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宏專欄:在防衛與自由之間──歐洲的「民主防護盾」之爭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面對假訊息、外部干預與選舉操弄的陰影,歐盟除了已經開始在「數位歐洲計畫」(Digital Europe Program)項下投入500萬歐元支持歐洲當地的事實查核組織,日前於11月12日正式發布「民主防護盾」(European Democracy Shield)倡議方案,並被視為歐洲版的「民主韌性總體戰」。這項倡議方案的初衷,是希望在「資訊戰已成新常態」的世界裡,保護民主制度免於被外部資訊操縱所滲透、誤導與分化。
面對假訊息、外部干預與選舉操弄的陰影,歐盟除了已經開始在「數位歐洲計畫」(Digital Europe Program)項下投入500萬歐元支持歐洲當地的事實查核組織,日前於11月12日正式發布「民主防護盾」(European Democracy Shield)倡議方案,並被視為歐洲版的「民主韌性總體戰」。這項倡議方案的初衷,是希望在「資訊戰已成新常態」的世界裡,保護民主制度免於被外部資訊操縱所滲透、誤導與分化。
但在方案尚未成形之前,歐洲內部已出現頗深的裂痕。特別是法國與瑞典——兩個同樣信奉民主、卻對「如何防衛民主」有截然不同答案的國家——分別提出兩份被外洩的政策文件,透露著歐盟內部罕見的理念分歧。而歐洲議會的特別委員會,則嘗試在兩者之間調和,企圖讓這座盾兼具力量與開放。
法國:以「資訊主權」建構信任秩序
法國的構想延續其長期倡議的「數位主權」(digital sovereignty)路線——認為歐洲不應繼續接受被美國科技巨頭主宰的數位命運。《Euractiv》披露的法國備忘錄明確指出,民主防護盾應該「強化公民社會抵禦假訊息的能力,同時促進可靠、優質資訊的流通」。換言之,巴黎想打造的是一套結合教育、監管與平台替代的歐洲公共資訊體系。
這個願景的第一步,是重建「可信資訊的生態系」。法國提出,要強化媒體識讀與青少年教育,培養公民在資訊洪流中辨識真偽的能力。第二步,則是透過歐盟層級的資金與政策支持,建立歐洲自主的搜尋引擎與社交平台,作為對矽谷壟斷的替代方案。第三步,是要求超大型線上平台與搜尋引擎(VLOPs與VLOSEs)主動「推廣可靠來源」,並以歐盟共同的標準認定「可信任媒體」資格。
在政治上,這是一次延伸至資訊領域的歐陸主體性重建運動。法國視「民主防護盾」為重塑歐盟媒體秩序的契機,意圖以制度化的「信任工程」抵禦美中資訊霸權。它不只是對抗假訊息,更是一種歐洲文化自主宣言。巴黎清楚知道,資訊戰不只是事實之爭,更是敘事之爭;要在全球輿論場重獲話語權,就必須讓歐洲人民能在歐洲主導的「信任平台」中交流、判斷與思考。
然而,這樣的思維也引發不少爭議。批評者警告,一旦「可信資訊」的定義由歐洲諸國政府或歐盟執委會主導,可能導致「制度化的真理」。當行政權力變成裁定真假的仲裁者,民主的批判與思辨空間反而縮小。法國以「抵禦假訊息」為名的信任工程,或許也可能成為未來歐盟言論監理的灰色地帶。
瑞典:協調而非擴權,心理防衛勝於內容審查
瑞典的回應文件題為〈防範外國資訊操弄與干預以保護民主〉(Protecting Democracy from Foreign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and Interference),不僅重申民主價值與言論自由的重要性,更對「制度膨脹」提出明確警告。瑞典指出,歐盟在過去十年已建立足夠多的防假訊息與混合威脅架構,包括《數位服務法》(DSA)、《混合威脅工具箱》(Hybrid Toolbox)、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的「東斯特拉特戰卓越中心」(STRATCOM East)等。問題不在於「還需要什麼新機構」,而是如何讓這些既有機制協同運作、不重疊、不內耗。
這正是瑞典的核心論點:「民主防護盾」應是一場協調工程,而非監管革命。文件強調應先進行全面盤點,找出歐盟層級在偵測、教育、外交與公共韌性上的現有工具,形成一套整合藍圖。其次,可以建立「常設協調架構」整合各國經驗,但所有經費應「在預算邊際內重分配」,不必增設疊床架屋的新機構。
瑞典的方案中最具特色的是「心理防衛」(psychological defense)。此一概念源自冷戰時期的防宣傳體系,近年在俄烏戰爭後被重新喚醒。瑞典於2022年成立「心理防衛署」(Swedish Psychological Defense Agency, SPF),負責分析針對瑞典遭受的外部資訊操弄,並強化公民的「防禦意志」。它的任務不是監控輿論,而是「培養社會的免疫系統」。SPF強調三項原則:第一,政府不干預媒體內容;第二,所有工作應促進、而非限制言論自由;第三,強化跨部門合作與教育,使心理防衛成為全民素養的一部分。
此一思維展現了北歐民主的獨特信仰:真正的防禦,不在控制資訊,而在培養自信的公民。瑞典認為,一個具批判力的公民社會本身,就是對抗外部干預與資訊操縱的最有效防護盾牌。對他們而言,「信任」不是靠法律產生的影響,而是民主文化長期培養的成果。
