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是警訊 穩糖5招逆轉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台灣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為12.8%,顯示血糖健康已成為全民應關注的重要議題。適逢世界糖尿病日,國民健康署呼籲糖尿病前期個案透過定期檢查、血糖監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積極管理代謝症候群,降低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將每年十一月十四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以喚起全球對糖尿病防治與健康促進的重視。二○二四至二○二六年全球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為「糖尿病與福祉(Diabetes and well-being)」,強調糖尿病前期個案自我健康管理對生活的重要性。
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國民健康署自一一一年七月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一一四年九月底,已收案管理約四十六萬人。其中,近五成個案空腹血糖偏高(≧100mg/dL)、六成糖化血色素偏高(五‧七%~六‧四%),符合糖尿病前期標準的個案約有九‧八萬人,經三次或以上的追蹤管理,約有十三%(約一‧二萬人)的糖化血色素已緩解達正常值,顯示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血糖控制,延緩疾病進展。
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呼籲,代謝症候群及糖尿病前期是有機會逆轉的,個案應積極進行自我健康管理,透過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健康生活五招協助民眾守護血糖,迎向幸福人生「穩糖五招」包括:一、定期檢查早偵測: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及早掌握健康狀況、降低併發症的發生風險。二、血糖監測不輕忽:定期量測血糖,隨時掌握血糖變化,穩定於正常範圍內(70-99mg/dL)。三、均衡飲食三低一高:飲食要均衡,遵循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飲食原則,多選擇多樣化食物,避免精緻糖類。四、身體活動穩血糖:每次運動至少三十分鐘以上,並搭配不同運動種類,每週累積運動一五○分鐘。五、加強管理逆轉代謝:血糖異常伴隨腹部肥胖、血壓或血脂過高任兩項,即為代謝症候群。民眾應關心自身健康,落實個人健康管理,逆轉代謝症候群。
其他人也在看

光復鄉差點又上演逃生大考驗?陳財能轟花蓮縣府:還敢把責任全推中央?
今(13)日花蓮馬太鞍溪下方約300公尺處又形成一處新的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於12時30分預估,下午4時可能發生溢流,因此通知光復鄉下午1時起全面停止上班上課、啟動疏散計畫。未料下午1時40分即提早溢流,水位暴漲、泥水狂奔,下游居民緊急避難,驚險如臨「二度逃生考驗」。(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年上路! 北市停車逾15天拖吊 費用漲
台北市停車位一位難求,違規久停車輛常引起駕駛人不滿。目前規定久停以30天為標準,經通知15天後才能進行拖吊,但北市議會法規會已初審通過新規定,將停放時間縮減為10天,貼公告後5天就可拖吊移置。同時,小客車拖吊費用將從900元提高到1500元,每半天保管費也從100元調漲為200元起跳,預計明年初實施。
TVBS新聞網 ・ 1 天前李沁「互抽47鞭」震撼登熱搜!《一笑隨歌》虐戀爽劇登頂
向來以多元精品劇內容深受觀眾青睞的愛奇藝國際版,近期由話題度持續攀升的《天地劍心》、仙俠奇幻力作 《水龍吟》、懸疑口碑續作《唐朝詭事錄之長安》,以及復仇爽感滿級的《一笑隨歌》強勢領跑。由「武俠男神」成毅攜手李一桐主演的《天地劍心》,以俐落武打場面與流暢敘事節奏吸引大批劇迷關注。成毅飾演被家族訓練成無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及早把關健康! 國健署攜醫界打造血壓管理3大守護網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為協助國人將血壓管理落實在生活中,國民健康署攜手多家醫事學(協)會共同發起「千人響應護血壓 三大資源守護網」行動,推動「健檢發現異常」、「722每日血壓監測」、到「社區安心血壓站」量血壓三大守護主軸,打造全民行動的血壓守護網絡。
NOW健康 ・ 1 天前
台灣高血糖盛行率達12.8%「穩糖5招」助遠離糖尿病
國健署最新調查顯示,台灣20歲以上民眾高血糖盛行率達12.8%,適逢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呼籲糖尿病前期個案透過定期檢查、血糖監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積極管理代謝症候群等五大方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近萬名樂迷冒雨聆聽柏林愛樂 指揮佩特連科感動允諾很快再回來 (影音)
