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爆非洲豬瘟 農業部說明最新情況
[NOWnews今日新聞] 農業部今(22)日上午10時在農業部舉行「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且由農業部長親自主持。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國內疑似出現非洲豬瘟,昨天10/21農業部接獲由台中市動保處採檢台中病死豬檢體送到農業部檢驗,檢驗結果出爐,呈現非洲豬瘟病毒陽性。
農業部說明,為防範疫情擴散,疑似案例場採預防性撲殺場內豬隻195頭、屍體掩埋及全面進行環境清潔與消毒,杜絕環境殘留病毒,並以案例場中心半徑3公里設立管制區,共計涵蓋2場養豬場(其中1場已停養),執行豬隻移動管制及調查,密切掌握豬隻健康情形,同時啟動疫情調查,以釐清可能原因。
農業部進一步說明,10月21日晚上6時06分,農業部接獲獸醫所初步檢驗結果通知,隨即召開緊急應變相關措施會議,防檢署於晚上7時30分通知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會同防檢署台中分署前往案例場,並對該場開立豬隻移動管制通知書,並於10月22日凌晨3時執行該場預防性撲殺作業。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指出,目前非洲豬瘟以疑似案例處置,原因包括這是台灣本土豬隻首次檢測到病毒核酸,因此需要嚴正以對,包括全面撲殺該廠、清查上下游關聯等,因為非洲豬瘟只感染豬。
豬瘟為我國甲類動物傳染病,我國今年5月才正式獲國際認定為「豬瘟非疫國」。
根據農業部動植物防檢署官網,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不同的是豬瘟是由 RNA 病毒的黃病毒科引起的疫病,而非洲豬瘟則是由 DNA 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科所引起的一種疫病。
官網指出,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於冷藏豬肉100天、冷凍豬肉1000 天、豬舍1個月、糞便室溫11天。該病以接觸傳染為主,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
豬瘟屬我國甲類動物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簡稱WOAH) 列為應通報疾病。非洲豬瘟雖造成家豬及野豬的急性、惡性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能感染,但不會感染人,我國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隻,豬皮均蓋有檢查合格標誌供消費者辨識,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豬肉時,只要注意選擇蓋有合格印的豬肉,食用安全無虞。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快訊/國內疑爆重大動物傳染病?農業部10:00記者會說明
男星裝高血壓閃兵!台大醫:血壓要多量幾次 影響因素多
流感疫情高峰時間點曝!12月中恐速升 疾管署:重症單週增53例
其他人也在看

謝侑芯猝逝、黃明志驗毒呈陽性!名醫揪「疑點」示警:複合用藥恐致猝死
台灣網紅、被封為「護理系女神」的謝侑芯,10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驚傳猝逝,享年31歲,由於謝侑芯平時身體健康,死因引發外界質疑。事發後,馬來西亞籍歌手黃明志被爆人也在現場,且對4項毒品呈陽性反應,引發關注。台灣醫師蘇一峰對此表示,「謝女這年紀沒有特殊病史,自然死亡機會很低,應檢驗她對毒品的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少鹽還不夠!研究揭「1飲品」超穩血壓 幾乎治百病
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常見於中老年人。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普遍鈉攝取過高、鉀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也明顯偏低,導致血壓控制困難,因此,高血壓患者每次喝足2000~2500cc水,並以白開水為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8 小時前
他做檢查恐得「肝硬化」!醫推多吃「2食物」 6年後奇蹟逆轉
喝咖啡不只提神,還能保護肝臟。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一名B型肝炎帶原者每年做檢查,發現肝硬化指數逐年升高,擔心惡化成肝癌,遂向醫師求助。江守山建議他每天喝4杯咖啡,並攝取富含褪黑激素的食物,後續追蹤約6年,指數未再上升,甚至達到「逆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洋蔥可防流感、新冠病毒 專家:最營養的部位常被丟掉
洋蔥不僅是平價蔬菜,更是營養價值極高的健康食材。傅裕翔醫師與薛曉晶營養師分別指出,洋蔥富含槲皮素及硫化合物等多種營養素,而最常被丟棄的外皮是槲皮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有助於預防流感與新冠病毒感染。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是小黃瓜!醫大推「它」超營養、無農藥:早餐必啃幾根
減重是現代風潮,醫師蔡明劼表示,均衡飲食是其中關鍵,首先就是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以早餐而言,可食用不必煮的食材,例如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他自己最常用玉米筍作為早餐的蔬菜來源。玉米筍幾乎不含農藥,且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並富含多種營養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到飽」飲料好髒!腸桿菌超標 漢來海港、饗麻饗辣PLUS全挨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多家「吃到飽」當紅品牌,衛生不合格挨罰!食藥署今(3)日公布 聯合各地方衛生局進行的「吃到飽餐廳稽查專案」結果,一口氣發現有六家業者的即食食品衛生堪慮,檢出腸桿菌科超標,包括有「漢來海港」台北天母SOGO店、「饗麻饗辣PLUS」LALAPORT南港店以及「野村燒肉」桃園店等通通榜上有名,由衛生局分別開罰。 食藥署...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不是香蕉也不是黑巧克力! 營養師認證「最強抗壓食物」一天一顆,皮質醇下降、免疫力升
