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洋芋片!醫揭「10大食物」是腎臟殺手 無糖飲料也傷身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許多人喜歡喝手搖飲、吃洋芋片,雖然美味卻很傷身。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超加工食品」包括泡麵、加工肉品、手搖飲、餅乾、低糖飲品等共10種食物,長期大量食用不只容易變胖,還會傷心臟與血管,誘發肥胖、代謝症候群,間接影響腎臟健康。
洪永祥在臉書粉專提到,「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 UPFs)」是指原始食物經多重工業化處理,含有多種人工添加物(如香精、色素、防腐劑),用以延長保存期限,調味成重口味的食品。研究顯示,超加工食品不只失去食物原有的營養素,還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根據《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於2024年發表的一篇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攝入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與攝入最少的人相比,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增加約18%,且每增加10%的攝入量,腎病風險跟著上升約7%,表示飲食中超加工食品越多,腎臟壓力越大。
洪永祥表示,超加工食品包括「泡麵、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手搖飲與含糖飲料、洋芋片與餅乾零食、罐頭食品、速食與炸物、加工乳製品與奶精飲料、調味粉與即溶湯包、工廠製蛋糕與糕點、人工甜味飲料與低糖飲品」,其中許多人以為,喝「無糖可樂」或「低糖飲品」比較健康,但長期食用仍會對腎臟構成風險。
洪永祥解釋,超加工食品的主要問題是鹽分高,大量的鈉會提高血壓,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與惡化的危險因子之一。再者,加工食品中常添加的「無機磷」,其吸收率高達90%,過量攝取會導致血磷升高、鈣磷代謝失衡,刺激副甲狀腺激素上升,造成腎臟損害與血管鈣化。
不只如此,超加工食品普遍營養低,熱量高、纖維少、含糖量與飽和脂肪過多,容易導致肥胖、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正是慢性腎臟病的推手。最後,許多人工添加物(如防腐劑、乳化劑、人工甜味劑)也可能對腎臟有直接或間接的毒性作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多吃「2類食物」護膚!減少皺紋、養出水嫩肌 醫:還降罹癌風險
49歲男星患淋巴癌!「6症狀」易被忽略 變瘦、好累小心了
「超人醫師」徐超斌鼻咽癌病逝!早期難察覺 「6症狀」是警訊
不是運動、飲食!「1事」延緩腦退化 6個月見效
其他人也在看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跌倒是我國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防跌首要維持肌力與平衡,除了運動之外,也應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不過國人雖然普遍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飲食習慣中卻潛藏引發肌少症的風險——早餐蛋白赤字。營養師建議,早餐至少應攝取2份蛋白質,譬如200毫升豆漿就是1份蛋白質,搭配雞蛋、豆製品等,補足早餐蛋白質所需。
幸福熟齡 ・ 3 天前
76歲翁體檢正常卻罹癌!醫揭「5大警訊」:身體早已透支
廖繼鼎醫師日前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一位長者平常生活規律、每天運動,且體檢報告也很正常,怎料,卻在某次手術後突然發高燒、器官衰竭,最後確診癌症。對此,廖繼鼎列出「5大警訊」,認為此狀況並非偶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所致。
鏡報 ・ 2 天前
失智症,是50歲後人生的殺手!腦科名醫勸:這10食物最好少碰,吃錯恐腦鈍、大腦退化
腸道與大腦息息相關, 如果吃下不對的食物,不只腸道有狀況,也會藉由神經,引發大腦一系列發炎反應,因此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幸福熟齡 ・ 5 天前
86歲蕭萬長罹肺癌14年 每周喝4次「蔬果養生湯」降慢性發炎
