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過高別緊張!醫教你看懂血脂檢查報告:「這4點」數值都要注意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嚴重疾病,定期檢查能夠及早發現血脂異常。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臟外科專家孫宏濤於《和心臟專家談心》一書中,解析現代人常見的心臟及心血管問題,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帶領讀者了解心臟疾病的診斷、症狀、治療與預防,一同守護心血管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Q1. 血脂是什麼?
血脂是指人體血漿中脂類的總稱,包括了總膽固醇(TC)、三酸甘油酯(TG)、磷脂(PL)和游離脂肪酸(FFA)等。總膽固醇又包括膽固醇酯和游離膽固醇。
這些脂類不溶於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成水溶性的脂蛋白才能存在於血漿中。除了游離脂肪酸與白蛋白結合之外,其餘脂質與球蛋白結合在一起。脂蛋白可分成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Q2. 血脂都是不好的嗎?
血脂是人體必需的成分。其中也分好的血脂、壞的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就是一種「壞血脂」,它的主要功能是將膽固醇轉運到肝外組織,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脂蛋白。由於小顆粒的低密度脂蛋白更容易進入動脈壁內,更易被氧化修飾,經過氧化後的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更強的致動脈粥狀硬化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好血脂」,其主要功能是將外周組織包括動脈壁在內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這一過程即為膽固醇的逆轉運,是高密度脂蛋白抗動脈粥狀硬化作用的主要機制。
Q3. 什麼造成了高血脂?
一般我們說的高血脂症主要是指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過高。體內血脂高主要源於體內合成過多、外部攝取過多和代謝障礙3部分。
外部攝取的主要是三酸甘油酯,是動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體內合成的主要是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來源於代謝障礙。人們常說,高血脂症是吃出來的。事實上,高血脂症是飲食和代謝兩方面共同造成的。
高鹽飲食容易形成高血壓,血管內徑縮小,造成血液中脂質的堆積。
長時間靜坐,運動量少,消耗不掉體內堆積的脂肪。
高熱量飲食,如肥肉、動物內臟、甜點、油炸食品都會導致體內脂肪、膽固醇增加,長此以往會形成動脈硬化,引起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家族遺傳基因的影響。
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的減少使脂類物質代謝發生紊亂,合成過度的膽固醇,出現膽固醇升高的現象。
Q4. 高血脂有哪些症狀?
高血脂症的發病是一個慢性過程,對身體的損害是隱匿、進行性和全身性的。根據程度不同,高血脂症的症狀也表現不一。
血脂輕度升高或者在正常和異常間波動的時候有時並無不舒服的感覺,容易使人放鬆警惕,因此有家族遺傳史或者上了年紀的人即便沒有症狀也最好定期檢查血脂,以便早期發現問題。
血脂升高持續一段時間後會影響血液運行,可以出現頭暈、乏力、失眠健忘、肢體麻木、胸悶心悸等。如果沒有其他疾病作怪,此時應當警惕血脂的問題,儘快檢查,積極治療。
如果仍然沒有加以治療,高血脂症會進一步發展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進而出現頭暈頭痛、胸悶胸痛、氣短心悸,甚至可以出現肢體麻木、口角歪斜、不能說話等嚴重症狀,此時已經出現了心腦血管的病變,容易發展為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嚴重威脅生命安全。
因此,當身體出現頭暈、乏力、失眠健忘、肢體麻木、胸悶心悸等症狀時最好去醫院查一下血脂,這有可能是高血脂症給你發出的信號。
Q5. 高血脂症分幾類?
高血脂症通常也叫高脂蛋白血症,指血中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也可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
根據化驗結果,高血脂症一般可以分為4種類型:以總膽固醇含量增高為主的叫高膽固醇血症,以三酸甘油酯含量增高為主的叫高三酸甘油酯血症,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含量均有增高的叫混合型高血脂症,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降低為主的叫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膽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總膽固醇升高為特點,是包括冠心病、缺血性中風在內的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三酸甘油酯水準的高低受遺傳和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與種族、年齡、性別以及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有關,往往是熱量過剩的標誌,也是代謝症候群的組成部分。
三酸甘油酯高的後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中脂質含量過高導致的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積,漸漸形成小斑塊,成為動脈粥狀硬化。
Q6. 血脂檢查需要注意什麼?
