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庭癱瘓270天 民團敲警鐘籲現任大法官要自力突圍
日前有3名大法官發布聲明,主張現今大法官人數不及行使職權門檻的10人,不應參與案件的違法評議與判決,引發憲法法庭癱瘓等爭論。前大法官黃虹霞及多名專家學者、民團今天(22日)敲下警鐘,呼籲總統、立法院應盡快通過適任的大法官人選,也提醒現任大法官們應自力突圍,承擔守護憲法的義務。
依新修正的「憲法訴訟法」第30條第2項規定,大法官審理、評議已受理案件的合法組織門檻是10人。司法院目前有8名大法官,大法官楊惠欽、蔡宗珍、朱富美日前發布聲明指出,「大法官人數低於10人時,原則上無法組成合法之憲法法庭,自不得進行已受理案件之評議」。對此,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人選聯盟與多個民間團體,邀請前大法官黃虹霞、東吳大學特聘教授張嘉尹、中研院研究員蘇彥圖等專家學者共同在立法院外召開記者會,對於憲法法庭已遭癱瘓270天造成的憲政危機敲下警鐘,呼籲現任大法官應該自力突圍,維護憲法法庭,守護人民的基本權利。
黃虹霞指出,大法官對於任何受理評議的案件若有不同意見,應以「意見書」的方式來表達,但這3名大法官卻以「聲明」的方式表達不同意見,這已違反自律,應移送監察院彈劾。
黃虹霞對於目前憲法法庭的困境也提出解方,認為人民可以自救,包括對大法官以不當方法展現偏頗的意見,人民可透過釋憲聲請要求相關大法官迴避;另外,針對不願出席憲法法庭、試圖讓憲法法庭癱瘓的3位大法官,也可依據「憲訴法」規定,不計入出席人數,讓其他5位大法官仍可召開評議相關會議。
黃虹霞也對現任大法官喊話,盼大家遵守遊戲規則,不要讓憲法法庭陷入停擺。黃虹霞說:『(原音)評議你沒有權利出席評議會議,如果你有不同意見,請你出席,在會議中大家充分溝通,你認為你少數意見才對,你要說服成為多數意見,把你的少數意見變成多數意見,這才是正道,如果你還是少數意見,那請用意見書來表達,你完全癱瘓憲法法庭,這是有失你大法官的職責。』
蘇彥圖則指出,現行大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同意的機制,容易導致在野「擄人勒贖」,把憲法法庭當成人質,要求總統分享提名,讓大法官的組成政治化。不過,他仍呼籲總統應儘速啟動新任大法官的提名,「也許不是一次補足」,但若能透過幾位中立人選的通過,就能讓憲法法庭恢復運作。
民團也呼籲,面對此一憲政機關停擺的僵局,除了總統、立法院儘速通過適任大法官人選外,憲法法庭絕非只能被動接受立法院通過的「法律」,而是要主動負起責任回應,承擔守護憲法的義務,否則憲法法庭將無止盡停擺下去。
其他人也在看


痛批3大法官發聲明拒開會「癱瘓憲法法庭」 前大法官黃虹霞:可移送監院彈劾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藍白立委聯手修改《憲法訴訟法》提高憲法法庭評議門檻,又在立法院二度否決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導致憲法法庭已實質癱瘓270天。對此,前大法官黃虹霞今(22)日痛批,這癱瘓是沒理由的,憲法法庭沒有一天應該被癱瘓,也沒有任何措施應該可以癱瘓憲法法庭,這樣的結果是現任大法官沒有好好作為。她也建議依大法官自律規定,將發表聯合聲明的3位大法官移送監察院彈劾。
民視 ・ 10 小時前民團盼憲法法庭不能再癱瘓 籲大法官自力突圍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22日電)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人選聯盟今天表示,憲法法庭面對自身癱瘓困境,非只能被動接受立法院通過的法律,而是有優先守護憲法的義務,可自力突圍,也呼籲總統、立法院應盡快通過適任的大法官人選。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三位大法官所創下的惡例
一年半來,立法院種種毀憲亂政的行為,屢屢為我國憲政史創下種種不堪的紀錄,其中尤以極度擴權而被宣告違憲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惡意癱瘓憲法法庭的《憲法訴訟法》(以下簡稱《憲訴法》)修訂,以及雜亂無章不知所云的114年度全國總預算為甚。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 天前
稱「九二共識是兩岸通關密語」惹議 鄭麗文回應了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國民主席選舉日前落幕,確定由前藍委鄭麗文獲選,但她昨(20)日接受廣播節目《千秋萬事》主持人王淺秋專訪時,不僅透露願意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更宣稱「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通關密語,消息一出便引起極大爭議;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21)日更嗆,要通到配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家統一嗎?對此,鄭麗文下午受訪回應了!
