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形成恐溢流 光復鄉大馬村撤離
潰決時間估今晚至明上午10時 涵管便道不排除封閉
花蓮縣政府今天發布訊息,林保署觀測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一公里處形成小型堰塞湖,滿水位約60萬噸,預計在今天晚間6時至明天上午10時潰決,可能危及涵管便道,因此啟動預警性防災應變機制,不排除視情況封閉橋臨時便道。林保署通知公路局疏散下游機具及廠商,受影響的光復鄉大馬村民開始撤離;台9線馬太鞍溪橋便道隨時預警性封閉,請用路人提早規畫改道。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今天上午陪同中央災害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到太魯閣視察,針對馬太鞍溪下游形成的新堰塞湖,黃群策指出,主要是堰塞湖堰體因為沖刷形成V型河道,下方有部分土體因為過於鬆軟造成小型崩塌,形成新的堰塞湖。
黃群策表示,估計隨著溢流水越來越多,新堰塞湖滿水位有60萬噸,因為堰體土方很軟,估計24小時內新堰塞湖就會沖掉,將造成下游馬太鞍溪橋下方水位上漲約50到70公分,已通知公路局疏散下游疏濬的怪手、車輛等重機具。
林保署花蓮分署說明,今天上午8時30分搭乘直升機空中勘查,於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發現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
依現地初步判定,該堰塞湖壩高約40公尺,目前蓄水量約10萬噸,若降雨持續,預估約24小時後將達蓄滿狀態,屆時水量約達60萬噸(數據仍需持續驗算)。花蓮分署已依據「堰塞湖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即刻啟動防災應變,並通報相關單位同步進行監測及戒備。
根據水文初步模擬,若壩體在蓄滿後30分鐘內潰決,洪峰流量約為每秒670立方公尺,下游馬太鞍溪橋斷面水位可能上升約70公分。綜合研判,影響範圍主要為大馬堤防後方低窪區域,其他地區暫不受威脅。
季連成表示,新形成的堰塞湖比馬太鞍溪堰塞湖和燕子口堰塞湖還小,「就像蓄洪池般」,滿水位約50至60萬噸,而馬太鞍溪堰塞湖未溢流時是9100萬噸,因此即便這個新的堰塞湖水量全部宣洩而下,水位也只有增加50至70公分。
季連成說,目前馬太鞍溪新形成的堰塞湖約10萬噸水量,根據觀察20至24小時會開始溢流,如果慢慢溢流沒問題,只是擔心流速快沖散壩堤,水就會一次宣洩,因此馬太鞍溪下游施工作業已暫時疏散。
花蓮分署指出,前進協調所已立即通知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要求馬太鞍溪下游河道內施工人員全面撤離,並請交通部公路局留意便橋安全及即時實施交通管制。同時,已通知花蓮縣政府、光復鄉公所及大馬村長,協助預防性撤離大馬堤防後方低窪區住戶,確保居民安全。
大馬村長王梓安接受媒體電訪表示,目前撤離4戶,都去依親,另一名臥床者則由救護車送往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安置。
由於台9線馬太鞍溪橋便道隨時預警性封閉,交通部公路局指出,建議改走替代路線分流行駛,一是花蓮至台東,以台9線、台11線經花蓮大橋為主要路線;二為花蓮至瑞穗、玉里、富里,走台9線經台11線、台30線、台9線。
依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監控,馬太鞍溪新增堰塞湖恐在今天晚間6時至22日上午10時潰決。公路局花蓮工務段為確保用路安全,針對台9線231k+952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啟動預警性防災應變機制,不排除視情況實施封閉管制措施。
公路局花蓮工務段長陳麗華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目前工務段已派員加強巡查監測,並隨時掌握水位變化及邊坡穩定狀況。稍早因為接獲林保署、第九河川分署等訊息,接獲通報偵測到微地動而一度緊急封閉。
