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封起來變室內空間 「小心房屋稅」跟著變多!
不少民眾習慣把家中陽台加裝鋁窗,甚至打通與室內連貫使用,不過這樣的改建已經不算是陽台。依規定,違建在未拆除前,原本的陽台會被併入室內面積計算,同時還要多繳房屋稅。
住在台北市大安區的劉阿姨,去年申請老舊公寓「陽台補登」,經地政單位實測後,室內坪數由52坪增加至54坪。雖然每年須多繳數千元房屋稅,但因區域行情每坪房價約130萬元,換算下來,增值效益相當可觀。
大安區光武里長韓修和表示,補登後的空間,雖須依規定課徵房屋稅,但未來無論在買賣或都市更新上,皆能增加房屋坪數,提升整體價值。「多繳幾千元,但房屋增值上百萬元,對大多數里民來說是值得的。」
根據現行規定,若陽台僅裝設鋁窗作為遮風避雨,不改變使用性質,仍屬陽台,不需納入房屋稅計算。但若加建牆壁或封閉鋁門窗,與主建物連通成室內空間,即須併入建築面積課稅。
房仲業者陳泰源指出,房屋稅課徵是依「房屋課稅現值」計算,會受到建物年代、核定單價、路段率等影響。以大安區為例,若陽台加建面積約10平方公尺,假設為103年6月前建物,核定單價每平方公尺6800元、路段率220%、自住稅率1.2%,預估房屋稅約1795元。
他補充,房屋座落區域、加建材質與地段繁榮度等因素,都會使課稅標準有所不同,雙北與其他縣市的稅額落差尤其明顯。
另外,不少民眾誤以為,違章建築只要繳納房屋稅,就等同取得合法身分。對此,房產專家徐佳馨澄清,繳稅與合法化並無關聯。「違建就是違建,政府只是依照使用情況課稅,不代表取得合法資格。」
她指出,包括頂樓加蓋等違建,政府透過空拍影像即可掌握使用情況,進而發出稅單要求所有權人繳稅。
里長韓修和也坦言,雖然補登對增值有幫助,但仍有部分獨居長者難以接受增加的稅負。他提醒,民眾若有增建或改建行為,務必依規定主動通報,以免涉及逃漏稅問題。同時,應事先了解相關稅務規定,才能避免日後衍生爭議與額外負擔。
更多 TVBS 報導
這款母親!母賣房拿錢走人 468萬稅丟給17歲女兒揹
「逃離台北」又現高峰!今年已出走逾6萬人
大坪數中古屋多在上一代父母手中!專家:享高經濟成長和低房價優勢
丹娜絲颱風災損減稅全攻略》房屋稅、所得稅等9大稅目申請資格
其他人也在看

一文秒懂大小公與車位 建商賣4坪車位「可直接說byebye」
公設可分成大公與小公,「大公」代表整個社區共同使用的設備,如大廳、機電室、中庭等;「小公」代表某棟或某層共享的空間如梯廳、走道、電梯間等。而近年因應政府消防安全法規加嚴(如高樓層須雙逃生梯等必要公設),也將多數建案的公設比墊上3成左右。因此別被「公設比越低...
CTWANT ・ 18 小時前
房仲要我下斡旋,卻用曾經有人出過的價格再往上加!這樣合理嗎?
「為什麼房仲要我下斡旋?我出的價錢明明有人出過了,既然有人出過,為什麼不賣?」一位購屋網友在論壇上的憤怒提問,道出許多買房族共同的心聲。這句話精準擊中了房仲業最敏感的神經──斡旋金制度背後的價格博弈。當買方滿心期待找到理想住家,卻陷入「別人出過價,為何還要加價」的困惑時,一場買賣雙方的心理角力正在無聲上演。
賣厝阿明 ・ 18 小時前
災後責任政治民調出爐 跨派74%認為中央地方應負責
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0)日公布「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水患成災與責任政治」民調結果。調查顯示,民眾對花蓮縣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救災表現評價呈現明顯落差,而災後遲無官員負責的現象,已引發跨派強烈質疑。
品觀點 ・ 1 天前
買房生死鬥! 貸款到底該貸好貸滿,還是盡快還清?
