
時報資訊 ・ 1 天前鴻海科技日21日登場 展示九成果
鴻海科技日將於11月21~22日舉行,今年主軸為「三大智慧平台結合AI技術應用」,將展示AI Factory、機器人、半導體九大主題成果,並呈現集團垂直整合,與3+3+3轉型策略的實踐。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在法說會上透露,今年科技日將公布與OpenAI的合作計畫,為各界高度矚目的另一焦點。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謝逸文眾利多支撐 台股續戰前高
受到先前美國政府關門影響,大盤表現機會較少,雖沒有實質的利空,市場仍聚焦在少數族群表現上。大來國際投顧分析師謝逸文認為,短線的資金遭洗出場後,因中長期的基本面未改變,好的股票自然會有好公道。本周選入今國光(6209)、鈞寶(6155),再選入恩德(1528)、信昌電(6173)、華新科(2492)、凱美(2375)。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14日賣超股:鴻海、華新、東元
【時報-台北電】台股14日加權指數收27397.50點,跌506.06點或1.81%,總成交值6145.75億元。三大法人賣超839.8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603.99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47.41億元及賣超188.39億元。 三大法人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5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6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10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鴻海(2317),賣超4萬4008張,華新(1605)、東元(1504)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3萬3428張及賣超3萬2301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長榮航(2618)、台積電(2330),其他依序為友達(2409)、仁寶(2324)、華航(2610)、中鋼(2002)及緯創(3231)。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台積電(2330)230.26億元、鴻海(2317)106.06億元、東元(1504)32.24億元。 ●三大法人14日賣超前十名: 1.鴻海(2317)收241.00元,跌11.00元或4.37%,成交量11.29萬張,三大法人賣超4萬4008張、估106.06億元,為連2日賣超,累計賣超5萬51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光電加嚴環評!6環團聯合聲明反對 名醫開砲:世界奇觀
立法院昨(14)日三讀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法」等修正草案,欲加嚴光電板環評及設置標準,然而國內6大環團發表聯合聲明,稱此次修法恐導致光電發展全面停滯,這讓蘇一峰醫師忍無可忍,開酸是世界奇觀,「我們的國家怎麼被搞成這個噁心的樣子!」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鴻海法說會、台積電10月營收再創高、今年GDP上修趨近6% 本周大事回顧
鴻海周三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指出,明年 AI 伺服器出貨展望樂觀;台積電周一公布 10 月營收 3674.73 億元,再創高;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周四指出,第三季經濟成長概估值優於預期,上修今年 GDP 預測,有望趨近 6%。
鉅亨網 ・ 23 小時前
台股Q3財報太神!「6大賺翻猛將」狂噴獲利 「這伺服器大廠」EPS狠飆至82.92元創天價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熱潮在第三季財報季徹底炸開,不只伺服器需求強到撐滿整個供應鏈,上游晶圓、零組件、機殼、滑軌、組裝通通被推著往上跑...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美要台投資3500億美元起跳?李淳分析「不會和台積電承諾1650億美元切割」:護國神山「種」到美國維持台灣半導體核心地位
李淳說,下一個世紀的供應鏈有類似冷戰概念,會分邊發展,尤其是高科技、AI、量子科技,核能的商業應用,乃至新能源、電動車,分邊局勢越來越清晰明顯,在此情況下,根本沒有缺席美國賽局的空間。
放言 Fount Media ・ 23 小時前
AI需求超熱!「被動元件大廠」不甩台股低迷 股價直奔漲停達連5漲46.95%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暴增,加上磁珠材料成本因銀價大漲而提升,連帶轉嫁給客戶,相關族群的股價備受激勵,電子零組件大廠鈞...
FTNN新聞網 ・ 23 小時前台美匯率聯合聲明 施俊吉稱一件好事:避免台資拋售美債
中央銀行昨晚與美國財政部發布聯合聲明,強調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也承諾將把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的發布頻率改為每季公...
聯合新聞網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