公路局呼籲用路人,特別留意封閉道路資訊(含替代道路),預先規劃行程及相關應變措施。
其他人也在看

花蓮災民還在鋪睡袋!他轟:徐榛蔚不救災跑去證婚 明年編648萬集團婚禮綁樁
[Newtalk新聞]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救災復原工作持續進行中,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日前指出,花蓮縣長徐榛蔚早就不在指揮中心,他今(22)日加碼揭露,當總協調官季連成和村長們檢討撤離演練時,「神隱」的徐榛蔚卻在飯店,與立委傅崐萁、鄭天財替45位新人證婚、送大禮,明年還要編列648萬舉辦集團婚禮,痛批「災民還在災區鋪睡袋,她在五星級飯店繼續綁樁送大獎」。 張育萌發文表示,花蓮災區撤離演練隔天,季連成立刻檢討,有村長臨時生病住院,沒辦法一起協助演練,生病是人之常情,但以後各村長會在第一線執行撤離工作,因此,季連成要求村里長建立「代理人制度」,若有臨時狀況無法工作,災難來臨時,要有代理人執行撤離。 此外,前進協調所原與鄉公所規劃,疏散收容將近1,000位居民,但有些居民事先知道要演練,所以離開警戒區,或到親友家避難,所以實際抵達收容中心的只有不到800人,季連成要求鄉鎮公所要實際掌握居民需求。 張育萌提及,從擬定撤離計畫,到挨家挨戶去看居民有沒有確實到二樓待好;最後檢討改善,為這次風神颱風的共伴效應,做好「防颱大作戰」,季連成苦笑說「我在做鄉長做的事」,結果,週
新頭殼 ・ 2 小時前
【本日焦點】坦承造假病歷躲兵役 陳柏霖等4藝人交保/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形成 光復大馬村撤離/「東北季風、低壓帶接手」專家示警3地區
本日Yahoo焦點為您精選5則網友最關注的重點新聞、1.坦承造假病歷躲服役 陳柏霖等4藝人交保 2.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形成 光復大馬村撤離 3.「東北季風、低壓帶接手」專家示警3地區 4.高市早苗選舉勝出 日本誕生首位女首相 5.藍鳥睽違32年闖世界大賽 將對戰道奇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20 小時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下游橋便道疑沖毀 畫面曝光
花蓮近期受颱風外圍環流及共伴效應影響,降雨持續不斷,導致地質鬆動災情頻傳。今(21)日清晨,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再度發生邊坡滑動,造成溪流阻斷,形成一座新的堰塞湖。對此,林業保育署表示,該堰塞湖疑似於晚間9時許開始溢流,大量泥水流經馬太鞍溪橋,初步判斷橋梁便道可能已遭洪水沖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巨浪越堤防不斷沖刷! 基隆碧砂漁港現嚴重變形車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共伴效應的影響,今(21)日大浪越過基隆碧砂漁港的堤防,場面相當怵目驚心,而昨日還出現一輛嚴重變形的黑色轎車,不僅保險桿整個掉落,就連車頂與引擎蓋也全都變形,今天下午更被大浪打落...
華視 ・ 19 小時前
22歲男大生癌逝後突發文「哇喔~我死掉了」 幽默地獄哏3億人次朝聖
日本一名暱稱「中山」的22歲男大生,2年前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癌症,日前不敵病魔去世,在離世前他利用社群平台的排程發文功能,用一句網路迷因哏「哇喔~我死掉了」向世界告別。幽默又令人鼻酸的貼文,迄今已超過3億人次瀏覽,不但觸動不少網友,更掀起一波向癌症醫療研究機構善心捐款的接力潮,以此代替香奠。
鏡報 ・ 1 天前
從吃鹽到氣胸!醫揭台灣歷年閃兵奇招:現在早就行不通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表示,假裝高血壓的方式有幾種,只要在量測的當下憋氣,就能影響壓脈帶的數據,但成功的可能性較低。另外,注射升壓劑也可讓血壓上升,只是使用者會感受到不舒服,例如頭暈、視力模糊等;還有一種方式是量測當天早上吃一大堆鹽巴,讓血壓上升...
