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力推「這類運動」是長壽跑法 每天輕鬆做30分鐘逆齡抗老 控糖又強心!
醫界專家愈來愈能看到「超慢跑」對人體代謝的好,尤其在家裡就可以原地跑,上班期間有零碎時間也能在樓梯間小跑一下,而且能分段進行,累加為一日運動時間。正因為方便自由,這項介於走路與跑步之間的運動,已經愈來愈普及。
專家表示,尤其超慢跑屬於低強度、低衝擊,不喘不累,可以持續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不僅能提升心肺耐力,更能避免高強度運動帶來的關節負擔與運動傷害風險。
從事醫療工作者也這樣跑
熱衷馬拉松與超慢跑的謝宇軒表示,長期運動讓他身體狀況良好、精神飽滿,各項健康指標都維持在標準範圍內。回想過去運動較少的日子,經常感到沒力、精神差,而這幾年透過規律運動,即使年紀增長,仍能感受到精神煥發、罹病機率降低。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院長王祥亞也與謝宇軒一同跑步,親身體驗到跑步的益處。他表示,透過跑步使體重維持在約60公斤,精神與睡眠品質也明顯提升。王祥亞說:「做事情更有精神,睡眠變好,抽血數據也都非常標準。」
掌握長壽跑法要領
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耀元表示,「長壽跑法」的目標在於延年益壽、預防慢性病。他建議,將心率控制在最大心跳的五~七成,每周跑步三~五次,維持高頻率但低負荷的運動模式。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鄭姿綺認為,運動不必一次完成30分鐘,也可拆分為3次10分鐘,或2次15分鐘進行,累積運動量同樣有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應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藉此強化心肺功能、控制體重並降低慢性病風險。
看更多:運動模式集中假日當「周末戰士」好 還是分散在周間?專家曝不能少於這天數
超慢跑的多重健康效益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興分院院長林傳朝指出,超慢跑雖然速度不快,但步伐小、動作穩定,對於久坐族群而言是一種友善且有效的運動選擇。彰化秀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俊毅則表示,超慢跑對年輕人也有幫助,能改善因長期久坐或久站造成的肌肉張力不平衡,並緩解頸部與腰部痠痛。
看更多:超慢跑燃燒脂肪快2倍!能抗老、強心、控糖 啟動關鍵抗老基因
高醫大運動醫學系教授朱奕華提到,相關研究已證實長時間有氧運動可穩定血糖、降低血壓的正面效果。至於選擇在室內跑步的民眾,彰濱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蕭立偉提醒,務必穿著軟底運動鞋,降低腳部衝擊。
醫師呼籲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張耀元強調,適當運動不僅能預防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疾病,也有助改善情緒與睡眠,同時維持肌力與骨骼強度,最終達到延年益壽的目標。他呼籲,民眾從現在開始建立運動習慣,透過規律進行如超慢跑等低強度有氧運動,除了強化心肺、穩定血糖之外,更可有效延緩老化、提升生活品質。
看更多:他73歲超慢跑了13個月 糖化血色素穩穩控 前、後這樣做更有用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資料來源/TVBS
更多健康2.0報導
8個臨床人體實驗顯示:秋葵竟能降空腹血糖!秋葵+它有效防糖尿病
鹽水、小蘇打洗花椰菜全錯!專家揭「2招神技」菜蟲、蟲蛹全浮出
超多大型研究發現!喝對咖啡才能防糖尿病 加1招防血脂上升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三高族別硬撐!物理治療師教你3招降血壓運動 在家也能輕鬆做