歐洲議會:在安全與自由之間尋找平衡
而在法國的積極與瑞典的克制之間,歐洲議會的特別委員會試圖走出一條中間道路。根據其2025年4月的工作文件(Working Document on Protecting European Democracy and Our Values),「民主防護盾」應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
一是預防(Prevention),建立早期偵測與風險評估機制;二是反應(Response),設立歐盟層級的快速應變中心,整合平台與各國行動;三是恢復(Recovery),支援各國媒體與事實查核機構,協助受資訊戰影響的社群復原;四是韌性(Resilience),將媒體識讀、教育與公民參與納入長期戰略。
歐洲議會建議成立一個「歐洲民主防護盾中心」(European Democracy Shield Centre),整合成員國、平台與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同時確保運作「尊重基本權利與新聞自由」。這是一種制度化的妥協:既要有安全的「盾」,也要留出自由的「呼吸」。
這份文件比法國版本更開放,又比瑞典版本更具可操作性。它承認民主社會的開放是弱點,但也強調開放本身是最重要的防禦資產。
從歐洲看台灣民主防衛課題
法國與瑞典之爭,其實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民主哲學。前者是「自上而下」的制度信任論,相信透過治理、法規與公共投資能重建公民信任;後者是「自下而上」的公民韌性論,認為唯有教育與心理免疫力才能真正守護民主自由。
這場辯論的背後,是歐洲對自身價值的再省思:在防衛民主的名義下,是否可能製造新的不自由?法國的方案具有雄心,但也隱含「由上定義真理」的危險;瑞典的模式則更謙抑,卻可能因為需要協調各方而缺乏執行力。這兩條路線的拉鋸,正象徵歐盟長期在「自由與安全」之間的內在矛盾。
對台灣而言,這場歐洲之辯提供了重要啟示。台灣處於資訊戰的前線,「假訊息」幾乎已成政治語彙的一部分。近年政府推動的《資通安全管理法》、《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確實有其防衛民主之必要性,但也引發社會對「國家化言論仲裁」的疑慮。當政府成為資訊真假的最終仲裁者,公民信任反而可能更快速流失。
民主防衛不只是抵擋外敵,更是抵抗我們內心對不確定的恐懼。法國提醒我們,民主需要制度支撐;瑞典告訴我們,制度不能取代信任;而歐洲議會則在告訴全世界:民主的防衛,必須同時防外部威脅,也要防內心的恐懼。
台灣若要要在風險時代中堅守民主自由人權,也許最該從歐洲經驗中學習的,不是「如何防假訊息」,而是「如何讓真實更有力量」。除了可學習的歐盟倡議中的「民主防護盾」,也應學習他們如何在不確定年代仍願意相信積極公民的力量,其中也包括以公共資源支持公民社會事實查核組織的具體行動。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羅世宏專欄:公民的誕生——期待肯.伯恩斯的《美國革命》
鄭任汶專欄:「普丁不獨裁」的下一句是「習近平不獨裁」
陳嘉宏專欄:鄭麗文呈上一本投名狀
其他人也在看

《大濛》:回望白色恐怖,是否能以喜劇為刃?
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創傷始終是一道未痊癒的傷口。在轉型正義尚未真正落實的情況下,將這段歷史改編為影視作品,創作者常陷入吃力不討好的困境。一旦處理過於嚴肅,便被指說教或疏離觀眾;若使用商業片語彙,又可能被質疑輕率、消費創傷。創作者在歷史與美學之間行走,如履薄冰,既有要回應集體記憶的倫理責任,又要在觀眾早已麻木的現實中,尋找重新觀看歷史的可能性。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 天前
傅崐萁卓榮泰互嗆 韓國瑜:深呼吸喝口水
[NOWnews今日新聞]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明訂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不得少於前一年度,行政院長卓榮泰表態「全面迎戰」。卓榮泰今(18)日到立法院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加拿大1省廢測速照相!網紅批台灣制度成「斂財工具」:要你命還要錢
根據網紅Cheap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安大略省省長認為,駕駛人多在數週後才收到超速罰單,早已無助於當下行為的修正,不如從道路設計本身下手,例如設置圓環與減速帶等方式,實際改善用路安全。該省遂決議全面撤除測速照相設備。相較之下,Cheap批評台灣現行制度存在諸多問題...
