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菩提品>小菩_04
◎第四章 罪的根源
小朋友!每次考,你碰到不的目,是不是都叫道好!
小朋友!到底是「目」,是「自己」(自己得)呢?
如果是「目」,每人,都被目「倒」才,老、出的人,也都「不」,那才叫作「目」;可是什,有人考一百分,每一,他都? 你「好!」 他「,那,你也不,真是笨!」
事上,不是「目本身,有有易」之分,而是你「不」的差——的,你就;不的,你就很。
「不怪自己、推卸任」,是人的毛病,明明是自己不,要怪目、怪老出的目。 你是不是很不呢? 目是「辜」的呀!怎能怪它呢? 要怪,就得怪自己叫自己不用功、不作呢?
人之所以做事,也是自己的,而不是外在因素的——
外在因素,只不是人去做的了!
就像「」一,若不吃,自是不上啊!
有,不怪自己吃,而怪人,要放的呢?
有法官,罪犯「你什,去偷他家呢?」
罪犯「因他家太有了,所以我去偷他家。」
法官又他「那你什,去暴女主人呢?」
罪犯「因她得太漂亮了,所以我想暴她。」
每做事的人,是把任往外推,想要「罪」,得好像自己也是「被害」的一。
如果有,害人家小偷,那每一人,都「被害」去小偷才,「有」怎就只害他一,而不害人呢?
如果漂亮,害人家色狼,那每一人,都「被害」去色狼才,「漂亮」怎就只害他一,而不害人呢?
阿文那些例子,的就是要明人,之所以件事,乃是人自己的,而不是外在的因素造成的。
事是人所做出的,而人什,做出事呢?
基督教人之所以做事,是因魔〈傻蛋〉(撒旦)的引。
人面一件不做的事情——
魔就跑出恿人了「做啦!啦!做啦!」
候,善的天使,也跑出人「做啊!你千做啊……」
於是魔天使,就在那吵架,人就在那看——
等到天使吵了,人就被魔,害得去做事了。
夏娃就是受了「毒蛇」(魔)的引,吃了「禁果」(善上的果子),拿吃,所以才犯了罪,被上帝出「伊甸」,要才有吃;女人因此,要受「生」的痛苦,有被蛇咬後跟的。 (《.世》。)
俗「人拖行、鬼直走。」(行不走。走跑。)
人用拖的,都不肯走,鬼只是著,就跟著直跑。
「鬼」,是比喻叫你去做事的人。比方小朋友,要考啦!在家看才,可是那些阿花、阿八,就跑找你啦「走啦!走啦!我去玩吧!天那,我去玩水好了。」
你就「不行啦!我要考了,要看啦!」
他就「啦!玩一下就好了——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也玩。怕什?」
於是你就跟他去玩啦! 果也,考就不及格,真的是
「大考大完、小考小完、不考也完」。
人家要你去做事,你很容易,就跟著人家跑。(然啦!玩也不是什事,只是打比方,然而玩也要「看候」,你是不是呢?)
不,以後你,就碰到很多「鬼」——
叫作「歹鬼。」(鬼。人,非作歹。)
拐你抽啦!喝酒啦!博、偷西啦!拐你去做事。
小朋友!要很容易,只要被鬼「住」,你就糊里糊的,跟著直跑;以後,要是碰到「鬼」的候,千要懂得「不!」要懂得「拒」,不要上鬼的,否就「玩蛋」——最後就「玩破蛋」(完蛋)。
而「人拖行」的意思是
人家要你去做好事,即使是「拖」你,你也不走。比方
阿好、阿善,跑跟你「今天,是星期日,我去孤院,忙,好不好呢?」
你就「不行耶!今天那『迪斯奈家庭影院』,很好看,我要看耶!」
或是「我要功……我叫我拖地、擦玻璃……要洗衣服耶!」
你就推三阻四的,不想要去,就是所的善、善事。
小朋友!阿文教你信佛,星期日,你到寺去拜佛菩、去法法,大家有有空啊? 相信大多的人,都空、忙。
如果「我要郊、烤肉,你去玩……」 相信加的人,比多。
就是「『教』人好困、『叫』人。」
而哲家(探宇宙人生,之事理的人)的法是人之所以做事,是因失去「理智」,而「感情」,所以做出「事後自己後悔的事」。人每遇一件事,感情理智,就在那行「黑白大抗」,人矛盾、人豫,不知是做好,是不做好,在那徘徊半天,最後,理智失,人就「感情用事」,做了之後,才恢理智,後悔自己,什那——笨。
(不一人,要是常做事,泯「愧之心」,行而所忌。)
事上,人之所以做事,源自於人的——心。
而魔的引、天使的;的鬼引、善人的拖拉,都是於「外在」的因素。
若是自己的善心「定」,那魔,也法引你;若是人的心「定」,就算有魔引、鬼引,人也照做事。
所以外在的因素是「次要」的、在(心)的因素,才是「主要」的——主要的解了,次要的,也就不是了(根本不是)。
什人受不了魔鬼的引,而做出害人害己的事呢?
,基督教有有解,只是上帝人有「自主」的利,人自己去善跟。(「自主」的利,也是上帝所「恩」的喔!)
