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屏專欄:花蓮洪災一個半月連兩次 責任歸屬還是理不清
梁東屏/專欄作家、前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 月23日發生溢流導致潰壩,大量泥流沖進光復鄉市區致災,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139人受傷,實質受災家戶則達 1837 戶。
哪裡知道災難才剛過一個半月,本月11日,受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導致強降雨的影響,馬太鞍溪水位暴漲,結果與光復鄉隔溪相望的萬榮鄉明利村遭到泥流侵襲,社區部分住宅、道路與農地都被淹沒。所幸明利村大部分住宅都位於山坡地,真正受災的是有門牌的住家19 戶,沒有門牌的工寮 12 戶,至今為止尚未傳出人員傷亡,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只不過,兩次的災難都源自於馬太鞍溪,光復鄉在南岸,明利村在北岸,兩次釀災都是因為堤防有破口,關鍵是,地方人士都多次跟水利署及第九河川署做出反映,但對方不是敷衍以對就是掛出保證「絕對沒事」,結果卻出了大事。尤有甚者,出事之後,中央單位的權責人等還故意避重就輕混淆造成洪水的原因,企圖規避責任的意圖昭然若揭。
以明利村的洪災為例,事發之後該村村長林萬成第一時間就在媒體開炮,痛批中央權責單位對地方的陳情置之不理。林萬成指出,他自7月起就多次會勘馬太鞍溪明利村段的一處堤防破口並進行通報,甚至在中央會議上提醒其危險性,但對方卻遲遲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甚至在事發當天他還再度與水利署人員到現場會勘,對方卻信誓旦旦地跟他說,「放心,絕對不會有事」,結果數小時後泥流就湧入明利村,最後還使得該破口擴大至百公尺以上。
一位不願具名的明利村居民表示,早知道光復鄉是因為堤防破口而發生水災,水利署卻後知後覺,「人為能預防的為何不做?會勘時還說不會有事,有事會負責,現在淹成這樣,拿什麼來負責?」;另一名村民則指出,堤防破口原先是以鼎塊、沙包暫時封堵,但後來因進行馬太鞍溪疏浚工程而被移除,颱風前僅撤走機具卻未重新堆回鼎塊與沙包,村長提醒也無人理會,導致洪水灌進村裡。「半個小時就可以搞定的預防卻不做,本來明利村不會淹水,結果現在淹成這樣,這不是人禍什麼才是人禍?」
事後,水利署長林元鵬坦承因未掌握實際狀況,導致堤防破口區無防護措施,「確實是我們的疏忽,目前已緊急封堵破口、搶災防水,避免災情擴大。」但他後來又改口指稱進水處是堤防尾端,本來就沒有堤防,但村長確實有提出要求「延伸」堤防,但經過評估後水利署認為沒有立即風險,「該處有高坎與道路作為天然屏障,但隨著河床抬高約5公尺,高度差縮小至僅3、4公尺,洪水一來突破形成破口」。他坦言,當初評估地勢較高,不需固置堤防,未料淤積改變地形,「這確實是我們沒有掌握到的實際狀況」。
行政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則在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作業務報告並備詢時指出,他知道林萬成村長曾經反映相關事項,但強調溢流主因是堰塞湖事件後,留下來土石墊高河床跟堤防一樣高,因此「有堤防等同沒有堤防」,任何地方都會溢出去,長久之計是要加速疏濬,但疏濬不可能沒有便道讓卡車要進進出出,便道也可以說是一個缺口。
林元鵬和陳金德其實都只說了事實的一部份,但合起來之後,就可以證實林萬成和前述村民所說的都是事實。亦即林元鵬似乎想強調該處本來就沒有堤防,所以就談不上什麼「破口」,是洪水來了之後才突破形成破口。但陳金德卻指出「疏濬不可能沒有便道讓卡車進進出出,便道也可以說是一個缺口」。
換句話說,林元鵬所說的堤防尾端「並無堤防處」實際上是一個讓進行疏浚大卡車及大型機具出入的便道「缺口」,泥流一來,當然就變成「破口」,是造成泥流湧入的根本原因,而非陳金德所說的「有堤防等同沒有堤防,任何地方都會溢出去」。事實上,空拍圖很清楚地顯現,泥流就是從這個「缺口」或「破口」湧入明利村。
光復市區遭到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導致泥流入侵而造成人命及無可計算的財產損失,其原因跟明利村的泥流洪災幾乎一模一樣,都是中央單位一再忽視地方呼籲疏濬河川加固堤防所致。
光復洪災發生之後,所有的證據及空拍都表明在遭沖毀的馬太鞍大橋下游大約五、六百公尺處的兩個開口堤是罪魁禍首,洪水是從這兩個破口沖入,巨大的泥流連帶沖垮了緊連的長達2860公尺的光復1、2、3號堤防,光復市區以及佛祖街等重災區的洪水,就是從這裡一湧而入。
問題是,地方人士早就跟中央示警,要求第九河川署應該要疏濬河川同時加強、加固甚至重做堤防,主要就是因為馬太鞍溪淤積嚴重河床多年來墊高太多。本身也是受災戶的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在災後痛批,指稱去年十一月就發生過一次潰堤,他當時陪同地方鄉親向第九河川分署提出陳情,警告馬太鞍溪南側堤防會再潰堤,但九河分署僅作臨時修補,堆放一些沙包,沒徹底補強,結果同一處堤防再度潰堤,滾滾泥流灌入光復市區。
事發之後,林元鵬第一時間就表示災難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水量過大,跟開口堤沒有絕對關係。但事實上就是馬太鞍溪的整段堤坊都是完好的,唯有這一段被沖毀。另外,本來被列為最危險的大馬村此次卻奇蹟式的沒有災情,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已成神話的大馬村長徹底執行撤離,而是因為堤防發揮了功效。所以,光復市區受災跟洪水從開口堤灌入連帶沖毀大段堤防絕對有關係,但林元鵬第一時間就急急說「沒有絕對的關係」,難道不是心虛,難道不啟人疑竇?