如果是已經罹患三高的病患,運動建議選擇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瑜伽、游泳,特別要避免過度激烈的肌力及負重運動,尤其容易造成高血壓病患引起血壓飆高。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根據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對於高血壓患者最有效,可以降低血壓5~7 mmHg。可以透過有氧運動搭配伸展運動,運動以緩和動作為重點,以免出現低血壓、低血糖的情形。 簡文仁強調,將運動習慣融入生活,就能隨時隨地、快快樂樂做運動,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才能持續運動降低血壓的效果。 簡文仁特別設計一套3組降血壓運動,大家跟著做。 ◎擎天一柱縮腹腰1.身體放鬆,輕鬆站立,自然呼吸。2.手臂放於身體兩側,兩腳張開與肩同寬。3.兩手臂慢慢抬高,於肩膀高度。4.兩手合掌,放置於胸前。5.深呼吸一口,同時縮小腹。6.兩手臂慢慢往下延伸,身體也跟著下彎,停留3~5秒。7.身體慢慢往上,兩手臂慢慢往上延伸,並高舉過頭。7.再慢慢踮起腳尖,停留3~5秒。 ◎拒絕三高多做操1.身體放鬆,輕鬆站立,自然呼吸。2.手臂放於身體兩側,兩腳張開與肩同寬。3.兩手臂慢慢抬高,於肩膀高度。4.雙手輕輕握拳,交叉放置於胸前。5.深呼吸一口,同時縮小腹。6.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金鐘60/杜蕾奪最佳新人!一提媽媽柯淑勤就哽咽:她從不干涉我演戲
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18日在北流盛大登場,杜蕾以《在光裏的人》奪下「戲劇節目最具潛力新人獎」。她在後台受訪時,哽咽感謝媽媽柯淑勤一路以來對她的教育。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金鐘60|杜蕾擒最具潛力新人獎 要柯淑勤「把櫃上的獎盃清一清」
杜蕾今晚(10╱18)以《在光裏的人》拿下第60屆戲劇類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獎」,她在後台受訪時用4次「非常」形容媽媽柯淑勤對她的教育,「我覺得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成功,就是很謝謝媽媽在我成長過程中給我最好的,她用盡最大的努力給我跟弟弟最好最好的生活」。在演戲這方面,她覺得媽媽非常大方、放手的讓她自己好好地學習、去找到方式,從來沒有干涉她。
太報 ・ 1 天前
苗栗大閘蟹開賣了! 今年天熱「慢1周」 搭配客家菜
每年10月中旬正是品嘗大閘蟹的最佳季節,苗栗在頭屋跟南庄都有養殖,今年大約可賣出50萬隻,已經有許多客人提前預約,蟹農說今年因為天氣太熱,又讓顧客多等了一個星期左右,這周終於開賣了,現在吃得到3到4兩重的母蟹,大約350-550元,價錢跟去年差不多,飽滿蟹黃很鮮甜,還有蟹農推出整桌的客家風味菜來搭配大閘蟹,讓饕客享用美食。 #苗栗大閘蟹#客家菜#頭屋#南庄
東森新聞影音 ・ 6 小時前
宜蘭某大學爆性騷! 教授趁機肢體碰觸 多女學生受害
社會中心/黃富溢 宜蘭報導位在宜蘭的某私立大學,驚爆有教授對學生性騷擾!有學生投訴,某科系教授,單獨在輔導課業期間,藉機肢體碰觸,甚至還用訊息,說出許多令人感到不舒服的言語,而且受害學生似乎還不只一位。校方回應,沒有接獲舉報,目前只看到媒體報導,將啟動程序調查。
民視 ・ 5 小時前
杜蕾一聽得獎嚇傻!爆柯淑勤只在意「紅毯前七美」
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昨(18)晚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在光裏的人》杜蕾擊敗余品潔、金雲、袁漠遙、黃大煒與羅文君,勇奪「戲劇節目最具潛力新人獎」,首度叩關金鐘即抱回獎座。她慶功時坦言一切發生太快,「還沒時間消化,感覺還沒真的慶祝。」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生技界護國神山?「這檔」新藥被Google點名看好創抗癌新契機 週漲幅飆13.1%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Google近期點名讚生華科(6492)開發中的新藥Silmitasertib(CX-4945),據了解,GoogleDeepMind發現CX-4945啟動冷腫瘤免疫...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即時監測燕子口堰塞湖 重機具進駐周邊待命 (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新形成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19日會同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進行即時監測,已針對高風險區域發布第4次緊急通報單及CBS簡訊警示,持續呼籲民眾勿靠近或進入封閉區域。圖為重機具進入靳珩橋待命。
