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這樣花 你幫GDP點個讚!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對於普發現金陸續入帳,民眾於11月11日至12日間開始陸續發放每人1萬元現金。此次政策目的在於「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而將稅收盈餘回饋社會。儘管2025年第三季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7.64%,整體表現亮眼,但主要仍由出口擴張所推動,民間消費復甦相對趨緩,面對國內內需相對疲弱的情況,政府啟動普發現金作為短期財政刺激措施,至於該政策是否有效拉抬民間消費與內需成長,玉山投顧分幾點進行分析:
2009振興消費券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重創台灣出口與就業市場,民間消費急墜、景氣燈號連續出現藍燈,當時為防止內需惡化馬英九政府於同年底拍板定案《振興經濟消費券特別條例》,動用約830億元預算,自2009年1月起向全民發放每人3,600元消費券,並限定半年內使用完畢,其政策目的在於透過刺激短期消費穩定景氣、帶動中小企業營收,這也是台灣首次以「全民消費券」形式實施的擴張性財政政策。
疫情振興五倍券
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內需與觀光產業,蔡英文政府為提振民間消費,於2020年推出「三倍券」,民眾支付1,000元即可獲得3,000元額度使用;2021年再度擴大為「五倍券」,由政府全額負擔,兩項政策之主軸皆為提振零售、餐飲及服務業,並延續2009年的限制性消費模式,藉以支撐因疫情帶來的實體經濟衰退現象。
2023年還稅於民
2022年稅收明顯超徵、經濟表現亮眼,引發社會「還稅於民」的呼聲,政府遂於2023年通過《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以稅收盈餘為財源,普發每人6,000元現金,這也是台灣首次採取「無消費限制」的普惠型現金發放,政策主軸為刺激消費以及共享成果。
過往消費券與現金發放之實證分析:針對台灣歷次消費券與普發現金政策所帶來的經濟效果,國內有幾篇具代表性的實證研究,中經院院長與學者利用財政部建置的全國電子發票資料庫做為主要觀察來源,透過對比政策前後的消費行為變化,估算出「振興三倍券」的邊際消費傾向約落在0.30至0.36間,代表每增加1元可支配收入,平均能帶動約0.3至0.36元得額外消費。
轉即期消費有限?
「振興五倍券」則約介於0.18至0.20間,至於「普發現金政策」,中研院的相關研究估計其邊際消費傾向約為0.16,綜合以上研究,我們可以得到三倍券之所以能產生較大的刺激效果,源於其”需自付額”的設計,而相較於具使用限制的消費券,現金發放雖提升使用彈性,但部分民眾傾向將資金用於儲蓄、償債或投資,轉化為即期消費的比例相對有限。
短期政策經濟效應估算:根據前述實證研究結果,本研究建立以下假設情境作為推估基礎:領取人數為2,327.3萬人:依據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2025年台灣總人口預估為2,334.3萬人。再參考財政部於2023年執行「全民共享普發現金6,000元」政策之最終成果報告,當時整體領取率高達99.7%,反映全民普發措施在行政執行與民眾參與層面具高度普及性與可行性。因此,本研究假設2025年「普發現金1萬元」政策可維持相近水準,推估實際領取人數為2,327.3萬人(以推估總人口乘以歷次領取率計算)。
邊際消費傾向低
考量現金發放相較消費券具更高的使用彈性與自由度(無使用期限及用途限制),民眾可自由決定資金分配方式,包含即期消費、儲蓄、償債或投資。過往研究指出,現金發放政策的刺激效果易受到家庭所得階層與消費信心影響:高所得戶傾向儲蓄,低所得戶則較可能將補助轉為消費。由於本次政策採「普惠式」發放,不具針對性條件限制,因此整體邊際消費傾向預期低於疫情期間的三倍券與五倍券。綜合中經院與中研院的實證結果,本研究採用0.15至0.20的區間作為保守假設,以反映現金型政策在高物價與高儲蓄環境下的有限推升效果。換言之,每增加1元可支配收入,預期僅有約0.15至0.20元能直接轉化為新增消費支出。
