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眼藥水超涼!竟引起青光眼、白內障 全台183萬人有乾眼症!慎選眼藥
眼睛痠澀,點日本買的激涼眼藥水好舒爽!醫師提醒,很多人到日本都愛託人買回超涼眼藥水,殊不知很多都含有防腐劑或強效抗發炎如類固醇的藥物,不僅容易眼壓高引起青光眼,還可能引起白內障、眼睛抵抗力下降,傷口不易癒合及角膜潰瘍的後遺症。
60歲的詹小姐多年前就發現隱形眼鏡常常戴不上,但都沒太在意,有天她突然眼睛劇痛、布滿血絲且流出大量分泌物。緊急就醫檢查才發現她角膜多處破皮,竟是嚴重乾眼症。
看更多:人工淚液想滴就滴?專家建議乾眼程度分3級 不是滴愈多愈好
詹小姐說,她每天早上睜開眼之前,都會預期接下來會痛,只要身體疲憊、環境空氣變差,眼睛立刻變得乾澀刺痛,日常生活深受困擾。
台灣粗估約183萬人飽受乾眼症之苦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孫啟欽表示,台灣粗估約183萬人飽受乾眼症困擾,50歲後常見的白內障患者多數也合併乾眼症。由於乾眼症會導致視力模糊,白內障需治療時,乾眼症會影響視力檢查結果,白內障手術後更影響復原狀。
因此,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首度發表《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強調術前篩檢、術後保濕的重要性,若白內障術前發現乾眼症,應先治療再進行手術,術前術後也應該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8成白內障患者術前即有乾眼異常徵象
孫啟欽表示,除年齡、生活習慣等因素,眼部相關手術如白內障、近視雷射、眼角膜手術,都可能誘發或加劇乾眼症狀,白內障與乾眼症之間的密切關聯不容忽視。
據統計,60歲以上長者中有8成患白內障,每年相關就診人次高達130萬,約8成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在術前即有乾眼異常徵象。乾眼症若未在術前妥善控制,可能造成人工水晶體(IOL)度數測量誤差,或是角膜破皮,進而影響視力矯正的準確度。
孫啟欽解釋,角膜破皮會造成眼睛怕光、流眼淚、眼睛紅、眼睛痛、視力模糊等症狀,這些症狀有時會與急性眼部受傷、角膜潰瘍等問題類似,因此需要透過主觀症狀和客觀檢測來判斷是否為乾眼症。
以為「淚水太多」結果竟是乾眼症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徐旭亮說,臨床上常看到病人來看「淚水過多」,其實卻是乾眼症。因為眼睛常流淚,就是淚膜不穩定,如脂質缺少,淚水代償性增加分泌,常常突然一個刺激,例如看到陽光,就淚流滿面。
徐旭亮說明,正常來說,一般人每6分鐘眼睛都會重新自清一次,若失去此機能,淚液分泌就會不穩定,讓人有時候突然大量流淚,有時候卻乾澀難耐。
乾眼症亂點眼藥 小心引起白內障、青光眼
孫啟欽說明,白內障多發生在50、60歲以上,這個年齡層也是乾眼症好發年齡,雖然乾眼症不會導致白內障,但如果眼睛乾卻愛亂用含類固醇等強效抗發炎藥物來治療乾眼症,可能會造成白內障發生。許多人喜歡去日本藥妝店買的「滴下去超涼」的眼藥水,雖短時間用很清涼消炎,但強效抗發炎藥物長期使用卻很傷眼。
看更多:近視能抵銷老花度數嗎?醫揭這個度數以內才可抵 1徵兆判斷老花上身
白內障手術前後未積極治療乾眼症 恐影響手術效果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副祕書長梁章敏也提醒,很多人眼睛癢、眼睛紅,買號稱可以「抗疲勞、抗發炎」的眼藥水,但這些產品常含有防腐劑或血管收縮劑,不適合乾眼症患者使用。
梁章敏說明,因為患者多需每日多次點用人工淚液,含防腐劑產品恐對眼表細胞造成毒性反應與上皮凋亡風險,建議應選擇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梁章敏強調,白內障術前如果發現有乾眼症,一定要先把乾眼治療好,通常需要花一至二個月的時間先穩定乾眼狀態。否則眼表在發炎的狀態下接受手術刺激,術後不適感也會相當明顯,影響改善視力的效果。
因此,術前若有乾眼症,務必放慢腳步,先把乾眼治療好,再進行後續的白內障手術。
看更多:三高正偷偷傷害你視力!3神穴保護視神經 營養加碼花青素飲品喝起來
◎ 圖片來源/丁彥伶攝
◎ 諮詢專家/孫啟欽醫師.徐旭亮醫師.梁章敏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香蕉你個芭樂」馮淬帆辭世,享壽81歲!COPD「喘咳痰」是惡化警訊
佳娜買咖啡被調包超不爽!傻眼孕婦禁忌多 王樂明:孕婦喝咖啡「這樣挑」
爬山「1動作」恐導致寄生蟲感染!醫師點出台灣4大危險水源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4 天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1 天前
你的身體比嘴誠實!專家:壓力寫在血管與頭髮上
一位追蹤治療四年的患者,原本已改善腸胃、睡眠及體力問題,卻因父親過世後的遺產爭議,導致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出現血壓飆升、胸悶及白髮增多等症狀。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流感疫苗「史上打最快」跨年前恐用光! 羅一鈞緊急宣布加購15萬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打到快見底!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5)日親自宣布,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因為,今年受到「流感提早」、「大S效應」兩大因素影響,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史上最旺,從10月1日開打迄今,已經打掉近九成二的疫苗,全國最快跨年前後就可能沒有公費流感疫苗可打,因此決定緊急加購。疾管署預估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
