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標靶藥擴大給付 EGFR基因突變患者多治療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肺癌是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或出現遠端轉移,增加治療難度,其中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肺腺癌發生率最高,約五成以上帶有EGFR基因突變,而目前已能針對突變基因選擇對應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健保署也擴大給付肺癌EGFR標靶藥提供病患多元治療選擇。
肺癌標靶藥擴大給付 醫師:能照護更多肺癌病患
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黃明賢指出,臨床上,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病患治療目標在於兼顧控制病症及生活品質,並延長存活率,尤其對於易腦轉移肺癌病患而言,可考慮選擇具有高穿透血腦屏障特性的標靶藥物,但過去,健保對這類標靶藥物的給付限制較多,對於病患而言,無論在疾病控制或藥物費用都是一大負擔,如今健保署接軌國際治療指引擴大給付,讓更多病患能有治療選擇,醫師在規劃治療時也有更多空間。
肺腺癌EGFR突變腦轉移高 影響病患預後關鍵
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容易發生轉移,尤其容易轉移至骨骼、腦部,成為影響病患預後及生活品質的關鍵;黃明賢醫師表示,EGFR基因突變會使腫瘤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且相較無EGFR基因突變的癌細胞,更容易有遠端轉移風險。在過往的標靶治療常得合併血管增生抑制劑幫助控制腦部轉移的症狀。標靶藥物本身也有需加強照護的副作用,常見有皮膚乾燥、冒痘、甲溝炎、噁心、嘔吐等情況,嚴重時容易影響生活品質,不過標靶治療引起的副作用,仍依據不同患者的體質與病況而有所差異,建議用藥時若發生任何身體不適,都應盡快向醫療團隊尋求專業建議。
46歲女罹EGFR突變肺腺癌 轉換標靶藥維持生活品質
一名46歲女性,去年三月時被診斷出肺腺癌,接受基因檢測,確定帶有EGFR基因突變,但因未有腦轉移,不符合當時新一代標靶藥物的健保給付條件,因此接受其他代的標靶藥物治療;不過黃明賢醫師表示,這名病患對該標靶藥物的治療有較明顯的皮膚冒痘與甲溝炎等影響外觀的副作用。直到去年十月健保擴大給付EGFR標靶藥物給付標準,經評估申請使用且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目前穩定追蹤,維持整體生活品質,心情調適許多。
標靶藥突破血腦屏障 成肺癌腦轉移治療策略
黃明賢醫師提及,新一代標靶藥物具備能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的特性,對易腦轉移的肺癌治療策略帶來新的思考方向。自去年10月起健保擴大給付於一線治療後,醫師在臨床規劃上有更多考量空間,部分患者的治療反應也呈現穩定狀態,但仍需依病況與體質差異進行評估。
標靶藥仍有副作用 必要時應與醫師討論劑量
黃明賢醫師指出,抗癌標靶藥物會依作用位置、病患不同體質與病況,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潛在副作用,像EGFR標靶藥物還是有可能會出現皮膚乾燥等情況,即便未影響生活品質,但必要時,應積極與醫療人員討論,醫師根據副作用嚴重程度及整體病況做評估,調整適合劑量,避免影響治療目標。
治療晚期肺癌 醫師:注重個人化治療方案制定
肺癌治療走向個人化治療,隨著治療藥物不斷進步,即使已確診晚期的病患,也不必過於灰心,臨床上仍有多種治療方式可供評估;黃明賢醫師提及,現今肺癌在治療上,更重視個人化治療方案制定,藉由肺癌多專科醫師所組成的醫療團隊,能因應病患不同的病症,給予解決方針;黃明賢醫師表示,即便後續治療出現抗藥性,也有其他藥物可以選擇,甚至再次基因檢測了解基因突變是否有改變,依照改變型態再給予對應藥物治療,最重要是與醫療團隊共同規劃合適的治療策略,以最佳化抗癌成效。
【延伸閱讀】
EGFR標靶藥有副作用較低的選擇? 晚期肺癌化療、免疫、標靶藥副作用解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桃園4萬人做肺癌篩檢救命! 92%患者發現早期病灶
