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水煮!醫揭「花椰菜最佳煮法」:保留最多抗癌成分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醫師廖志穎表示,一項超過60萬人的研究顯示,每天吃半碗花椰菜,可以減少20%~26%的罹癌風險,建議每週至少吃2~3次,可採清蒸3~5分鐘,蒸到鮮綠微脆即可,能保留最多的抗癌營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醫師廖志穎在臉書表示,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的蘿蔔硫素、吲哚-3-甲醇、維生素C與類黃酮,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清除致癌物質、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功能。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常吃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抱子甘藍)的人,罹患肺癌、大腸癌、乳癌的風險較低。
至於如何烹煮才不會破壞其抗癌效益,廖志穎表示,花椰菜的抗癌功效主要來自 蘿蔔硫素,它來自「芥子酶」的作用,但這種酶遇高溫容易被破壞,因此烹調方式很重要。他建議烹調方法:
◆清蒸:清蒸3~5分鐘,可保留最多蘿蔔硫素和維生素C,蒸到鮮綠微脆即可,不要過熟。
◆快炒/快煮:用大火快炒2~3分鐘,或是汆燙 1~2分鐘後撈起,可保留酵素活性。
◆生食/涼拌:切小朵後生食,營養保留最好,也可搭配檸檬汁或橄欖油,提升口感。
◆加「生的十字花科蔬菜」混搭:若花椰菜煮過熟,芥子酶被破壞,可以加點「生白蘿蔔絲、芥藍芽苗」一起吃,以便補充酵素,仍能生成蘿蔔硫素。
廖志穎也列出不建議的作法:
1. 水煮太久:維生素 C、B 群溶於水,抗癌成分大量流失。
2. 長時間微波/燉煮:高溫長時間會破壞蘿蔔硫素生成。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哈佛研究揭「1甜食」護心血管!醫喊:還防失智、要每天吃
59歲莊人祥胃癌!醫揭「它」才是胃癌、胃潰瘍元凶 上千萬人注意
55歲男血壓飆160!靠「1水果」+自律=成功甩藥
比油炸還毒!醫揪「肉品1煮法」都是致癌物:害人心臟病、罹癌
其他人也在看


比珍奶更致命!醫揭「4款人氣小吃」藏陷阱!滷肉飯也中 恐糖尿病禍首
不是只有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才會得糖尿病,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同樣會導致血糖上升。家醫科醫師范亞萱在YouTube頻道指出,許多台灣人最愛的小吃,如肉圓、羹麵、滷肉飯、滷味等,都是以碳水為主,其中羹麵更是「碳水加碳水」的組合——勾芡使用地瓜粉、樹薯粉,再加上麵體,熱量驚人,多吃不利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93%女罹患肺腺癌不抽菸!前台大醫曝5大原因 恐是「這習慣」釀成
藝人顏正國因拍《好小子》爆紅,卻因為年少輕狂成了階下囚,近年才以演員及導演身分回歸演藝圈,7日因罹患肺腺癌四期離世,享年50歲,震驚外界。前台大內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也分享衛教肺腺癌相關知識,指出肺腺癌和抽菸關聯性低,生活中的一不良習慣恐才是主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又有毒蔬果被運來台灣!5款農藥超標 「9公噸抗癌蔬菜」也中鏢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品項,其中越南青花菜被驗出農藥超標,9648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此外,越南「金枕頭榴槤」、澳大利亞「鮮茂谷柑」等,也被驗出農藥殘留不合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腳痛以為抽筋!男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 醫揭「腳部3異常」是警訊
日常生活中一些可能會忽略的症狀,可能在暗示你的身體出問題了!中國一名6旬的老翁長達半年都有胸悶、左腳隱隱作痛的狀況,他以為只是年紀大,沒想到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癌末期,且癌細胞早已轉移到骨頭,醫師就提醒,如果有發現3個症狀,可能就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桂綸鎂新造型翻車 暴瘦大花衣「41歲像65歲」網熱議
41歲桂綸鎂闖蕩演藝圈多年,演技備受肯定,上月與日本男星西島俊秀一起登上釜山影展紅毯,6日又現身法國巴黎時裝週,造型卻引發網友議論。桂綸鎂身穿大花襯衫、黑色長褲及波浪捲髮,讓許多人一時認不出來,甚至被毒舌「有65歲的即視感」,可能是因為太瘦才有如此錯覺。
太報 ・ 1 天前
志工力量! 民眾紀錄災區「一週對比」 驚嘆:超人太強
花蓮光復鄉的災情,即將來到三週的時間,而其中也遇到三個連假,讓全台的超人志工們,是不斷的湧入光復救災;就有來自小琉球的志工,在社群上發文,說自己第一次跟第二次去,前後對比照真的差很大,也再次讚嘆,這些...
