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堰塞湖便道開挖多日 僅剩10米落石不斷難度增
工程人員在場、機具進場施工,經過多天開挖已挖出便道通行,目前距離壩頂路程還有10公尺,只要成功挺進就能開始處理在太魯閣燕子口形成的立霧溪堰塞湖,但林保署表示,最後的這段路作業環境險惡。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明,「怪手進去它還會落石,所以我們現在等作業環境比較穩定後他們會再進到壩頂上,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把壩頂降低5公尺,讓它的水溢流。」
依照中央觀測,目前堰塞湖水位正常、出水量175萬噸,距離壩頂溢流只剩約4.5公尺,依舊維持紅色警戒,儘管相關工程正在加快推進,最快3到4天、最慢一星期,引流排水將有初步成效,但堰塞湖危機至今未解除,也讓下游部落居民擔心自身安全。
當地居民說道,「從以前住到現在有50到60年,擔心也是會擔心。」
富世村長張文盛表示,「最好能夠就是說,上面的壩體趕快給它能夠用什麼樣的方式就給它處理,現在是居民最大的期待。」
其實在太魯閣不是第一次有堰塞湖。翻開歷史,在這次的災變位置曾經2度上演,1951年的花蓮大地震形成的天然壩,有73公尺高,隔了半年才潰堤;1998年的芭比絲颱風在立霧溪錐麓段也形成堰塞湖。
根據這次監測,17日的清晨4時58分,短短18秒,數萬立方公尺的岩石堵住河道,瞬間形成天然壩,連知名地標酋長岩都被淹沒。面對這次災害,太管處高度戒備,祭出封閉管制措施。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燕子口堰塞湖距壩頂4.8米 施工人員估明可抵壩體正上方
立霧溪堰塞湖便道開挖多日 僅剩10米落石不斷難度增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壩頂5公尺 中央:未有立即危險
其他人也在看

落石不斷!燕子口堰塞湖便道開挖 剩「最艱難」10公尺
中央前進協調所今進行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記者會,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2座堰塞湖水位正常;近日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可望解除,燕子口堰塞湖水位距壩約4.5公尺,便道開挖剩最後10公尺,仍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補充說明,目前進度已快要抵達壩頂,大約還有10公尺路程,但是作業環境很差,怪手進去還會有落石,等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 太魯閣大橋不排除封閉 鐵公路備戰
花蓮立霧溪邊坡坍塌造成燕子口堰塞湖,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下游的太魯閣大橋恐受影響,公路局今天(20日)考量人車安全,不排除大橋南北端實施封閉車道;台鐵說,未達警戒值,會審慎評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馬太鞍溪出現新堰塞湖!滿水位60萬噸24小時內恐溢流 縣府急籲大馬村住戶準備疏散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再出現新堰塞湖,花蓮縣政府於12時50分收到中央通報,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方800公尺處,形成一小型堰塞湖,現水...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砲測中心受訓軍官驚傳墜樓身亡 陸軍:已組專案小組調查
陸軍南部砲測中心今天(20日)清晨發生軍官墜樓身亡事件。隸屬成功嶺步兵302旅、目前正在砲測中心受訓的一名中尉副連長,清晨被發現在營區內墜樓,經緊急送往台大雲林分院急救後仍宣告不治,目前軍方已組成專案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維持紅色警戒!燕子口處堰塞湖 距壩頂剩4.8公尺
花蓮燕子口和馬太鞍溪堰塞湖持續維持紅色警戒!截至20日資料顯示,燕子口堰塞湖壩高40公尺,距離壩頂僅剩4.8公尺;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達1019.7公尺,蓄水量約150萬噸。然而,光復鄉災後重建過程中,竟發生多處水溝蓋遺失及義煮團物資遭竊等不當行為,總協調官季連成警告,如果鐵板無法補齊,淤沙和垃圾可能進入排水系統,最重可處無期徒刑!面對堰塞湖危機,未來幾天仍可能降大雨,各界籲愛心不要被藉機踐踏,共同維護良好秩序。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落石多怪手挖降進度慢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花蓮燕子口立霧溪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為了讓水從壩頂溢流,林保署請來怪手降挖,由於現場不斷出現落石,導致進度緩慢,預估要3、4天到1週,才能處理完,太魯閣國家公園也發文,17號清晨,紀錄到18秒的震動,導致岩石瞬間堵住立霧溪,才形成堰塞湖,而且這已經是第三次形成堰塞湖。
民視 ・ 16 小時前
雪羊批太魯閣封園挨轟!周軒:「這些事」做不出來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受到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影響,光復鄉遭到泥流淹沒重創,至今家園尚未回到災情之前,近日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17日因山壁崩落,大量土石堵塞立霧溪也形成堰塞湖,壩頂蓄水量達270萬噸,水位一度淹至道路邊,隨時面臨潰決風險,不免讓人擔心是否又會出現馬太鞍堰塞湖的悲劇,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了安全起見,緊急封閉整個園區,不料卻遭登山部落客「雪羊」批評為了海拔300公尺的堰塞湖、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是小題大做,「連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言論一出立刻遭到炎上,他隨即也發文道歉。對此,政治工作者周軒分享了台灣政府官員和中國不一樣的地方,直言「絕對做不出來」。
