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益品>草根嚼
◎01、草根嚼
⊕潘文良
草根多滋味,其苦馨甘;
道理遍宇宙,大在心中。
得小候,每每喜,著大太,在菜,掘圃草;而汗流背、口乾舌燥之,再到底下去「、喝水」,拔棵「白花草」(咸草),或是「仙草」,取根咀嚼。
草根初嚼,是苦的,然而一淡苦之後,能生津止渴,留下一口的馨香甘醇。
著年的增,如今,倒也咀嚼出,一句
「草根多滋味,其苦馨甘。」
小小的草根,有滋味,其中苦,有益用。
苦,堪咀嚼玩味——
先人所「良苦口,而利病。」
「苦」何以能利病呢?
阿文小,了棚苦瓜,有天「苦瓜咬」(反倒是「甜瓜多害」),想是「病菌怕苦」,人一「吃苦」,病菌都「苦死」了,所以「苦」,能利病吧!?
有的人,怕吃苦,苦瓜都不敢吃,然而苦瓜,是「清心降火」的好食物。(「」甚苦,能「解毒」呢!)
孟子所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其筋、其、空乏其身、
行拂其所;所以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何以如此? 因「苦」是一催,能砥行、激剔人心,使人;所以,前人道「吃得苦中苦,方可人上人。」
此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苦挫阻,正好磨身心意志,何妨其作「嚼草根」——其中苦,而後是甘啊!
* * * *
有些人,喜「倚老老」的「我吃的巴,比你吃的米多……」
阿文(以前)老理,了很不服的
「你吃巴很多,然,我吃的巴,不比你多,
可是,我『看』的巴,倒比你多。」
他道「光看有什用?」
阿文便笑道「那你要吃多少,才知道巴是『』的?」
他也就「可」了。
阿文又笑道「你吃那多巴,有什『新』得呢? 我吃了一巴,就知道巴是的;再吃一,更明白了巴不是甜的!」
阿文道
「有的人,行里路,得卷;
有的人,行里路,只坐到路旁,膝叫累,而一所。」
阿文悄悄的,算了一下,自己已度「一多日子」了,然所人事不多,而所的,倒也不算少……(自一下!)
如今,然
「道理遍宇宙,大在心中。」
宇宙(上下四方之空,曰「宇」、往古今之,曰「宙」)一切事物,非是道理(道性理)的呈(一切「非是法」),宇宙然,也不是在你我的「心中」了!
古往今,多少、德士善知,其所悟的道理,一一滴的~述,的是想能他人,也能明白、享用道理。
代的人,看也看了、也了,是越越多「背道而、悖理而行」的人,到底是哪,出了差呢?
只因人有看有、有有懂。
儒、道、等,教典,所的「文字」;哲人、德士善知,所述的「言」,文字、言,不是道理的「指」了!
人只在言、文字上做功夫——怪不能明白道理、享用道理。
阿文小候,看一小,很是漂亮,指著跟阿田「你看——好漂亮的小!」
阿田晃了晃,道「哪?哪?」然後,注著阿文的手。
阿文看了,拍了他一下,叫道「你看我的手,什呀?看那上啦!你看——」
阿田才看往上「!有有有!很漂亮!」
中候,旅行,老大家到「汐止.湖」去玩,大家走得正累,忽路旁,有指,上面著「湖」二字。
的,就喊道「到了到了——湖到了。」
大家一,一的停下,的、休息的休息、喝水的喝水……
阿文看了下四周,笑道「哪是什湖啊?我看……要走再公里才到呢!」
大家即使能把《四》(教典),倒背如流,考都一百,那也什用,著於言、文字,「阿田、同」,著於「指、指」,又有何差?
明白了些,今後於一切所、所的事物,一步的「用心」去,才能有所「得道、悟道」。
更要用心的去、察因果、思考答案,以能悟道理、受用道理。
而世典籍,即使生之力,亦,其只要我,心去「探索」,有朝一日,自能融通,悟宇宙人生的道理。
先人所「留下」的道理,只不是他所「」的道理了!而不是他「明、造」(造)出的;只不他是「先知先」,而我是「後知後」了!(可「不知不」的活著就好。)
知道理然,不是在我心中了!只是如遮月、似蒙,使人得「不知道」而已!
阿文且偈曰
「人生有道理,道理在自心,若能常思之悟得方便行。」
以此,方能於道理之中,得其的益用喜。
===========================================================
※文整修首「新台。潘文良著作集」。2022.02.12.六 00:00:21
◎潘文良《草根嚼》。
avun01/post/1380938734
FB:https://www.facebook.com/avun.pan/posts/4541260765985477
■:#馨甘 #道理 #仙草 #苦瓜 #巴 #宇宙 #背道 #悖理 #指 #言 #文字 #得道 #悟道 #融通 #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