86歲前副總統蕭萬長自2011年被診斷出肺癌第三期後,經手術切除腫瘤,至今已與癌症和平共處14年。除了每日堅持走路6000步、游泳等運動,他更透露自己的養生秘訣包括多吃蔬果、少碰加工食品,以及每週飲用4次由太太精心準備的蔬果養生湯,成功維持健康狀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立冬」進補薑母鴨、羊肉爐 醫:三成人補不得!心血管會出大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7)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象徵著冬季正式展開,台灣人傳統習慣要「補一下」,認為補充營養恢復元氣才能抵禦寒冬,但有三成人可補不得!醫師提醒,根據國健署資料,20歲以上國人血脂異常盛行率已達三成,但因症狀不明顯,不少人根本不自知,特別是習慣外食、日常飲食偏油重口味的上班族,進補若無節制,恐不知不覺加劇心血管負擔。...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日前親自證實,自己在去年初擔任疾管署署長期間,被診斷出胃癌,好在醫療團隊與家人支持,目前恢復良好。該消息一出震驚各界,也讓民眾升高對胃癌的防治意識。醫生提醒,應減少攝取醃漬、鹹食、煙燻及加工食品,才能守護胃部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7立冬進補!6禁忌注意「別喝大量熱水」 命理師提醒3星座:當心爆發身體不適
今年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它象徵冬季的開始,此時陽氣漸收、陰氣增強,氣溫明顯轉涼,萬物進入休養蓄藏的階段。民間習俗中,人們會進補或吃餃子、薑母鴨等暖身料理,希望以食補禦寒,為冬天儲備能量。
姊妹淘 ・ 1 天前
活到96歲的祕密!伊莉莎白女王96歲長壽祕訣曝光 百歲人瑞也這樣吃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能活到96歲、依舊神采奕奕,關鍵竟藏在她每天的生活習慣裡!從固定作息、規律運動,到堅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她用最簡單的方式實踐長壽哲學。 伊莉莎白女王健康祕訣 據說,英國伊莉莎白
健康2.0 ・ 8 小時前
B群會不會傷腎?正解曝光!醫警告:這些人真的不能亂補
「不知道要補什麼?那就先選B群吧!」不少人在挑選保健食品時,總是隨手抓一瓶維生素B群,卻未真正了解它的功用。B群不只是提神,也與代謝效率息息相關;什麼人不適合吃B群?B群會不會傷腎?看看以下醫師分析。
健康2.0 ・ 1 天前
營養不輸花椰菜!一顆「蔬菜之皇」竟能幫肝解毒、降膽固醇、抗發炎
天氣愈來愈熱,你的肝也該好好照顧一下了!春天靠十字花科蔬菜為肝臟解毒提供支持,進入初夏,就換成專門養肝的食材上場。有「蔬菜之皇」美名的洋薊就是最佳選擇之一,不只幫助肝臟解毒,還能在炎熱的夏季裡給身體多
健康2.0 ・ 8 小時前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大腸癌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無毒教母譚敦慈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中透露,表妹婿是一位川菜師傅,平常喜歡吃重油、重鹹,還很愛吃豆腐乳這種醃漬類食物,20幾歲就罹患大腸癌。譚敦慈建議,在飲食上要少吃燒烤、高溫烹調、醃漬、不新鮮的食材。
鏡報 ・ 1 天前
這種眼藥水超涼!竟引起青光眼、白內障 全台183萬人有乾眼症!慎選眼藥
眼睛痠澀,點日本買的激涼眼藥水好舒爽!醫師提醒,很多人到日本都愛託人買回超涼眼藥水,殊不知很多都含有防腐劑或強效抗發炎如類固醇的藥物,不僅容易眼壓高引起青光眼,還可能引起白內障、眼睛抵抗力下降,傷口不
健康2.0 ・ 1 天前
台大女學霸體重攀升絕望「胖一輩子」 早餐換掉一食品輕鬆瘦7公斤
想瘦身不必餓肚子!不少女生為了減重而苦惱,屢戰屢敗。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點出關鍵,很可能就是沒有達到飲食的均衡。他分享一位任職於金融業的台大女學霸案例表示,這位女病患生活忙碌、壓力大,體重不斷攀升,曾以為自己會「胖一輩子」。沒想到,她只是做了個小小的調整,把早餐的麵包換成豆腐、優格、地瓜等原型食物,加上一份大番茄,在完全不挨餓、甚至吃得更飽的情況下,竟順利瘦下7公斤,整個人也變得神清氣爽、更加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錯誤】好市多藥劑師緊急提醒?說不要吃這4種保健品?不實說法!內容農場誤導影片
網傳「Costco 藥劑師緊急提醒」、「這 4 種保健品正在悄悄傷肝」,內容提到好市多的藥劑師提醒說綠茶萃取物、紅麴、高劑量脂溶性維生素、不明草藥有肝毒性。傳言全片長達 23 分鐘都是 AI 虛擬人物主講,目前 AI 生成技術氾濫,影像真假難辨、醫藥專業內容對錯難分,民眾應提高警覺。
MyGoPen ・ 1 天前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掀民怨! 行政院指示衛福部暫緩規劃
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3大改革,如租金、利息、股利導入年度結算制,引發社會反彈聲浪。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6日晚間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衛福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暫緩具爭議規劃、加強社會溝通,尋求更周全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90%女性肺癌沒抽菸!醫揭「這三大」隱形兇手躲不了 下場慘!
