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 涵管臨時便道局部受損 (圖)
馬太鞍溪新增堰塞湖21日晚間溢流,溪水上漲,水勢已漫過下游涵管臨時便道,也造成便道局部受損。(民眾提供)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4年10月21日
其他人也在看

矯具被洪水沖走 光復災區腦麻兒重獲「雙腳」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21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光復鄉家戶泡在淤泥裡,8歲恩恩因腦麻,行走需靠足踝矯具輔助,卻在洪水中失去「雙腳」。媽媽向門諾醫院求助,義肢矯具中心接案後僅6天就趕工完成。
中央社 ・ 1 天前
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屈公病 疾管署籲民眾前往流行地區落實防蚊措施
屈公病與登革熱類似,是一種由屈公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但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週的倦怠感,甚或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曾赴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由於中國廣東省為屈公病疫區,疾管署籲請民眾前往流行地區落實防蚊措施,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疾管署說明,此次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今(2025)年10月初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10月7日返回金門,10月9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關節痛、紅疹等症狀,於10月14日至醫院就診,經採檢送驗後確診。2名個案均已痊癒,將持續監測至11月6日。疾管署表示,衛生單位調查發現,此2名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潛伏期間具中國廣東省旅遊史,研判為中國境外移入個案。個案病毒血症期間主要活動地為其住處,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住處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化學防治等防治工作,同時加強附近居民健康監測,並請當地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截至10月20日累計28例屈公病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 溪水升70公分涵管便道毀損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21日電)林保署說,今天新形成的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晚間9時9分測到第一波溢流訊號,洪峰在9時49分經過馬太鞍溪涵管便道,水位抬升高度約70公分,呼籲民眾勿進入河道以策安全。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出現「新堰塞湖」 季連成曝「有掌握」:應該有點像蓄洪池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指出,在馬太鞍溪上游發現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稍早受訪時說,「以堰塞湖來看應該是有點像蓄洪池」。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本土類鼻疽樺加沙颱風後計4例 無關花蓮救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1日電)據統計,樺加沙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的本土類鼻疽病例累計4例,分布於高雄市2例、台中市及屏東縣各1例;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表示,個案都沒有花蓮足跡,與洪災救災無關。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疑溢流 下游村落緊急撤離便道封閉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21日電)馬太鞍溪新增堰塞湖今天晚間疑溢流,光復鄉公所緊急撤離下游的阿陶莫部落,包括東富村等約百餘人;馬太鞍溪涵管臨時便道在晚間7時30分預警性封閉。
中央社 ・ 1 天前北北宜22日續防豪雨 宜花交界愈晚雨勢將增強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1日電)氣象署表示,台灣持續受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桃園以北、宜蘭雨勢持續,今天北市山區累積雨量已逾500毫米;明天雨區會逐漸移至宜花交界、愈晚降雨愈明顯,大台北、宜蘭山區續防豪雨以上降雨。
中央社 ・ 1 天前
彰化市公所水溝蓋小物爆紅 民眾專程朝聖設計展
中部中心/黃毓倫、蔡枘埏、李文華 彰化報導台灣設計展在彰化邁入倒數,眾多展品中,以彰化市公所水溝蓋,作為創意發想的小物,在網路上迅速竄紅,這個用水泥手作灌模的小物,看似尋常,卻融入日常生活所見,設計者在水溝上面點綴了一株小草,細膩的觀察力,引起搶購熱潮,還有人專程來看水溝蓋本尊長怎樣!來到台灣設計展人人百貨展區,各式各樣生活百貨,應有盡有,民眾逛展覽,還能挖掘有趣的生活小物,最近有一款文創小物就在網路上爆紅,看似平常的水溝蓋小物,引發民眾關注,還有人專程來朝聖!民眾:「我在這個Threads上有看到,它現在很紅。」民眾:「這個水溝蓋從來沒有想過,這個觸感會這麼的好摸,因為一般都是金屬感,然後會有很多格線,這一個它就讓水溝蓋,突然有一種很文藝的那種感覺。」看似不起眼的水溝蓋,竟然成了超夯的文創商品,業者翻四倍趕工仍供不應求!(圖/民視新聞)仔細看看這個水溝蓋文創小物,上面有大大的彰化市公所字樣,還有一株小草點綴,對比彰化市路邊的水溝蓋,還真的完整還原,只是材質從金屬轉為水泥,那一株小草除了有畫龍點睛之效,也傳達了設計者創作意念!