為了保證化驗結果真實可信,在化驗血脂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合理控制飲食。抽血前2周內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不要刻意調整飲食,更不要大魚大肉或者故意只吃青菜豆腐。抽血前3天內避免飲酒及吃肉或動物內臟等高脂食物,抽血前12小時內不要吃東西,8小時內最好不飲水。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就餐後血液中脂質和脂蛋白的成分和含量發生變化而影響檢查結果。
取血前數天或數周最好停用調脂藥、避孕藥、激素等可以影響血脂的藥物,不可以停用的應該告訴醫生,記錄下用藥情況做參考,以避免藥物對檢查結果造成的干擾。
化驗血脂前2~3天不要做劇烈運動,可以繼續進行適度健身運動。劇烈運動會使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對血脂化驗結果有一定的影響。檢驗當天要靜息5~10分鐘後再進行抽血化驗。
感染、外傷、手術、發燒,以及婦女經期、妊娠等狀態會影響血脂水準,因此這些情況不建議檢查血脂。如果需要檢查,判斷時應該考慮上述因素可能對結果造成的影響。
血脂檢查主要關注這4項:膽固醇(TC)、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總膽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膽固醇過多會在血管壁沉積,使血管變窄,失去彈性而變硬變脆,漸漸將血管完全堵死,誘發心絞痛、冠心病、腦中風等。一般人只要總膽固醇高於5.7毫摩爾/升(mmol/L)就可診斷為高膽固醇血症。
三酸甘油酯主要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產生熱能,是人體存在於血液中的脂肪成分,正常值<1.70mmol/L,男性0.45~1.81mmol/L,女性0.23~1.22mmol/L。三酸甘油酯在人體不同部位堆積會造成不同的後果,比如,堆積在皮下,人就會發胖;堆積在肝臟,就會造成脂肪肝;堆積在血管壁,會造成動脈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膽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通俗地理解為「壞」膽固醇,因為其水準升高會增加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中老年人約3.37mmol/L,大於4.14mmol/L為明顯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一項比較特殊的指數,可通俗地理解為「好膽固醇」,因為其可減少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正常值0.91~2.19mmol/L,它的增高對人體有益,而過低則會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性。
Q8. 血脂指數不高就可以放心?
化驗單出來後,大家肯定都會關注結果,如果化驗單上有哪項指數有升高就非常緊張,看到化驗單上所有指數都沒有升高就非常開心。的確,化驗單上有指數升高多半不是好事情,不過,血脂化驗的項目都不高並不代表一切正常。
血脂化驗單上的項目所標出的正常範圍是以正常人為標準統計出來的,而高血脂症患者多同時伴有其他身體的異常。有的已經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甚至有的已經發生過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對這些人的血脂控制得更加嚴格些。
比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該控制在更加低的水準,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該控制在比較高的水準。這樣才有助於預防嚴重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和加重。
另外,40歲以上男性、停經女性、肥胖、有黃色瘤、有血脂異常及心腦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其血脂指數也不能僅僅參考化驗單上的範圍,而應該控制得更嚴格一些。並且這些人群作為患高血脂症的高危險群,應該定期進行血脂檢測。
(本文摘自/和心臟專家談心(二版):你所不知道的心臟大小事/大都會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該怎麼辦?醫教你「這樣解讀」健檢報告
心律不整是什麼?為什麼會心律不整?心律不整是病嗎?9大QA一次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血脂過高別緊張!醫教你看懂血脂檢查報告:「這4點」數值都要注意
其他人也在看

哪些食物是「高鈉炸彈」?低鈉飲食第一步「加工調味料改為天然辛香料」
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應低於 2400 毫克,相當於 6 公克食鹽;然而,市售各式加工食品和調味料正是隱藏...
Heho健康網 ・ 1 天前
中美競爭下聯合國的改革與未來
今年不但是對抗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同時也是安排二戰戰後世界秩序重要成果的聯合國成立80週年。9月底,超過140位世界領導人齊聚紐約,然而,屹立80年的聯合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坦言,聯合國正處於「被衝突、不平等與不公正撕裂」的時代,距離「使後世免於戰禍」的創立宗旨已愈行愈遠。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嘉義義竹鄉長黃政傑發放風災紓困金5000元
(記者廖建智嘉縣報導)嘉義縣義竹鄉因應丹娜絲颱風及0728豪雨造成災害,定10日及11日兩天發放民生紓困金,發放相關資訊,請上鄉公所網頁及各村辦公室查詢。義竹鄉鄉長黃政傑定10日上午9點在六桂...