中央社 ・ 8 小時前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5大調適法
隨著季節交替,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劇烈變化,許多人會發現心情波動,出現焦慮、煩躁、情緒低落,甚至伴隨睡眠不佳、食慾改變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這種因季節變換引起的心理不適,俗稱「季節性焦慮症候群」。雖然「季節性焦慮症候群」不是正式診斷,但臨床上確實觀察到在生活節奏快速及壓力增加下,環境光照縮短會影響生理時鐘,導致情緒調節困難,進一步加重焦慮與憂鬱感。一些民眾在特定季節(如冬季、年末)焦慮、易怒、睡眠障礙或恐慌症狀會明顯加重,若未及時調適,症狀可能加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蔡昀霖表示,季節性焦慮症候群主要因氣溫、日照和環境變化影響生理節律與神經系統,導致情緒失衡。秋冬日照減少會降低調節情緒的血清素分泌,容易引發憂鬱和焦慮;氣溫 ...
台灣新生報 ・ 7 小時前
換季頭痛找上門?中醫揭「6大類型」助對症緩解
季節交替時,許多人會出現頭痛、頭脹或偏頭痛等不適症狀。中醫師徐瑋憶指出,「換季頭痛」與氣候驟變、氣溫忽冷忽熱、空氣濕度改變以及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密切相關。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病人罹腦瘤右眼被摘除⋯竟要求換新眼鏡?醫從患者身上學到的生命課
當生命來到最後階段,病人最想要的是什麼?醫師維多莉亞.史薇特(Victoria Sweet)於《上帝的旅館》一書中,寫下在深池醫院的所見所聞,包括患者與醫生面對病痛或生死時的心情轉折,以及身心靈照護的本質、代價和價值等真實寫照,她深切體會到,醫生並不需要做很多事,往往只是最簡單的處方,病人就會好轉,醫療或許可以「無為而治」。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7 小時前
開啟慢動作模式 預防姿勢性低血壓
您是否在生活中,曾經有突然覺得頭暈、視力模糊、或者暫時性視覺消失的經驗呢?尤其是,從躺著、或坐著站起來的時候,這些症狀尤其明顯。當心,這可能是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特別提醒年長者要注意,醫師建議,...
大愛電視 ・ 15 小時前
掉牙、腳痛以為缺鈣 他罹「1罕病」連吃飯都難 淚喊:這病偷走我的生活
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描述一名女子失憶甦醒後,生活成了一團亂;但有疾病也造成患者被偷走生活,想做簡單的事都成奢望。有民眾童年因腿部畸形曾被誤診送至小兒麻痺收容所矯正,出院後直到成年婚後孩子確診或骨骼再次變形就醫時,才驚覺自身罹患性聯遺傳低磷酸鹽佝僂症(XLH)罕病。淚喊「這病偷走我的生活,終身異樣、每日骨痛,讓走路和學習都成了奢望。」(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這辛香料」超威!能燃燒脂肪、瘦腰身、降體脂、防糖尿病
薑是許多家庭會使用的香料。醫師張家銘表示,薑能讓人體的脂聯素上升、腰圍變細。今年的一篇研究指出,薑可啟動脂肪的代謝,減少腰圍、降低體脂,胰島素變得更靈敏、血糖不亂飆,也減少人體的慢性發炎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胸痛才是心臟病發作? 小心延誤就醫!醫教心臟病發作正確4因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突然捂著胸口、倒地不起?如果你以為心臟病發作都像這樣,小心會錯失真正的警訊。醫師提醒,實際上,心肌梗塞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可能非常多樣,且常被忽略,有些人甚至完全沒有胸痛,延誤就醫時間。而一旦心臟病發作時,務必牢記有4個步驟可以因應,以避免心臟病發作大多不是「發現太晚」就是「處理太慢」造成的悲劇。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