水溝蓋小物設計者許晉榮:「有一天就發現,彰化市公所(水溝蓋)旁邊的縫隙,就長出了小草,於是呢我就覺得這個好有趣,那我就是把這個用模具的方式,再重新製作了一個。我們人生只要一個小的空間,一個穩定的空間,我們一樣都可以生存得很好。」民眾:「我買了四個,放在家裡就是當一種藝術覺得不錯,它又可以擴香,就是功能還蠻多的。」水溝蓋旁長出的小草,給了創作者靈感,設計出多功能文創小物。(圖/民視新聞)水溝蓋小物不只能當擺飾,還可以用作香氛擴香、放便條紙、零錢,甚至也可以種植栽小草,真實還原路邊水溝蓋風貌。透過網路傳播,掀起搶購熱潮,業者原本一天生產15個,現在趕工翻4倍,還是供不應求。台灣文創實力堅強,而且還很有市場競爭力,預購訂單爆滿,一面牆還不夠貼,已經排到下個月中,設計展果然展現出台灣設計的軟實力!原文出處:彰化市公所水溝蓋小物爆紅 民眾專程朝聖設計展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2025台灣設計展 裝置藝術呈現"彰化製造"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登場! 鹿港搶先開展吸人潮2025台灣設計展10/10開幕 以「彰化行」為主題
民視影音 ・ 1 天前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
疾病管制署表示,國內新增二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五十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今年十月初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二名個案均已痊癒,將持續監測至十一月六日。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截至十月二十日累計二十八例,均為境外移入,目前境外移入病例數仍為近六年同期最高。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二名個案為居住在金門縣的同住家人,其中一人有糖尿病的慢性病史,另一位沒有潛在性疾病;在十月上旬到中國廣東省潮州自由行,於十月七日返回金門,十月九日起陸續出現發燒、手腳關節疼痛、身上有紅疹等症狀,於十月十四日至醫院就診,經採檢送驗後確診,由於個案潛伏期間具中國廣東省旅遊史,研判為中國移入個案。二名個案均已痊癒,將持續監測至十一月六日。衛生單位調查發現,個案潛伏期間具中國廣東省旅遊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季連成:馬太鞍溪堰塞湖穩定 從紅色警戒降為常態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昨天(21日)形成新的堰塞湖,由於有溢流危險,已提前疏散居民。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政委季連成今天(22日)表示,目前堰塞湖穩定,暫無危機,並宣布馬太鞍溪堰塞湖從紅色警戒降調為常態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21日發現新的小堰塞湖,位於原本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約800公尺處,新的小堰塞湖21日晚間9時左右溢流,洪水約在晚間9點半抵達台9線馬太鞍溪涵管便道,大水一度淹沒局部路段。 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22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情形,他表示,馬太鞍溪新的堰塞湖在21日晚間9時溢流,在這之前,已經把疏濬機械移到安全地方,同時也撤離馬太鞍溪下游阿陶莫部落及大馬村居民。 季連成說,新的堰塞湖自21日9時開始溢流,約溢流1個半小時,最高水位到達70公分至75公分之間,涵管便橋低窪處,有部分水淹到路面,堆積淤土與垃圾,上午狀況解除後,就立即施工,最快在中午12時,涵管便橋就可以打通,恢復正常車輛通行,同時,所有疏散撤離民眾也陸續返家。 季連成指出,原本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有155萬噸水量,目前位於下游的新的堰塞湖約有5萬噸的水,21日溢流出現V字形缺口,溢流
中央廣播電台 ・ 20 小時前
機車追撞右切轎車下場曝 警方:轎車違規最高罰1800
20日傍晚17時46分許,在台南永康區發生一起轎車撞機車的車禍意外。台南市警方了解後,轎車違反道交管理處罰條例45條一項4款,將處以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南瀛天文館《星軌任務出發-福衛八號特展》 見證自主衛星新紀元
由國家太空中心主導、國內團隊自主研製的「福爾摩沙衛星8號-齊柏林衛星」,將於11月升空,象徵台灣正式進入自主衛星星系時代。南瀛天文館攜手國家太空中心與成功大學,24日起將推出《星軌任務出發-福衛8號特展》,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展出至明年兒童節連假過後。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新增堰塞湖恐潰決 涵管便道不排除封閉 (圖)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21日指出,馬太鞍溪新增堰塞湖恐在晚間6時至22日上午10時出現潰決,屆時將危害涵管便道,現已啟動預警性防災應變機制,不排除視情況實施封閉管制。
中央社 ・ 1 天前

被爆小姨子投資凱思!黃國昌嗆告 立院綠團酸:慣用伎倆台灣人看膩了
《鏡週刊》今(21)日再度披露,狗仔案中遭控支付狗仔薪水的「凱思國際」,於2021年匯出第一筆資金成立該公司的金主,是黃國昌的小姨子高翬,黃國昌則揚言提告。民進立院團書記長陳培瑜則表示「他要提告我們尊重他,趕快提告」,她批評,黃國昌的慣用伎倆真不知可以用到什麼時候?如果只會用提告創造話題,「台灣人真的看膩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明雨最大! 「風神」遠離「雨仍續炸」北東|#鏡新聞
更多天氣資訊,交給氣象主播王鈺婷。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主動脈瘤患者成功救治 北榮客製化支架創新療法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1日電)主動脈瘤如不定時炸彈,謝先生曾動過1次開胸手術,竟又長到8公分大,但傳統手術要再開胸,疼痛且風險更高,北榮引進最新客製化支架治療,傷口小、復原快,4小時「拆彈」成功。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