CTWANT ・ 1 天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7 小時前
歷任總統誰最貪?粉專網路投票結果太震撼 青鳥炸鍋戰翻
普發現金1萬陸續入帳,符合條件的民眾也可以到指定ATM領取。有粉專近日在YouTube頻道進行網路投票,包括普發1萬是誰的功勞,結果高達87%認為是藍白在野的功勞。粉專也另問一題對於歷任總統的意見,結果「賴清德」負評最多、甚至認為賴比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都貪,但卻引來不少網友踢館,開酸同溫層太強,也有人「抱不平」說,畢竟賴跛腳、預算沒過怎有機會貪?但也有網友反嗆,青鳥跑到這來崩潰喔,自己也一堆同溫層民調,只不過後來被「32:0」洗臉!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 天前
親媽教得好!汪小菲妻Mandy首洩「大S生前託付」:我一直在做
大S(徐熙媛)2月於日本病逝後,留下的一雙兒女「玥兒」、「箖箖」目前由生父汪小菲及現任妻子Mandy(馬筱梅)照顧。Mandy對姐弟倆的悉心照顧外界有目共睹,她也被網友盛讚是「後媽最佳人選」。Mandy近日在直播罕見提起大S,大讚對方將孩子教得很好,也透露自己一直在做大S生前委託她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WBC》韓國投手2戰多達23次四死球 韓媒批判:與日本實力差距很大
韓國隊昨天在與日本隊的強化試合比賽打成7比7平手,中止對戰10連敗,2場比賽以1勝1 和作收,韓國隊2戰出現23個四死球,讓韓媒大力檢討。
TSNA ・ 1 天前

陶晶瑩親向范姜彥豐致歉!認了「錯誤判斷」直播親揭2人私訊對話
資深主持人陶晶瑩近日因評論粿粿與范姜彥豐婚變事件,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她先前在節目中提到,范姜彥豐於「天后闆妹」直播時飲用名為「小王秘蜜粿果綠」的飲品,還微笑稱「好喝」,讓她直言這舉動恐被誤解為「拿婚姻傷口開玩笑」,對形象不利。此番言論引發外界兩極反應,陶晶瑩今(18日)也於節目中主動道歉,並親自范姜彥豐傳訊致歉,坦言:「我做了錯誤的判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白冰冰「回收旗下藝人合約」 年終送大禮:抽成砍半
白冰冰旗下有多位藝人,每次主持或是有活動,她都會把子弟兵帶在身邊,盡量給大家機會表演,18日他決定送大家一份大禮,她將合約回收,將經紀抽成砍半,「我看到他們為了生活這麼辛苦,很捨不得,我又不缺,幫別人也是幫,為何不幫自己人。」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6 小時前

油車萬元開銷、開特斯拉年省15萬起!買屋有充電樁別高興太早:問清楚是「出線」還「全套」|好宅報報
根據「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統計報告指出,臺灣自2020年起,純電動車(BEV)登記數突破1萬輛並開始顯著攀升,截至2024年底,登記數已近十萬台(96,367輛),普及率1.1%(整體小客貨登記數約840萬輛),隨著電動車牌照稅開徵與貨物稅減免確定延至2030年,預料將會有更多民眾投入電動車車主行列。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6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7 小時前
陽明山「向天蝦」(鵠沼枝額蟲)大爆發 想「上山追蝦」要把握時間
最近接連幾個颱風帶來的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所帶來的大量雨水,讓大屯山區的向天池達到滿水位,也讓鵠沼枝額蟲(別名向天蝦)大爆發,吸引一波波的登山客上山,只為一睹「綠色小精靈」的風采,而看著這些在池水中悠哉游來游去的小生命,直呼好可愛;還有登山客利用向天蝦的向光性,在暗夜裡點著頭燈,只見向天蝦群聚湧來好不壯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不是日本!這國家「中國客變少了」 當地人鬆口氣讚:挺好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罕見發布「禁日令」呼籲公民暫時勿前往日本。其實不僅日本,前往泰國旅遊的中國人也大幅度下滑,但比起政府的頭痛,泰國人卻開心表示「其實挺好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披薩店公審台人惹義大利市長震怒!她見1事驚「台灣國際地位」變了
生活中心/曾郁雅報導日前一群台灣遊客飛往義大利一間披薩用餐,沒想到疑似因為16人只叫了5份披薩、3杯啤酒,讓當地披薩店老闆直接把整群團客的清晰面貌全錄下,甚至直接在現場公審、但由於台灣旅客聽不懂老闆所說的外語內容,還對鏡頭比YA、豎起大拇哥,老闆最後卻不留情喊「台灣滾吧」,影片公開後大炎上、讓餐廳老闆緊急道歉,可當下老闆又喊出自己跟「中國、台灣」道歉,讓網友再度看傻眼,事態持續延燒更讓蒙特卡丁尼市的市長德羅索(Claudio Del Rosso)出面緩頰、透露將見「台灣代表」一起解決這次事件,對此台灣財經網美胡采蘋就感歎台灣現在國際地位「稍微有點太高了」。
民視 ・ 1 天前
全台有感降溫!明後天會更冷 氣象署曝這天回暖
受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18)日降溫,天氣明顯偏涼,最低溫來到16度左右。雨勢方面在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地區都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降溫會一直持續到週五,到週六、日東北季風稍...
華視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