說到能幫助紓壓的食物,很多人會想到富含油脂的魚類、黑巧克力或洋甘菊茶。但你知道嗎?水果其實也能幫助舒緩壓力,關鍵就在於它們含有豐富的必需營養素,能同時支持身體與心理健康。其中,有一種水果對抗壓力特別有幫助,而且可能不是你第一時間想到的那種。根據「realsimple」網站分享,以下是註冊營養師的首選,以及幾個在家輕鬆多吃的方法。 最佳抗壓水果:橘子 你可能會驚訝,橘子其實是減輕壓力的水果冠軍。Lorenz指出,這種柑橘類水果含有大量能支持免疫功能的營養素,進而提升身體的壓力應對能力。橘子富含維生素 C——這是維持免疫力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生素 C 能促進並提升白血球(負責對抗感染的免疫細胞)的生成與功能,同時身為抗氧化劑,它還能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氧化傷害。除此之外,維生素 C 還能支持皮膚屏障、促進傷口癒合,提升整體免疫韌性。 免疫與壓力的關係? 免疫系統與壓力反應息息相關。當免疫系統獲得良好支持(例如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C),它能更有效地調節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的發炎反應,減少長期慢性壓力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相反地,身心壓力會促使身體分泌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長期高壓與皮質醇過高會抑制免疫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這時間」吃早餐最健康!研究:延後1小時增11%死亡率
許多人為了遵循168斷食法,會延後或不吃早餐,但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新研究發現,早餐早一點吃比較好,早餐太晚吃者,較容易早死。專家也建議,依照現有資料顯示,起床後一小時內進食是好的。若早餐時間從7:30延後1小時,則在這34年間的研究期間死亡率將增加8%至11%。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失智症,是50歲後人生的殺手!腦科名醫勸:這10食物最好少碰,吃錯恐腦鈍、大腦退化
腸道與大腦息息相關, 如果吃下不對的食物,不只腸道有狀況,也會藉由神經,引發大腦一系列發炎反應,因此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幸福熟齡 ・ 19 小時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3 天前
周五「立冬」 冬天正式來了 馬偕醫院長張文瀚憂「這件事」引爆急診
本周五就是「立冬」,代表冬季正式來臨,醫院急診也恐慢慢會感受患者增加的壓力。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目前氣溫尚未降低,...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防肺癌不只戒菸!新研究:多吃「3類食物」 罹癌率降35%
預防肺癌除了戒菸、遠離空污,飲食也能降低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食物品質」是防癌關鍵,例如多攝取全穀、高纖蔬果等,少碰精緻糖、白麵包、甜飲料,選擇好油如橄欖油、魚油、堅果油,蛋白質以白肉為主,有助於降低罹肺癌的機率35%,肺癌死亡率少29%。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醫點名「咖啡這3種喝法」以為健康其實超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60歲女不菸不喘不咳!「1症狀」確診肺癌 名醫:我也嚇死了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中死亡率最高、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醫師蘇一峰表示,一名60歲女子,不菸不酒,原本不喘不咳,只是因為近來暴瘦10公斤,而就診胸腔科,X光檢查發現,竟然有10公分大的肺癌腫瘤,「過2天後,該女子就進住加護病房,短短幾天內,女子的肺癌腫瘤迅速增大到心臟差不多大小。」他感嘆,肺癌就是默默進展5、10年,但出現症狀後,幾天內就會猛暴性發展,「真的嚇死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直做恐釀洗腎!醫列「10大傷腎行為」 喝水也得小心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腎功能會隨年齡退化,年輕時就要做好腎臟保養。喝水喝太少、高油高鹽飲食、熬夜、久坐、濫用止痛藥與保健食品等10大傷腎習慣,恐加重腎臟負擔、提前洗腎。掌握生活細節,守護腎功能、遠離腎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非洲豬瘟燒!豬肉能吃嗎?俠醫林杰樑遺孀譚敦慈教無毒吃法
毒物科專家、被喻為俠醫的林杰樑,生前洗腎6年、2013年逝世,遺孀譚敦慈宣揚無毒飲食方式不輟。近日台灣爆發史上首例非洲豬瘟,譚敦慈受邀上民視節目「新聞觀測站」,駁斥諸多傳言,並分享豬肉烹調料理方式,避免禍從口入。
民視 ・ 17 小時前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開打!二階擴大年齡層 接種地點、對象一次看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流感、新冠每年不斷變異,為了提升國人保護力,疾管署昨(1)日宣布,進入第二階段施打,進一步開放50歲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第一階段對象仍持續接種,期盼透過擴大涵蓋族群,提升整體社會免疫屏障,守護全民健康。
民視 ・ 1 天前
有慢跑習慣還是一直胖! 女「早餐戒1食物」瘦下7kg:徹底改變了人生
減脂不一定得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想長期維持健康,其實只要從生活中的小地方開始微調,例如早餐多加一份蔬菜、改用較健康的調味方式,就能逐漸養成新的飲食習慣。
姊妹淘 ・ 6 小時前
排尿出問題恐是警訊!7旬翁驚罹「攝護腺癌晚期」 醫列4症狀:3族群最危險
75歲旅居國外李先生多年來飽受排尿困擾,長期追縱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持續偏高,但兩度接受傳統隨機切片皆未發現癌細胞。直到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鐘伯恩建議以核磁共振(MRI)與尋找可疑病灶影像,最後並在MRI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確認為第三期攝護腺癌。鐘伯恩表示,由於評估腫瘤已突攝護腺包膜,醫療團隊與家屬商議後,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徹底切除病灶,......
風傳媒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