遺憾的是,事情發生之後輿論鋪天蓋地指責花蓮縣政府執行撤離不力,完全模糊了洪水才是真正問題的焦點。更何況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資料,花蓮縣政府回報的數字是收容所有130人,依親(前往親戚、朋友家避難)1365人,另有5348 人是採取垂直避難,總計6843人,和中央所匡列的8524人雖然有1681人落差,但若說完全未執行,則有失公允。
簡單地說,如果中央確實按照地方的要求做到位,把該補強或重建的堤防都切實做好了,前述的兩次災難其實都可以避免。現在,兩個雖然規模有別但卻如出一轍洪災發生在幾乎同一地點,責任歸屬還不清楚嗎?
水利署現在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以來,水利署同仁夜以繼日、幾乎不眠不休,在人力與機具極限調度的情況下全力搶修。僅用11天即完成馬太鞍溪下游2860公尺臨時土堤復原與加固作業。那麼,為何先前地方提出要求時不做?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中颱鳳凰來勢洶洶 賴清德提醒「花蓮堰塞湖達紅色警戒」:該撤離就全撤
花蓮停班課遭疑慢半拍 卓榮泰:盼地方應依中央的統一規劃
專訪花蓮救災總指揮/2個月任務20天完成 季連成:現場彷彿世界末日
其他人也在看




陳嘉宏專欄:這個立法院根本把違憲當喝水
中華民國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連結,建立在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這3種補助款的分配上面。「統籌分配款」係由中央政府依法收取,但需強制發還給地方自治團體之國稅;這有點像是中央在全國各地方政府收了許多雞蛋(稅收),統一放在籃子裡,再依各地稅基比例、人口比例等公式計算,再發還給各縣市、直轄市的國稅款項。
鏡報 ・ 2 小時前
花蓮 防水患 馬太鞍溪將建600米堤防
剛歷經1個月花蓮光復堰塞湖洪災救災工作,政務委員季連成15日重回花蓮,視察鳳凰颱風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水量加大,導致萬榮鄉明利村水淹事件。在聽取水利署簡報後,季表示,除疏浚工作持續,中長期將在左岸從馬太鞍溪便橋往上游延建600公尺導流的大堤防,預計高6到8公尺、寬300公尺。至於被沖毀的馬太鞍溪涵管便道,10天內恢復通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獨家/高嘉瑜真的要來了?傳拍板代表綠營參選港湖議員 內人士曝真相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民進前立委高嘉瑜,先前表態2026年地方選舉「原則上應該會選」,讓外界好奇是否會披綠袍參選南港內湖議員,甚至是地方縣市首長;不過,現傳出高嘉瑜已被拍板定案會代表綠營角逐港湖議員。對此,內人士也向《民視》透露真相,相關內容也曝光了!