不納入乘數效果考量:本研究主要聚焦於「第一輪直接消費效果」,即政策執行後所帶來的即期支出增加。參考中華經濟研究院針對消費券政策之評估方法,僅計入零售與餐飲業的直接銷售增加部分,而不延伸至後續的間接或誘發效應(例如廠商補貨、生產鏈擴張等乘數反應)。此假設的目的在於區隔短期可觀察的實際消費行為變化,避免高估政策對整體GDP的拉抬幅度。
進補零售業349.1億
綜合以上假設條件,本研究推估本次普發現金政策的總發放金額約為2,327.3億元。在邊際消費傾向設定為0.15至0.20的情境下,預期可為零售業與餐飲業帶來約349.1億元至465.5億元的額外銷售額。
以2025年第二季GDP為6.9兆元、同期零售業與餐飲業銷售額合計1.4兆元(占GDP比重20.8%)為基準推算,若將新增銷售額直接視為GDP貢獻,則政策可望對下一季實質GDP成長率形成約0.56至0.74個百分點的短期提振效果。若以年度角度衡量,其影響相當於全年GDP成長率增加約0.1至0.2個百分點,屬於輕微但可觀察的短期刺激。
緩和內需疲弱
然而,從宏觀角度觀察,此次普發現金政策仍屬「一次性財政刺激」,主要作用在於緩和內需疲弱,而非改變經濟結構或長期成長趨勢。由於現金發放對投資或生產面拉動有限,其效應將隨支出結束逐步遞減。綜合而言,本次普發現金可望在短期內支撐服務業營收並穩定消費信心,對2025年第四季GDP成長具有有限但正向的貢獻。然而,整體內需動能能否延續,仍取決於薪資增長、物價走勢與外部需求變化,若出口回落或通膨持續偏高,明年台灣的經濟成長將較本年來的趨緩。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快檢查!不是炎黃子孫? 這四個姓代表你可能戰神後代
買車退稅小確幸 申請辦法曝
非洲豬瘟導致廚餘囤積 永豐餘一招解決!
華紙盈餘略減 出售觀音廠土地強化財務
其他人也在看
香港第三季經濟成長3.8% 增幅加快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4日電)香港第三季經濟成長3.8%,高於上季的3.1%,港府形容經濟增幅加快,並把全年本地生產毛額(GDP)的增長預測向上修訂為3.2%。
中央社 ・ 1 天前
維持基本生活都有壓力!中國年輕人嘆難生存 靠30元撐兩餐
中國內需疲弱的警訊持續敲響,雖然官方不斷呼籲下一代消費者增加消費、帶動經濟循環,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中國的青年族群反而更傾向「節省每一塊錢」,從住房、就業到薪資不穩,擔憂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中國年輕人掀起一波「省錢度日」的生活潮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經濟部政次江文若在台灣之夜與波蘭政要合影 (圖)
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中)率團訪波蘭,在台灣之夜與波蘭經濟發展暨科技部政務次長雅羅斯(Michal Jaros)(左3),波蘭國會「波台國會小組」主席特魯斯科拉斯基(Krzysztof Truskolaski)(右1)等人合影。
中央社 ・ 1 天前伊爾艾朗:AI泡沫是蟑螂多白蟻少 難免有人淚流慘虧但無損經濟根基
知名經濟學家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警告,儘管全球經濟的根本系統依然完好,投資人須為個人在人工智慧(...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出口放緩內需冷!中國10月經濟數據四面楚歌 房市持續低迷
中國10月的工業產出與零售銷售雙雙跌至逾一年以來最疲弱的增速,凸顯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面臨外需放緩與內需疲弱的雙重壓力。過去當消費動能不足時,官方往往能藉由刺激出口或加大基礎建設投入來托住成長,但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關稅戰,使中國再次意識到自身對美國市場的高度依賴,也暴露出基礎建設拉動經濟的老路已難以再創過去的效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橄欖油、花椰芽、苦瓜有效護腎!她吃一個月改善蛋白尿
