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上班族「一說話就哽咽」求醫一年無解!身心科找出心理創傷:身體記住恐懼
「只要開口講話,我的聲音就像要哭出來。」38歲王小姐一年來飽受困擾,每次與人對話個性容易緊張焦慮,一年前曾經因為講話太快嗆被口水嗆到後,只要和人說話,就會感覺喉嚨緊縮、聲音會突然變成哭腔,讓她一度以為自己得了重大疾病,影響到人際和工作,先後一年來求治各大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均是正常,因此被建議到身心科求診。
患者經「自律神經檢查」,結果,顯示發現嚴重偏向交感神經失衡,身心十分緊繃,經醫師進一步評估後,可能因一年前某是第一次說話「突然被口水嗆到」產生不好的經驗,形成某種心理創傷,導致每次說話時身體會不自覺產生過度警覺反應,使得導致喉嚨聲帶緊繃。
王小姐在經過輕度抗焦慮藥物治療、配合短期認知行為治療與自律神經調整,兩週後症狀明顯改善,說話時哭腔感消失,再也不會有苦難言。
不是喉嚨壞掉,是身體「記住了恐懼」
新竹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醫師表示,王小姐主要罹患的是「心因性構音障礙(Psychogenic Dysphonia)」,臨床表現特徵是:聲音異常(沙啞、哭腔、發不出聲)但喉嚨構造與神經傳導完全正常。
這類問題通常源自於「創傷後壓力反應」,以王小姐為例,則是因為心理創傷引發自律神經失衡,大腦誤以為「說話=危險場景」,因此自動緊繃、聲帶痙攣,導致聲音變形是由心理壓力、創傷、尷尬或羞愧經驗引起,導致喉頭肌肉在焦慮狀態下過度收縮,形成聲帶痙攣性反應,常見於完美主義者、焦慮性格、社交壓力大者。
周伯翰醫師補充,患者常見人格特質為:完美主義、焦慮傾向、社交壓力大、害怕丟臉。這類創傷性身心症,因沒有器質性異常,最容易被忽略、甚至被懷疑是「想太多」,許多人因此長期受苦。
藥物+心理治療介入 4-8週可望改善
周伯翰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主要以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藥物(SSRI)為主,通常需要約4-8週時間才會症狀改善,配合輕度的鎮定劑預防性治療,也可以減緩患者的社交焦慮,通常搭配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生理回饋治療或是動眼減敏治療均有輔助效果。
文章授權:名日文化/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周伯翰醫師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衛福部推"0到6歲兒童專責醫師" 家長.醫樂觀其成
生活中心/陳堯棋 鄭國陽 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改革腳步未停歇,因應少子化趨勢,拋出0到3歲的幼兒專責醫師,服務擴大到0到6歲學齡前的兒童專責醫師,新政策預計明年上路。對此,醫界樂觀其成,除了有效整合基層醫師服務,也避免家長一窩蜂帶孩子跑到急診,落實醫療分級,並執行預防保健服務,讓兒童預防勝於治療!記者vs.衛福部長石崇良:「部長好,部長早安。早,大家早。」衛福部長石崇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日拋一政策,繼日前補充保費惹出爭議,但他改革腳步不停歇,現在又拋出新點子。衛福部長石崇良:「我們這個(兒童專責醫師)之前,是先從這個0到3歲的幼兒專責醫師,因為在這段期間,那麼孩子的發育過程有很多預防保健,還有這個健康篩檢,很多的這個篩檢需要去做,所以他等於是像大天使,陪伴這個孩子長大。」衛福部推"0到6歲兒童專責醫師",預計明年上路 。(圖/民視新聞)因應少子化趨勢,為有效整合基層醫師服務,也避免家長一窩蜂送孩子到急診看病,衛福部祭出兒童專責醫師制度,預計明年正式上路。家長:「幼稚園以下的小朋友,本來就是比較抵抗力比較脆弱,對啊,的確需要更多的保護,跟細心的呵護。」家長:「小小孩比較常需要跑醫院去看(醫生),如果有這樣的(兒童專責醫師)保護,讓我們家長可能會,更容易去照顧小朋友。」