肺癌長年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且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桃園市自民國112年3月起率全國之先推動「擴大肺癌篩檢計畫」,根據桃園市政府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已完成逾4萬人篩檢,發現233例肺癌確診個案,其中92%為早期病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又來了?!驗出毒雞蛋「遲6天才公布」 重演10月黑心豬腸情況
市售雞蛋驗出農藥芬普尼殘留超標,引發食安疑慮。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國民立委王育敏指出,食藥署早在檢驗出毒雞蛋後,卻延遲六天才對外公布,導致消費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食毒蛋,批評這是行政怠慢、漠視消費者權益的表現。國民衛環委員會召委廖偉翔也表示,食安問題不能每次都靠善後處理,政府必須學會事前防堵。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無痛血尿竟罹癌!你沒聽過的「泌尿上皮癌」是什麼?醫師點名3類高風險族群
67歲的林女士一向健康,卻在近期出現間歇性的無痛血尿,她原本以為只是小問題,至台北慈濟醫院檢查後,竟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長了一顆5公分的腫瘤,並造成腎水腫情形。確診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後,許竣凱醫師先安排化療縮小腫瘤,再利用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並重建輸尿管,成功保留腎臟功能,林女士術後追蹤至今,病情控制良......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6 小時前
別把海鮮放微波爐 專家揭下場「絕對後悔」!曝3妙招:化腐朽為神奇
一道道美味佳餚吃不完放冰箱,隔天用微波爐加熱超方便,但專家提醒,如果是「海鮮類」,則最好不要放進微波爐,並點出2個關鍵原因,不只海鮮特殊氣味會在空間內久久不散,還會讓口感變差!不過專家也說,用「對的方法」還是能把海鮮化腐朽為神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受不了地板有頭髮、要求物品排列整齊?你可能非單純潔癖!醫解析強迫症及強迫人格差異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講究「整潔」的程度到令人佩服,甚至笑稱自己「有潔癖」。但是,當清潔、排列、檢查成為焦慮的根源,甚至干擾睡眠與家庭關係時,有可能是心理健康的警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主任楊逸鴻指出,「潔癖」有時其實是強迫症(OCD)或強迫人格的外在表現,兩者雖名稱相似,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6 小時前

早餐常吃!研究揭「1類食物」藏致癌物 跟菸一樣毒
許多人早餐喜歡吃培根、火腿,但加工肉品恐越吃越傷身。食安專家韋恩表示,英國科學家近期呼籲,應在培根與火腿的包裝上,貼有類似香菸的健康警告標籤,因為當中的亞硝酸鹽化學物質具有致癌風險,危險等級與菸草、石棉相同,不可不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男急診驚見10公分大腫瘤 1年半長大26萬倍難早發現
一名65歲男子1年半前做過肺部電腦斷層掃瞄,當時很開心沒有發現任何異狀,不料最近喘到急診,赫然發現肺部不僅有積水,還有10公分大的腫瘤。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提醒有吸菸史的民眾,就算檢查無異狀仍不能掉以輕
健康2.0 ・ 17 小時前想炒出餐廳級脆甜高麗菜 內行曝2關鍵:提味又鎖水
