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未注意 譚敦慈弟罹患血癌骨髓移植救不回!醫:男性貧血不單純
許多女性會因生理期出現貧血,但你知道嗎?男性若出現貧血,反而可能暗藏重大疾病警訊!無毒教母譚敦慈在健康節目中提醒大眾不要輕忽貧血,尤其是男性族群。她的親弟弟就是健檢發現血紅素略低未注意,短短一個月後就發現是血癌,雖經骨髓移植,仍不幸過世。
譚敦慈表示,女性因為生理期,所以輕微貧血都習以為常,但其實貧血可能隱藏危機,尤其是男性千萬不能忽略貧血的警訊。
看更多:車內放一物釋毒氣恐血癌?甲醛、塑化劑藏風險,專家籲開車前通風15分鐘
她的弟弟在37歲時接受健康檢查,發現血紅素略低,數值為12.9(正常成年男性為13~18),當時他並未警覺。未料短短一個月後,弟弟就持續發燒,就醫竟被確診為血癌,也就是白血病。雖然譚敦慈曾捐骨髓協助治療,手術也一度成功,卻因排斥反應與感染,最終弟弟仍不幸離世。
這段痛心的經歷讓譚敦慈強調:「男生如果有貧血,一定要特別注意!」她呼籲,血紅素稍微偏低不該掉以輕心,因為從輕微貧血到確診血癌,有時只需要短短數周。
血癌不只貧血!醫:發燒、瘀青、疲憊也要警覺
對此,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思錦進一步解釋,血癌其實是血液中的白血球、紅血球與血小板產生異常。症狀不只有貧血,還可能包含以下幾類:
白血球異常:功能下降會導致反覆或不明原因的發燒。
紅血球不足(貧血):會出現臉色蒼白、容易喘、疲倦無力。
血小板低下:容易瘀青、女性月經量變多,甚至出血不止。
侵犯中樞神經或其他器官:出現頭暈、肢體無力、骨頭痠痛、肝脾腫大、牙齦腫脹等。
李思錦補充,有些血癌患者會誤以為自己只是「太累」、「壓力大」,延誤就醫黃金期。她強調,男性的正常血紅素值約為14左右,若短時間降到11以下,就可能出現明顯症狀。因此,任何異常疲憊、容易喘、臉色蒼白,或反覆發燒都應及早抽血檢查。
及早發現血癌 一定要到醫院抽血
她表示,要及早發現血癌,一定要去醫院就診和抽血,檢查周邊血液,看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的數量和分類。因為如果白血球稍微降低或升高,裡面如果有壞的細胞,沒有特別去看白血球分類就沒有辦法發現異常,可能就會被錯失掉。
一般如果血液中發現有20%以上的血骨髓芽細胞,就是血癌。接下來再進一步從骨髓來分析是哪一型的血癌及訂定治療方式。
那個族群得血癌最危險?醫師這樣說
李思錦解釋,血癌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大類型:
急性白血病(如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發病迅速、來勢洶洶,短時間內症狀明顯惡化,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高。慢性血癌(如C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LL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病程發展較慢,早期多無症狀,常因健康檢查意外發現。
她指出,年輕患者通常體力較佳,可接受更密集治療,預後也相對良好。反而是高齡者,體力不足、無法承受化療與骨髓移植等高強度治療,存活率反而較低。
血癌治療新發展 基因檢測科技化治療救命
現代醫療技術大幅進步,血癌不再如過往令人聞之色變。李思錦說明,血癌的治療策略已從傳統化療進階到標靶治療與基因檢測導向用藥。治療是否有效,與患者所攜帶的基因異常密切相關。
若檢出有「不良基因突變」的病人,醫師會針對其類型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預後也能大幅提升。例如,有些兒童型血癌若及早發現,治癒率可高達9成以上。
不過李思錦也提醒,血癌初期的死亡率確實偏高,原因包括嚴重感染、血小板過低導致大量出血等。因此「及早發現、完整治療」才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
男性貧血原因不單純 恐是重大疾病警訊
針對男性出現貧血症狀,李思錦特別提醒,男性不像女性有月經,因此出現貧血時絕不能輕忽。她指出,男性貧血常與以下疾病相關:
胃癌或大腸癌引起的慢性出血
攝護腺疾病
血液疾病(如白血病)
長期慢性病或營養不良
如果沒有生理期也無外傷出血,卻發現血紅素下降,應立刻就醫檢查周邊血液(包括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及分類),必要時進一步進行骨髓檢查。
看更多:屁股痛以為梨狀肌發炎 推拿半年沒好竟是骨髓瘤!醫:莫名肌肉關節痛治不好恐是癌
血癌「有這些條件」者風險高
血癌的發生,男女比率差異不大,但李思錦指出,有下列條件者應特別注意自身健康:
家族有血液性癌症病史
曾接觸致癌物質(如福島地震等輻射災害、經常接觸油漆等有機溶劑)
不明原因的持續性疲憊、瘀青、發燒、出血等症狀
李思錦提醒要特別注意,血癌不一定與抽菸、喝酒等壞習慣直接相關,有時只是基因突變或家族遺傳的因素罹病,所以常聽到很多病人說「我不菸不酒、常運動,也沒有壞習慣,為什麼我會得血癌?」因為血癌的發生經常不分年齡與生活方式,重點是要養成健康檢查的習慣,簡單的血液檢查就能發現許多疾病。
醫師建議:有症狀就要查!年輕也可能罹癌
李思錦提醒,台灣年輕人常將疲憊、發燒等不適歸咎於工作壓力或作息不規律,延誤病情。甚至連很多醫師族群自己也一樣,臨床上就曾看過醫師自己也罹患血癌,病情嚴重了才發現。她提醒,只要出現異常症狀,務必抽血檢查,千萬不要認為年輕就不會生病。血癌雖可怕,但現在有了很多新武器可以治療,重點是及早發現。
看更多:台大兒醫血液腫瘤基因檢驗團隊榮獲兒童醫療貢獻獎 郭耿南獲終身貢獻獎
◎ 圖片來源/健康2.0
◎ 諮詢專家/李思錦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減醣食譜】專家教你輕鬆做10道減醣料理 三餐這樣吃控糖好簡單