現行的幼兒專責醫師,是針對0到3歲小朋友,從出生開始媒合健檢、預防保健、塗氟等服務,截至今年3月,覆蓋率約65%,未來將服務擴大到0到6歲的學齡前兒童,並提供醫療意見、發展評估、健康篩檢。衛福部"0到6歲兒童專責醫師",預計明年上路 。(圖/民視新聞)小兒科醫師羅源彰:「衛教或是比方說預防注射,有些家屬他會有些疑慮,4到6歲的這個階段,其實也很需要一個專責醫師,來做你的把關,其實也可以省掉很多假日,急診壅塞的一個狀況。」兒科醫師樂觀其成,而衛福部明年將挹注249億元預算,優先保障兒童醫療,包括預防接種、早療轉介等服務,預計上百萬名兒童受惠,畢竟預防勝於治療。原文出處:衛福部推"0到6歲兒童專責醫師" 家長.醫樂觀其成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爭議! 石崇良:去留從來不在我心中重度使用3C惡果來了!白內障提早10年 40歲患者逐年暴增健保補充費改革暫緩! 石崇良:健保永續 改革持續
民視影音 ・ 14 小時前
居家常見4物是「沉默殺手」 醫師示警:務必遠離
美國長壽醫師凱迪近日在社群平台TikTok發布警示影片,指出多數人在家中與「沉默殺手」朝夕相處卻渾然不覺。從人體荷爾蒙濃度、睡眠品質及長期保健角度來看,香氛蠟燭、空氣清新劑、微波袋裝爆米花、夜燈等4種常見居家物品應立即遠離,以免危害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男在浴室燒炭自殺,牆壁留下「對不起」⋯遺物整理師在死亡現場的感悟
孤獨死指的在沒有人注意到的情況下獨自離世,其中自殺占了極高的比例。遺物整理師小島美羽於《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一書中,將數百件死亡現場的共同特徵,整理濃縮成故事,並收錄8座「孤獨死微縮模型」,在令人屏息的細節下,呈現死亡最真實的一面,為的是提醒世人,有生之年請好好學習面對死亡。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7 小時前
都錯了!水果甜度≠熱量 減重醫:它才是關鍵
一般以為水果越甜熱量越高,但醫師蕭捷健表示,水果的熱量高低由水果種類決定,甜度其實差不了多少。他表示,水果的甜度主要是由果糖、葡萄糖決定,但兩者只占總熱量的一小部分,熱量關鍵期時在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的總量。因此,民眾若要吃芒果、鳳梨、西瓜,就選甜一點的,熱量根本沒差多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在宅急症照顧將再升級!石崇良:對象擬擴大
[NOWnews今日新聞]衛福部長石崇良今(9)日被問到,有關今年8月OPAT(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上路後,針對病情穩定、不需住院,但還是需接受靜脈抗生素治療的成人感染症患者提供服務,後續也將研擬「在...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800歲長壽家族秘方曝光 每天喝「蔬菜湯」增免疫力
義大利薩丁尼亞島是全球五大「藍區」之一,這裡的居民以長壽聞名,其中一個家庭更因家族總壽命超過800歲而備受矚目。英國鏡報報導,這個家庭長壽的秘訣之一,是每天都會食用一道以豆類和蔬菜為主的營養湯品,被視為增強免疫力、抗老化的關鍵飲食。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名醫揭「健康食品陷阱」 政府管理缺位、廠商良心才是關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台灣洗腎率居世界第一,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592億元,洗腎人口突破10萬人。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指出,市面上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保健食品多為行銷話術,過度依賴恐延誤治療並增加腎臟負擔。