一名網友表示,平時炒高麗菜時為了炒出甜味,會加些水,但卻會讓菜變得軟爛、失去爽脆口感,詢問有沒有能兼顧脆甜的秘訣,貼文釣出不少內行人分享經驗,有人建議加少許糖可提味並鎖水,也有老手指出,應以鐵鍋大火快炒,鍋溫夠高時下油立刻翻炒,才能保留水分與甜味,炒出香氣四溢又脆口的高麗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125公斤主廚「燙傷意外確診糖尿病」!靠「這1控糖減重策略」找回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42 歲王姓男主廚體重高達125公斤(BMI 38),在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11.3%),並有嚴重脂肪肝,每日須施打四針共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出院後,王主廚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監測,搭配瘦瘦針(GLP-1/GIP受體促效劑)治療與生活型態調整,三個月後成功停用胰島素、六個月後糖化血色素降至5.9%,體重減少近23%,目前僅需每週施打一劑瘦瘦針與口服藥維持血糖。 看見血糖變化 飲食管理更科學 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主治醫師彭瓊慧指出,糖尿病與肥胖常並存,若僅靠意志力節食往往難持久。透過CGM與瘦瘦針雙管齊下,能讓控糖更精準、減重更安全。 彭瓊慧醫師表示,CGM能24小時紀錄血糖變化,揭露傳統指尖血糖無法捕捉的「餐後血糖盲區」,幫助病人即時了解哪些食物會引起血糖波動。 她舉例,許多人認為番薯是健康食物,但透過CGM發現,單吃番薯可能讓血糖暴衝,若搭配蛋白質或冷藏再食用,升糖幅度就會明顯降低。「這樣的即時數據讓飲食管理不再靠感覺,而是有科學依據。」她說,CGM也能協助醫師依據患者血糖型態,微調藥物劑量與運動時間,達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江國賓切除口腔腫瘤!對健康有新體悟 驚喜現身粉絲婚禮送祝福
[FTNN新聞網]記者黃鈺晴/綜合報導演員江國賓出道30多年,長年在高壓、緊湊的拍攝環境中工作,而他上月透露,自己在3個月前發現口腔內長出一顆小肉瘤,經檢查...
FTNN新聞網 ・ 8 小時前
突入院手術遭疑罹癌!62歲洪榮宏首發聲不忍了 「化驗結果」曝光
62歲金曲歌王洪榮宏10月31日無預警PO出病床照,只見他雙眼緊閉、神情平靜,寫下「預備心情,準備開刀」,結果被外界誤以為罹癌,經紀人隨即出面否認,經紀公司事後證實是因攝護腺問題入院動手術,已平安順利開刀完成。對此,洪榮宏10日曬出與醫師合照報平安:「我現在很健康啦!謝謝大家的祝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快訊/大樂透連15槓憋出6.2億!今晚彩券行排爆 集氣包牌合買衝破魔咒
大樂透連15槓,頭獎累積上看6.2億元、創近五年新高,各地彩券行今晚熱度直接炸裂。稍晚下班尖峰,熱門門市可望出現排隊繞到騎樓,機台嗶嗶聲沒停過,店員加開櫃台狂印的場面;牆上貼滿「包牌」組合與合購名單,親友團、同事團開群組集資,「中獎分紅」話題滿天飛。彩迷有人拿生日、車牌、門牌湊幸運數,年輕族群乾脆機選十連發;也有人抱著招財小物、敲三下店門求手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本日焦點】鳳凰陸警範圍擴大 氣象署最新說明/颱風假北北基桃不再共同決定?蔣萬安回應/登山悲劇⋯壓隊隊員無聲墜谷 全隊沒人發現
本日Yahoo焦點為您精選5則網友最關注的重點新聞、1.鳳凰陸警範圍擴大 氣象署最新說明 2.颱風假北北基桃不再共同決定?蔣萬安回應 3.登山悲劇⋯壓隊隊員無聲墜谷 全隊沒人發現 4.病患亮刀攻擊 名醫江漢聲看診遭襲 5.網傳駕照效期只到70歲 公路局:錯誤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7 小時前
正式登記市長初選 賴瑞隆酸柯志恩:連「他」都不敢挑戰還想要高雄人支持
2026地方大選腳步將近,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登記於10日正式開跑,立委賴瑞隆今(11)日前往民進中央完成登記,宣布投入內初選。賴瑞隆表示,民進的初選制度行之有年,相信這會是一場正向、良性競爭,大家能提出更多願景與政策爭取支持。 賴瑞隆強調,自己過去在高雄市政府擔任新聞局長、海洋局長、觀光局主秘、建設局專委等職務,累積超過10年行政經驗,並在立法院爭取......