控血糖、減肥早餐可以吃包子饅頭!專家教訣竅 搭配豆漿+它穩血糖
更年期一到翻來覆去睡不著?醫授3招幫壯世代找回好眠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10大食物超傷腎!害糖尿病、變胖 醫揭排行:第一名是「國民宵夜」
許多人愛吃泡麵、手搖飲,恐對腎臟造成傷害。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10種超加工食品」超級傷腎,包括泡麵、加工肉品、手搖飲、低糖飲品等,超加工食品的鹽分高,大量的鈉會提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之一,且普遍營養品質低,熱量高、纖維少,長期食用容易變胖,造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影響腎臟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獨/高雄「醫院歇業潮」!業者付5千萬資遣費 其他家挫勒等
高雄市近兩年來面臨嚴重的醫院歇業潮,從113年開始已有9家醫院關閉,目前還有3間準備歇業。有醫院前員工指控是遭到衛生局以消防法規等理由刁難壓迫,最終被迫關門並支付高達5000萬元的遣散費。這波歇業潮涉及多家經營數十年的老醫院,導致醫護人員失業、病患需轉診,引起社會關注。高雄市議員李雅慧表示,據她所知還有數家醫院因無法達到改善標準,恐怕也將面臨歇業的命運。
TVBS新聞網 ・ 3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美容院洗頭恐引發罕見中風症候群!研究:8成患者為女性
根據《美國急診醫學雜誌》2025年5月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美容院洗頭時若頸部姿勢不當,可能引發罕見的「美容院中風綜合症」(Beauty Parlor Stroke Syndrome, BPSS)。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會偷偷流失。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一名50歲婦女飲食清淡,6個月後體重未變,但她卻越來越無力,正是典型「隱性肌少症」前兆,主要就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也是免疫力、修復系統等原料來源,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一天3顆奇異果改善便秘!研究:提升腸道含水量並軟化糞便
現代人因飲食不均、作息不規律與生活壓力大,常出現排便不順的情況!對此,英國飲食協會(BDA)最新發布的研究指出,奇異果是改善便秘的關鍵食物之一,每天食用約3顆即可促進腸道蠕動。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毛孩便便藏玄機!排便異常要小心 「這顏色」恐是胃出血
犬貓健康常藏在日常細節中,尤其是排便狀況,異常排便可能反映疾病或壓力,從便便就能看出健康訊號。新北市動保處提醒飼主,寵物犬的腸道健康與飲食、運動及居家環境息息相關,留意排便情況可及早發現腸道或潛在疾病,若發現嚴重腹瀉,應立即諮詢獸醫師,由專業人員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規畫治療計畫,維持毛寶貝健康。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女洗腎20年突全身劇痛!全球首創「AI透析」救回:不用再吃止痛藥
台灣每年有近9萬人次洗腎,洗腎盛行率更是全世界第一。一名67歲女性患者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三軍總醫院利用全球首創「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與個人化治療規劃,讓患者骨頭疼痛全部消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58 分鐘前歌手罹NK/T淋巴癌逝 醫:鼻塞流鼻血逾1月須檢查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5日電)34歲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不敵NK/T細胞淋巴癌逝世,醫師提醒,當莫名鼻塞、流鼻血超過1個月沒好,且就醫都被診斷為鼻竇炎,甚至發燒、體重減輕,應盡快到醫院接受切片檢查。
中央社 ・ 4 小時前
脂肪肝炎如沉默炸彈 除了減重、吃藥更應從生活型態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全球肥胖及糖尿病人口增加,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Metabolic-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簡稱脂肪肝炎也隨之盛行。台中慈濟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主任許景盛指出,脂肪肝炎病人若未控制,會持續發展成肝硬化,增加肝癌風險。 肝臟無痛覺神經易延誤病情 體重控制、留意心血管疾病 許景盛醫師表示,肝臟缺乏痛覺神經,許多人是健檢抽血才發現罹患脂肪肝炎,若延誤到出現多種併發症時,代表肝臟已經硬化、衰竭到失去功能。因此要儘早控制甚至逆轉脂肪肝炎,治療方向分為控制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針對脂肪肝炎治療;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仍是治療核心,若病人減少7%–10%體重,發炎與纖維化就能明顯改善。 別忽視脂肪肝隱藏風險 醫:維持健康生活最經濟實惠 許景盛醫師呼籲,千萬別忽視脂肪肝隱藏的風險。他強調,建立並維持健康生活是經濟實惠、負擔最小的治療,也是避免肝臟惡化的最大保障。飲食方面可採用地中海飲食或原型食物,少糖少油;咖啡與檸檬則有助於脂肪肝的保健;每週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或騎腳踏車;務必戒酒,因為酒精會增加肝臟負擔,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