專家建議選擇有信譽品牌、逐批檢驗、確認成分與劑量,並以均衡飲食、運動與定期檢查為健康核心,避免保健食品成為慢性病惡化的推手。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根據健保署 2023 年統計,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 592 億元,位居十大疾病醫療費用之首,全國洗腎人口更突破 10 萬人。這不僅是公共衛生的警訊,也反映出台灣飲食與健康意識背後的矛盾。前衛生署副署長、台大醫學系名醫李龍騰近日在節目直言:「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只有商業操作。」這番話點出了一個長年被忽視的事實——許多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產品,背後更多是行銷話術,而非實證醫學。過度依賴保健食品的風險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吃了保健食品,就能「抵銷」三餐外食、運動不足、飲水量低等生活習慣問題,甚至在慢性病早期忽略就醫檢查,錯過治療時機。更嚴重的是,部分來路不明、成分不明確的保健食品,可能含有過量礦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4 小時前
接住70萬獨老族 普查115年啟動強化照護網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全台約有70萬名獨老族,獨老普查明年起首度啟動,全面普查不排富,以家庭支持、健康狀況、自理生活能力進行風險分級,以利投入社福關懷、居家醫療長照3.0社區整合照護資源。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金門醫院出包!1歲嬰流感疫苗打成A肝 家屬PO文怒轟「離譜」
[Newtalk新聞] 金門一對年輕夫妻7日帶著1歲1個月大的寶寶前往衛福部金門醫院,準備接種流感及水痘疫苗,不料護理師誤拿A型肝炎疫苗進行施打,晚間發現打錯後立刻致電家屬道歉並通報縣衛生局,家屬在社群平台痛批「太離譜!醫院必須徹底檢討疫苗施打流程」。 金門醫院指出,當日門診兒科醫生問診後開立流感疫苗針劑準備幫嬰兒接種,值班護理師誤拿成A型肝炎疫苗施打,晚間結算發現疫苗品項有誤,護理師立即依程序通報,院方同步回報縣衛生局及疾管署。 院方指出,該劑A肝疫苗視為有效劑次,無安全疑慮,後續無須補打,但需補接種流感疫苗;兒科醫師親自致電嬰兒家長表達歉意,並詳細說明事件經過與疫苗安全性。 家屬PO文指出,接獲院方來電才得知嬰兒打錯疫苗,全家人當場傻眼又氣憤不已,雖然院方解釋,A型肝炎疫苗原本可於滿1歲施打,與水痘疫苗同時接種並無大礙,但全家仍憂心孩子是否受影響,整晚緊盯狀況,好在目前沒有出現不良反應。 事件曝光引來諸多網友留言統批「這種錯誤不可原諒,幸好寶寶沒事」、「有些診所在施打前會把盒子讓家屬看一下.確定沒有拿錯...才打」、「怎麼拿人命開玩笑呢?」「太扯了真是低級的錯誤祈願愛孫平安沒事」。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43歲女乖乖回診 「1事」釀肝昏迷病逝!醫怒:決心宣戰
一名43歲心臟衰竭的女子,在接受醫療後,病況好轉,之後卻只吃直銷公司的健康食品、未繼續服藥,某日緊急掛急診,即使經過緊急治療,最後仍因肝昏迷死亡。收治患者的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表示,女子的早逝讓他非常難過,決定要向非法藥物宣戰,盼患者勿聽信邪門歪道藥品的推銷手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止痛藥有2大類!同時、交替吃都不行 肝腎恐出狀況
止痛藥使用不當不僅無法緩解疼痛,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微笑藥師廖偉呈提醒民眾,雖然頭痛、牙痛、生理痛都屬於疼痛反應,但不應使用相同的止痛藥物治療。他強調,正確選擇止痛藥的關鍵在於先了解「疼痛分級」,才能達到有效止痛又不傷身的效果。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喉嚨痛自己買抗生素吃!陸男喉嚨竟「布滿雪花」嚇呆醫師
