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益品>雁千里共今>陶文田_001-1
△文田-001-1 (82)1993.05.17.一 03:08:12
△文田-001-1
文田
哼哼!越想名字,越特!
「有什特的? 名字,很普通啊!」
特的啊!是〈文田〉,竟然是一女孩子的名字,哈哈!
看在操上,蹦啊跳的,充了活力,心也很舒服,想想自己,也多跑跑走走才是——自了以後,一栽了去,每天,坐在前面,十小,爬都爬不起呢!累人的。
有人(阿文)嘛!
「作家,是喜造就一文中天地,『自我陶醉』一番。」
不,也因如此,能「自得其」,所以也就「十年如一日」的了。 (呵呵!日子真快啊!)
那天,和聊了那久,然得嘴巴像吃了檬似的酸,又口乾舌燥的,好像要吐火一,但心中是充喜的,也得很「」——
得有人肯嘛!
只是不知道,得如何? 有趣? 高? 是……?
回想了,那天下午的,又有了新的。
阿文自是不「享」的,就像看了笑,非得找,人家不可——「予享我」嘛!突然想到文田,也就拿起——啦!
「一大堆,有什,不呀!?」
好啦!看著吧!
先那天,阿文所作的一首偈好了——
「青山、天浮。坦我心胸,自在因包容。」
此意境、其中妙趣,那就留予文田,自品味啦!
但也能分享分「自在」!
另外首,是「」的啦!
「物皆我,且思,善解得妙智,益用利人事。」
「包容一切、尊重物、生、所有。」
要解起,又得工夫了,不不嘛!又得不,只要看了,有所收,那也就值得了。
得那天,阿文了比喻
佛陀有次,捧起一掬落,弟子道
「弟子啊!是我手中的多,是林子的多呢?」
弟子笑道「然是林子的多啦!」
佛陀道
「弟子啊!我然了四十九年的法,可是也不像我手中的那多,
而我所未的,就像林子的那多啊!」
(法是不的——弟子,要自己去啊!)
有一「牙」的笑……再一次好了——
有小朋友,牧道「牧!牧!有牙呢?」
牧了,「查班」,查了半天的,道
「抱歉!上有,所以我法知道有牙。」
小朋友天真地叫道「嗯? 我可以去,把的嘴巴,掰,一,不就知道了?」
其不管是《》也好、佛也好,有某些不足的地方——
其「真理」,再怎,也不——
因一切言文字,不是「真理的指」,而非「真理的本身」。
譬如,有人「是什感?」
管得天花、大篇,那不是在描、在形容「」而已,而非「」的本身。
要他的感,也只有他吃一,他自然就知道「」是什感了。
「真理」也是如此的!基督、佛陀,得再多,不是一示、一的……工具(一找不到恰的,姑且用「工具」代表好了),如果不「善用」些工具,那在身上,反而成一「」、一「累」,不是? 手空空,是比拎袋袋,得「」嘛!
所以啦!一切,所得的知,得「去存精、取善」嘛!
然後,再用些「善法」,去做「利世益人」的事。
明的人,不管何、何地、何事、何物,都可以
「取法——善法用、法戒」!是故,
不只是「三人行,必有我。」
是「事物皆我。」
好啦!剩下的,就留予文田,自思考吧!
再第二首——
何起好呢? 「生」起好了。
譬如有人、打,乃至羞辱、,要是生的——
「以牙牙、以眼眼」,那彼此就下「怨仇」,那今後相(冤家的路,通常很窄的嘛!不想到,偏到),必定好(好受)的!
俗所「仇人相——分外眼。」
是故,遭受欺辱,要做如是想,方
〔他就是不懂事嘛!要真「懂事」的,也就不我了……
世人,因「智」嘛!
真有「智慧」,也就不作非,「害人~害己」,而造成彼此的苦了。
他智(知、不懂事),故如是待我,那若我也一的去待他,
那我不也同「智」?