民視 ・ 1 天前

遭爆性騷!館長否認爆料 館粉力挺暴衝斗內
[NOWnews今日新聞]網紅「館長」陳之漢近日遭3名資深員工接連爆料,指控他涉及性騷擾及多項不當行為,而館長昨(16)日晚間再直播否認所有指控,並反爆料把這3員工當爹在養。對此,桃園市議員「村長」詹...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分鐘前
藍白聯手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正案 周軒批「將從根本搞爛台灣」
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國民團提出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明定中央政府明年起給予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不得低於今年水準,並要求計畫型補助款補助比率不得低於過去10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同類型計畫的平均值。政治工作者周軒發文批評,藍白版本的修法「形同掏空財劃法的平衡機制」,嚴重破壞中央調配財政、平衡地方發展的功能,直言「這是從根本搞爛台灣的始作俑者」。
太報 ・ 1 天前
日本大神打造「被摸頭就會臉紅」美少女模型,主持人「光構思就很變態」稱讚爆紅
在許多動漫作品中,經常會出現所謂的「摸頭殺」,用來安慰或是鼓勵對方,通常是提升對方好感度的一種手段,對方也會因為這動作而臉紅害羞,當然前提是「二次元動漫作品」。而最近有一名日本大神就在現實中實現了「被摸頭就會臉紅」的美少女模型,結果被 YouTube 節目主持人回應:「從構思開始就很變態了」讓這個作品爆紅。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9 小時前《熱門族群》3檔被動元件 今年估賺逾1股本
【時報-台北電】被動元件廠2025年前三季獲利前五強出爐,龍頭廠國巨*稅後純益以169億元遙遙領先,保護元件廠興勤因國巨股票分拆,前三季EPS以8.43元首次奪冠。族群前五強獲利均逾半個股本,從前三季獲利進度來看,法人預估,國巨、興勤、臺慶科今年獲利可望自一個股本起跳。 統計今年前三季被動元件廠獲利以國巨、興勤、臺慶科、三集瑞-KY、立隆電,涵蓋MLCC、鉭質電容、保護元件、電感及鋁質電容廠,且儘管第二季新台幣匯率強升,一度拖累被動元件廠獲利,但第三季各大廠獲利群起趕進度,絕大多數前三季獲利均超逾去年同期,其中以電感廠臺慶科稅後純益年增58.1%,繳出最鉅年增幅。 業界統計,AI伺服器中被動元件用量最多的區塊包括GPU周邊、加速器以及AI電源,其中AI伺服器的電源即將改朝換代,進入800V、HVDC(高壓直流電)架構,各大被動元件廠均有所著墨,可望隨著電源大客戶切入市場。 儘管消費性電子本季進入季節性淡季,需求端僅AI獨強,然而被動元件歷經長時間庫存消化,加上ASIC伺服器開始放量,並有更大膽的設計架構,美系雲端服務商(CSP)將鉭質電容導入ASIC伺服器,鉭質電容產能高度集中,光基美
時報資訊 ・ 1 小時前
高市介入「臺灣有事」損人不利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臺灣有事」說使日中關係急轉直下,面臨「釣魚臺國有化」風波以來最嚴峻的挑戰。高市上臺後顧及對中、韓的外交,試圖淡化極右派的色彩,在「歷史認識問題」及「臺灣問題」上保持克制,成功藉南韓慶州APEC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
奔騰思潮 ・ 2 小時前經典賽/王貞治、栗山英樹給建言 井端弘和:還是要靠自己
接下2026年經典賽日本隊總教練任務,井端弘和今天趁著「球心會」的活動,向王貞治、栗山英樹兩位世界冠軍教頭請益,得到的答案殊途同歸,一句「最終是要靠自己」讓井端更堅定信念。 由軟銀鷹球團會長王貞...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
獨家起底太子集團2/政商人脈廣扶持灰色產業 招募台灣人赴柬埔寨拍A片
陳志雖然掛名太子集團董事長,但柬埔寨的消息人士卻告訴三立新聞網,陳志只是人頭,背後還有7名大股東。消息人士進一步指稱,就連太子集團也是一個產業平台,除了看似正經的金融、房產業之外,灰色地帶的黃賭毒通通來者不拒,太子光是賣這個招牌就有源源不絕的進帳,當然會願意花錢進駐平台的,就是知道太子後面的靠山夠大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MLB》道奇總管重申 佐佐木朗希下季絕對回到先發輪值
道奇總管Brandon Gomes明言,日籍投手佐佐木朗希下季絕對會回到先發位置。 大聯盟官網引用《The Orange County Register》的報導,道奇棒球事務部總裁An
TSNA ・ 14 小時前
鄭麗文黃國昌預計11/19後見面 藍白幕僚已商討細節找場地
國民主席鄭麗文上任國民主席後,外界關心在野合作狀況,以及國民、民眾兩主席何時會面,鄭麗文昨天表示,雙方已經進行聯繫跟接洽,應該很快就會見面。國民人士今天說,雙方幕僚已在昨天會面,確認比照先前民眾主席黃國昌與前國民主席朱立倫的會面方式,在適合的第三地進行,但因找場地需要時間,估計會面時間應會在19日之後。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0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惹禍!前駐紐西蘭代表:日本經濟恐付出慘痛代價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提到,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例如以戰艦進行海上封鎖,就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由於前日相安倍晉三在2021年12月1日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
CTWANT ・ 36 分鐘前
花蓮風災復原進度加速 花45線今搶通 馬太鞍溪橋便道估25日通行
受鳳凰颱風影響,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溪水暴漲,不僅沖毀馬太鞍溪橋便道,萬榮鄉明利村、鳳林鎮長橋里也慘遭泥水淹沒,經中央、縣府投入機具、人力搶災,今天已搶通明利村對外道路花45線,橋梁便道預計25日修復完成開放通行。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