一名30歲女性出現蛋白尿與下肢水腫症狀,醫師建議她食用橄欖油、綠花椰芽與苦瓜等苦味食物,一個月後回診時不僅蛋白尿減少,連帶便祕和青春痘問題也獲得改善。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生活被中風打亂?中醫教你找回行動力ft.李政純 主編
每年約有近三萬名台灣人首次罹患腦中風,這個數字不僅震撼,更提醒我們,中風絕非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中風後的後遺症輕重不一,有人可能微幅影響行動,有人則可能終生仰賴照護。對這些病人與家庭來說,重拾生活功能、恢復自主,是一條漫長且複雜的旅程。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專家開始重視「中醫三管齊下」的整合方式——針灸、中藥加上現代醫療結合——在中風後功能重建上的可能性。從活血化瘀改善腦部血流,到經絡疏通促進神經恢復,再搭配適時的現代藥物支援,中醫手法提供另一條可以並行的復健路徑。本篇將帶您一窺專家眼中,中醫如何在中風復健中扮演助力角色,協助患者重回生活。 https://apple.co/4i0aBaH https://bit.ly/4o6BgV2 https://bit.ly/3WVuLcw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不只眼歪嘴斜!醫點名「腦中風5個警示前兆」出現快就醫 答非所問中了 ·中醫師推薦「6食材」,打通血管預防中風,其中1項很多台灣人不敢吃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發燒合併肝功能異常病因複雜 腸胃科醫師解析可能原因
日前一名男網友因女友持續發燒且肝功能異常,焦急地在Threads上向網友求助,引起網友關注,惟醫療診斷需要完整的病史、理學檢查與檢驗數據,隔著螢幕的片段資訊無法取代專業判斷,反而可能因錯誤資訊延誤治療。這起「網路求診」事件也提醒大家,當出現發燒合併肝功能異常時,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NOW健康 ・ 1 天前
李孟霞專欄-美台股看回不回 融資水位、本益比雙升
11月以來,全球股市仍舊維持在多頭軌道,隨著漲勢看回不回,市場也開始傳出美股可能出現非理性繁榮的質疑聲,導致股市近期出現大幅震盪。但從五大面向分析,美股並未步入科技泡沫時的水準,包括:第一,投資支出面:雖然AI投資增長,但目前未達過去泡沫高峰。
工商時報 ・ 9 小時前
阿Ken嘆「與安心亞太難了」 自曝理想對象:羨慕李李仁
男星阿Ken(林暐恆)從主持人跨到導演領域,近年還經營甜甜圈副業,事業相當繁忙。不過,現年47歲的他,看著身邊夥伴一個個成家,他卻多年未傳出戀情,就連與主持搭檔安心亞湊對也沒結果。對此,阿Ken坦言與安心亞「真的太難了」,更羨慕李李仁已經娶走陶晶瑩。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科技》鴻海科技日21日登場 展示九成果
【時報-台北電】鴻海科技日將於11月21~22日舉行,今年主軸為「三大智慧平台結合AI技術應用」,將展示AI Factory、機器人、半導體九大主題成果,並呈現集團垂直整合,與3+3+3轉型策略的實踐。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在法說會上透露,今年科技日將公布與OpenAI的合作計畫,為各界高度矚目的另一焦點。 鴻海對此活動說明,今年科技日將聚焦於鴻海三大智慧平台,結合集團垂直整合實力AI技術的落地應用,分別為鴻海機器人技術及場域應用願景、鴻海與客戶夥伴的技術合作落實,以及鴻海的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 科技日的亮點還包括:活動現場首度導入專屬App系統,整合報到、導覽與互動功能,讓民眾即時掌握活動資訊。(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侯冠州/台北報導)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金融》貶值交易正盛 資金轉進黃金、比特幣