匯流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大腸鏡幾歲開始做?醫:「2關鍵」判斷 「5大高風險群」及早檢查防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國健署提供45至74歲民眾,以及40至44歲具大腸癌家族史者,每兩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則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但檢查時機只考量年齡嗎?馨蕙馨醫院胃腸肝膽內視鏡中心吳宗勤主任指出,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同時發炎性大腸疾病,如潰瘍性大腸炎以及克隆氏大腸炎逐年增加,提醒民眾並非年紀到了才要警惕,更要看「風險」與「症狀」判斷,當個人健康情況、生活習慣或症狀出現變化時,就應考慮提早檢查。 3案例說明檢查「不只看年齡」 年輕人非百分之百安全! 吳宗勤主任表示,大腸息肉是日後演變成大腸癌的主要因素,及早發現並切除息肉有助癌症預防。雖然年齡與息肉的發生率成正比,但年輕人一旦出現相關症狀,同樣可能面臨健康風險。就有一名27歲男性是長期外食的肉食主義者,在公司健康檢查中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息肉,也就是說雖然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息肉已經存在並造成出血,可見早期、主動篩檢的重要性。 另有一位有抽菸習慣的32歲男性,受慢性腹瀉困擾,因為太太擔心而就醫,檢查發現息肉和多發性憩室。症狀是身體發出的重要警訊,腹瀉、便秘、排便習慣改變等持續或反覆出
健康醫療網 ・ 16 小時前

32歲金鐘新人已婚1年!感謝影后媽相挺 要她回家趕快做這事
杜蕾以《在光裏的人》拿下最具潛力新人獎,劇中她詮釋的是天生重度腦性麻痺以及小腦萎縮的病患。杜蕾說自己當演員的經驗還不多,但想要成為演員,是從小的熱忱和夢想。杜蕾說這次能在金鐘60入圍,對她來說,已經是最大的肯定和鼓勵,也謝謝評審看見她的努力。評審對杜蕾的評語是「以真摯細膩的演技描繪出身體侷限下的堅韌與渴望,情緒飽滿,角色刻劃鮮明,也顯示演員亮眼的潛力。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止痛藥會「愈吃愈沒效」?醫揭真相 這些情況提早吃才有效
關於止痛藥的使用,有不少人心中會存有疑問與迷思,如:「吃止痛藥是否會產生抗藥性?」「剛開始痛就要吃止痛藥嗎?」,其實這些問題不僅涉及抗藥性與耐藥性的概念,還會涉及止痛藥的使用時機與劑量。 市售止痛藥2種 管制藥品需醫師處方 止痛藥是現代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藥品之一,常見的市售止痛藥分為兩種,一種是中樞止痛藥(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另一種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s),包含阿斯匹靈(Aspirin)及布洛芬(Ibuprofen),用來改善頭痛、經痛或肌肉疼痛等狀況。另外還有一種類鴉片止痛藥(Opioids),在我國屬於管制藥品,需由醫師處方使用。 吃止痛藥是否會產生抗藥性?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區分「抗藥性」與「耐藥性」這兩個概念。抗藥性(Drug resistance)通常指的是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的作用下,逐漸變得不受藥品的效果影響。這意味曾經有效的藥品,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去療效,導致疾病難以控制或治療。耐藥性(Drug tolerance)則是指人體在頻繁使用某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
這種糖有助對抗膀胱癌!4水果含甘露糖 讓癌細胞自我毀滅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近日一項刊登在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研究發現,天然甘露糖竟能讓膀胱癌細胞走向崩潰、自我毀滅。這項研究首度完整揭開甘露
健康2.0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