近萬名樂迷13日晚間冒雨在兩廳院戶外廣場聆聽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戶外轉播,演出結束後,指揮佩特連科(Kirill Petrenko)特別率領團員現身廣場,向觀眾揮手致意。看到滿場觀眾在雨中聆聽,佩特連科直呼「不可思議」,並承諾「我們很快就會再回來!」此話一出,全場瞬間歡聲雷動。 今年適逢柏林愛樂訪台20週年,柏林愛樂在首席指揮基里爾・佩特連科帶領下,11日起連續3晚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13日晚間壓軸場還特別安排於兩廳院戶外廣場同步直播,並由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全球轉播,帶來舒曼《曼弗雷德》序曲、華格納《齊格飛牧歌》與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等德奧經典曲目,讓台北成為當晚全球古典樂迷的焦點。 儘管台北下著雨,仍有近萬名樂迷冒雨聆賞,沉醉於柏林愛樂的極致音色。一位10歲的小觀眾興奮分享感受。他說:『(原音)超強的,他們有6把Double bass耶,指法啾啾啾啾啾的!』 也有觀眾受訪時表示對於整體音色與各聲部的平衡「非常驚艷」。觀眾:『(原音)最印象深刻我覺得可能是整體的音色音響,還有各聲部的獨奏都蠻好的。』 台北市長蔣萬安也親臨現場,他以東道主身分致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西班牙禽流感爆發推升蛋價 當局加強防疫規定圈養
(中央社記者胡家綺馬德里13日專電)西班牙禽流感危機惡化,今年以來已撲殺約250萬隻蛋雞,導致雞蛋價格上漲31%。當局本週起加強防疫措施,規定近1200個鄉鎮的養禽場實施非開放式「圈養」,以遏止疫情蔓延。
中央社 ・ 1 天前貧民聚落逆襲豪宅天堂 舊金山金銀島科技新貴搶住
舊金山為1939年世界博覽會(World′s Fair)建出的人造島,長期以來住有許多年輕低收入者,但隨著科技新富湧入,...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新北店家提供愛心待用餐 老闆揭「領餐年輕化」背後經濟真相
新北市一家魷魚羹店自2013年開始提供愛心待用餐,幫助經濟弱勢者度過難關。店家觀察到,近年來領取愛心餐的人群有年輕化趨勢,青壯年比例增加約一成,反映出當前經濟環境的變化。另外,超商也與人安基金會合作,透過數位工具提供一日三餐的選擇,讓弱勢族群更有尊嚴地取得餐食,補足假日送餐的缺口。這些愛心餐提供者們希望,能在人們面臨困境時及時伸出援手。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CKM症候群警訊:成年人健康新威脅,必知預防與改善方法
美國醫師近日發出嚴重警告——一種名為「心血管–腎臟–代謝症候群」(Cardio–Kidney–Metabolic Syndrome,簡稱CKM症候群)的新興健康問題,正在悄悄威脅全美成年人口健康。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於2025年10月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美約有2.4億名成年人至少罹患一種與CKM相關的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以及慢性腎臟病。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調查顯示高達88%的美國成年人從未聽過CKM症候群。公共衛生專家憂心,這種認知不足可能讓許多患者錯過早期干預,導致疾病進一步惡化,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腎功能惡化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指出,雖然台灣尚缺乏針對CKM症候群的大規模統計數據,但隨著生活型態逐漸西化以及人口老化,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相關問題的人數持續增加,CKM症候群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CKM是跨系統的健康警訊郭志東表示,近年醫學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CKM症候群(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Syndrome)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1 小時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4 小時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每天1杯優酪乳穩定血糖、燃燒脂肪!權威醫推薦2種優酪乳
每天一杯發酵乳製品,正悄悄改寫著人體代謝程式碼。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優酪乳不只是幫助排便、減少脹氣,更能從根本調整腸道菌相,影響脂肪燃燒、血糖穩定及體內發炎程度。當我們
健康2.0 ・ 1 天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1 天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3 天前
【下班經濟學】不吃藥快速搞定自律神經!名醫曝:吃一物快速緩解!
不吃藥又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方法是什麼呢?今天邀請到自律神經失調的臨床專家郭育祥來告訴大家,高血壓、睡不好、疲倦、焦慮、失眠、胃痛,但去醫院檢查又沒事,小心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喔!哪些補品吃了會讓自律神經更越補越糟?一次告訴你!不吃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名醫提醒用藥非讓患者長期依賴!近年越來越多人飽受自律神經失調困擾,包括失眠、心悸、頭暈、胸悶、容易緊張等症狀......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