風傳媒 ・ 10 小時前
長輩吞嚥退化 「喝水常嗆到」也暗藏危機!營養師教3技巧安全喝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你有關注過家中長輩喝水的狀況嗎?蘇哲永營養師分享,李登輝前總統就因喝牛奶嗆咳而送醫,最終由於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而與世長辭,提醒民眾若長輩吞嚥功能退化,清水、牛奶甚至茶都可能成為致命風險,建議應觀察並調整喝水姿勢;當長輩出現異常狀況,務必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協助。 前總統案例示警 吞嚥退化引發一連串危機 蘇哲永營養師日前於fb粉絲團指出,李登輝前總統在家中喝牛奶時,因嗆咳被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與心臟衰竭,後續更合併兩側肋膜積水與急性腎損傷。因當時其年事已高、且患有多重慢性病,住院期間反覆感染,最終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離世。「他的故事,用最沉痛的方式,為全台灣的家庭,上了一堂關於『吞嚥退化』的課。」 台灣長輩每10人有1人吞嚥困難 清水「1原因」恐傷肺 「吞嚥困難」並非少數人的問題。根據國健署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上的社區長者中,每10人就有1人正面臨吞嚥障礙,更有約21.8%的長輩,每週至少發生三次以上的嗆咳。 許多人以為清水、牛奶或茶屬於安全的飲品,蘇哲永營養師指出,對吞嚥功能退化的長輩而言,這些「不稠的液體」反而最危險。由於液體流速
健康醫療網 ・ 9 小時前
民進高雄初選賴瑞隆完成登記!曝民調與柯志恩差距最大達20%
[FTNN新聞網]記者許詠晴/台北報導民進高雄市長提名初選自10起開放4天報名,民進立委賴瑞隆今(11)日前往中央領表登記。面對國民對手、立委柯志恩,...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台8女神震撼理光頭!認了差點落淚吐真實心聲 老公反應曝光
台8女神方馨11日為了新戲《鳩摩羅什‧千年一譯》剃髮成光頭,製作兼主演的唐美雲邀約時,方馨考慮了2天才回覆,也感謝老公支持,給她足夠的信任感。但她坦言剪下第一刀頭髮時,感受到「回不去了」,心情五味雜陳,差點落淚,並非覺得可惜,而是由唐美雲幫她剪第一刀,直呼「很感動」。
鏡報 ・ 5 小時前
普發現金1萬元 ATM領取將開放(2) (圖)
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領取方式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造冊發放5種方式,其中ATM領現預計11月17日起開放,民眾可以在有貼識別貼紙的ATM取款。
中央社 ・ 1 天前
花椰菜切完別急著下鍋煮! 專家曝「多這1步驟」抗氧化效果提升3倍
走進超市,花椰菜是一年四季都買得到的蔬菜。無論是沙拉、炒菜、燉湯,花椰菜都能輕鬆入菜、增添色彩,因此許多人冰箱裡總是常備一顆。大家常聽說「花椰菜對身體好」,既然要吃,就希望能把它的營養發揮到最大效益吧!但其實,很多人吃花椰菜的方式,讓它的營養沒有完全被吸收。對此,蔬菜專家分享一個「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花椰菜營養加乘小秘訣」。 切完花椰菜後 靜置「5分鐘」就好 想讓花椰菜的營養發揮到最大,其實只要這麼簡單:「切好之後,先放著5分鐘再煮」。 你可能會想:「咦?就這樣?為什麼?」這個簡單的小動作,其實背後有充分的科學根據。花椰菜中含有一種成分叫做「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它能促進身體生成多種與「解毒」和「抗氧化」相關的酵素,幫助提升身體的解毒力與抗氧化能力。研究指出,這類酵素的種類超過100種。 而蘿蔔硫素的生成,需要透過切割或破壞組織後,與酵素接觸才會被活化。根據研究,只要在切完後靜置約5分鐘,就能讓蘿蔔硫素充分生成,使其抗氧化效果提升3倍!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花椰菜抗癌、護心、控糖!營養師曝「配這些吃」吸收翻倍 但別煮超過5
常春月刊 ・ 5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