自立晚報 ・ 1 天前
繞過光復災區花蓮搬家去高雄 小貨車半路慘與吉普車相撞……
台東市臨海路、馬亨亨大道路口今晚7點左右發生車禍,正要臨海路左轉吉普車與直行南下的小貨車相撞,吉普車右側車身被撞凹,小貨車車頭嚴重受損,所幸人員都只是輕傷。小貨車乘客說,本來想從花蓮移居到高雄,特地繞過光復災區、走海線南下,想不到在台東出車禍。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足球》中國足壇太粗野!多哥國腳阿薩莫亞遭猛撞廣告看板 頸椎重創面臨癱瘓風險
多哥中場球員阿薩莫亞 (Samuel Asamoah) 在中甲一場比賽中,遭粗野的衝撞後與場邊廣告看板發生猛烈碰撞,導致頸椎骨折。其所屬廣西平果俱樂部表示,此意外可能造成其癱瘓。現年31歲的阿薩莫亞效力於中甲聯賽的廣西平果隊,在上週日的一場國內賽事中,遭對手推擠後頭部直接撞上LED廣告面板。廣西平果隊週一指出,阿薩莫亞頸部多處骨折且神經嚴重損傷,面臨「高位截癱」的風險。 Chongqing Tongliang Dragon defeated Guangxi Pingguo Haliao 2:0 to regain momentum. The referee, however, seemed to turn a blind eye to their rough challenges. As per Guangxi's medical report, Samuel Asamoah has injured spinal cord. His future career - even life, is at risk. pic.twitter.com/dfV5CvYO75— China Spor
麗台運動報 ・ 1 天前
苗栗15日徵才 近700職缺
為協助求職者拓展就業管道並順利就業,同時協助企業延攬合適人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將於十月十五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一點,在竹南科學園區行政服務中心二樓(苗栗縣竹南鎮科研路36號)舉辦「苗栗地區現場徵才活動」。邀請十七家廠商,釋出近七百個優質職缺,逾八成起薪三十三K以上,涵蓋半導體、光電、生醫、傳產、教育及休閒運動等多元產業,為不同需求的求職族群打造豐富選擇。為響應環保,本次活動採用無紙化報到,完成報到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抽中超商禮券及電影票。隨著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成長,苗栗科技產業發展蓬勃,晶圓、電子、光電等相關大型企業都在此設廠,半導體封測大廠超豐電子及京元電子共釋出產品、設備、研發、製程工程師及技術員等二五○個職缺,提供完善訓練機制及福利,積極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夜宿新北十三行博物館聽脫口秀 10/13限量報名
(中央社記者曹亞沿新北9日電)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18、19日推出「來去博物館蹛一暝」活動,民眾能免費夜宿館內與千年古物共眠,還有和尚脫口秀等演出顛覆博物館嚴肅印象,限量30組名額,13日上午開放報名。
中央社 ・ 1 天前
國人8月刷卡金額 同期新高
金管會公布8月國人信用卡簽帳金額約3,768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但月減約2,770億元,主要因為今年綜合所得稅延至7月入帳,加上暑假旅遊消費旺季的疊加效應,因此出現首次單月刷破6,000億元的紀錄,8月回歸正常水準;累計前八月3.28兆元、創同期歷史新高。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川普有意調解泰柬衝突 泰總理喊話柬埔寨需滿足條件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9日專電)針對川普有意調解泰柬衝突,泰國總理阿努廷表示,這體現善意,但談判須依泰柬雙方先前達成的原則進行。他希望川普能以書面正式致函表達調解意願,並指出,若柬方能滿足條件,泰方隨時準備進行對話。
中央社 ・ 1 天前
小心啤酒肚危機!改掉3大壞習慣,遠離心血管疾病