華視 ・ 4 小時前身體警報器「舌苔」變厚別慌 醫師曝4招:從生活調回免疫平衡
每天早上刷牙照鏡子,你會看舌頭嗎?基因醫學專科醫師張家銘提醒,舌苔不只是外觀問題,更是身體免疫與代謝狀態的「健康雷達」。近年多篇國際研究顯示,舌頭表面微生物的變化,竟與多種癌症的早期發展密切相關。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百貨週年慶大戰/千萬刷手出現了! 百貨加碼吸頂級客
今年的百貨週年慶季節又來到,接連的假期伴隨著可能拿到普發現金的激勵氛圍,上半年緊縮的內需市場,已準備好迎接新的「強心劑」注入。櫃姐正在陸續聯繫常客,因為越來越多業者意識到抓住那些長期支持自己,每年都會回來消費的客人更加重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4 分鐘前
50歲後才高血糖,胰臟癌風險高2倍!糖尿病癌症3徵兆 吃6食物控糖
糖尿病不只傷害心血管,還提高癌症風險!家醫科醫師黃彗倫表示,糖尿病不僅會影響眼睛視網膜、全身血管、洗腎人數、糖尿病足等問題,也提高癌症風險,他提醒有3大警訊要注意,建議吃6種食物幫助控糖。 糖尿
健康2.0 ・ 15 小時前

好不容易瘦下來卻一餐就胖回來?營養師揭「復胖真相」 很多人都中招
你是否曾經努力節食、一天兩杯拿鐵當正餐,三週瘦了五公斤,卻又在幾個月內胖回來,甚至比原本還重?別再自責了,這不是你沒毅力,而是你的身體「太聰明」! 快速減重 身體會自動啟動生存防衛機制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說明,事實上,當你快速減重時,身體會自動啟動一種生存防衛機制:基礎代謝率下降、能量消耗減少、脂肪保存率提高,這就是傳說中的「代謝適應」。根據《Obesity》在2016年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The Biggest Loser》節目中的參賽者在比賽結束後,儘管體重部分回升,他們的基礎代謝率仍低於預期,導致持續性燃脂困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減重太快,會讓身體以為你「快餓死了」,於是拚命節能、省電,保住脂肪來度過寒冬。 漸進式減重 更有效降低復胖機率 根據《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20年的研究指出,與快速減重相比,漸進式減重能更有效維持肌肉量與能量代謝,降低復胖機率。若一位體重70公斤的成人若在短短三週內減重9公斤,可能會損失寶貴的肌肉質量,導致基礎代謝率大幅下降,每天少消耗超過300大卡。即使後續飲食回歸正常,因為代謝還沒恢復,就會快速累積脂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MLB/道奇球場為何成打者天堂?蒙西幽默答:可能因為有翔平吧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日前展開季後賽的分區系列賽,國聯部分洛杉磯道奇對費城費城人的第3戰於8日(台灣時間9日)登場。賽...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養生女「每天喝水3000cc」!卻越喝越累 醫揪「元凶」:時機錯了
「喝對水」才有助於健康!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提到,喝水方式錯誤會讓身體出問題,一名女子平時很養生,每天喝下近3000c.c.的水,但因飲用時機不對,導致晚上頻尿、睡眠品質差,白天精神不佳。對此,他分享「黃金喝水法則」,應少量多次、掌握時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2歲媽媽減肥18kg!3個月神逆襲從大媽→減肥教科書就靠5方法,這招還能加速燃脂太神了
高齡減肥其實不只是外貌問題,更是健康投資!一位小紅書網友分享,自己62歲的媽媽短短3個多月、近100天就狂甩18公斤,不但外型年輕一大截,血糖、血壓也都回到正常值,整個人神采奕奕。靠的不是流行速成法,
女人我最大 ・ 15 小時前
隱藏在巷子裡的排隊店!桃園這家東京醬油拉麵,除了肉山拉麵,叉燒飯也是秒殺美味
桃園火車站前商圈愈來愈多美食進駐,鷹老的拉麵店在開幕前就令人相當期待,每天營業時間未到已排人潮,在台灣銀行旁的巷弄內,原本是連鎖飲料店的位置,麵屋虎千代每天自製手打拉麵,熬煮湯頭,日式拉麵醬油湯頭,可續拉麵乙次真的是大食量朋友的福音,才剛開幕已經有許多死忠客人常來報到。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1 天前
糖尿病不是天生注定!醫揭關鍵:這些「後天行為」害你罹病!
最新醫學觀點指出,糖尿病並非完全由基因決定,後天的生活行為才是真正導火線。醫師強調,現代人常因為飲食西化、缺乏運動、肥胖,導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大幅上升。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約有 230 萬名糖尿病患者,而且每年持續增加,甚至年輕化趨勢明顯。醫師提醒,不良習慣比遺傳更可怕!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12台大醫罹肺癌!前感染醫曝「2癌症滿惡性」:以目前醫學難以治療
顏正國過去是知名童星,以《好小子》系列電影走紅,7日傳出因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享年50歲。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也回憶, 2013年上半年,台大為全院300位45歲以上的主管及醫師進行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卻意外發現有12人罹患早期肺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比LINE還好用!iPhone「1免費功能」台灣人卻不愛 果粉揭共鳴:習慣了
近年來人手一支iPhone,日前推出的iPhone 17也爆發搶購潮,銷售量超破百萬支。有一名網友好奇詢問,iPhone中內建免費的FaceTime功能,但大家打視訊卻一律用LINE,到底是為什麼?貼文一出,引發眾人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