長久以來,肺癌被視為吸菸者的疾病。然而,近十年來台灣的流行病學統計卻顯示出令人震驚的轉變--女性肺癌患者中有九成從未抽菸。這群非吸菸女性患者多數是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甚至重視健康檢查的族群,卻在例行健檢或身體不適時發現罹患肺癌
TVBS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日本小碗理念成健康飲食新趨勢!讓你「不知不覺吃更少」專家揭關鍵
日本小碗多樣飲食理念正受健康專家推崇!專家建議,透過小碗盛裝、細嚼慢嚥至少20分鐘,並先食用全榖雜糧和蔬菜,不僅能調整飲食習慣,更有助控制食量和血糖。無添加餐飲品牌創辦人陸巧因分享,「將食物放進喜歡的小碗中,比起一大盤擺飾,這種細微的視覺差異能有效改變小孩的飲食習慣。」豐原醫院家醫科主任葉信甫也強調,遵循身體自然代謝機制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才能預防慢性疾病。專家們異口同聲表示,這些看似微小的飲食習慣,實則是改善健康的關鍵!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重度使用3C惡果來了!白內障提早10年 40歲患者逐年暴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白內障正在提早發生!現行健保給付規定,55歲以下進行白內障手術需事前申請,而最新健保資料庫數據就顯示,申請人數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澄清眼科總院長吳孟憲指出,門診發現40多歲的白內障患者有逐年增加趨勢,需手術治療患者相較十年前增加約4到5倍,最大禍首就是3C族群長時間盯著螢幕導致近視度數加深,高度近視造成白內障...
匯流新聞網 ・ 6 小時前補充保費政策惹議 醫批方向錯誤:「這3類人」多收費才公平
[Newtalk新聞]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專訪表示,將對「補充保費」做出三大變革,包括將利息、股利與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為年度結算制。然而,這項消息一出也立刻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晚也緊急踩煞車,暫緩具爭議的規劃。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直言,為健保永續經營改革方向是對的,但方法跟方向是不對,他也點出3類人才應該多收費,才符合公平正義。 石崇良日前接受專訪表示,《健保法》改革最快民國116年上路,其中,包括三大面向,只要利息、股利、租金合計超過2萬元,那麼就要繳交2.11%補充保費,這與先前每月就源扣繳調整為「年度結算」。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證實,估計影響高達480萬人,預計健保增加約200億元收入,最快民國116年上路。 然而,這樣改革也引發小資族的哀豪。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日表示,政府一直非常積極在維持健保財務穩健,每年持續撥補預算,也維護繳納的公平性,關於健保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還在廣納意見階段,「政府也絕對不會為難小資族。」而石崇良昨日舉行臨時記者會說明時,坦承並沒有問金管會,但也不希望影響股市,並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不過他也強調政策還在研議、溝通階段。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