「貸款到底該貸好貸滿,還是盡快還清?」這個問題困擾著無數購屋族。近來一種「極限槓桿」策略在市場上流行:將房貸額度與寬限期用到極致,只繳利息不還本金,把省下資金投入其他理財工具。這種做法看似聰明,卻隱藏著不小的風險,讓傳統「無債一身輕」的保守派為之擔憂。
賣厝阿明 ・ 16 小時前
免疫細胞戰鬥模式啟動!生病沒胃口是「自我修復」機制
生病時沒胃口不是身體出了問題,而是一種自我修復機制。張家銘醫師分享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在生病、發炎或感染病毒時,會暫時降低對葡萄糖的使用,改為燃燒酮體、乙酸等替代燃料,此時若輕微斷食幾餐,反而有助於更快康復。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傳產》房地產年交易規模恐縮水2兆
【時報-台北電】去年9月起央行實施信用管制掀起「金龍海嘯」,房市從2024年近年最熱,瞬間降溫至近年最冷,根據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前八月包含土地及建物全台房地產總交易金額僅1.55兆元,年減幅58%,預估今年全年恐未及2.5兆元,對比去年近5兆元,打炒房一年房產交易規模縮減超過2兆元,縮減幅度相當驚人。 過去幾年房價上漲、加上交易量增溫,過去五年平均每年交易量達33萬棟,不僅住宅市場,包括商用不動產、工業地產以及土地市場交易也都同步處於高峰,據永慶房產集團以實價登錄統計顯示,每年全台房地產交易金額普遍達4.3兆元以上,去年更創下4.9兆元高峰,不過自去年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交投熱度降溫,前八月成屋總交易1.1兆元、年減59%,土地總交易約4,315億元、年減57%。 此外,屬領先指標的預售屋交易更大幅衰退,2021年起全台預售屋交易規模均達1.2兆元以上,去年更達1.7兆元,不過今年投資買盤退散、自住買盤觀望,平均每個月交易件數僅3,000餘件,前八月交易總金額不到5,800億元,年減幅更高達7成。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今年以來即使房價修正有限,不過各類不動產交易量大幅衰退,尤
時報資訊 ・ 1 天前
離譜!宜蘭車輛臨停載人 2小孩1嬰兒坐車後門畫面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陳治甬報導宜蘭縣羅東鎮民權路段一輛小客車本(10)月17日晚間被民眾目擊,當它停在路中間並將車後門打開後,竟有2名小孩直接坐上去,甚至其中1人更抱著嬰兒;等待另一人乘坐副駕駛座後,車輛便向前行駛,畫面相當嚇人,民眾見狀立即錄影存證,並貼在社群,迅速引起外界關注。對此,警方今(19)日指出,該行為已影響其他用路人交通安全及危害交通秩序。羅東分局今日表示,民眾反應於社群媒體,在羅東鎮民權路段有輛小客車暫停路中,並從車後門載運乘客的危害交通安全及秩序的行車安全事件,經查證相關資料,該行為人已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4款,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暫停,處駕駛人新台幣6,000元以上3萬6,000元以下罰鍰與第30條第1項第6款車廂以外載客,處汽車駕駛人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8,000元以下罰鍰。對此,警方呼籲該行為已影響其他用路人交通安全及危害交通秩序;駕駛人載運乘客時應先停於適當處所,乘客也應乘坐於安全適當位置,以免違規受罰並確保交通安全。《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不良行為,請勿模仿!原文出處:快新聞/離譜!宜蘭車輛臨停載人 2小孩1嬰兒坐車後門畫面曝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高雄女行人深夜過馬路竟闖紅燈 遭小黃撞飛送醫不治移工狂奔1公里!被圍鐵皮工地躲草叢 員警「喊話勸降」大雨+泥沙堵水溝!房屋後方積水 季連成10分鐘派員到場
民視影音 ・ 1 天前
亞馬遜雲端大當機!Canva、Perplexity、Coinbase⋯服務停擺:發生什麼事?為何App連不上?
AWS雲端於10月20日下午大當機,影響多項全球知名平台,包括Amazon、Canva、Perplexity等。
數位時代 ・ 15 小時前
傳鄭麗文內定李乾龍回鍋秘書長 議員喊:真的是高啊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傳出江啟臣主席任內的國民前祕書長、與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友好的李乾龍可能回鍋。桃園市議員詹江村認為,秘書長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因此若用李乾龍擔任秘書長,「真的是高啊!」
太報 ・ 1 天前
爸爸用兒子名字買房免稅?一位醫師的案例告訴你:多繳數十萬都有可能!