匯流新聞網 ・ 1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牛奶或燕麥奶?營養師大推「它」穩血糖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還是牛奶、燕麥奶?營養師吳映澄分析,4種常見的早餐飲品,建議想補充蛋白質的人可以喝牛奶、豆漿,若想補充膳食纖維則選擇燕麥奶。 豆漿營養有哪些?補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健康2.0 ・ 6 小時前
50歲男吃火鍋蔬菜血壓暴衝 醫:蔬菜先過水再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季節來臨,一名50歲高血壓男子案例,因直接食用火鍋中燙煮的蔬菜而導致血壓從原本穩定的120毫米汞柱飆升至150毫米汞柱,原因是蔬菜吸附了高鈉湯汁。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喀」一下扳機指!台南8旬婦手指長期痛到崩潰 靠1招2個月成功緩解
台南一名83歲陳姓婦人雙手手指長期疼痛,吃飯、拿物都十分吃力,前往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就診,診斷發現此為俗稱的「扳機指」,主要因手指肌腱過度使用導致發炎腫脹,使肌腱在滑過腱鞘時被卡住,經過針灸治療治療後,已經大幅改善,重拾日常自理能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清爽早餐仍害血糖狂飆!營養師揭「5大地雷」 恐越吃越餓、容易累
有些早餐看似健康,實則暗藏血糖炸彈,甚至影響一整天的精神。營養師薛曉晶列出5種「早餐地雷」,分別是燕麥奶、份量失控、主食搭配含糖飲料、過多碳水化合物、加工低醣產品,長期大量攝取恐讓血糖失控,容易感到飢餓,反而越吃越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民國75年前出生看過來 全台220萬人免費肝炎篩檢一次到位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健署宣布重大政策調整,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年齡至79歲的民眾,即日起都能享有「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國健署施預估可讓全台約220萬人受惠,協助更多國人提早掌握肝臟健康,降低肝病與肝癌帶來的威脅。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全台HIV逾3.6萬人!醫敲「2大新警鐘」:年齡層大降、年輕族群增
台灣HIV逾3.6萬人,雖近年新增個案逐漸趨緩,三項「95 指標」達成值高於全球平均值,但仍存在治療與照護需求未完全滿足的現象。醫師更示警近年新確診感染者「年齡有下降趨勢、年輕族群感染比例上升」,也為防治佈局敲響警鐘。(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腎臟病患福音?研究揭「乳鐵蛋白」可延緩病況
慢性腎臟病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患者常伴隨糖尿病、高血壓與血脂異常等併發症。一項研究指出,乳鐵蛋白因其抗氧化及抗發炎特性,可能對慢性腎臟病患者帶來保護作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七旬翁便秘「一天一半時間待馬桶」 竟7公分大腸癌塞腸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雲林一名七旬老翁,日前開始出現腹脹、排便困難卻又頻頻有便意的狀況,一天幾乎有一半時間都待在馬桶上,只能苦中作樂自嘲「還好家裡是坐式馬桶,不然一定會倒下去。」就醫才發現,罹患乙狀結腸癌,腫瘤約七公分,造成腸子幾乎完全阻塞,也導致他一進食就會肚子又脹又痛。 收治病人的雲林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表示,老翁是被家人...
匯流新聞網 ・ 3 小時前
外科醫示警「上班久坐」傷身:走一萬步也救不回
久坐超過10小時恐害血液滯留腿部、增加靜脈曲張與血栓風險。印度外科醫師與台灣醫師都提醒,上班族每坐45至60分鐘應起來活動2分鐘,提升循環、降低代謝問題與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心肌梗塞5成無症狀 胸悶痛10分鐘「打119才能保命」
氣溫將自今晚起下降,26日甚至僅剩14度,醫師提醒高血壓等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風險。根據國外資料顯示,心肌梗塞患者僅約五成在發病前有症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徐千彝指出,若出現胸悶或疼痛往肩背放射等症狀超過10分鐘未改善,應立即撥打119,而非自行就醫,以把握黃金救命時間。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