民視 ・ 1 天前
共伴效應北台紫爆 燕子口地標消失2/18秒震動釀燕子口堰塞湖 專家:若豪雨地震恐有新形成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都還沒徹底解除,這兩天太魯閣國家公園這邊,燕子口一帶也形成新的堰塞湖,根據監控顯示,17日清晨出現短短18秒的震動,導致整片岩石崩落,形成壩體,如今下游部落、村里持續警戒,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更提醒,花蓮山區土石明顯鬆軟,一旦再有豪雨或地震,可能都會形成新一座堰塞湖。
鏡新聞 ・ 1 天前
影/浩劫再臨?馬太鞍又有新堰塞湖 1天後有潰堤可能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表示,今晨8時30分搭乘直升機空中勘查,於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發現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挖屢遇險 維持紅色警戒 (圖)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集水區雨量20日未如預期多,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採機具開上壩頂降挖,但沿途邊坡不穩,影響進度,最慢1週處理完,目前維持紅色警戒。
中央社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湍急 「距壩頂4.8M」 部落居民回不了家
經過一夜大雨,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地區邊坡坍塌形成的堰塞湖水流仍然非常湍急,截至19日,堰塞湖水位距離壩頂高程還有4.8公尺的安全距離,民樂部落還有21位居民在安置所。根據估算,若堰塞湖在1小時內潰決,水流預計50分鐘就會抵達下游錦文橋,屆時河床水位可能上升約5公尺!目前持續進行開挖引流工作,積極防止意外再次發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颱風外圍環流!彰化鹿港颳強風「風飛沙如沙塵暴」空氣混濁
中部地區今(20)日受東北季風增強與颱風外圍環流共同影響,強風挾帶大量沙塵來襲,形成罕見的「風飛沙」現象。中央氣象署自20日上午至21日晚間對中台灣多個縣市發布「橙色強風警示」,包括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地皆可能出現平均風力9級、陣風達11級以上的強烈東北風。其中以彰化鹿港鎮東石里鹽埕巷一帶情況最為嚴重。隨著強勁東北風掃過,沙塵被捲起在空中翻飛,整條街瞬間陷入黃濛濛一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挖屢遇險 (圖)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集水區雨量20日未如預期多,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目前用降挖的方式,利用機械到壩頂,僅剩10公尺左右,但是現場環境非常的差,仍有落石,影響進度,預期3、4天,最慢1週處理完。
中央社 ・ 1 天前

LIVE/大雨狂炸北台灣 氣象署15:30最新說明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受到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的影響,台灣天氣極其不穩定。對此,中央氣象署將於今(20)日下午3時30分,召開「較大規模/劇烈豪雨記者會」說明天氣狀況。現場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新聞網》直播。
民視 ・ 1 天前
上校局長涉竊密1/不聽勸告用Line傳國軍機密 上校林倉玉無視資安耍官威
海軍「大氣海洋局」共有200多名官士兵,主要任務是為海軍提供戰場環境情報,包括彙整大氣、海洋觀測數據,進行海象預報、支援海軍相關演習、訓練、人道救援及水下障礙物探測,算是幕僚機構,並非作戰單位。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花蓮馬太鞍溪下游又現「新堰塞湖」!滿水達60萬公噸 估24小時內溢流
先前因颱風豪雨強襲,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災情慘重;近期花蓮太魯閣燕子口也形成新的堰塞湖,再掀各界關注。這週持續受到共伴效應影響,北部、東部多地大雨狂炸,花蓮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又形成「新堰塞湖」,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預估,將於24小時內溢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淡江大橋規劃3公車路線 淡水到桃機估40分鐘
(中央社記者曹亞沿、王鴻國新北20日電)淡江大橋明年5月通車,新北市交通局規劃3條新公車路線,包含2條快線及1條觀光公車,開通後從淡水到桃園機場,預計40分鐘即可到達。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段新增堰塞湖24小時內恐溢流 公路局籲請用路人改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段又出現一處新增堰塞湖,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花蓮境內馬太鞍溪今(21)日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通報,溪段出現新增堰塞湖,研判可能於24小時內發生溢流情形;公路局已啟動防災戒備,籲請用路人盡速調整行程、改道通行,以確保行車安全。 花蓮縣府表示,經確認林保署觀測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1公里處,形成一小型堰塞...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