而以前的人,也不明白人什,禁不起鬼的引——
哲家(或是「心理家」),算能到「主要」的,
人之所以做好做,是源自於心的感情理智。
上星期(七十八年五月十二日),「新店.直潭水」,有兵下士〈洪炎〉,於凌晨值安全士官,因接班的〈得益〉,晚了一小,人起了突,加上前晚,遭到官的,一「失去理智」,就射了得益,室,引爆了手榴,造成了上同袍,三死五重的事……
小朋友!失去理智,是多可怕呀?
人一失去理智,就感情用事,什叫作「感情用事」呢?
「感」就是感受,「情」是指「喜、怒、哀、、、、」七情。
的,就是「情」。人因外在的因素(境、逆境),而引的情,就叫作「感情」;比方看,到蝴蝶喜、考一百分高、到雷害怕、朋友走了等等,就是「感情」。
而什又叫作「感情用事」呢?
人著些喜、怒、哀、、、、等,的情化,而不加以「控制」(用「理智」控制),就很容易的,做出事,就叫作「感情用事」。
比方你很一同,偏偏他又要你,使你明火大,得要命,候,你要是不以「理智」去控制的,你就揍他——揍得他趴在地上找牙,你的才消。
比方你到玩具店去,看到一玩具,你很喜,可是摸一摸口袋——
只有四角(口袋的四角),有,看一看玩具,哇……好喜好喜!
喜得要命,看一看老,竟然在那「」(打瞌睡)。候,你要是不以「理智」去控制的,很容易就「感情」用事,而「手羊」了……
就是「感情用事」。而且不管是「喜怒哀」也好,或是「欲」也好,若不用「理智」去制的,使人做出事的,比方有道是「生悲」,了一新,很高,著去兜,一、一音,心都不知到哪去了,突然——碰!的一,生了,下子,也「」、人也「」了,不也是「事」?
扯了那一大堆,似乎「感情」「理智」,是不能把人什做,解得很清楚、很,大家是不明白什失去理智,感情用事,就做事?
我看到一乞丐,很可,很同情他,就掏出「施」(救)他,道不是「感情用事」? 而是叫「理智用事」?
理智用事,才做出好事,感情用事,道就只做出事,不做出好事?
事上,感情用事,也不一定做事,不?
而是因「失去理智」,才做出事的。
若人之所以做事,是因「感情用事」,未免太含糊了;
若人之所以做事,是因「失去理智」,那「理智」又是什?
失去理智,又是什子? 理智怎失去呢?
些,阿文也不解,有空,再去教那些哲家好了。
阿文敢也只有佛教,才能把「罪」,分析得一清二楚——
罪是什?罪是怎的? 罪要怎解?……
些,也唯有向「佛法」教,才能得到
最清楚的解、最的解答、最底的解。
(以阿文「大」,若是「不信」,那你就「看」吧!)
在,阿文就以「佛教」之,明罪的根源
人之所以做事,是由於心中的「心」所起,心的「成份」,然是多得以,然而,主要的成份,有三,那就是、、痴。
「、、痴」,之「三毒火」,是之源、之首,好比三目,著量的小,地的,伺害「人」——
「痴」是主,而人(身)是凶,若是有人(身),那「痴」,
是「有施不得」,人(身),就是「痴」,犯罪的——工具。
(人也是善心做好事的工具,
由於我在,是「罪」,是先好的一面。)
在,阿文就先作示,免得大家,搞得糊里糊的——
┌─真心……………………佛性
人心─┤ ┌善心
└─妄心─┤ ┌─心
└─心─┼─心
└─痴心
每人,都有「心」,所以每人,都做事(都有善心,所以都做好事),事即是「罪」,一旦,人做出事,即有「罪」;事即是「苦」,一旦,人做出事,就苦——不但使人苦,就是自己也苦。一人,做出事,不只是危害到人,也危害到自己。
所以事很可怕,然而事可怕,「心」更可怕;再者人可怕,自己更可怕,因人要等他做出事,才能危害到我,而使我苦,而自己,只要一起「念」,自己上就苦。
所以自己心「心」,才是我最大的「人」。
■解
【人拖行、鬼直走。】
ㄌㄤ ㄊㄨㄚ └ ㄍㄧ 、 ㄍㄨㄧ ㄎㄢ ㄉㄧ ㄗㄠ 。
Lang5 thua1 m7~3 kiann5 、 kui2 khan1 tit8~1 tsau2.
⊕人用拖的,怎也不肯走;鬼只是著,就跟著直跑。
比喻跟人好、跟人容易。
【歹鬼】ㄆ ㄍㄨㄧ ㄘㄨㄚ└ ㄊㄠ(漳)∥
ㄆㄞ ㄍㄨㄧ ㄘㄨㄚ└ ㄊㄠ(泉)
phainn2~1 kui2~1 tshua7~3 thau5(漳)∥
phai2~1 kui2~1 tshua7~3 thau5(泉)
⊕人,非做。
【】ㄉㄨ ㄍㄨ tu3~2 ku1
①垂、低。{例}。
②打盹、打瞌睡。 或作「拄」。
③喻指愚笨。
============================================================
※文整修,首於「新台」。2022.11.02.三 00:00:25
◎潘文良《小菩 第四章 罪的根源》。
avun01/post/1381273156
※FB:告於。
■:#目 # #辜 #小偷 #色狼 #完蛋 #善 #理智 #感情 #愧 #施 #罪 #善心 #心 #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