大陸浙江省寧波市一名36歲男子,日前因喉嚨痛自行買藥服用抗生素治療,不料症狀非但未改善,反而愈發嚴重,經醫院檢查發現,其咽喉內壁覆蓋一層白茫茫的「雪花」,確診為真菌性咽喉炎。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感冒亂吃抗生素!男喉痛一個月沒好 醫檢查竟「長滿雪花」
感冒自行服用抗生素,小心狀況愈來愈糟。中國一名男子喉嚨痛,因為工作忙碌,便自行購買抗生素服用,沒想到症狀反變嚴重,就醫時發現喉嚨感染真菌,布滿白色斑點。
太報 ・ 11 小時前
久戴降噪耳機恐害聽力退化?醫這樣說 一出現「3症狀」快立刻就醫
28歲阿信每天都準時到圖書館拼國考,為了不被干擾,幾乎從早上就戴降噪耳機直到回家,整天下來耳朵幾乎沒休息,直到最近出現耳悶、耳鳴以及頭暈等症狀,甚至睡覺時耳中不斷出現嗡嗡聲影響情緒,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降噪耳機使用過久,導致聽覺過度補償反應。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田輝勣指出,如果持續未節制,恐怕會造成聽力退化。 降噪耳機引發聽覺補償作用 對聽力的傷害加倍 田輝勣醫師表示,降噪耳機會偵測環境噪音並製造反向聲波來抵銷,雖然可以製造出真空式安靜,但耳朵內部其實一直在接受抵銷後的訊號,內耳毛細胞和聽覺神經必須持續調整壓力與敏感度來維持平衡,就像肌肉一直維持緊繃狀態,時間久了會疲勞甚至受傷。此外,長時間在極度安靜環境中,大腦的聽覺中樞會把微小聲音放大,以維持對環境的感知能力,而當耳機一拿下,反而會覺得周圍聲音太大、難以適應,可能會有耳鳴、頭暈或覺得環境變得刺耳的不適感。 降噪又聽音樂 比純聽音樂更傷聽力 田輝勣醫師也提醒,如果在高噪音環境同時開啟降噪又聽音樂,為了抵抗被降噪吸走的低頻,耳機會自動提高音量或增強某些頻段,長期下來對聽力的傷害比單純聽大聲音樂還高,對於超長使用時間、對聲音敏感或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海外開幕戰曾隨隊來日本! 道奇棄將如今將轉戰韓職
體育中心/丁泰祥 報導26歲道奇隊右投手Matt Sauer,曾經在今年的海外開幕戰,隨著球隊來到日本,日前被道奇解除小聯盟合約,但他很快就在亞洲找到新工作,已經和韓國職棒KT巫師隊簽下了新合約,繼續他的職棒生涯。
FTV Sports ・ 14 小時前
這處短=壽命也短了!研究:增1.54倍心梗、54%糖尿病風險
同樣的年紀,有人看來衰老,有人看來凍齡。醫師黃軒表示,除了基因外,研究發現,這與體內一段微小卻致命的DNA結尾「端粒」密切相關,每次細胞分裂,它就被磨掉一點點,磨光時,細胞即死亡。有研究指出,端粒短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骨質疏鬆的機率都顯著升高,例如端粒短者冠心病的風險上升1.54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單季56轟「村神」入札挑戰億鎂男 30隊獲通知6隊有興趣沒道奇
NPB日本職棒養樂多隊,昨正式宣布,陣中的強打巨星內野手村上宗隆,啟動申請入札制度(Posting System),將挑戰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目前村上已經被登錄為可簽約球員,並通知聯盟所屬的30支球隊,交涉期限將持續到美東時間12月22日下午5點(台灣時間23日上午8點)。
太報 ・ 18 小時前
星座運勢 / 唐綺陽運勢週報 11/10-11/16 水星逆要慎言!牡羊成敗在人情 獅子貼心助攻感情路
週一11/10,水星逆行射手座,某些人跟你溝通不良,大部分應該是覺得他太跩了,或者是太自以為是了,很多溝通不良,是這樣子來的,或太粗心大意、講話太直,這個也要小心喔,還滿容易得罪人的。週三11/12,木星也逆行了,有機會好好的收拾你的心情,所以我反而覺得,是一件好消息,那個不需要的、想太多的,反而會慢慢一一釐清。
Yahoo奇摩社群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