近年來不少人為了「避稅」、「節稅」或「讓孩子先有房」,選擇將土地或房屋登記在親友名下,也就是俗稱的「借名登記」。新竹市稅務局最近發出警告:別以為借名沒事、返還就能免繳稅!其實,只要牽涉到土地移轉,就逃不掉土地增值稅這一關,反而房屋部分倒是有機會免契稅,差別就在「有沒有契約行為」這件事上。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小時前「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醫示警醫療崩壞 及早做1事保障
台灣醫療系統面臨挑戰,醫療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加上疫情後惡化速度加快,導致人力與藥物流失,臨床經驗逐漸減少,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提醒,「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建議民眾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 台南爆首例群聚「疑遭菲律賓同事傳染」
疾管署今(20)日公布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臺南市南區2例、桃園市桃園區1例),其中臺南市2例個案研判為一起職場群聚感染;另1例桃園市個案則與本(114)年9月30日公布之桃園市本土登革熱個案具地緣相關性,研判為同一起社區群聚案件。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國安缺口?海軍大氣海洋局長 遭爆違法蒐集漢光演習作戰資料
海軍大氣海洋局長林倉玉前年9月上任以來爭議不斷,根據媒體報導,多名吹哨者投訴,指控他違法蒐集漢光演習作戰資料,還強迫部屬將機密資料傳至未加密的LINE群組,甚至涉嫌浮報預算、圖利特定廠商,引發國安疑慮。國防部長顧立雄今(20日)表示,已交待海軍進行行政調查。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批新任環委「30年史上最爛」 民團:不排除連署彭啟明下台!
環團今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嚴厲批評環境部第2屆新任環評委員「環工獨大」、「向工程開發派傾斜」,更指控這是30年環評史上最爛的委員名單,要求重新遴選。環團特別提到即將面臨的五接案審查,強調此案攸關台灣白海豚存亡,呼籲環境部不要淪為開發單位的橡皮圖章。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全民普發1萬確定!新竹市跟進加碼5000元 還有那些縣市討論加碼一次看
立法院17日拍板普發現金1萬元案,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估計11月上旬起按次序普發1萬元。普發現金領取管道共5類,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造冊發放,首批將是直接入帳者。另外,地方縣市也傳出呼籲普發現金的聲浪,其中,新竹市政府率先宣布加碼,將向新竹市民發放5000元消費金。台北市議會民進團也提案向台北市民普發2.1萬元,引發討論。至於各地方政府會不會跟進普發現金?三立新聞網帶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同搶進創奕能源電巴訂單 估出貨達500套
[NOWnews今日新聞]大同積極投入EV動力系統開發,在全球邁向低碳交通與淨零排放的趨勢下,推出首套國人自主研發的250kW級直驅式電巴馬達及驅動器動力系統,已於多部公車穩定運轉。日前,所開發第二代...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南韓「限房令」史上最嚴! 幾千萬的房子只能貸431萬、發生恐慌搶購潮
南韓政府週三(15日)宣布了史上最嚴厲的限房令,不僅在首爾首都圈禁止購買非自用住宅,還把購房貸款金額大幅限縮到僅2億韓元(約431萬台幣)。嚴苛的限令引發一波恐慌購房潮,在野譴責李在明政府不食人間煙火,李在明民調大幅滑落。
太報 ・ 1 天前
養老新提案3/退休不靠子女! 2大模式教你老後住得安心、錢還能滾進來
人生下半場,能自主選擇的安養方案,是最好的退休投資。國發會推估,台灣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突破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究竟要留在熟悉的家「自宅安養」?還是搬進養生村?或是嘗試新型態的青銀共融模式?是不少人即將面對的課題。其實老後生活不只該著重在醫療照護,理財與生活品質的抉擇也是重點,本刊採訪專家提出2大方案,老後生活及財務如何安排?自己說了算。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專任委託變賣屋枷鎖!苦主曝半年美叮美當 專家揭「合法脫身」三招秘技
「簽了專任委託,我才發現自己親手把房子送進冷宮!」一位屋主在買房知識家控訴,引發上百位苦主共鳴。他的房子被專任委託綁架長達半年,期間看屋客寥寥無幾,當他想改簽一般約引進其他仲介競爭時,卻遭原仲介冷回:「合約寫得很清楚,就是要專任到期。」這道賣屋困境,正每天在台灣各地真實上演。
賣厝阿明 ・ 14 小時前
散熱廠也是未來趨勢?野村點名「這3檔」喊買進:成長空間豐厚 目標價落這數字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7日)台股受台積電(2330)法說會影響,再加上美中局勢升溫,股價趨勢較為震盪。外資野村投信指出,...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