癮君子當心「癌王」小細胞肺癌找上門!免疫加化放療成功擊退癌王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小細胞肺癌的癌細胞增生快速,惡化速度也快,比其他肺癌(如肺腺癌)快上數倍,常被稱為「肺癌中的惡霸」,它也很容易轉移,一旦診斷,經常已經轉移至腦部、肝臟、骨頭等遠處器官。烏日林新醫院癌症副院長暨胸腔內科許人文醫師表示,
華人健康網 ・ 5 小時前
「鼻塞、流鼻血」要小心!34歲歌手NK/T細胞淋巴癌逝 醫:3症狀易誤診
多年前推出日語音樂影片「我們在台灣見吧」爆紅,同時擁有音樂製作人、影像創作人多重身分的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傳出罹患罕病過世,所面對的是罕見疾病「NK/T細胞淋巴癌」。醫師表示,惡性淋巴癌症狀上,包括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還可能出現夜間盜汗、體重下降等;NK/T細胞淋巴瘤臨床上以鼻塞表現居多,一半病人會以鼻黏膜腫脹或流鼻血表現,易誤診為發炎或鼻竇炎。(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防黑心豬腸 北市累計抽驗409件皆未檢出 (圖)
防範黑心豬腸於市面流竄,台北市衛生局自7日起稽查市售豬腸,截至15日上午10時止共稽查616家次、抽驗409件豬腸,皆未檢出。圖為衛生局稽查情形。
中央社 ・ 5 小時前
只是插個點滴竟恐失去一隻手?女病患遭護士怒插點滴釀慘劇 手部嚴重感染面臨截肢
據《India Today》報導,病患名為凱薩莉・戴維(Kesari Devi),已在KGMU骨科部門接受治療約一個月。她的家屬表示,多次請求當值護士協助插入點滴針,卻遭對方延誤處理。據稱,在家屬於護理站外等待期間,護士疑因不滿態度被挑戰,情緒失控地進行操作,結果插錯靜脈位置。隨...
CTWANT ・ 3 小時前
不是糖!研究證實:「這1調味料」吃愈多,糖尿病風險愈高 超多人中
不僅是糖類,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最近1項研究表示,頻繁攝取鹽分,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攝取過多的鹽分易患糖尿病? 研究:攝取愈多風險愈高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長期攝取鈉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根據《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 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過量的鹽分,將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9%。杜蘭大學公共衛生暨熱帶醫學學院的教授Lu Qi博士表示,目前已知限制鹽分攝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風險,但這項研究首次顯示,減少日常飲食中的鹽分攝取,也有助於預防第2型糖尿病。研究小組隨後追蹤了約40萬名在英國生物庫註冊的參與者,以評估他們的鹽攝取量,在平均11.8年的隨訪中,有超過13,000名參與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研究發現,與從不或很少食用鹽的人相比,有時、經常或總是添加鹽的參與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3%、20%和39%。 高鹽飲食也會提高BMI值 以低鈉調味品取代鹽才健康 研究人員解釋,這項研究首次表明,更頻繁地將鹽添加到食物中,由於這是1個人長期以來的鹽味偏好和攝取標記,可能與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賭川普又TACO!昨26萬螞蟻雄兵進場台股「押寶」反彈
賭川普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總是退縮)交易!台股昨(13)日短短一天就有高達26.7萬螞蟻雄兵勇於進場「押寶」反彈行情,26萬螞蟻雄兵若即時出場,有機會搶到反彈、小賺一筆。不過趁大漲583點,不少搶短帽客下車,近12時30分時台股翻下挫。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郭博瑋遠射破門白搭!中華隊1比6慘敗無緣亞洲盃 還創隊史對泰國最大分差
2027年亞洲盃資格賽最終輪,中華男足回到主場作戰,於今(14)日晚間6點30分在台北田徑場對上泰國,上半場0比3落後,...
Go Goal 勁球網 ・ 1 天前
輝達選地T17T18、李四川坦言最不喜歡!新壽仍想直接移轉…合意終止契約若破局、黃仁勳選址會改哪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5月,宣布海外總部要落腳北士科T17、T18,並與新壽簽訂MOU,卻沒想到時隔5個月進度是零,中間的紛擾一度讓輝達發函請北市府尋找替代方案,因此出現T12以及民生社區松南營區兩個備案。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 天前