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很多人都默默累積「啤酒肚」。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中風的風險。根據統計,台灣超過50%的成人都有肥胖問題,其中三大主因最容易養成啤酒肚: 1.不良飲食習慣:高糖、高油、高鹽、高脂的精緻食物 2.不良工作習慣:久坐、過量飲食或不定時用餐 3.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睡眠不足 男性脂肪多囤積在腹部,女性則常從臀部開始堆積。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已經身處肥胖危險區,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的風險將比腰圍正常的人高出數倍。 小李,35歲,上班族,平日久坐、喜歡宵夜甜點,最近發現自己的肚子日漸突出。一次健康檢查後,醫師提醒他腰圍已達危險值,血脂偏高,若不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未來罹患心臟病或糖尿病的風險很高。小李開始依循醫師建議,調整飲食、增加運動,每天測量腰圍,2個月後腰圍減少5公分,健康指標也逐步改善。 改掉啤酒肚,五大行動策略1. 改變飲食結構 減少熱量攝取,上班族每日可控制在約1600大卡 外食少碰油炸、油膩食物,多選熟食或清淡餐點 下午茶減糖、降低碳水攝取 2. 調整生活模式盡量站立、走動,分段運動或原地踏步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中職》樂天宣布沈鈺傑轉顧問 礒江厚綺出任球團處處長
樂天桃猿今宣布,現任營業本部長礒江厚綺將出任球團處處長,原球團處處長沈鈺傑將轉任球團顧問。樂天球團指出,「希望他持續以其專業與經驗協助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組織體系,推動球團整體水準再提升。」礒江於2008年與La new熊隊結緣後,開始學習中文;2011年加入Lamigo桃猿應援團,2016年進入球團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淡水警反詐宣導 嚴防民眾遭「不動產」詐騙
新北市淡水警方嚴防詐騙案件,近期舉辦講座,不僅透過實際案例進行宣導,也持續透過跨單位的合作,強化民眾對於不動產交易安全的認知,保障市民財產安全。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拍下母子檔洪水中驚險逃命! 紀錄者鬆口氣「兩人平安」
地方中心/趙永博 花蓮報導花蓮光復發生洪災當下,一度有一對母子差點被沖走,全被同樣是災民的張先生,用手機拍了下來,直到清淤告一段落,張先生四處打聽母子倆下落,發現事發當下,兩人被沖到附近國中,隨後進到國中避難,確認母子平安,也才讓張先生,鬆一口氣。上個月23日,大水來襲,光復鄉中正路二段上,只見大馬路的車輛,通通漂浮在洪水中,攪和在一起,一名男子打赤膊的男子,和紫色上衣的婦人,一度被洪水吞噬,隨後自行爬了起來,兩人走在洪水中,畫面全被張先生手機拍了下來,一度讓他擔心不已。光復災民張先生表示「回去整理影片的時候,我就看那個車子,那邊有兩個人走過去,附近鄰居左鄰右舍問一問,拿影片給他們看,有沒有常穿這件衣服的阿嬤,他們說好像住那邊好像住這邊,最後我們就找到就是住這邊,看起來是平安。」母子後來被沖到附近國中 滿身泥濘進入國中避難(圖/民視新聞)事發後,張先生四處打聽兩人下落,才知道原來他們是一對母子檔,洪災當下全身泥濘,被沖到附近國中,隨後就在國中裡避難,確認母子平安,而同樣是受災戶的張先生,回憶洪水來的又快又急,一度有警車來回廣播,要大家即刻避難。警車廣播表示「水來了趕快逃跑。」光復災民張先生表示「就是這台警車這個他救了這條街。」拍攝者張先生紀錄洪災影片 放在自家門口播放作為警惕(圖/民視新聞)洪水沖破自家玻璃門,張先生手掌也被玻璃割傷,為了保命,不顧一切,立刻拉著爺爺,就往樓上跑。光復災民張先生表示「我們也很天真 那好,在玻璃門裡面看好了,後來外面水更多一直擠進來,玻璃門爆掉之後,我們就趕快這樣,就這樣撈住我阿公,我這邊就全都被玻璃劃傷。」短短兩分鐘,原本家園遭大水吞沒,當天拍攝的影片,張先生現在放在自家門口,重複播放,作為警惕,只是現階段在中華路巷子裡,仍有不少人的房子,飽受淤泥所困,恐怕需要更多人手,協助清淤。原文出處:拍下母子檔洪水中驚險逃命! 紀錄者鬆口氣「兩人平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馬太鞍溪便道明下午3點提前通車 單趟省下40分鐘車程馬太鞍溪便道明下午3時通車 陳世凱:單趟省40分鐘光復鄉阿嬤親筆信協尋志工 我的淚是他們幫忙擦乾的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台中4女童「黃金葛汁」事件翻轉?受害男童性騷黑歷史曝光 知情者:女生是受害者
據《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爆料者表示事發當時校方為保護學生,僅隱晦提及男童「言行」引發女童們不滿。然而實際上卻是男童長期對女同學以言語、行為性騷擾,甚至會在女學生上廁所時在廁所外「站崗」,狀況已經達到令女學生心生恐懼的程度,而女學生將情況向當時的班導師反...