一狗吠我,要是我也很不爽,跟著「吠吠去」,那我不也跟狗一?〕
是故要「」他人。
(佛陀是以「生」象的,故被狗吠、被蚊子叮,也都因有如是「」,
而能「解」。)
人然尚未到,像「空」一般的「包容物」,也大海「百川」那——不管是河的「水」,是江滔滔的「清水」,是人拚命造的「污水」,大海,是默默地承受……
〈耶基督〉,在受那些「智」的人,百般折磨後死去——
的心中,有毫的「怨恨、苦」?
想必是有的!否就不格「大」了,正因有大的「包容心」,才人尊敬啊!(否,就不「再」了。)
不管佛陀也好、基督也好、孔子也好……他的「包容心」,都是很大很大很大的,不管人家如何待,善也好、也好,是能「受」(即使「逆」,也能「受」),只因能包容、能,故不因之「施」,而生「怨」,能「等念怨」——慈悲(予拔苦)之心,毫分;「」之情,不力。
能包容、能、能,也要能「尊重」——
不可因其知、不懂事,就笑他、他……
因知、不懂事,只是在如此,而「未」,不可知了。
再者,因其知、不懂事,就笑他、他,那就得自己太度了!
此亦非智者的作啊!
若那要如何防止他人,因「知、不懂事」,而常侵犯自己呢?
那就是「法」,教其「有知、懂事」啦!
譬如的「」很害,也很意同解,於是
一不、不又、三不再、四不……
一百不都;
一不就、二不又、三不再、四不……
一百不都……(阿文真是不惜「浪墨」呢!不啊!?)
要是真被大家,那一——不被死,才怪呢!
〔真不是法呢!
嗯!是「法」,他,都如何自己「解」的好……〕
於是,就他解一些「公式」的用啦!解的啦!把大家都教了——大家都能「自己解」,那就能落得自在啦!
每小朋友,如果都能像老一,那也就不用有老教了……
(呵呵!那老,都要「失」啦!)
佛上「有生——也就有佛。」
也就是每生,都成佛了——那佛,也就不需要了。
(扯到哪去了呀!?)
阿文常「人都不懂得『自私』的真。」
比方前面的「」,要「自私」的,不肯他,解公式、,心想〔我自己就好,考的,你就都我……〕
倘若如此,那一定被死的。
所以要「更自私」一——了自己,不再被他,所以一定要教他——他有能力,自己去解。
世人遇到挫折、失、失……,有事事,就起香——
求啊!拜的……或是做「告」……
神呀!佛菩,然有「人不倦」的精神——
但人要是「不知、不、不肯」,其教法、教示中,去求「自解之道」的,
那「一」……神呀!佛菩,跑去「度假」了……
那人「找不」,神呀!佛菩,那可就……啦!只好「坐以待」。
佛家之所以,是「肚子要——是得靠自己吃!」
一扯,就完了的,看看候,竟已凌晨三……
可真害,(昨天)白天睡,到在,不想睡……
不是歇息了好,不然明天,睡到「日曝尻川(屁股)」。
好啦! 晚安!(嗯!道早安!才是。)
祝福文田
心怡身健!
和安康!
阿文
(82)1993.05.17.一 03:08:12
※
阿文自支持「保」,提倡「物其用——物惜福」,故用「改造」的信封,但勿怪,也!!
田文……文田!(真是越叫越口呢!〈田文〉!)
了省五,故哥哥的信,也在一起啦!
手他,代候一下……
其也是了,也看一看啦!
相信文田,也有分包容心,能「得下——另一音」的!
反正有用的,就起用,也就是了!
很高!
但今後,也能分享,的喜!
~~~~~~~~~~~~~~~~~~~~~~~~~~~~~~
※阿文
「包容一切、尊重物、生、所有。」 後改
「包容一切、尊重物、感生、所有。」
兄陶文本。
妹陶文田。
===========================================================
※文整修,首於「新台」。2025.09.13.六 00:00:01
◎潘文良《雁千里共今》陶文田_001-1。1993.05.17.一 03:08:12
avun01/post/1382109250
※告於。
※存於:我的站/01/B/B8/B84/4b02.htm
■:#特 #普通 #女孩 # #作家 #聊 # #包容 #值得 #示 # #空 #告 #自私 #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