CTWANT ・ 8 小時前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新堰塞湖晚間溢流!交通部:臨時便道沒有被沖斷
[Newtalk新聞]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新形成的堰塞湖21日晚間溢流,一度傳出交通部公路局之前緊急建好的臨時便道被沖毀;交通部深夜緊急澄清,便道沒有被沖毀,且大涵管也完好無損。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也表示,經現場勘查,臨時便道並無沖毀情形。 外界關心台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現狀,依據中央前進協調所提供的最新相片可以看到便道上,最靠近中央河道的位置,紐澤西護欄被沖的東倒西歪,涵管旁也有大量的淤沙,所幸便道前後兩端的引道部份都安然無恙,洪水被限縮在最中央的疏濬水道內。 季連成透過中央前進協調所新聞稿指出,臨時便道並無沖毀情形,由於農業部林保署預測馬太鞍新堰塞湖約於21日晚間開始溢流,交通部公路局於晚間7點30分宣布預警性封橋,而溢流約於晚間9點前開始,並於晚間10點前溢淹過便道路面,水位已於晚間10點45分降到便道以下。 公路局說明,溢流整體走向都在原本疏濬好的水道內,2公尺的大涵管也完好無損,兩側堤防也都保持穩定,目前現場只剩下一些積土、樹枝雜物,以及部分紐澤西護欄被沖歪。公路局會在警戒解除後,立即進場清理與檢修,並在完成安全評估後儘快重新開放通行。查看原文更多N
新頭殼 ・ 7 小時前
花蓮救災季連成「功成身退」!網喊「這句」嘆1事
政治中心/于士宸報導受強颱樺加沙影響,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上個月23日發生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造成多人罹難、失蹤,災情慘重。然而,災後許多熱心志工自發當起「鏟子超人」只為給花蓮災民恢復家園,其中,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總協調官季連成也成了這次救災的莫大關鍵人物。今日(22),季連成宣布救災工作告一段落,將從「災後救援」轉型為「重建復原」,自己則要回到原本的崗位上,讓網友都相當感動;不過,網友也衍伸出「1事」,感嘆季連成真的辛苦了。
民視 ・ 3 小時前
風神颱風影響暴雨不斷 北市宣布正常上班上課 部分學校停課
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持續影響北部地區,多處傳出豪大雨情形,依據氣象署資料,20日下午2時起到明日下午2時的24小時雨量預測,包含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山區、新竹縣山區、宜蘭等6縣市均達停班課標準,許多網友紛紛留言「敲碗」要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明天停班停課。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高市早苗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高市早苗背景、經歷、政治主張一次看
高市早苗當選自民總裁,有望在10月中旬舉行的國會首相指名選舉被指名為新任首相,也是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備受關注,高市早苗從政經歷為何?與台灣關係又如何?Yahoo新聞帶你一次看。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1 年前保溫瓶120ml「喝兩口就沒了」?大票人讚:一點都不廢
市售保溫瓶款式與容量多樣,一名女子近日收到一款僅能裝120ml的超迷你保溫瓶,因容量實在太小,忍不住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抱怨:「喝兩口就沒了,到底誰會用?」貼文一出引發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紛紛為這款小保溫瓶平反,直呼很實用,重量輕巧、放進小包包不佔空間,出門攜帶最方便;就算水喝完也不用擔心,台灣許多公共場所都設有飲水機,想補水隨時都有地方可裝。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美副總統范斯率團訪以色列 力保加薩停火協議
(中央社以色列基耶蓋特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今天在訪問以色列期間表示,對加薩停火協議能否維持下去抱持「極為樂觀」的態度。范斯此行目的在於鞏固對加薩停火及戰後重建計畫的支持。
中央社 ・ 9 小時前