CTWANT ・ 1 天前
普發萬元今通過初審 17日三讀一個月內發放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5700億的防衛韌性預算正在委員會進行初審,其中包含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預計今天就能通過初審,17日三讀後一個月內就能發放。不少地方縣市議會看了也喊加碼,但藍營縣市長都喊沒錢,綠營狂轟別甚麼都賴給清德,藍營縣市長也該當表率。立委(國)賴士葆:「普發現金沒有問題啦,但你用媒體宣傳費就有點奇怪了。」立委、官員排排坐,5700億韌性條例的預算逐筆審查,其中最讓民眾有感的,莫過於普發現金1萬元。全民期待普發現金,最快11月中就能領。(圖/資料照)立委(民)陳亭妃vs.財政部長莊翠雲(10.08):「這個特別預算過了以後,總統公布一個月內開始發放,這時間點只要總統一公布後,排往後一直有序地進行。」經過2天的質詢、逐條審查,預算案順利送出委員會,只要朝野三有共識,預計就能排入下周的院會,最快17號就能三讀,並在一個月內開始發放,新竹市開加碼的第一槍,已經編列好"額外普發5000元"在明年度預算,只要議會審議通過就能發,幾個藍營執政縣市,民進議會團也提加碼,台北市喊加碼2.1萬、新北喊加碼4.6萬、桃園喊加碼1.5萬、新竹縣喊加碼3.4萬。但縣市長面有難色。台北市長蔣萬安:「中央右手給左手扣,我們捷運經費補助就少了650億,接下來我們要投入的相關重大建設,包括校舍改建捷運興建市場改建等等,都要投入4800多億,所以我們必須考量整體財政狀況,及財政紀律原則。」民進議會團提案加馬,蔣萬安說很多市政重大建設都要花錢。(圖/民視新聞)立委(民)林楚茵:「反正現在什麼事就賴給清德賴給中央,只要求中央普發現金一萬,但明明這些地方政府也都在超徵,可這時國民不論縣市長或地方議員,好像都睡了,請盧秀燕盧媽媽蔣萬安,通通醒醒還稅於民不要說躲就躲,一皮天下無難事。」綠營喊話,要藍營別只會慷他人之慨,地方首長也該當榜樣,與全民共享經濟果實。(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原文出處:普發萬元案今通過初審 17日三讀後一個月內發放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普發萬元今通過初審 17日三讀一個月內發放「普發一萬」特別預算初審通過了! 最快17日三讀、預計「這時候」領錢台北市民有福了?議會藍綠團都提案普發現金 蔣萬安最新回應「沒說反對」
民視影音 ・ 1 天前
糖尿病不是天生注定!醫揭關鍵:這些「後天行為」害你罹病!
最新醫學觀點指出,糖尿病並非完全由基因決定,後天的生活行為才是真正導火線。醫師強調,現代人常因為飲食西化、缺乏運動、肥胖,導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大幅上升。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約有 230 萬名糖尿病患者,而且每年持續增加,甚至年輕化趨勢明顯。醫師提醒,不良習慣比遺傳更可怕!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MLB季後賽/補位漏接!錯失雙殺守備 斯漢送大禮給費城人害道奇落後
國聯分區系列賽G4道奇和費城人上演精彩投手戰,前6局打完雙方先發投手都沒有失分,道奇7局上換上斯漢(Emmet Sheehan)中繼,不料他因為自己補位漏接導致雙殺守備無法完成,隨後他也為這個失誤付出代價,被費城人敲出二壘安打先馳得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MLB季後賽/4小時58分!史上最長殊死戰 水手15局下再見安闖美聯冠軍賽
水手、老虎美聯分區系列賽殊死戰,最終在延長賽分出勝負。15局下波蘭柯(Jorge Polanco)1出局滿壘敲出再見安打,3:2擊敗老虎闖進美聯冠軍賽,對手是淘汰洋基的藍鳥。這場比賽打了15局,耗時4小時58分,是季後賽史上最長時間的殊死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