民視 ・ 1 天前
反中理由失效?謝寒冰見綠營1舉動:急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戰落幕,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打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5位對手,順利接下魁新職;民進18日立刻發表對鄭麗文的「兩個期盼、一個提醒」。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表示,由民...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
堆沙包、修房屋...... 花蓮光復鄉在紅色警戒中努力恢復日常
在「超人」與國軍助陣數週後,遭泥流入侵的花蓮縣光復鄉市區大致回到昔日街景,但鑒於堰塞湖紅色警戒仍在,家戶門前多推疊沙包,水電、木工師傅則把握時間修繕房屋,持續協助鄉親恢復日常。9、10月連假結束、數萬熱血超人回到崗位後,光復鄉人潮驟減,從車站到市區主要道路逐漸恢復過往,較顯著的街景是許多房舍門前都備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賴清德民調回升?她曝心聲:對這1事很不滿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日公布10月最新全國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依舊低迷,僅有34.9%的民眾贊同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雖比上月微升2.2個百分點,但仍有高達52...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稱法庭直播變法庭紀錄片!黃國昌嗆司法院掏空國會:一定反映在預算審查
藍白挾人數優勢在6月三讀修正通過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明定法庭直播法律審採「原則公開、例外不公開」、事實審則採「原則不公開、例外公開」。不過,民眾團總召黃國昌不滿,司法院訂出的辦法,狂嗆司法院膽子好大,踐踏立法者三讀通過的法律,掏空國會三讀通過的法律意指,他會嚴肅追究責任,一定反映在今年預算審查之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談中美關係 韓正:可成為夥伴和朋友
(中央社台北22日電)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21日在北京會見美國俄勒岡州參議長瓦格納(Rob Wagner)。對於美中關係,韓正說,中美可以成為也應當成為夥伴和朋友。
中央社 ・ 15 小時前花蓮南區崙天便道恢復通車 明里便道11月底可通
三年前0918地震震垮的花蓮崙天大橋、颱風受損的明里大橋新建中,居民交通都靠溪底便道、便橋,上月23日樺加沙颱風在花蓮南區帶來豪雨造成富里鄉崙天、明里2條便道受損,富里鄉長鄉長江東成今日前往崙天便道現勘後路面驗收狀況,宣布開放通行;至於明里便道修復工程進行中,預計11月底恢復通車。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鄭盼見習近平 他憂:更容易插手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選後也不避諱說,願意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說,這場選舉的結果將對台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首先,國民的底色已由藍轉紅。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鄭麗文願會習近平 白支持 綠示警
(記者林銘翰、李成蔭、謝守真/連線報導)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表態,有意赴大陸與總書記習近平見面。民進立法院團幹事長鍾佳濱昨表示,鄭麗文的願景與抱負,民進團都予尊重,「未來如果是要往中南海跑,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台灣各政不得代表國家簽訂任何協議」。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不怕見習近平」太直白 藍憂鄭麗文難撕親中魁標籤
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成為百年老店第2位女性魁;儘管囊括逾半得票,鄭就任後馬上就要面對2026的九合一選舉提名與藍白整合課題,如何恢復內團結,以及甩脫親中立場標籤,成為她三大嚴峻挑戰。內人士直言,鄭獲紅統派支持攀頂,這些舊人馬是否影響她鋪排內高層人事、與立院團如何對話,進而拉抬國民的支持度,縮短意與民意落差,是她就任主席後首要觀察的指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綠營反對再修年改法案!羅智強嗆這句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立委提案修《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20日也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審查。民進批國民又要反對年金改革,國民立院團今(22)日開記者會反擊,勞保即將破產,...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1 天前

曝「國民每年3億支出是沉重負擔」 羅智強捐50萬:響應鄭麗文小額募款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新任主席後,為因應內財務挑戰,呼籲員發起小額募款。對此,藍營立委羅智強今(22)日宣布捐出新書所得款50萬元給國民,透露這筆捐款,對他而言有三層意義。羅智強表示,為因應國民...
華視 ・ 15 小時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2/鄭麗文藍白合策略模糊 2縣市長+議員提名現競合問題
鄭麗文選前多次強調,2026年九合一選舉及藍白合議題,要秉持誠信原則,相互尊重理解,屆時將建立雙方協調機制平台,共同通過公平公開的遊戲規則,例如要挑選幾家民調公司、以何種模式做民調等,未來相關機制要經兩中常會通過,以昭公信,「不是我說了算。」鄭接下來怎麼續走藍白合,內持續關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