宜蘭五結鄉河水滿溢路面變小河 居民憂淹進家裡
宜蘭縣 / 綜合報導 宜蘭今(22)日各地還是有風雨,不少地區陸續傳出災情。五結鄉的五股圳(ㄗㄨㄣˋ)水位上漲,河水溢出到馬路上,甚至快要淹進一旁的民宅。而在蘇澳的七星嶺步道,有土黃色泥水滾滾流到馬路上,不少車輛通過都只能放慢速度。至於山區部分,由於受到連日降雨影響,路基鬆動,台7線發生了邊坡落石坍方的災情,道路也因此中斷。河水溢出河道,將整條馬路覆蓋,道路上拉起封鎖線,往後看眼前一片汪洋,已經看不清原本的道路,記者說:「這個民宿外面都淹水了。」民宿外也有嚴重積水,差一點就要淹進室內,這裡是宜蘭五結鄉,五股圳水位上漲,幾乎跟橋墩平行,河水不斷溢出,讓附近居民都很擔心,附近居民說:「如果再一直下雨,到時候就連房子都淹進去了。」不只五結鄉有淹水災情,蘇澳的七星嶺步道入口也有,一道土黃色泥水滾滾流,順著斜坡一路流到馬路上,車輛開過去濺起大片水花,有不少駕駛看到泥水都減速慢行,兩名學生在路中央,被風吹得難以前進,其中一人艱難得牽著腳踏車,另一人頑強抵抗風雨,甚至連雨傘都被吹到開花,宜蘭南方澳的學生哀號,要上學真的很困難。南安國中學生VS.記者說:「非常的可怕非常的痛苦,撞到腳(真的喔)踏板撞到腳,(哪裡)一點點紅紅的。」大同鄉台7線也發生落石,邊坡整片坍方,大量土石崩落,連同樹枝殘骸將馬路覆蓋,工程單位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搶修,不過因為道路中斷,民眾只能暫時繞道而行,民眾VS.記者說:「可能會直接從那個(那邊繞過去),牛鬥那邊過去,然後再這樣繞到對面那條,會比較久一點。」宜蘭各地風雨不斷,尤其山區受到連日降雨影響,路基鬆動容易發生坍方,舊蘇花公路台九線也警戒中,不排除實施預警性封閉,宜蘭各地陸續傳出災情,提醒民眾雨天出門,務必留意自身安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 小時前
最新!花蓮馬太鞍溪新堰塞湖開始溢流 畫面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今(21)日被林保署發現有新增的堰塞湖,且經中央前進協調所預估將在24小時內溢流,於是便在晚間7時30分宣布,預警性封閉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並禁止人車通行;稍早獲得最新消息,馬太鞍溪的水已經流下來,並在晚間9時34分流到北上便橋,溢流畫面也隨之曝光。
民視 ・ 16 小時前
顧立雄:體位標準 明年4月加嚴
檢警連續3波偵辦藝人閃兵案,針對後續因應措施,國防部長顧立雄21日表示,預計明年4月頒布新版兵役體位區分標準,且盡快實施。據了解,為制定新版體位標準,國防部軍醫局、衛福部、內政部役政司、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各縣市政府及相關醫學會等將跨部會研議。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坤達涉閃兵案急從國外返台!抵達時間曝光 一落地就拘提
「ENERGY」團員坤達、書偉捲入閃兵案,檢警今天(10/21)發動第三波掃蕩,包括書偉等4名藝人到案,但坤達今日稍早已出發加拿大溫哥華錄節目暫時閃過,事後他透過經紀公司致歉之外,並緊急取消工作搭機返台配合調查,預計22日清晨5點半抵台。
太報 ・ 16 小時前
人物側寫》當年婉拒加盟兄弟 威能帝有不得已的苦衷
31歲的樂天桃猿王牌投手威能帝(Pedro Fernandez),本季先發26場用2517球共投170局,都是全聯盟累計數據最多的投手,戰績15勝2敗、飆出168K,勇奪聯盟勝投王和三振王,防禦率2.01、被打擊率1成98、每局被上壘率0.91,他被視為今年中職年度MVP大熱門人選,在季後賽也有不俗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高雄人見「路上一堆人穿外套」笑:很珍惜機會 網掀共鳴
因東北季風、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近來氣溫明顯下降,明顯有涼意,有高雄的網友也觀察到,路上不少機車族已經穿起外套,讓原PO忍不住笑稱「很珍惜任何一點點能穿外套的機會」,掀起網友熱議。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4 小時前
內政部十年移送572件閃兵案 判刑6月為大宗、僅1件兩年以下
藝人閃兵案延燒,內政部今年共清查出120多件逃避兵役案件,新北地檢署昨天也展開藝人閃兵案第3波搜索。回顧近十年因徵兵檢查無故不到、毀傷身體或以其他方法變更體位者的閃兵數據,內政部累計移送572件,其中有124件完成審判,94件處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僅有1件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