【時報-台北電】黃金、比特幣今年以來氣勢如虹,凸顯市場「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正盛,市場對法幣購買力下滑的憂慮升溫,推動資金轉進黃金、比特幣。外銀主管表示,貶值交易環境下,配置策略偏向維持對股票的正向看法,債券則以短天期布局為主;幣圈專家指出,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資產有望受惠,提升在資產配置中的儲備與對沖定位。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投資策略部主管劉家豪表示,觀察貶值交易是否有出現逆轉的跡象,關鍵在於,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心理,是否明顯降溫;否則,實體資產、貴金屬甚至虛擬貨幣的避險配置需求,仍將持續存在。 所謂預期心理,主要包括全球債務規模與各國財政赤字的增速是否放緩、通膨疑慮是否趨於穩定,以及去美元化趨勢是否出現反轉等。 他進一步指出,貶值交易環境下,股相較於債可能為相對受惠者,特別是優質企業,在經濟持續擴張下,仍能維持一定程度的獲利;然而,債券則是相對承壓的資產類別,在高債務、高利率的處境中,債務市場需求將受壓抑,加上經濟仍處擴張期,美國政仍採取貨幣財政雙寬鬆,恐使通膨維持在比過去十多年都更高的區間。因此,今年的配置策略,偏向維持對股票正向看法,而債券則以短天期布局為主。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美股漲跌互見 寄望輝達財報
投資人對聯準會(Fed)12月降息的預期減弱,觀望19日盤後登場的輝達財報,美股14日漲跌互見結束震盪的一周。那指拜科技股回神之賜,終止連三黑,台積電ADR回彈近1%。展望本周除聚焦輝達業績,經濟數據也隨美國政府關門落幕恢復發布,包括9月非農就業報告。
工商時報 ・ 9 小時前長興傳擠身台積電CoWoS供應鏈 11/20法說會見真章
長興(1717)將在20日召開法說會。近期PCB行情、AI伺服器需求活絡,長興相繼入列行政院「矽光子國家隊」及參與3D 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增添長期營運利基題材,對相關項目發展及後續營運佈署,引發市場關注。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63歲楊紫瓊「中空禮服」秀美胸辣翻 網見裙襬卻歪樓笑瘋:滷牛肚
63歲女星楊紫瓊有著豐富的演出經驗,精湛演技更曾榮獲多項國際獎項,近來,掀起關注的是楊紫瓊出席宣傳活動的造型,浮誇禮服讓網友集體歪樓,笑說一度看成「滷牛肚」。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川普調降農產品進口關稅 CNN:咖啡價格恐回不去了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025年11月15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降低牛肉、咖啡等農產品的進口關稅,試圖平抑民眾生活成本壓力。不過,CNN報導,儘管可能會看到部分商品價格下降,但不足以讓生活在短期內變得更負擔得起,美國咖啡價格也可能回不去了。川普(Donald Trump)昨天簽署這項行政命令,牛肉、番茄、咖啡、香蕉等產品獲得豁免「對等關稅」。新的關稅豁免將追溯至11月13日生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項命令並未讓這些商品完全免除關稅,例如來自墨西哥的番茄仍將被課以17%的關稅;墨西哥是美國的蕃茄主要供應國。不過,經濟學家預期,香蕉價格有可能降回今年稍早的價位。至於咖啡的部分,據報導,美國最大的咖啡供應國巴西自8月以來一直面臨高達50%的對等關稅;消費者物價指數資料顯示,美國消費者9月為咖啡支付的價格比前一年高出近20%。但儘管關稅降低,美國咖啡價格也很可能不會大幅下降,「因為美國人太愛咖啡了」。CNN報導分析,根據美國國家咖啡協會(NationalCoffee Association)資料,即使價格上漲,咖啡消費量仍保持穩定,因為人們覺得咖啡既是必需品,也是
中央社財經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